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果胶前驱物α-D-半乳糖醛酸和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为起始物,在复合酶(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漆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协同作用下,合成出半乳糖醛酸-DHP复合体(GDHPC).通过FT-IR及13C NMR测试,发现产物中DHP的主要结构单元为β-O-4、β-β、β-5和β-1结构.另外,还含有较多的松柏醇/醛和少量的香草醛结构,以及Ar-Cα H2-和醚化5-5’结构.产物GDHPC中,木质素结构单元主要通过α碳与α-D-半乳糖醛酸以酯键、缩醛键和苯甲醚键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僵蚕醇提物对3种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僵蚕醇提物对种供试林木病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物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大。僵蚕醇提物对苹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及花椒落叶病菌的EC50分别为0.048g/mL0.099g/mL和0.078g/mL。在3种供试病植物病原真菌中,僵蚕醇提物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大荨麻根、茎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荨麻根、茎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叶醇提物的19种化学成分主要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硼烷配合物、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其含量分别为51.05%、21.19%、13.18%,其中医药化工原料中间体残留物占52.51%;根醇提物的17种化学成分主要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杂环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含50.77%、30.71%、10.62%,其中农药残留物占29.68%。  相似文献   

4.
采用Caco-2细胞模型,分析了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水提物、醇提后的水提物、95%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5种不同提取物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对Caco-2细胞上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3种二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不同提取物中除95%醇提物对Caco-2细胞活力产生一定影响外,其余4种提取物对Caco-2细胞基本无毒性,在200 mg·L-1浓度提取物范围内培养24~72 h后细胞仍能保持较高活力;对3种二糖酶活性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为醇提后的水提物,尤其是对蔗糖酶和乳糖酶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最高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6.35%和60.13%,其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乳糖酶的抑制率最高达54.41%。从青钱柳叶不同方法提取物的制备流程说明多糖类或中等极性的黄酮甙类有可能是青钱柳叶中抑制二糖酶活性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造纸废水中残余木质素与木质素前驱物之间的聚合反应机理,研究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与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α-13 C]的聚合反应方法及其反应机理.采用红外光谱、13 CNMR波谱分析聚合产物的特性及结构,并用偏光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观察;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了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研究表明: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与木质素模型物能很完全的发生聚合,产物中不存在起始物的晶体,Mn也大大的增加了.松柏醇-β-D-葡萄糖苷能与木质素模型物聚合,为进一步研究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葡萄糖苷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里  王静  宋亚倩  孙然  陆俊  杨奥 《经济林研究》2020,38(3):237-244
【目的】研究黑老虎果皮和种子的抗氧化、抑菌和抑酶活性,为黑老虎果实副产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通道大红、紫黑2个品种黑老虎的果皮和种子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其提取液。通过测定其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枯草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试验菌种,采用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活性,采用刃天青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通过计算提取液对酪氨酸酶、α-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来评价提取液的抑酶活性。【结果】黑老虎果皮和种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为(0.12±0.04)~(0.39±0.02)μmol/g,且果皮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种子。2种黑老虎品种果皮提取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枯草杆菌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大红果皮的抑菌效果最好,在试验质量浓度(500 g/L)条件下,提取液对2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1.90±0.04)和(11.38±0.02) mm,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31.25 g/L。果皮和种子提取液对酪氨酸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均呈量效关系,其中紫黑果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到了(93.92±2.47)%,大红果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2.96±0.95)%和(71.68±1.25)%。【结论】黑老虎果皮和种子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一种功能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皂角刺皂苷的最佳工艺,并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下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皂角刺总皂苷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6∶1(mL∶g)、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波时间80 min和提取温度50℃,在此条件下皂角刺总皂苷得率为13.28%±0.25%。最佳工艺下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146±0.019) g/L,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值((0.48±0.18) g/L);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g/L时,对α-淀粉酶抑制率可达35.13%±0.58%,表明皂角刺具有开发成为Ⅱ型糖尿病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酸为代表的α-羟基羧酸与磷酸和以丙酸为代表的低碳链脂肪酸组成三酸复合催化体系,应用于α-蒎烯的催化水合制备松油醇。考察了溶剂种类、脂肪酸链长、α-羟基酸种类、催化剂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蒎烯、水、丙酸、柠檬酸、磷酸的质量比为1∶1∶2∶0.05∶0.1和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 h的反应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松油醇GC含量和选择性可分别达到99.0%、 53.3%和54.9%。在同样条件下将α-蒎烯水合时产生的单环单萜烯类副产物加入起始原料一起反应,可以提高目标产物松油醇的选择性,当加入量为40%时,松油醇选择性可提高到76%。产物组成分析发现:产物中总松油醇GC含量为53.3%,总水合产物GC含量为57.1%,总丙酸酯GC含量为8.1%。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刺玫果总黄酮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添加氯化钠)萃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刺玫果总黄酮的双水相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测试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亚硝酸盐、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自由基阳离子(·ABTS+)的清除率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27%、硫酸铵质量浓度0.21 g/m L、刺玫果提取液体积分数22%、氯化钠加入量为2.0 g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平均萃取率为91.81%。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ABTS+、·OH和O-2·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为0.12、0.30和0.60 g/L时,对·ABTS+、·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90.27、89.60%和96.73%,其清除能力均强于Vc;对DPPH·、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弱于Vc;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催化合成α-松油醇的固体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力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1):99-102
通过用固体超强酸Zr02/SO4-为催化剂催化松节油水合反应的实验,从中考察了此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合成α-松油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催化剂用量为松节油质量的5%,反应时间10 h,松节油∶溶剂∶助剂∶水为1∶1∶1∶2(质量比)时,其α-蒎烯的转化率为90%,生成α-松油醇的选择性为64.96%。并对α-蒎烯和松油醇理想气体的△Hfφ,g、Sgφ进行了估算,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其中DNJ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贡献程度。这可能为桑枝中DNJ的提取、分离及桑枝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极性分布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9-芴甲氧羰酰氯对DNJ进行衍生化,弥补其本身不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缺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在254 nm波长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单因素试验分别求得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液料比的优化范围,以响应曲面法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DNJ三因素的平方和、均方、P值、R2等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和相应的最优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溶剂法萃取浓缩的水提物,计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极性部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通过酶标仪在415 nm波长处测定α-葡萄糖苷酶对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的分解率来计算)与DNJ的含量,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用0.05 mo L·L-1的盐酸溶液提取,微波处理9.60 min、超声波处理30.89 min和液料比46.47 m L·g-1时达到最优条件,此时DNJ的产率为0.205%,结果检验值与优化值的拟合率达99.27%,相对于对照组增长了10.86%;正丁醇部分DNJ的含量最高,乙酸乙酯次之,水部分仍含有少许,石油醚部分为零,说明正丁醇的萃取效果较好;正丁醇部分的抑制曲线趋势与乙酸乙酯部分相近,水部分与石油醚部分相近,且各萃取部分之间的IC50都差异显著,结合DNJ的含量分布,说明桑枝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物质间有一定的极性差异;根据各萃取部分中DNJ的含量,从其半抑制浓度中换算出DNJ的浓度,即为"其中DNJ的浓度",正丁醇部分"其中DNJ的浓度"与DNJ标准品的IC50差异不显著,说明此部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几乎尽是DNJ;水部分虽含有少量的DNJ,但其活性却相对更小,可能其中含有具备提高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多糖等物质,或一些糖类等黏性物质影响了DNJ与酶的结合;乙酸乙酯部分"其中DNJ的浓度"比DNJ标准品的IC50小,可能是由于此部分含有个别黄酮类等对DNJ具有活性增强/协同作用,或其中含有一些游离生物碱、香豆素或黄酮苷元等物质具备相似活性;石油醚部分不含DNJ,却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说明桑枝中含有一些极性小的脂溶性化合物具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微波处理初步粉碎的新鲜桑枝,既有干燥作用又有辅助提取效果,而后用超声波辅助浸提可提高DNJ的提取效率;桑枝中主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是DNJ,除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极性相对较小的活性成分。这些结果有利于桑枝DNJ及其他降血糖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提取条件对槟榔核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以槟榔核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利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槟榔核中多酚的含量,分析槟榔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槟榔核多酚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80℃,提取...  相似文献   

13.
对利用信息素诱捕云杉八齿小蠹的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尤其是雄性小蠹的诱捕。第一种策略是障碍法,在林分的周围密集的布置捕捉陷阱,使用交互式信息素分别诱捕雄性小蠹和雌性小蠹。第二种策略是单一诱捕法,广阔使用投有相同诱饵诱捕陷阱,以捕捉最大数量的雄性小蠹为目的,而不包含雌性小蠹的捕捉。在带有低含量的(4S)一反式马鞭草烯醇诱饵混合物中,用0%,1%,10%,35%,60%and90%的(+)-柠檬烯逐步取代α-蒎烯。这种替换对雄性小蠹的反映数量没有影响,但对雄性小蠹的捕捉量稍有影响。在有高含量(4S)-反式马鞭草烯醇捕捉雌性小蠹的引诱剂混合物中,用1-甲氧基-2-丙醇取代2-甲基-3-丁烯-2-醇,对雌性小蠹的捕捉率没有影响。因而,在具有反式马鞭草烯醇和(4县)-2-甲基-6-甲基-2,7-辛-4-醇的混合物中使用1-甲氧基-2-丙醇,捕捉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单一捕捉的引诱剂混合物中,用(+)-柠檬烯取代α-蒎烯,用1-甲氧基-2-丙醇取代2-甲基-3-丁烯-2-醇,α-蒎烯被代替后对雄性小蠹的捕捉率轻微的影响,但2-甲基-3-丁烯-2-醇被代替后,将不会没有明显地降低捕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天然斜发沸石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两种云南产天然斜发沸石催化α-蒎烯的水合反应,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了催化活性与催化剂酸性质间的关系;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水合反应的影响,生产物为α-松油醇。  相似文献   

15.
采用GC-MS对木棉花醇提物乙酸乙酯溶解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14.44%)、十六烷酸乙酯(11.46%)、β-谷甾醇(8.64%)、油酸乙酯(6.75%)、亚油酸乙酯(5.8%)等,其中脂肪酸及其酯成分最多,植物甾醇其次。  相似文献   

16.
刺玫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吉林产刺玫果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性质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α-D-(6-O-白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基-β-D-(3-O-白芥子酰基)-呋喃果糖(1)、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2)、金丝桃苷(3)、槲皮素(4)、异甘草素(5)、β-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其中化合物1、2、5为首次从刺玫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刺玫果,是森林资源之一。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特提出建设刺玫果经济林基地,同时概述了刺玫果的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LD50是毒饵浓度配制的关键数据。为了在黑唇鼠兔防治工作中准确掌握α-氯代醇和溴敌隆毒饵浓度,测定了α-氯代醇和溴敌隆毒对黑唇鼠兔的LD50并观察了α-氯代醇对睾丸的影响。通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急性口服致死中量结果,石蜡切片HE染色。α-氯代醇和溴敌隆对黑唇鼠兔的急性口服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03.1644mg·kg^-1和88.7799mg·kg^-1;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按GB15670—1995灭鼠药毒力分级标准,这两种灭鼠剂对黑唇鼠兔为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测定沙棘油中α-生育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无水乙醇提取沙棘油中的α-生育酚,用HPLC测定,固定相为C18(15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5z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0nm。结果α-生育酚与其他醇溶性成分分离良好;其浓度2.4—22.0mg·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81%。结论与传统皂化法比较,所建方法更为简便、快速和准确。  相似文献   

20.
酸掺杂纳米聚苯胺催化合成松油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快速混合法制备了酸(盐酸、硫酸、氯乙酸等)掺杂的纳米聚苯胺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聚苯胺纤维的直径在50~200nm之间。以松节油水合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催化剂较佳制备条件为:掺杂酸为硫酸,浓度为2.0mol/L,苯胺浓度为0.30mol/L,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浓度比为1∶1。在相同水合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α-松油醇的收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3.80%和6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