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前薄木拼花主要利用不同树种、颜色、纹理等的薄木,采用拼接或镶嵌工艺,按设计图形要求,拼接成一定图案并使之粘贴于基材之上[1~3].采用拼接或镶嵌工艺生产复杂图案时,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如操作不当,易造成叠层或离缝现象,对制品质量造成影响.在采用拼花或镶嵌工艺完成设计图案后,需对其进行涂饰加工.笔者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叠层拼花工艺,采用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处理的各种颜色、纹理的浸渍薄木按照设计要求,加工成相应图形,直接按设计图案要求贴附到三聚氰胺浸渍薄木贴附层上后,与基材组合,按一定的工艺要求一次热压成型,制成叠层拼花制品或片材.所压制出的制品或片材表面无需再进行涂饰处理,制品薄木图案清晰,立体感强.利用薄木替代装饰纸,薄木通过浸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备成三聚氰胺浸渍薄木.三聚氰胺浸渍薄木直接粘贴于基材上,在体现薄木的天然质感的同时,又保留了三聚氰胺浸渍纸的耐磨、耐热等优点.薄木与装饰纸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有不均匀性,薄木的横纹抗拉强度低,在浸渍和贴面操作时易损坏,贴面后表面易产生龟裂,特别是贴面温度高时,所产生的缺陷越明显等缺点.因此,采用常规浸渍纸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不能满足浸渍薄木的要求,浸渍薄木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应具有一定的韧性,低温、低压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固化速度适中等特点.采用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能够满足薄木浸渍要求;浸渍薄木适应叠花制品对低温、低压贴面工艺要求[4,5].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叠层拼花工艺可用于地板、人造板、工艺品、家具等的表面装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激光切割叠层拼花制品工艺"已于2011年11月11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受理,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354826.4,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浸渍薄木在多层实木复合地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木替代装饰纸装饰板材,使板材表面具有了木材的天然美感,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美感的追求.通过浸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将薄木制成三聚氰胺浸渍薄木,然后将其直接粘贴于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基材上,既能体现薄木的天然质感,同时具有了三聚氰胺浸渍纸的耐磨、耐热等优点.通过实验室探索,并在吉林森工金桥地板集团有限公司新合木业、临江禄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生产性试验表明,采用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能够满足薄木浸渍要求;浸渍的薄木能适应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对低温、低压贴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作为增强和胶粘材料制备柔性装饰薄木,探讨热压压力、温度、时间和LDPE膜厚等因素对薄木柔韧性、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1.0 MPa、温度150℃、时间120 s,LDPE膜厚0.03 mm;在此工艺条件制备的装饰红栎薄木的柔韧性优良,柔韧性卷曲试验的钢棒直径可小至4 mm,浸渍剥离强度达到Ⅰ类胶试验要求,总体性能优于无纺布增强薄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塑膜与薄木之间的界面胶合特性,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对塑膜和装饰薄木的胶合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塑膜增强红栎柔性装饰薄木。优化工艺参数为:等离子体处理速度4 m/min,热压压力0.6 MPa、温度120℃、时间150 s;柔性装饰薄木的剥离强度达0.52 k N/m,横向抗拉强度达4.13 MPa,柔韧性卷曲钢棒直径可小至4 mm,浸渍剥离强度达到I类试验要求,同时热压温度明显降低,减少了能耗。  相似文献   

5.
引入水影画技法与木质薄木相结合制备新型的装饰薄木材料,具有良好的艺术价值和开发空间。为分析评价该种装饰薄木材料的表面耐光性和润湿性,以白枫树种为试材,选取红色(朱砂)、黄色(栀子黄)、蓝色(石青)颜料制备水影画装饰薄木试样,进行光辐射老化试验,并对未光照及光照老化后的试样进行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水影画白枫装饰薄木受光辐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主要表现为明度指数L*减小,总色差ΔE*增大;颜料附着于薄木表面可使其光变色程度减弱,其中黄色颜料着色试样的光变色最小,耐光性最好,未处理试样的耐光性最差;颜料及光照老化对材料表面润湿性也有影响,其中黄色颜料着色试样表面接触角在未光照及光照老化条件下皆较大,润湿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甲醛是室内常见污染气体,主要源于板式家具和人造板装饰材料中,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以人造板饰面用薄木、微薄木、三聚氰胺浸渍原纸为对象,通过浸渍掺杂纳米二氧化钛(Ti O2)的掺杂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探索3种浸渍处理材料对饰面人造板的甲醛控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 O2的加入,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薄木、微薄木、浸渍纸3种材料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随着纳米Ti O2添加量的增加,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当纳米Ti O2添加量达到2%质量分数时,微薄木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最低,仅为未处理板材的32.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 O2掺杂处理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未生成新物质,不会影响热压过程中胶黏剂在饰面材料表面的固化,但对材料表面的润湿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木材易燃的特性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绿色环保的改性处理提升木材阻燃特性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杨木单板先后真空浸渍于氯化钙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中,在杨木单板内原位合成碳酸钙,探讨了0.5,1.0,1.5和2.0 mol/L浸渍液对杨木单板浸渍效果及性能的影响,选取最佳浸渍液浓度制备碳酸钙改性杨木胶合板并研究其性...  相似文献   

8.
以轻木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为改性单体,添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相变基元和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固-固相变储能的木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机械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热失重测试分析了样品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轻木基板浸渍AM和PEGDA后力学性能显著提升;PEGDA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木膜拉伸强度取得最大值2.85 MPa;断裂伸长率在0.5%(质量分数)时取得最大值6.06%;PEGDA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木膜结晶度取得最大值47.7%;木膜的相变潜热焓在PEGDA含量2.0%(质量分数)时,达最大值25.63 J/g;木膜具有各向异性导电性能,沿纤维方向(x方向)最大电导率为2.99 S/m,垂直纤维方向(y方向)最大电导率为2.01 S/m;木膜浸渍0.5 mol/L FeCl_3溶液比浸渍相同浓度NaCl和AlCl_3溶液的电导率高,浸渍NaCl、AlCl_3和FeCl_3后,沿纤维方向木膜的电导率最大值分别为0.01,0.02和2.99 S/m,垂直于纤维方向电导率最大分别为0.03,0.04和2.01 S/m。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AM/PEGDA)相变储能导电木膜有望作为新型木基环保导电薄膜材料应用于柔性电子可穿戴领域及绿色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BL-阻燃剂溶液浸渍处理杨木单板,比较分析BL-阻燃杨木与未阻燃杨木的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阻燃处理后试件的吸潮率递增值明显高于未处理材。②BL-阻燃剂浓度越高的试件吸潮率也越高,相同浓度的试件在不同湿度中,湿度越高,其吸潮率也越高。③阻燃后杨木单板的尺寸变化率明显高于未处理材的,BL-阻燃剂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其对杨木单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厚度弦向径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真空浸渍法,将氢氧化铁溶胶压入纤维空腔内,以制备性能优良的氧化铁-木纤维复合材料。分别探讨了FeC l3溶液浓度和抽真空时间对纤维质量增加率(WPG)的影响。结果显示,WPG随FeC l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提高,WPG随抽真空时间增长而增大。IR和TG表明FeC l3溶胶处理后的纤维大大减少了亲水能力,并且提高了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MUF浸渍树脂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F/(U+M)的摩尔比、U/(U+M)的质量比、水的加入量。将树脂浸渍0.2mm厚的薄木作为胶膜,与预压成型的刨花板坯、单板组成复合板材一次热压成型。实验结果表明:浸渍多张薄木,薄木彼此之间不粘连;合成MUF树脂游离甲醛<0.1%;复合板材甲醛释放量达到GB/T9846.3—2004 E0级水平;单板和薄木间的胶层热压后不开裂;所合成的MUF具有成本低、贮存期长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人造板阻燃研究中常将分子筛用作阻燃添加剂或协效剂,但合成分子筛通常使用水热方法,耗能大、流程复杂。本研究采用LTA型分子筛的合成前驱体浸渍处理刨花并制备阻燃定向刨花板(OSB)。通过热重分析(TGA)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对浸渍处理刨花的热分解行为和燃烧性能进行考察,采用锥形量热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探究了分子筛前驱体处理刨花对OSB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残炭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分子筛前驱体浸渍处理提高了刨花的成炭性能和热稳定性,浸渍处理刨花的LOI由19.1%提升到44.0%,达到难燃级别。浸渍处理刨花制备的OSB第1、第2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48.1%和32.2%,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2.4%和47.0%。浸渍处理OSB的可燃气体产量减少、残炭量明显提升,同时在刨花表面生成Na2CO3和α-Al2O3等物质,提升了炭层稳定性,表明分子筛前驱体在气相和凝聚相方面均能起到阻燃作用。分子筛前驱体在刨花表面的沉积使刨花含水率提高、胶层的胶接性能下降,导致浸渍处理刨花制备的OSB各项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但仍满足定向刨花板行业标准LY/T 1580—2010中OSB/3型刨花板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氧指数、锥形量热等方法研究了浸渍和喷涂氮磷阻燃剂后轻质木丝板的阻燃性能,并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各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阻燃溶液浓度的增大,阻燃轻质木丝板载药率和氧指数均增加,浸渍处理木丝载药率明显高于喷涂处理木丝,但两者氧指数值相差不大;成板浸渍、木丝浸渍和木丝喷涂阻燃处理轻质木丝板释热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第二放热峰完全消失,燃烧时间约150 s,比对照组减少了75%,点火时间延长,平均有效燃烧热分别降低了81%、78%、77%,质量损失速率分别降低了35%、53%、41%;对照组试件燃烧释放总热大于50 MJ/m2,而阻燃处理试件最低仅为4 MJ/m2,降低约90%;阻燃处理试件CO2气体释放量降低,CO释放量略高,但总烟产量减小;聚类分析说明成板浸渍、木丝浸渍和喷涂方法均优于成板喷涂处理轻质木丝板;热释放速率与总烟产量呈显著正向关,与比消光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纳米CaCO3对增强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混炼、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纳米CaCO3改性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粒子添加量(1wt%,2wt%,3wt%,4wt%)及粒子预处理(偶联剂,硬脂酸,偶联剂-硬脂酸)对材料拉伸性能与冲击性能的影响。随着CaCO3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力学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质量分数2%时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8%与20%,粒子的增韧效果明显。预处理不仅能增强木纤维与聚乳酸的结合,也提高了纳米粒子分散性,增强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聚合物界面结合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FRW阻燃刨切薄竹的阻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RW阻燃剂对刨切薄竹进行阻燃处理,用锥形量热仪(CONE)测定不同载药率下处理材与未处理材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25kW·m-2的热辐射功率下,刨切薄竹经FRW阻燃处理后,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随着载药率的增大而减小,处理材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出现较高火焰的燃烧过程;处理材与未处理材相比,点燃时间延长,残余物质量增加;FRW阻燃处理刨切薄竹的阻燃和抑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9月21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表面加工技术委员会成立。为了解人造板表面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林产工业》杂志拟策划"表面加工技术"特刊,欢迎投稿。征稿内容:木材、竹材和人造板表面3D印刷、直接印刷技术;涂饰加工技术;天然薄木、人造薄木、科技木等装饰单板复贴技术;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贴面技术;浸渍胶膜纸饰面(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抗菌剂对浸渍薄木抗菌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米TiO_2、载银纳米TiO_2、木聚糖和水溶性壳聚糖等抗菌剂,按不同质量分数均匀分散到薄木浸渍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用含有抗菌剂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抗菌剂及其浓度对浸渍薄木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光照的条件下,载银纳米TiO_2的抗菌性能最优;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载银纳米TiO_2、小粒径纳米TiO_2(15nm)均具有良好的抗菌特性。综合抗菌性能和经济指标,在无光照或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可采用载银纳米TiO_2作为抗菌剂,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饰面抗菌木质地板等;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可优先选用小粒径纳米TiO_2作为抗菌剂,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浸渍薄木饰面抗菌百叶窗等。  相似文献   

18.
以紫檀薄木、刨花板为研究材料,对薄木湿法贴面中装饰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薄木的含水率、涂胶量、热压的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薄木湿法贴面的工业生产提供改进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含水率为30%、热压温度为90℃、热压时间为2min、涂胶量为88.9g/m2时,对紫檀薄木进行湿法贴面能得到较好的表面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利用各元素之间的协效作用,在二氧化硅表面与氮、磷、硫元素发生接枝共聚制备成氮-磷-硫/二氧化硅(N-P-S/SiO2)复合阻燃剂,用来对竹基板材进行改性处理,研究其对板材的阻燃性能。结果显示,经N-P-S/SiO2复合阻燃剂处理的竹板材载药能力及阻燃性能均优于浸渍N-P-S处理的样品,随着时间的增加竹板材的载药量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TG/DTG结果显示,经N-P-S/SiO2复合阻燃剂处理的样品有较高的残炭量(32.1%)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永雅芬  初费臣 《林业科技》1994,19(3):43-44,22
刨切薄木(以下简称薄木)贴面质量和成本与薄木干燥有很大关系。薄木(常规)干燥容易产生碎裂、皱缩、不平整等缺陷,即使采用湿贴法也会产生二次加工中的贴面开裂、鼓泡等缺陷。而且湿薄木(含水率一般在100%以上)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霉、变色,从而降低薄木的利用率,影响薄木贴面质量和产品成本。为此本文介绍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