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白十一号"大白菜系由早熟母本G52B和高抗病毒病父本02-75-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置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杂种卵圆合抱,极早熟,全生育期55 d,高抗病毒病,品质优良,适合黑龙江、内蒙等地区复种栽培,667 m2产量1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2.
赵美华  赵军良  巫东堂 《园艺学报》2018,45(9):1859-1860
‘晋绿3号’为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株高55~60 cm,开展度55~65 cm,生长势强。外叶深绿色,叶面较皱,叶帮浅绿色,叶脉不明显。叶球直筒拧心形,高50~55 cm,横径13~16 cm,结球紧实,单球质量3.0~3.8 kg,净菜率80.0%左右,平均净菜产量112.5 t·hm~(-2)。生长期80~85 d。抗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适应性强,纤维少;口感好,耐贮藏。适宜在山西、河北、河南、辽宁、贵州等地秋季作为中晚熟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3.
三园夏王是从北京、台湾引进的早熟大白菜品种中选育出两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91-10和91-12配制而成的夏播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耐热,生长期55~60 d(天),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平均每667 m~2产净菜2880~3290 kg。叶球高筒形,淡绿色,刺毛稀少,品质优良。该品种已在山东、河南、云南、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抗根肿病遗传规律初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从国外引进的抗根肿病大白菜杂交种中分离出大白菜抗根肿病自交系48个,并利用抗病自交系9617CR80-2-1和感病自交系华白2-3-196-954-1-85-1的F1、F2及BC1,对大白菜抗根肿病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确认大白菜根肿病遗传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
橘红心娃娃菜新品种九千娃娃菜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千娃娃菜1号是山东春秋大白菜育种研究中心以自交不亲和系夏08-219与自交不亲和系08-371配制而成的橘红心娃娃菜杂交种。该品种生育期50~55d,矮桩合抱舒心炮弹型,类胡萝卜素含量55.7mg·kg-1,单球质量0.32~2.1kg,做娃娃菜栽培667m2可种植0.8万~1.2万株,做大白菜栽培时4000株左右。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干烧心等多种病害,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晚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2号单体异附加系(AC_2)为试材,对其花蕾辐射后获得的M_2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与结球甘蓝2号染色体对应的26个InDel标记对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结合细胞学观察,确认获得了6株添加甘蓝2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植株。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6个大白菜易位系植株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和C09-4-52,片段大小为788.3 kb。选择两个来自不同M2单株的大白菜易位系‘AT2-1’和‘AT2-2’进行自交、回交及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杂交,利用结球甘蓝特异的InDel标记对其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个大白菜易位系的85份自交后代、82份回交后代及188份杂交后代中均含有甘蓝特异标记C09-4和C09-4-52,说明这些易位系中的甘蓝染色体片段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7.
夏抗55是由大白菜课题组引进国外品种分离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A小-左1-8与143-2-3-9杂交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55天左右,植株高温下生长势强,净菜率高,耐热、高抗病毒病和软腐病,丰产,平均每667m^2产3026.1kg,比对照日本夏阳增产25%,适宜我国西南、长江流域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1.1太原二青大白菜品种特性:该品种株高65厘米,球高60厘米,开展度55×55厘米,叶色深绿,外叶少,叶球直筒拧心型,净菜率高,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腐烂病大白菜三大病害。纤维少、营养丰富、耐贮存,生育期90天左右。单株净霞4—5公斤。平均亩产净菜8000-10000公斤。7月底8月初播种。定苗株行距50×50厘米,亩留2200—2500株。  相似文献   

9.
‘津白56’大白菜是由两个高度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55-60d,叶球为花心直筒形,高抗干烧心病,兼抗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抗逆性和适应性强,春夏秋均可种植,产量为67500kg/hm^2。  相似文献   

10.
淮04-14是由质核互作不育系狮子头S与早熟黄心类型自交不亲和系台1配制而成的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d(天)左右,株型紧凑直立,株高37cm,外叶淡绿色,核桃纹适中,中肋白色;叶球合抱,结球紧实,头呈菊花形,黄心外翻,球高35cm,单球质量2.1kg左右;抗病毒病能力与小杂55相当,抗霜霉病能力略高于小杂55,抗软腐病能力略低于小杂55;不耐贮藏,商品性好,粗纤维含量少;每667m2净菜产量4800~5800kg,适宜江苏北部狮子头型大白菜种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甘蓝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异附加系是利用外源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和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材料。以大白菜—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为材料,经过细胞学鉴定,从中筛选出大白菜—甘蓝7号单体附加系CO-7-1和9号单体附加系CO-9-2。CO-7-1、CO-9-2自交后代中外源染色体出现频率分别为35.3%、20.0%。从CO-7-1的自交后代中分离鉴定出二体异附加系CO-7-1D的比率为11.8%。该异附加系的获得为分析大白菜和甘蓝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获得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易位系、代换系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大白菜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提高程度作为4种生物诱导剂E-2—2—1、E-1—1—7、E-5-1-1、E-11-1-1与3种化学诱导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LS)、链霉素(LMS)筛选的标准,对大白菜软腐病寄主诱导剂进行筛选。表明,浓度为10^9cfu/mL的生物诱导剂E-2—2—1、E-1-1—7和2种化学诱导剂SA、LMS诱导处理大白菜幼苗后,POD活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5),初步筛选这4种诱导因子作为提高大白菜抗软腐病能力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13.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9号单体异附加系(AC9)为试材,对其与大白菜亲本‘85-1’回交后代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结球甘蓝9号染色体相对应的C06连锁群特异的20个InDel标记对小孢子植株进行筛选,结合细胞学鉴定从中获得两个添加甘蓝9号染色体不同片段的易位系植株‘AT9-1’和‘AT9-2’。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易位系‘AT9-2’中甘蓝片段大小为1.03 Mb;利用大白菜A基因组10个连锁群上均匀分布的177个InDel标记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初步确定了易位系‘AT9-2’中甘蓝染色体片段位于大白菜1号染色体上。对易位系植株‘AT9-1’和‘AT9-2’分别进行自交、与大白菜亲本‘85-1’回交、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14-28’和‘14-36’杂交,利用结球甘蓝C06连锁群特异的InDel标记对自交、回交、杂交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个易位系中甘蓝9号染色体片段的遗传稳定性非常低,易位系‘AT9-1’的自交、回交和杂交后代中含有甘蓝染色体片段的植株比例仅为8.9%、3.1%和2.8%;而‘AT9-2’仅为6.7%、1.6%和2.6%。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2):129-131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京秋新56号的选育;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5的选育;晚熟大白菜新品种金冠的选育;杂交红菜薹新品种华红5号;夏秋甘蓝新品种西园10号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时期对叶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钾肥种类(氯化钾和硫酸钾)和施肥方式对莴笋和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各处理莴笋和大白菜产量均以分期施钾更高,第1茬莴笋氯化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硫酸钾处理,第2茬大白菜硫酸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高于氯化钾处理;第1茬各处理莴笋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第2茬各处理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硝酸盐含量均下降,除基施硫酸钾外其余处理均使大白菜氨基酸含量提高;第2茬各处理蔬菜全氮含量变化均不大,第1茬莴笋全磷、全钾和全氯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除K1-3处理外,其余处理莴笋叶全硫含量均提高,硫酸钾各处理(除K2-4处理外)均使莴笋茎全硫含量提高,第2茬K1-4处理使大白菜全磷含量提高15.6%,其余处理均降低,各处理大白菜全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硫酸钾各处理的全钾含量明显高于氯化钾各处理;各处理两季钾素利用率以K1-4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兴化地区部分合作社利用中棚种植药芹、厚皮甜瓜、青菜、大白菜,667m~2产药芹5000~5500kg、青菜4000kg、厚皮甜瓜2000~2500kg、大白菜4000~4500kg,667m~2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药芹-厚皮甜瓜-青菜-大白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我们探索出莴苣-玉米-春大白菜-秋扁豆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秋冬栽植纯作莴苣,莴苣让茬后移栽或直播玉米,同时在玉米大行中栽春大白菜,春大白菜让茬后再套栽扁豆,实现一年四熟。每hm~2可产莴苣45000kg、春大白菜11250kg、玉米8250kg、扁豆11250kg,年产值45000元/hm~2以上,纯收入30000元左右。 1 种植方式包沟333cm的畦面上,按行距28cm、株距22cm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张小锋 《蔬菜》2015,(2):4-5
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在发展双大棚多层覆盖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双大棚青椒复种秋大白菜多层覆盖高效种植模式。试验表明:采用双大棚青椒复种秋大白菜模式,667 m2栽青椒4 000穴,秋大白菜2 600~2 800株,实现了青椒和大白菜产量、效益双盈,2011-2013年3年青椒和大白菜平均产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模式增加36 952.5 k g/h m2、14 157 kg/hm2,纯效益增加104 353.5元/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抗性转育和人工接种鉴定筛选技术,选育出红抗1、2号橘红心大白菜新品种。生育期分别为55-60、75-80d;叶球分别为中桩圆柱状和扣抱圆桶状,外叶深绿,球叶橘黄、经日光照射后呈橘红色;单球重分别为2.1、3.8kg;富含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生食脆甜,熟食易烂。高抗病毒病,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各地在春大白菜种植中存在的结球不紧、口感欠佳、商品性差等问题,昆明市农科所在80年代后期进行了育种材料的搜集、整理及杂优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在纯化育种材料进而选育出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的基础上,于1993年获得性状优良的大白菜杂交组合93-93。在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示范过程中,与对照品种小杂系列相比,均反应出品质优良,口感好,外形美观。同时,93-93可与小杂55同期播种,在2月中旬播种(地膜覆盖可于2月初播种)时,不会发生未熟抽薹的现象。93-93叶球成熟后于4月末到5月上,中旬采收,是春淡上市的优良大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