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利用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分析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结果]基于柯赫氏法则的致病性测定,证实从发病西番莲茎基部主干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对西番莲具有致病性.BLAST在线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rDNA ITS序列与多个腐皮镰孢菌菌株的相似性在99%以上.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及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结论]近年来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防治西番莲茎基腐病需注重早期预防,提早防治;合理规划种植,加强栽培;做好冬季清园,合理疏剪.  相似文献   

2.
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香果又被称为热情果、西番莲或者鸡蛋果,具有多种水果的复合芳香,比如苹果、草莓、香蕉等。在百香果的主要病害中,茎基腐病就是其中一种。本文通过对某果园的实际调查,分析了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百香果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百香果在国内鲜食市场受到热棒,并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种植百香果中来。许多果农听说百香果容易种植且抗病性强,在管理上也是相对粗放,此举不仅让果品品质下降,还让原本抗病的百香果如今也备受病害困扰,其中茎基腐病发生有日趋严重之势。本文针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出一些建议,希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从番茄病株中分离病原菌,测定其致病性,同时评价9种市售药剂对该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并从中选择室内毒力大的药剂进行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归属于细菌; 9种供试药剂中,50%琥铜·霜脲氰WP的毒力最大,EC50为432. 76 mg/L,高浓度下的抑制率可达1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茎基腐病的效果最好,能显著降低病株率,防效达85. 71%。因此,50%琥铜·霜脲氰WP对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田间防治该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广西崇左市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甘蔗梢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自广西崇左市甘蔗种植区的甘蔗梢腐病病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结合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应用十字交叉法进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分离获得的病原菌rDNA-ITS序列长度为496 bp,与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同源性达99%,与轮枝镰刀菌(登录号EU047)的遗传关系最近.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70℃;菌丝生长最适pH为8,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较快;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最适碳源为甘露醇.[结论]引起广西崇左市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是轮枝镰刀菌,该菌适宜在高温高湿、弱碱性、光暗交替及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7.
由腐霉菌(Pythium myriotylum)引起的生姜茎基腐病是目前危害生姜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实现生姜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治,通过亚磷酸二氢钾的室内毒力测定,观察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腐霉以及立枯丝核菌等7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亚磷酸二氢钾对小麦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白菜叶斑病菌、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显著,其中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白菜叶斑病菌,4g·L~(-1)时抑菌率达84.4%,EC_(50)=0.632 6g·L~(-1)。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EC50为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为26.35 mg/L)、乙蒜素(EC50为28.65 mg/L)、苦参碱(EC50为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为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为3.2×106 CFU/g。筛选毒力较强的4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58.8%和70...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芹菜茎基腐病科学防控技术,于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系统观测了芹菜茎基腐病田间病情自然消长动态;采取组织分离、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菌丝悬浮液接种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常用杀菌剂对芹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并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芹菜茎基腐病在芹菜上普遍发生,6—9月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引起芹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芹菜茎基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75%肟菌·戊唑醇WDG或70%甲基硫菌灵WP对芹菜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我国剑麻种植区病害的发生种类和情况,为剑麻病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4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踏查、种植区随访和定点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剑麻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样本,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病原菌形态学确定病害种类.[结果]调查发现炭疽病、茎腐病、紫色尖端卷叶病、条纹病、斑马纹病、黑斑病、褐斑病、叶斑病、溃疡病和根结线虫病等10种病害,其中茎腐病和叶斑病在广西剑麻种植区发生较严重;剑麻斑马纹病和紫色卷叶病发病率较低;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生范围广,发病程度略重;溃疡病仅在海南剑麻种植区发现,发病程度中等.通过形态特征观察,鉴定出5种剑麻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引起的剑麻茎腐病(Sisal stem rot disease)、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的剑麻炭疽病(Sisal anthracnose disease)、蒂腐色二孢(Diplodia natalensis)引起的剑麻黑斑病(Sisal black leaf spot disease)、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引起的剑麻溃疡病(Sisal canker disease)和交链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剑麻叶斑病(Sisal leaf spot disease).[结论]目前生产上对剑麻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是茎腐病、炭疽病和叶斑病;溃疡病是剑麻新病害.  相似文献   

11.
番木瓜茎基腐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珠海市番木瓜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病原菌鉴定、发病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指出番木瓜茎基腐病主要发生于番木瓜植株主干与地面的交界处,其病原经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相似文献   

12.
乌昌地区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种类及5种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调查新疆乌昌地区马铃薯真菌性病害的种类并鉴定病原种类,为病害防治奠定重要基础.[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最终确定马铃薯真菌病害的种类.[结果]经鉴定共发现马铃薯真菌性病害有9种,即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干腐病、酸腐病、黄萎病、叶枯病、炭疽病和茎基腐病,其中后5种病害为新疆新记录.[结论]查清了马铃薯病害及病原种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枯萎病在所调查区域都发生频率最高,且马铃薯黄萎病、叶枯病、炭疽病、茎基腐病和酸腐病等5种病害在新疆尚属新病害.  相似文献   

13.
茎基腐病是危害河南省夏玉米的主要病害,已成为制约玉米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茎基腐病的症状、致病病原菌和发病规律,分析了致病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茎基腐病的预防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茎腐病是生姜种植业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具有发病时间短、病程进展快、病株致死率高的特点。本研究从广西东南沿海生姜种植区采集到生姜茎腐病病株,经过分离纯化得到多个腐霉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将病原菌鉴定为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该病原菌的鉴定,对控制广西地区生姜茎腐病的发生和扩散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5,(11)
<正>玉米茎基腐病也叫玉米茎腐病。按照病害分类有真菌类茎基腐病和细菌性茎基腐病。真菌类又分青枯(腐霉菌)、黄枯(镰孢菌)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两种为主,所以俗称此病为青枯病。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玉米茎基腐病多为真菌类的青枯型和黄枯型;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生较少。1发病情况1.1发病区域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在我国近年来发生较重。此病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与扦插苗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的平均单果重、可食率等性状均优于扦插苗,且对茎基腐病具有更强的抗性,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8.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精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完善玉米种质抗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精准鉴定的方法,对遗传背景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的抗性精准鉴定,筛选出对2种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种质资源,为玉米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2004份具有广泛遗传背景的玉米种质进行多年多点的自然发病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抗茎腐病或综合性状优良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豫北地区主推玉米品种抗茎基腐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玉米茎基腐病的抗病品种,为豫北地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用豫北地区主推品种浚单0898、浚单20、郑单958、鲁单981、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禾谷镰刀菌的情况下研究了5个品种的发病情况,并对抗病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品种不同,抗病差异显著,浚单0898高抗茎基腐病,郑单958、先玉335中抗,浚单20、鲁单981表现高感.抗病机理与亲本的遗传基础有关.[结论]浚单0898表现出良好抗性,适宜在豫北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