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无抗饲料的情形下,安全新型替抗添加剂的研发是形势所趋。中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甘油酯)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特性及营养作用。月桂酸单甘酯作为其中的一种天然抗菌脂类,不仅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等多种功能,还具有效果好、易吸收、不易产生药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饲料添加剂研发潜能。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月桂酸单甘酯的消化吸收特点,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机理,以及其对猪断奶应激、肠道健康、肉品质及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无抗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亮  刘则学 《养猪》2022,(1):21-24
养猪业目前面临的挑战,如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减少和病毒暴发(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促使人们呼吁使用创新的饲料添加剂来支持生猪生产.中链脂肪酸(MCFAs)和单甘油酯由于其关键的分子特性和多种功能(包括对病毒和细菌性病原体的抑制活性)已成为一种潜在的选择.文章重点综述了MCFAs和单甘油酯在抗病毒、细菌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中链脂肪酸甘油酯目前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研究发现,中链脂肪酸甘油酯不仅对动物具有特殊的营养作用,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在动物生产中使用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可防治动物疫病、改善生产性能、延长畜产品保存期。作者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将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脂肪酸在动物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以及生理机能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分为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以及长链脂肪酸等不同类型。脂肪酸是一种长度可变的碳氢链,一端是甲基,另一端是羧基。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当前禁抗大背景下,脂肪酸以其良好的抗菌效果而逐渐被用作抗生素替代品。现阶段的脂肪酸研究中对于短链脂肪酸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对于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研究较少,下文将对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旨在为脂肪酸的科学应用以及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单脂肪酸甘油酯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及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88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单戊酸甘油酯(1 500 mg/kg)组和感染+单己酸甘油酯(1 500 mg/kg)组。在14~20日龄,所有感染肉鸡每天灌服1×108CFU/mL产气荚膜梭菌菌液1 mL。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采食量有降低趋势(P=0.080)。两个单脂肪酸甘油酯组降低了感染造成的21日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升高(P<0.05),增加了感染引起的21和28日龄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下降(P<0.05)。与感染组相比,感染+单己酸甘油酯组下调了21日龄空肠Zo-1和FABP2基因表达上调(P<0.05),添加单戊酸甘油酯上调了肉鸡21日龄空肠claudin-1表达(P<0.05),有降低21日龄盲肠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趋势,降低了28日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单脂肪酸甘油酯可改善感染肉鸡空肠形态结构和屏障功能,单戊酸甘油酯可抑制盲肠有害菌增殖。  相似文献   

6.
对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李斯特菌属和链球菌属的几种革兰氏阳性菌株进行中链脂肪酸及其α-单脂肪酸甘油酯的抗菌活性评价。α-单脂肪酸甘油酯比脂肪酸更具活性,其中α-单月桂酸甘油酯是最具活性的化合物。以化脓性链球菌为试验菌,观察作用效果。首先,阻断α-单月桂酸甘油酯甘油部分的羟基,得到一种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的化合物(MIC,3.9μg/mL)。其次,考察α-单月桂酸甘油酯与α-单葵酸甘油酯两种成分混合物时,α-单月桂酸甘油酯与α-单葵酸甘油酯之间以及α-单月桂酸甘油酯与活性差的月桂酸之间的协同关系。其中一种成分优于另一种成分2倍的混合物比单独的某种成分更为活跃。此外,组成成分比例为1:1也是不利的。当α-单肉豆寇酸甘油酯的量等于或少于α-单月桂酸甘油酯时,α-单月桂酸甘油酯与单肉豆寇酸甘油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09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链脂肪酸(MCFAs)是指含有6~1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具有碳链短、分子较小、极性和水溶性较高等特点。其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转运、氧化等都具有特点,可以起到迅速供能、改善脂肪沉积、抑菌及调整肠道菌群和结构等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MCFAs及其在鸡养殖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为其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1脂肪酸的定义及分类 脂肪酸是由碳、氢和氧3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构成动物机体脂肪和类脂的基本物质,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成分,对调节细胞膜组成和蛋白质摄入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脂肪酸间碳氢链的长度及不饱和双键的数目和位置进行划分.脂肪酸按碳氢链是否饱和可分为3类,即: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按碳链的长短可将脂肪酸分为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及长链脂肪酸(LCFA).  相似文献   

9.
脂肪酸是猪饲料中的一种重要营养成分,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类型,它们除了提供能量外还对猪的肠道微生态、机体代谢、免疫机能、繁殖性能等具有调节作用。文章简述了不同饲料原料中脂肪酸的含量、脂肪酸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养猪生产中合理应用油脂和脂肪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改善动物胃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金银花提取物通过促进肠道绒毛生长,提高连接蛋白表达,保护肠黏膜屏障完整性;分泌短链脂肪酸调节肠道pH值,利于有益菌增殖;促进肠道有益菌(乳酸杆菌、拟杆菌门)生长,降低致病菌增殖,优化肠道菌群结构。金银花提取物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调节Th1/Th2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提高全身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和CD4+/CD8+比例,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文章综述了金银花提取物在猪、家禽和牛胃肠道健康和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为金银花提取物作为替抗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抗药性细菌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许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在动物生产饲料中常规性添加抗生素的做法,因此,饲料生产商正在寻找相应的替代品。众所周知,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能促进动物健康并提高生长性能。中链脂肪酸中的α-甘油单脂,特别是α-月桂酸甘油酯,已被证实在对抗细菌,乃至病毒方面都优于抗生素,因而也更有利于动物健康。抗菌素生长促进剂禁令的实施促使营养学家在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中,由于养殖密度加大,再加上很多地方应用全封闭的养殖场所,造成养殖场地空气流通缓慢,空气质量较差,呼吸道疾病成为畜禽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在养殖过程中防治失当,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性因素主要是细菌和病毒,而中药黄芩在抑菌、抗病毒、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均有较好防冶效果,在相关的药...  相似文献   

13.
单胃动物肠道内的气体主要来自微生物发酵过程,主要包括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等。虽然大量研究已证明一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在介导机体代谢和健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作为另一大类微生物代谢产物,肠道气体与膳食/饲粮营养物质代谢和宿主生理功能的关系一直被忽视。肠道气体的组成、分布及其对膳食/饲粮结构变化的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肠道微生物活性和机体健康状态。本文系统综述了单胃动物肠道气体的代谢过程、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营养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种类肠道气体与机体健康的关系,讨论了肠道气体作为生物标记物判断微生物功能和活性的可行性,为更好地理解肠道微生物与养分的互作机制、提高单胃动物饲料利用率、降低规模化养殖过程的废弃物排放、促进精准营养手段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物,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其对猪肠道健康和代谢健康的有益影响以及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旨在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应用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通常指碳原子数少于6个的有机羧酸。单胃动物肠道中的SCFA主要来源于肠道微生物分解的一些机体难以消化的含碳化合物,在维持单胃动物肠道健康、抗炎抗癌、降低日粮pH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就SCFA在单胃动物机体中提高肠上皮屏障功能、促进肠道电解质平衡、调节肠道微生物、抗癌等生理功能进行综述,为其在单胃动物特别是在养猪业中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IFN)是一类由活化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糖蛋白。当病毒入侵机体时,干扰素最先发挥作用。干扰素在抵抗病毒感染和干扰病毒复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家禽流行性病毒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文章就几种不同类型禽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进行综述,包括禽干扰素的产生及分类、作用机制、应用等,为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瘤胃上皮短链脂肪酸的吸收和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链脂肪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重要产物,以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为主,主要通过瘤胃上皮吸收,丙酸在肝脏经过糖异生产生葡萄糖,为机体供能。随着对短链脂肪酸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瘤胃上皮的吸收是通过被动扩散和特异性载体运输进行的,相关转运载体包括单羧酸转运蛋白(MCT)、Na~+/H~+交换体(NHE)和阴离子交换剂2(AE2)等。短链脂肪酸在瘤胃上皮的转运吸收还与瘤胃内腔及胞内pH有关,载体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瘤胃内腔及细胞内pH平衡。而在被吸收进入细胞后,短链脂肪酸在胞内会进行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有胆固醇合成和酮体合成途径,酮体合成在线粒体中进行,胆固醇合成在细胞质以及内质网中进行,2种途径的反应前体物均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合成的酮体被MCT转运出上皮细胞,进入外周组织供能。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在瘤胃上皮的吸收和代谢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帅  蒋丽  杨博  熊贻伟  傅洪拓  刘波 《中国饲料》2022,1(23):92-100
为研究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对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6组平行试验,G0组为空白对照组,G1 ~ G5组为处理组,分别为乳酸杆菌组、0.15%月桂酸单甘油酯组、0.15%丁酸甘油酯组、0.15%月桂酸单甘油酯+0.15%丁酸甘油酯组、0.2%月桂酸单甘油酯+0.2%丁酸甘油酯组,所有处理组(G1 ~ G5组)需在投喂时通过喷涂的方式以1:4(菌液/mL:饲料/g)的比例拌入乳酸杆菌菌液。本研究测定了日本沼虾的生长指标、各免疫反应因子的表达和免疫相关生物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试验G1、G4组生长增重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4.99%和26.69%(P < 0.05),试验G1、G4、G5组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18.92%、18.92%和14.41%(P < 0.05)。在血清免疫方面,丙二醛(MDA)的含量表现为G1和G3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0.71%和47.61%(P < 0.05)|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则是G2、G4、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219.22%、140.94%、431.68%(P < 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方面,G2、G3、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50.92%、62.77%、115.36%。肝胰腺中与免疫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S)活性,G1、G3、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50.37%、56.09%、50.66%(P < 0.05)|此外,与免疫相关的应答基因Myd88、HSP60和HSP70的表达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综上,一定浓度的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和乳酸杆菌联用,能显著地改善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 [关键词] 日本沼虾|中短链脂肪酸|丁酸甘油酯|月桂酸单甘油酯|乳酸杆菌|免疫  相似文献   

19.
黄芪多糖(APS)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抗氧化、抗应激、抗病毒、改善肠道结构及促进摄食和生长等生物学功能,目前已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但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从APS对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肠道功能、生长和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APS在水产养殖上的生产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从APS的剂型、给予方式、添加剂量和添加时间等方面说明APS的使用注意事项。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动物疾病频发,抗生素类药物被大量使用,造成水产动物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发生,APS具有无耐药性和无药物残留等特点,能很好替代抗生素使用,研究通过对APS在水产动物上的综述以期为APS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酸是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长链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则主要由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肠道内分泌细胞(EECs)是胃肠道特化的一种上皮细胞,构成了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肠道中的游离脂肪酸通过各种途径调节EECs分泌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的生理功能、营养代谢、摄食行为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对畜禽肠道EECs的作用,旨在为其调控畜禽肠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