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形是大自然优化的结构形式,分形城市群能最有效地占据空间。清代是长城外侧地区城镇迅猛发展时期,文中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分形理论对清代长城外侧城镇体系的网格分维和聚集分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区域78个治所城镇空间分布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且归绥和直隶地区分形发育度最好,围绕归化城和承德府为中心向周围密度衰减分布;伴随着点-轴系统的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历经随机阶段、孕育阶段、发展阶段的三个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分析及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遗产廊道是融休闲游憩、文化与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法,构建遗产廊道网络对于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实现宜居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判别北京市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线性文化遗产,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遗产的空间结构和遗产廊道适宜性,并提出遗产廊道网络的概念规划和保护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空间分析的遗产廊道网络可以高效地保护遗产资源,并提高遗产的空间可达性。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遗产艺术形式多样、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人类活动的行为足迹。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建筑遗产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总体来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集聚型态势,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西部、山西高原、陇中高原、四川盆地中西部、长江中下游平原、浙闽丘陵等地区。从时间变化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的数量略呈"Λ"形分布,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从空间演化看,中国古建筑遗产的分布呈由北向南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不断向四周扩散。从类型分布看,不同类型古建筑遗产的分布既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又彰显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历史时期的政策制度、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等因素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5批829项数据,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区位熵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旨在明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两核两带”的倒“V”形集聚分布,其中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3类项目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而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作为山西省的优势项目,保护利用潜质最大。2)除政策因素外,人文因素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和自然因素,其中地域文脉与交通条件等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沿河流和交通分布特征明显,加强对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促进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构建汾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海固回族聚居区空间分布研究对该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和编制生态移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西海固回族聚居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海固回族聚居区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分布密度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东部低的“扇形”特征.另外,受坡度、海拔、河流水系和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低坡度、低海拔的区位取向以及明显的河流、道路趋向性分布特点.影响回族聚居区空间分布的因素有:历史演进、人地关系演变、宗教文化和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6.
以住建部公布的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依托经济、沿路、近景、亲水等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和气候适宜地区;空间分布总体集聚,形成了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徽文化及多...  相似文献   

7.
囿于线性墙体的概念,长城沿线聚落体系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较少得到关注,从而妨碍对长城的深入认识。文中基于自组织理论和自组织临界性判据,通过计算明长城军事聚落体系网格分维、功率谱指数、Hurst指数和Zipf维数,揭示明长城军事聚落体系在空间、等级和时间三个方面分布的幂律规律,并结合史实给予发生学解释。结果表明:明长城军事聚落体系是一种复杂的空间自组织系统,在空间格局、等级结构和时间涨落方面均呈现分形结构和无标度特征;作为农牧博弈的秩序体现,宏观中央计划性和微观适应活动的自组织性客观统一于明长城军事聚落体系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上风向的戈壁、灌木林地表层颗粒空间格局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该地区的风沙运动规律,对加强相关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的防沙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的吉兰泰盐湖为试验区,以试验区内戈壁、灌木林地表层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地表层不同土壤风蚀颗粒的百分含量,采用经典描述性统计及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抗风蚀能力颗粒百分含量的小尺度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个样地颗粒越小,空间分布的变异性越大,峰度越尖锐。2裸露戈壁样地内3种风蚀颗粒含量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线性模型,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分布形态为随机分布,空间相关性中等;灌丛林地内3种风蚀颗粒的分布特征比较复杂,0.42 mm颗粒的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大。3由于灌丛对样地内不同风蚀颗粒分布的影响,导致灌丛林地及其周边0.84 mm的不可蚀颗粒呈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9.
以1986、1993、21300和2006年四期Landsat/TM为数据源,利用NO2在蓝光波段存在吸收峰谷结构这一光谱特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借助ERDAS空间建模功能,反演了兰州市NO2的空间分布,得到不同时期NO2分布图.将同时期统计观测数据与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厂兰州市NO2分布特征,探讨了NO2分布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以揭示牧区城镇居住用地地价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为目的;利用内蒙古乌里雅斯太镇地价样点资料,采用地统计学中的克里格空间插值和半变异函数云图方法,得到了地价的空间分布图示、半变异函数云图和剖面图,从不同层次上研究了牧区城镇居住用地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得到以下结论:居住用地地价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连续性,还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记忆反映了不同群体对特定空间场所的地方情感与文化依恋。以文化记忆、空间生产与场域为理论支撑,研究通过人地系统内物质与精神要素的互动构筑了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内涵解释的表征框架,建构了文化遗产与记忆的“共生”机制。基于此,以黄河流域167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内涵、文化属性及价值归属等的分析划分出黄河流域“8类记忆场所、2类记忆表征、6类记忆空间”的类型体系,构建了以人与遗产为记忆主体的文化记忆空间识别序列。同时,结合文化记忆指数、场能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遗产表征下的黄河流域文化记忆水平及空间场能进行测度,进而从全域空间探索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化路径。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在时间演变中表现为突变式增减,精神信仰型与功能表征型文化记忆在历史过程中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史前记忆、宋元及明清时期成为时期内的记忆强点;从空间场能变化格局来看,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场能高低值差异明显,记忆高值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太原、大同、平遥、西安、蓝田、洛阳等城市;从空间结构来看,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聚表现为功能表征...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兰州市主城区1551家银行网点为例,运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函数、缓冲区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对兰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类型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总结出其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银行网点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不均衡特征,集聚特征显著;2)银行网点在城市内部分布特征各异;3)不同类型的银行网点,不同层面上分布特征各异;4)兰州市各类银行的空间分布模式总体呈现出带状主导下的"多中心+扇形扩展区"组合特征;5)银行空间分布与城市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商业中心、交通便利性均呈现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3种宏观地理要素信息,采用"逐步回归的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法,建立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估算结果分析该区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及站点检验表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3种宏观地理因子对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决定作用;基于3种宏观地理因...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贵州省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布依族和水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除水族传统村落外,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和土家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聚特征,且空间分...  相似文献   

15.
宁夏当代夏季逐时降水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利用整理后的近年来宁夏 2 1个气象站夏季逐时降水资料 ,对降水的持续性、强度分布特点以及统计学特征量进行了初步分析 ,取得了宁夏夏季逐时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统计学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宁夏更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气象要素分布与变化特征 ,并为逐步建立完善精细化预报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传承及弘扬具有战略意义,文化旅游景区承载着黄河流域特色文化,是增强文化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文中从文化底蕴(C)、自然环境(N)、经济基础(E)、社会条件(S)四个维度构建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CNES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黄河流域高级别文化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高级别文化旅游景区分布不均衡,呈现空间集聚形态。2)影响景区空间分布的单因子影响强度具有差异,交通、GDP、气温为影响黄河流域高级别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降水、旅游收入、博物馆、人口、河流为重要因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政策为一般因素。3)景区空间分布受多因素共同影响,以双因子增强类型为主。4)分析框架中各维度作用不尽相同,经济维度作用>社会维度作用>自然维度作用>文化维度作用,CNES分析框架在黄河流域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的科学配置成为协调、平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足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POI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累计机会法等GIS方法对北京市主城区不同等级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北京市主城区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的状态,其中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的聚集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地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街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和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2)北京市主城区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呈现由核心到外围的圈层结构,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形成了双核心圈层分布特征,地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表现为多层次核心分布特征,街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多核心特征表现较为显著,而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核心聚集范围更加广泛。3)不同类型的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普遍较高,地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街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呈现为“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特征,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呈现分散分布的空...  相似文献   

18.
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以蒲城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蒲城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传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在21%~80%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地统计学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基底效应介于25%~7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有机质的基底效应为78%,空间相关性较弱。最后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输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据此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牧区聚落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正蓝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区聚落作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与空间分布类型之一,研究其时空特征能很好的表征牧区乃至人类聚落发展的演变规律。基于GIS和Excel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典型草原牧区正蓝旗在2000—2017年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7年,正蓝旗聚落分布时空特征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聚落分布整体较为聚集,呈"南密北疏"的空间差异;研究区聚落斑块规模相差悬殊,小型聚落占主体。(2)区域上,聚落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海拔1 196-1 428 m和坡度5°-15°的范围内分布的聚落较多,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变化,聚落斑块数和规模趋于正态分布态势;随着道路和河流的变化,聚落斑块数和规模布局大致呈逐级递减的趋势。(3)水文、交通及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对正蓝旗聚落区位的选择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这三个因素也是决定聚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总体上,分析该牧区聚落的发展变化与形成机制,可对整个牧区聚落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吉林省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植被特征,并对近20年来吉林西部地区的湿地变化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表明湿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明显。吉林西部湿地面积减少趋势显著,其湿地面积减少了22.1%,年均变化率为1.1%。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