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开发一种缩短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检测时间的方法,可以提升乳制品质量控制效率。[方法]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糠氨酸含量,实现微量糠氨酸的快速简便定量检测。[结果]与农业行业标准方法《NY/T 939-2016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相比,本文糠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结果出具时间由2天缩短至15 min。[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符合检测要求,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发布“巴氏杀菌乳和 UHT 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对复原乳的成分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悉,该标准提出了根据糠氨酸和乳果糖两种物质在液态乳中的含复判定巴氏杀菌乳和 UHT 灭菌乳中是否含原乳成分的技术路线。经多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色谱法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超高温瞬时灭菌乳中乳果糖的含量。采用盐酸沉淀蛋白,氨基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75%乙腈溶液。该方法能使乳果糖得到很好分离,精密度为0.77%(n=6),平均回收率为98.7%~102.6%。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较酶法操作简便、省时、重复性好,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杀菌机对生乳进行不同强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后样品糠氨酸、乳果糖、β-乳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生乳杀菌强度的增加,其加热副产物糠氨酸和乳果糖含量越高,而β-乳球蛋白含量越低,而经过不同强度UHT处理后,β-乳球蛋白含量最高可达108.50 mg/L。在摸索超高温工艺的过程中发现,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通过降低UHT杀菌温度、调整均质机变频、缩短UHT时间、取消预巴氏等方式,可极大地减少糠氨酸及乳果糖的产生量,增加β-乳球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UHT灭菌乳中乳果糖的HPLC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超高温(UHT)灭菌乳中乳果糖(hctulose)含量为300-1500mg/L,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平均回收率100.7%.相对偏差〈5%。  相似文献   

6.
生乳与UHT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及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生乳与UHT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及其测定方法,并提出糠氨酸作为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成分的标示物质,以鉴定UHT灭菌乳中是否掺入复原乳。结果表明,生乳中糠氨酸含量低于7mg/hg(按蛋白质计);乳粉中糠氨酸含量大于135mg/hg,不含复原乳的UHT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应小于140mg/hg(按蛋白质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糠氨酸含量,平均偏差<5%(n=5);回收率为98.2%。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乳中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含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胍、柠檬酸钠、二硫苏糖醇等的缓冲液及试剂使蛋白溶解变性,运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蛋白...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乌鲁木齐地区市场上出现的巴氏杀菌乳做了抽样检测,同时对检测结果与超高温灭菌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如下:超高温灭菌乳和巴氏杀菌乳作为两个乳制品种类,巴氏杀菌乳在经过62~65℃,30min的热处理以后,其本身含有的脂肪、乳糖、酸度、总蛋白含量影响不大,对乳清蛋白、赖氨酸、维生素C有一定的影响,但与超高温灭菌乳相比乳清蛋白、赖氨酸、维生素C的损失是比较小的,即巴氏杀菌乳比超高温灭菌乳的营养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及应用研究。方法 对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MS/MS)法测定生鲜乳、调制乳、超高温瞬时灭菌乳、含乳饮料和奶粉样品等乳及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原因。结果 两种测定方法均具有较高回收率和较优的重现性,但两者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 HPLC法测定牛乳铁蛋白是通过肝素亲和柱纯化富集乳铁蛋白,测定的是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而UPLC-MS/MS法测定的是热变性和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不受热处理加工工艺的影响。实验室可针对不同检测目的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乳铁蛋白检测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也称为乳运铁蛋白(1actotransferrin),是牛乳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本文综述了乳铁蛋白的含量、分布,分离提纯及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同时阐明了乳铁蛋白在食品、动物生产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复原乳鉴别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原乳是炼乳和全脂乳粉与水勾兑成的原料乳,随着乳制品需求的增加,往其中掺入复原乳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复原乳的检测成为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广大生产厂家和消费者所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乳制品中荧光物质、热处理产物、乳果糖含量和蛋白质理化性质等4类复原乳鉴别指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今日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为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液态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今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但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还没有复原乳检测方法标准。为落实好国办《通知》精神,农业部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液态奶中乳果糖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首先对乳果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液态奶中乳果糖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色谱法和酶解法)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最后对乳果糖的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近日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为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羊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乳饼的保鲜方法.试验发现:保鲜剂E、Nisin和山梨酸钾无论在4℃冰箱内还是在1 5℃室温的保存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保藏效果;高温灭菌后的乳饼比使用保鲜剂的乳饼在贮藏期上有明显的优势;针对高温灭菌中出现的褐变问题,选择防褐剂E,其浓度在0.4%~1.2%,在乳温80℃以上时加入到原料乳中,防褐变效果较好;防褐剂检测中SO2含量为0.005816 g/kg,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货架期对灭菌乳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然而目前缺少快速预判货架期内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应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分析灭菌乳样品,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灭菌乳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24 h内,当样品稳定动力学参数小于1.5时,保质期内稳定性预后较好,反之,则灭菌乳存在脂肪上浮严重的风险.经验证,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评估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以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研究对象,利用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2 种乳中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亚麻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8±0.11)%、(0.90±0.04)%,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15±0.36)%、(1.11±0.36)%,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7.30±0.56)%、(26.78±0.78)%,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3.26±1.56)%、(43.81±2.34)%;对2 种牛乳脂肪酸的1H NMR谱峰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亚麻酸相对含量在2 种牛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根据结果对2 种乳进行营养学评价,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等人群而言,超高温灭菌乳比复原乳更合适,2 种乳中其他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18.
正西班牙与埃及研究人员合作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实时PCR-Taq Man探针法用于直接检测超高温灭菌乳中耐热芽孢杆菌。基于Gen Bank中11个耐热芽孢杆菌菌株16S r RNA基因序列,选择了目标区域。采用标准菌株耐热芽孢杆菌DSM 10599建立标准曲线,确定了超高温灭菌乳中耐热芽孢杆菌的检测限为10 CFU/m L。利用建立的方法直接测定来自不同超市的110个超高温灭菌乳样品中耐热芽孢杆菌,所得结果与微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全自动凯氏定氮法检测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条件。[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检测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通过对比不同称样量、消化时间及消化后冷却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最佳参数条件,实现对全自动凯氏定氮法检测方法的优化,并提高检测效率。[结果]混合均匀的乳制品,一定范围内称样量对结果的影响不大,精密度符合国标要求,但是灭菌乳、调制乳、饮料称样量增多,精密度对应越好,发酵乳则称样过多后精密度有所下降;在230 ℃消化30 min,420 ℃时消化80 min,可消化完全,精密度可以控制在1%以内;消化后样品及时冷却,48 h内,对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本试验证明,使用凯氏定氮法检测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时,调整称样量、消化时间、冷却时间,对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考察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灭菌乳中氨基酸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其测定条件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水浴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显著,要严格控制。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灭菌乳中氨基酸的最佳条件为:水浴时间30min、水浴温度70℃、茚三酮用量1.2mL,在此条件下测得灭菌乳中氨基酸含量为1.62g/1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