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利用SDS-PAGE对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不同的9个杂交组合的F4~F6代919个株系的HMW-GS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在产量性状的基础上对导入优质亚基的品系进行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材料在单交、回交和三交组合中均检测到优质HMW-GS的存在,但各优质亚基组合出现的比例不同,在以郑麦366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中,优质亚基的导入率都较高,最高达54.8%,可见优质亚基的导入与亲本的遗传背景有较大关系。除此之外,检测世代也有较大的影响,在11个优质亚基组合中,比例最小的两个(5.0%和1.4%)均出现在F6代。为了避免优质亚基在选择过程中丢失,在产量性状的基础上于F4、F5代进行SDS-PAGE检测较为理想。在组合西农979×(郑麦366×荔高6号)中,F5代检测到含有1,14+15,5+10亚基的株系在产量和品质性状方面都表现较好,已参加区域试验,有望成为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同时还讨论了小麦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组配及结合SDS-PAGE技术进行高产优质品系决选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质改良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唯一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该麦区的沿江、沿海地区适宜发展弱筋小麦,其他地区适宜发展中筋小麦.弱筋、中筋小麦品种的品质遗传改良是该麦区重要育种方向之一.目前该麦区虽然育成并推广了一批弱筋、中筋小麦品种,基本满足了生产上对优质小麦品种的需求,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新育成的弱筋小麦品质并不优于扬麦9号和宁麦9号,中筋小麦面筋含量和强度还需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该麦区小麦品质改良的3个设想:(1)利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缺失,降低面筋强度,培育优质弱筋小麦;(2)利用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改善蛋白质组分,提高面筋强度,培育优质中筋小麦;(3)利用Wx蛋白亚基缺失,培育弱筋和中筋兼用型小麦,使该麦区小麦品种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偏高而不能作为弱筋小麦使用时,利用其优良的淀粉品质加工品质较优的面条.  相似文献   

3.
普通小麦F1代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采用SDS-PAGE方法,以来自国内外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15个杂交组合F1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①HMW-GS在F1代的遗传具有剂量效应,即部分正反交组合F1代籽粒中同一亚基带的颜色深浅不同,来自母本的亚基带比来自父本的亚基带颜色深,说明来自母本的亚基比来自父本的亚基含量高;②2个国内与国内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及2个国外与国外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其F1代HMW-GS均表现为完全共显性,11个国内和国外品种间的杂交组合,有4个组合的F1代出现了HMW-GS的不完全表达,缺失率占11个组合总数的36%。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缺失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材料2GS0414-10作供体亲本,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扬麦18作轮回亲本进行回交,构建不同遗传背景的BC1F3和BC2F3群体,测定受体、供体亲本的品质,以及回交群体BC1F3和BC2F3中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纯合单株及两位点均正常表达纯合单株的品质。结果表明,供体2GS0414-10具有较低的SDS沉降值、较短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在BC1F3和BC2F3中,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对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SDS沉降值和水溶剂保持力(SRC)。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双缺失在弱筋小麦品质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郑麦9023的诱变效应,用2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郑麦9023干种子,对M_3代群体166个株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高分子量谷蛋白(GMP)含量、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共7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及高分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鉴定。结果表明,M_3代群体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LOX活性均值高于亲本,硬度、沉降值、GMP含量和PPO活性均值低于亲本。以超过群体均值±1.96×标准差[P(|u|≥1.96σ)≤0.05]为标准确定变异株系,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仅发生正向变异,发生变异的株系分别为5个和3个;硬度没有产生正向变异,发生负向变异的株系有7个。M_3代群体中发生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变异株系6个,亚基组成从郑麦9023的Null/7+8/2+12突变为1/7+8/2+12,品质得分提高了2分。在M_3代群体中筛选出13个强筋小麦株系,无弱筋小麦突变体。说明~(60)Co-γ射线可以诱导蛋白质亚基发生变异,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
CHA杂种小麦品质优势的多代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优质材料和7个丰产材料为亲本,按优/优、优/丰和丰/丰三种类型组配23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F2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和亲子关系,研究了小麦HMW-GS的遗传及其与杂种小麦品质的关系,探讨了CHA杂种F1、F2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及培育优质杂种小麦的选配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组合F1、F2的品质优势没有规律性变化,其值大多介于双亲之间,各组合品质指标与亲本呈正相关,选择高值双亲可获得较高的F1、F2组合,亲本基因型对杂种小麦的品质起决定作用,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优/丰和优/优类型。F1、F2代品质优势显著,杂种小麦F1及F2代在生产中具有利用可行性。小麦HMW-GS的分离符合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选择优质亚基多的亲本杂交,可提高其在杂交后代中的出现频率,进而提高杂种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小麦F1代GMP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小麦F1代谷蛋白大聚合体(glutenin macropolymer,GMP)含量的杂种优势以及GMP含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用6个小麦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方法Ⅱ组配一套杂交组合,测定和分析了F1代GMP含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杂交组合GMP含量的平均杂种优势呈现负向效应.GMP含量的遗传呈现出倾向于低值亲本的趋势.GMP含量与株高、穗长、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粒重、千粒重、单株粒数、收获指数等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有利于高产优质的结合改良.因此,通过合理组配亲本和选择,可望获得GMP含量高,烘烤品质好和农艺性状优良的丰产品系,从而提高中国小麦的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小麦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本研究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9/2+12的小麦1B/1R易位系品种科农199为母本,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OE+8*/5+10的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杂交,利用分子标记在F4代株系中筛选到一个7OE亚基基因与黑麦碱基因聚合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1B/1R易位系材料。PCR结果显示,该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在Glu-A1和Glu-D1位点没有差异。在温室种植条件下,对这些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麦谷蛋白溶胀指数(SIG)测定,结果表明,与1B/1R易位系亲本科农199比较,聚合5+10优质亚基后SIG值显著提高,聚合7OE优质亚基后,SIG值进一步显著提高,部分聚合材料达到了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将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种植于大田,发现聚合5+10和7OE优质亚基株系的乳酸-SDS溶剂保持力(LA-SDS SRC)和SDS沉降值均显著高于只聚合5+10优质亚基的株系,但未达到强筋亲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普通小麦胚乳贮藏蛋白的组成及其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着重从各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遗传规律、单个亚基的生化特点及其对面包品质的效应、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与面包品质的关系、我国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特点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促进品质研究结合品质育种尽快达到品质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胚乳贮藏蛋白的组成,遗传特点及其与面包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概述了普通小麦胚乳贮藏蛋白的组成及其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着重从各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遗传规律,单个亚基的生化特点及其对面包品质的效应,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与面包品质的关系,我国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特点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促进品质研究结合品质育种尽快达到品质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籼粳亚种F1的分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程氏指数分类法对籼粳交亲本及其F1分类结果,28个亲本基本可分籼粳两大类,广亲和品种多属偏籼偏粳型,与爪哇型品种接近。以籼稻为母本的籼粳交F1籼型较多,约占73.1%, 以粳稻为母本的籼粳交F1粳型较多,约占72.4%。92个籼粳交组合F1偏籼、偏粳型比例为73.9%,这说明F1分类既受细胞质影响,也受双亲遗传背景影响。双亲程氏指数差值与F1结实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F1的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双亲程氏指数差值大小适合(6-13)时, 生物产量与结实率均较高,其经济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亚种间杂种配子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水稻亚种间杂种配子育性的研究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646100)关键词亚种间杂种,雄性不育,雌性不育GameFertilityofF_1betweenIndicaandJaponica¥HEGuanghua...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程氏指数法分析和划分13个亲本和48个亚种间组合(F1)的籼粳属性表明: 原认为是爪哇型的CPSLO17应归属偏粳型;亚种间F1可以划分为4类.即粳、偏粳、籼和偏籼,但主要以偏粳和偏籼为主,完全为粳型或籼型的极少;亲本细胞质对F1分类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育种实践中,欲选育籼型杂交稻组合时,以籼稻为母本容易成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连续4年调查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以及马尾松纯种苗木造林早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幼树存活率在造林4年后趋于稳定,且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存活率高于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3个树种4年生以下(含4年生)幼树的平均地径(胸径)、抽梢、树高生长总体大小依次为: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马尾松纯种,但3个树种间差异均不显著。4年生(48个月)幼树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平均树高差异显著;50个月生幼树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间、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与马尾松纯种间差异显著,但火炬松×马尾松与湿地松×马尾松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来源的36个大豆育成品种为亲本,配制29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代产量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亲本间各性状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源地不同的亲本以及亲本间遗传距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荚数和粒数的优势;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显著高于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亲本间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  相似文献   

16.
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九个亲本配成六个组合,对其F_2、F_3、F_4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基因作用方式和遗传参数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除C_2外,其它五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遗传主要是基因的加性效应,可用中亲值预测杂交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平均表现。组合C_2除基因的加性效应外,还存在显性效应。多数组合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一般中等偏高且随着世代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组合F_2、F_3、F_4代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较大,以及高蛋白超亲个体的普遍存在,均表明了早期世代选择高蛋白个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花生区组四粒红与根茎区组Arachis glabrata杂交果针经离体培养克服了不亲和性,获得杂种。杂种二代性状出现疯狂分离,但有些性状仍分别倾向双亲。经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酶带的条数、宽窄、活性强弱及迁移率,杂种与双亲有明显差异,也有共同之处,初步证明了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噻嗪酮对稻纵卷叶螟F_1代生存的影响陈忠孝,胡国文,凌逸军(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EffectofBuprofezinonF_1GenerationSurvivalofRiceLeaf-folder¥CHENZ...  相似文献   

19.
水稻远缘杂种F_2一个不分离株系的小孢子发育过程赵世绪,凌祖铭,杜中(北京农业大学,北京100094)关键词:小孢子发育;无融合生殖;远缘杂种MicrpsporeDevelopmentofaInterspecificHybridF_2Nonsegreg...  相似文献   

20.
三个组合苎麻杂交一代性状分离变异如下:(1)形态学性状分离复杂、类型繁多,如(黄壳早×芦竹青)F168个单蔸可分为63个类型。(2)经济性状变异显著,如株高和单蔸分株数的变异系数为10.2—19.7%和41.0—41.7%,各组合后代不同类型间单纤维支数的差异为500—1000支,变异系数为10.4-15.5%。(3)有些组合F1的叶面绉纹少:多、幼茎绿色:黄绿、叶形卵圆:椭圆等符合1:1的分离比例,而叶缘锯齿深尖:浅钝、托叶红色:黄白等分离比例适合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