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国内外种业的经验对凉山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提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凉山烟草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种子产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凉山农业的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就凉山农业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退耕还林(草),调整结构,推广农作物综合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走产业一体化路子等7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凉山农业的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就凉山农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退耕还林(草),调整结构,推广农作物综合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走产业一体化路子等7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冷凉山区是澜沧县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水田面积大、水稻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本文通过对冷凉山区水稻生产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山区农田生产条件、加大冷凉山区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依靠农业科技、解决山区农民吃饭问题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冷凉山区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夏秋冷凉山区蔬菜已成为了芒市一大农业特色产业。通过阐述芒市夏秋冷凉山区蔬菜的生产现状,总结当前夏秋冷凉山区蔬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发展前景,为芒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四川凉山是全国典型的人口低收入山区之一,农业是州内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山区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加上山区地势陡峭,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粗放化、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的特点,使得农民种植收入仅能维持生计。分析了凉山优势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总结了其发展良好的原因,为其它县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助推凉山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凉山州蚕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现代农业理念指导蚕业,以发展现代蚕业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蚕业产业,大力推进蚕业信息化,做大做强凉山蚕业,提升凉山蚕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从凉山彝族起源与迁徙历史演变入手开启对凉山彝族农耕文化的源、迁、种、法、器、礼、艺7个大部分的多层次和全方面的诠释与意蕴,以史鉴今探寻凉山彝族农耕文化深度内涵与丰富内容,以期对凉山彝区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助推烟叶生产机械化,有利于提升烟叶生产效率,稳定烟草产业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调查凉山州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结果发现:(1)凉山现有烟叶生产农机具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农机老旧、运营管理不善的情况。(2)在实际生产中,凉山各烟区地形地势导致烟田宜机化水平不高。(3)凉山种植户老龄化,缺乏对农机的专业性操作和维保管理。(4)采购到的农机适配性不高、硬化道路和水窖等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烟叶生产农机具使用和推广程度不高。上述结果指明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1)对烟田进行宜机化改造,加快高标准烟田和水源工程建设,以保障烟叶机械化生产。(2)在烟机采购上适当增加采购途径、优化补贴标准,以确保烟农购得理想农机。(3)规范化农机使用,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如此方能从多方面助推凉山烟叶农机农艺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昌学院     
《高等农业教育》2009,(10):F0002-F0002,F0003,F0004
西昌学院是2003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为1939年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  相似文献   

11.
蚕桑产业是利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特殊广业,是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新亮点,也是凉山州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对于振兴凉山州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富民强州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凉山州蚕桑生产业面临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困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茧丝绸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主流,中国顺利入世、更加贴近世界的今天,信息和流通将成为经济建设中更为关键的因素。凉山州是以农业为根本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信息农业是凉山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用途广,商品率高,市场前景好,在宁蒗县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高寒冷凉山地区群众赖以生存和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同时指出农业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再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借鉴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给予了拓展和重新界定。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商品化、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开放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论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一个殊余同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向,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近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唱响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发展创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深入分析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和艰巨性,相应提出采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互动并举、逐步推进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在创新,就经营理念、技术路线、生产手段、土地制度、社会服务的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并从商品化与农业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革命、现代农业企业结构、农业的宏观调控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之下,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取得很大程度的提升,但还是实现不了现代化。因此,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很必要。对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特征作出了明确的基本判断,即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又一次飞跃提供了有力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与启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国家,尽管与我国社会制度不同,社会发展历程不同,但他们在发展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许多经验可以借鉴。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创立了现代化的农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教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短短十数年时间,就使农业教育现代化走向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高水平阶段。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偏重功利、学历社会倾向等,但无论从农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还是从农业教育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方面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