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宁市稻飞虱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以南宁市武鸣县为例,用SPSS软件通过对1987~ 2009年武鸣灯下虫量与气象因子资料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并利用模式建立了各旬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果]通过拟合、预报精度检验,最终得到6个旬灯下虫量模拟模式,利用模式进一步建立了3月上旬、3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根据该指标可进行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结论]为稻飞虱的统防统治以及南宁市水稻增产稳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是常年发生的重要灾变病害,为研究该病的中期预警技术,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99—2015年的测报调查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出影响该病发生的预警关键因子,包括春黄瓜3月—4月上旬和秋黄瓜8月下旬—9月的旬均株发病率、旬平均气温、累计雨量、累计日照时数、累计雨日及因变量3月—6月上旬和8月下旬—10月的旬均株发病率。分别建立了春、秋季的黄瓜霜霉病预警数学模型,预警效果的符合率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韩艳凤  何军  康晓玉 《农学学报》2023,13(11):81-87
南果梨是辽宁地理标志产品,花期观赏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开展花期预报服务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利用2000—2022年鞍山气象资料和南果梨花期物候资料,基于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相关气候因子建立始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3月份气温是影响始花期主要因素,降水次之,光照影响不显著。鞍山南果梨始花期出现在4月中—下旬,当3月中旬平均气温<4.0℃、平均最高气温<9.0℃、3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6.0℃、平均最低气温<2.0℃时,始花期出现在4月下旬,反之在4月上旬;并且,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提前2~3 d。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3月中旬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3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3月下旬—4月上旬降水量等6个因子,建立的始花期预报模型准确率为84.8%。运用相关指标和逐步回归模型,可预测鞍山南果梨开花始期,此方法可纳入专项气象预报服务中。  相似文献   

4.
浙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在浙南地区大田一年发生5~6代,第6代为不完全代,越冬蛹在设施栽培蔬菜地越冬。4月下旬~5月初陆续羽化,6月上旬~7月上旬为大田第1代,7月上旬~8月上旬为大田第2代,8月上旬~8月底为大田第3代,9月初~9月下旬为大田第4代,10月初~10月下旬为大田第5代,11月上旬~翌年4月下旬为大田第6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有明显发蛾高峰。研究还明确了甜菜夜蛾不同世代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并利用历期法对甜菜夜蛾发生期进行预测,利用黑光灯发蛾量对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产量变化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马铃薯的水分供需特征,为该地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近55年来,在马铃薯生育期内宁夏南部山区气温显著升高,不利于未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8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7月下旬的旬平均最高气温、7月上旬的旬平均最低气温以及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是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均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显著负相关。7月中旬是马铃薯需水的关键期,其降水量与气象产量关系密切。除8月第4候外,宁夏南部山区的马铃薯从5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处于水分亏缺状态,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适时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6.
以衡水市三个站点(桃城区、饶阳、故城)6—8月份平均降水为因变量,以三站点的气候因子的平均值为自变量,利用动态回归方程对2001—2006年6—8月份三站平均降水量进行预报检验,其预报效果好于桃城区单站所得的预报结果。如果将因变量改为三站汛期总降水的平方根,自变量不变,则预报效果又好于三站汛期平均降水。结果表明:利用统计方法对区域性降水的预报可行,三站降水状况较单站降水更能代表该区域的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精细化气候预测产品的制作方法及效果检验。[方法]以国家地面观测标准资料和采用距离权重插值法获得的二级资料库为依据,建立气候预报模型,集合多种预报方法和人工订正,做出定时、定点、定量的气象要素精细化气候预报,并参照气象部门制定的相关评分标准,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目前,广州市精细化气候预测系统常用于制作该市lO个站点的6个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雨量、平均气压、日照)的逐日、候、旬、月、季、年的气候预测。对近5年(2006—2010年)广州市10个站点的气象要素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预报检验平均得分为:月雨量75.o分,月平均气温94.5分,月最高气温98.6分,月最低气温88.9分;句雨量77.1分,旬平均气温90.6分,旬最高气温90.1分,旬最低气温82.8分,均达到广东省气象台的目标管理要求。[结论]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气候灾害预报以及大型水库、新机场、核电站等定点预报。  相似文献   

8.
1974 ~1997 年观测资料表明,影响4 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有:3 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6 ~7 月平均相对湿度,6 ~7 月日降水量≥0 .1 m m 的总日数,6 月下旬~7 月中旬( 即梅雨期) 降水量,6 月下旬~7 月中旬温雨系数。根据相关性、时效性及稳定性原则,选取前3 个因素作为预报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预报,历史符合率87 .5 % 。1998 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9.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卫市1999—2018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及沙坡头区玉米单产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SPSS软件等,分析影响沙坡头区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要素,确定能综合评判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组合,得出影响玉米产量丰欠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1旬的气象因子有4月下旬气温、9月上旬气温、6月上旬日照;影响玉米产量连续2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影响玉米产量连续3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气温。建立的1级、2级、3级评判玉米产量的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为75%、65%、55%。根据叠加原则,最终研究确定的评判沙坡头区玉米产量的丰欠指标,在判断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利弊方面,其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1.
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韧 《安徽农业科学》2015,(31):146-149
利用温江区1970 ~ 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 ~ 2014年早银桂开花期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了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的预报指标及判据;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统计分析2004 ~2014年1~8月各旬、月的气象因子与初花期的关系,建立了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初花期基本预报指标为①23.0℃≤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25.0℃,同时21.0℃≤10 d日平均最低气温≤22.0℃,若同10 d内累计降水量≥53.0mm或累计雨日≥6 d或日平均相对湿度≥81%;②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 23.0℃,且同一10 d内日平均最低气温<21.0℃.初花期预报判据为当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25.0℃,或同时段内10 d日平均最低气温≥22.0℃时,不会初花;当满足任一基本预报指标时,则该日为预报日,预测3~12 d达到初花期,否则不会初花.初花期预测模型为Y=33.018-3.239X1+ 1.681X2-1.986X3,表明影响初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其次为2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5月下旬雨日.利用该模型对初花期回测,并预测2014、2015年初花期,误差范围在0~5d,表明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能用于初花期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给金纹细蛾田间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悬挂金纹细蛾性诱剂诱捕器对金纹细蛾成虫进行诱集。结果显示:金纹细蛾在烟台地区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4月初始见,4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第1代、第2代、第3代及第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9月底至10月初;平均每个诱捕器在4~10月间可诱捕到金纹细蛾成虫2 238.8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甜菜夜蛾种群数量年度变动规律与季节性消长规律,2002—2012年在临海城郊蔬菜基地应用性诱剂监测办法进行定点系统监测。结果表明: 11年来甜菜夜蛾种群年序变化呈自高向低螺旋式波动曲线,大发生频率455%;其季节性时序变化呈“W”型曲线,始蛾期年度之间差异大,早发年份在4月上旬,迟发年份在6月上旬,大多为4月底5月初。在5月上中旬有的年份出现初夏小高峰,整体高峰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在11月上旬有的年份也出现秋末小高峰,终蛾期一般在12月上旬,个别年份在12月下旬。气温因子建模结果显示,田间发蛾的起点区点温度为旬平均气温12 ~ 14℃,当旬平均气温处在18℃以上时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当旬平均气温处在28~30℃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河南省夏玉米产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夏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光、温、水等生物学特性出发,构建了河南省夏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了1980—2007年全省13个主产省辖市夏玉米生长季综合气候适宜度;根据各阶段气候适宜度与夏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以旬为步长的夏玉米产量预报模型,并利用2008—2012年数据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夏玉米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气候适宜度变化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夏玉米产量水平及其动态变化。1980—2007年各省辖市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为87.5%~94.6%,全省平均为91.8%,2008—2012年各省辖市预报准确率逐旬平均为92.3%~98.4%,全省平均为96.0%,能基本满足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结果表明,呼市地区露地黄瓜霜霉病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中旬病害开始流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与6月下旬至7月下旬的旬平均湿度和累积降雨量以及连续5d 以上的阴雨天关系密切。旬平均相对湿度高于72%,累积降雨量高于152.8mm 以上,为重发生年;二者条件具一,为中发生年;连续5d 以上的阴雨天,会促使病害加重发生。旬平均湿度低于60%,降雨量低于90mm 以下,病害为轻发生年或轻微发生年。呼市地区6月下旬~7月下旬的旬平均温度为20.9℃~22.5℃,均是适于病害流行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6.
蒙古沙潜是苗期重要害虫。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产卵,8月上旬结束。雌虫年产卵量34—490粒,日产卵1—19粒。卵期4月中旬18—14天,7月下旬3—2天。孵化夜间多于白天。幼虫期6龄,1—5龄期4—7天,平均5—5.5天,6龄期逸20天左右。幼虫期50—56天。老熟幼虫在表土层化蛹,6月上旬开始,9月下旬终了。6月蛹期10—7天,7月4—5天。6月下旬羽化。成虫迁移只靠爬行,6月末至8月末高温能飞翔。有趋光性,耐饥力强,抗水性强,一生交配多次,食性非常复杂,对花生饼、豆饼有趋性。防治方法1.陷井豆饼诱杀。2.用种子重量的0.1—0.8%甲胺磷拌种,保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绿色高效地防控亚洲玉米螟,于2011—2015年采用灯诱法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息烽县和安顺市平坝县进行高原山地环境下亚洲玉米螟成虫的灯诱种群发生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亚洲玉米螟成虫始见于4月,终见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高峰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全年累计诱虫量最高663头,最低175头;高峰旬累计诱虫量占全年诱虫量的比例最高可达33.71%,最低为17.13%;灯下虫峰数量1~2个,主峰明显,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贵州亚洲玉米螟的灯诱种群发生动态与田间的发生危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卫1999-2018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及沙坡头区玉米单产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spass软件等。通过分析影响沙坡头区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要素,确定能综合评判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组合,得出影响玉米产量丰欠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1旬的气象因子有4月下旬气温、9月上旬气温、6月上旬日照;影响玉米产量连续2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影响玉米产量连续3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气温。建立的1级、2级、3级评判玉米产量的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为75%、65%、55%。根据叠加原则,最终研究确定的评判沙坡头区玉米产量的丰欠指标,在判断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利弊方面,其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9.
<正> 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的丘陵区。气候温暖,春季多雨,适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近10年中,1973、1975、1977年是流行年,病穗率在20%以上;其余7年为轻病年,病穗率0.5—15.6%。为了摸清我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我们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一、气象因素 (一) 气温与病害发生的关系。1975—1979年小麦病穗始见期在4月19日—5月2日,4月上旬旬平均温度在10.8—14.6℃,4月中旬旬平均温度在15.2—18.2℃,都以1976年为最低,病穗始见期也最迟。一般说,15℃以下不发病。历年大麦扬花期在3月下旬—4月上旬,旬平均温度为12.1℃和13.7℃,都低于发病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1990—2014年蠡县麻山药气象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HP滤波法、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麻山药气象产量及其生育期与气象因子关系综合分析,利用spss软件建立麻山药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麻山药生长关键气象因子包括降水量、日照和气温,其中4月下旬降水、6月下旬降水,8月上旬气温、8月下旬气温与麻山药生长呈正相关,9月中旬降水量和9月累计降水量呈负相关,日照对麻山药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