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蔬菜》2009,1(23):13-15
葫芦科作物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学及细胞生理学研究进展武涛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09(24)综述了目前葫芦科作物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学与解剖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对黄瓜、南瓜、甜瓜以及西瓜等主要葫芦科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和细胞生理  相似文献   

2.
黄瓜和甜瓜均属于葫芦科甜瓜属作物,作为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我国黄瓜和甜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不断培育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常规育种存在转育效率低、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多年来瓜类育种家们一直致力于甜瓜属作物基因工程育种方法的探索和研究,随着黄瓜和甜瓜在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克隆为基因工程育种带来了机遇,也促使甜瓜属作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就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属作物分子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淑艳 《北方园艺》2011,(22):56-57
甜瓜又称香瓜,与黄瓜、西瓜、角瓜等同属葫芦科的瓜类蔬菜,这些蔬菜都是喜温蔬菜,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甜瓜可有效提高温度,满足甜瓜对高温的要求,显著根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葫芦科作物矮生性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主要葫芦科作物黄瓜、南瓜、甜瓜以及西瓜矮生基因的突变和遗传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为葫芦科作物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甜瓜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发现,乙烯通过激活ACC合成酶(ACS)合成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发育心皮促雌,竞争前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抑制雄性基因发育雄蕊抑雄;以葫芦科雌雄异花同株植物有两套花器官分化系统为突破点,用甜瓜两套花器官分化系统,4个性器官发育系统的互作机制,对黄瓜、西瓜、节瓜、喷瓜的性别决定机制进行分析,以另类的观点阐明了葫芦科植物的性别决定机制。  相似文献   

6.
西瓜叶枯病是西瓜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该病还可危害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丝瓜等葫芦科的多种植物。该病常发生在生育的中后期,尤其是多雨季节或暴雨后。往往发病患且发展快,使瓜叶迅速变黑焦枯,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前期研究发现黄瓜花器官发育B类基因CsAP3可以通过调控乙烯受体基因CsETR1表达量参与雌花中雄蕊滞育而形成雌花的过程。本试验中进一步对丝瓜、苦瓜、甜瓜、西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中的AP3同源基因进行了分析。利用简并PCR方法得到了丝瓜和苦瓜中AP3同源基因序列,并根据已发表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得到了甜瓜、西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中AP3同源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这几个物种中AP3蛋白C端短GV重复序列编码区存在同义突变,表明该基因可能在形成雌性花的演化过程中具有保守功能。凝胶阻滞和烟草瞬时表达体系双荧光试验表明,甜瓜、西瓜和印度南瓜的AP3同源蛋白均具有结合ETR1同源基因启动子并调控其表达的潜力。这些结果为研究葫芦科雌性花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入手点,为揭示葫芦科植物雌性花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葫芦科花药培养再生体系和单倍体育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包括118个属共825个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约有130个种,且多为人们所喜爱的瓜类蔬菜,如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甜瓜(Cucumis melo L.)、黄瓜(Cucumis sativus.L)扣南瓜(Cucurbita pepo L.)等,它们的复合杂交育种需要有某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此类材料的制备一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筛选和纯合,利用杂交一代进行花药培养,然后再进行加倍,不但可以获得较多的基因型植株,找到筛选符合目标性状的材料,而且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节省人力争物力,花药培养技术为葫芦科育种材料的制备开辟了一条简便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转录组学技术作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瓜菜作物上也有不少成功应用。运用转录组学技术,可以从转录水平上探究瓜菜作物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特定生理状态下的基因功能和基因结构,从而为了解瓜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育调控及胁迫响应机制提供数据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转录组学的技术方法及转录组学技术在西瓜、甜瓜、黄瓜、番茄和西兰花等瓜菜作物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转录组学技术在瓜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CucumismeloL.var.makuwaMakino)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普遍栽培,近年来逐渐向保护地栽培发展,现已成为保护地内种植结构中效益最佳的作物之一.然而薄皮甜瓜重茬种植枯萎病发生严重,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薄皮甜瓜生产的发展,嫁接作为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但在我国,薄皮甜瓜嫁接技术尚未普及,目前,如何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已成为薄皮甜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参照国内外在葫芦科植物属或种间嫁接防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在西瓜、黄瓜嫁接防治土传病害的成功经验,对培育薄皮甜瓜嫁接壮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甜瓜抗蔓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枯病是由真菌葡萄壳梭孢引起的危害甜瓜生产的主要病害,可以侵染西瓜和黄瓜等其他瓜
类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本文介绍了蔓枯病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内容、不同接种鉴定方法对抗性鉴定
结果的影响以及我国近年来审定的部分抗蔓枯病的甜瓜新品种。甜瓜蔓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容易受病原菌自
身致病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的分子标记来辅助抗性种质的选育。然而,现有的一些分子标
记还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育种的进程。因此,应该明确不同病原菌之间致病力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接种
鉴定方法,不断完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体系,明确甜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棉子糖系列寡糖(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rides,RFOs)转运型植物。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AS)是催化RFOs合成的关键酶。甜瓜CmGAS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Y077642.1)的cDNA全长为1 903 bp,开放阅读框(ORF)为996 bp,编码331个氨基酸。CmGAS1蛋白分子量约为38 kD,理论等电点(pI)为4.81。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mGAS1氨基酸序列与黄瓜(AAO84915.1)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8.79%,与西瓜(Cla009222)同源性为97.58%。荧光定量结果表明,甜瓜叶片从幼叶(库)至成熟叶(源)CmGAS1的表达显著升高,第5节位叶片达到最大值。去掉50%叶片植株与对照相比,完全展开功能叶片的CmGAS1表达量明显升高。应用CmGAS1特异性启动子构建CmGAS1的过表达载体,并采用农杆菌介导进行甜瓜遗传转化,获得了PCR阳性转化植株,转化植株完全展开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中的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含量与野生型相比均有所提高。推测CmGAS1在甜瓜叶片棉子糖系列寡糖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甜瓜基因组学、重要基因挖掘及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分子育种领域最新进展及甜瓜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推进甜瓜种质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育成优质抗病甜瓜新品种提供新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孟晶晶  秦智伟  周秀艳  辛明 《园艺学报》2013,40(9):1767-1778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黄瓜(Cucumis sativus L.)性别分化、果实发育、植株发育、胁迫与刺激、品质成分的功能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瓜籽中富含脂肪酸、植物甾醇、糖和苷类、挥发油类、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保健食品。此外,黄瓜籽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黄瓜籽化学成分及其各种功效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土壤盐渍化是蔬菜作物栽培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南瓜(Cucurbita spp.)具有较强的盐胁迫耐受能力, 也是黄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蔬菜嫁接生产的砧木,选育耐盐性较强的南瓜品种有助于提高南瓜和葫芦科嫁接蔬菜的产量 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南瓜耐盐性评价方法和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南瓜耐盐性形成的生理机制、南瓜耐盐性状的遗传及相 关耐盐基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解析南瓜耐盐调控机制和选育耐盐性品种提供理论 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黄瓜穴盘苗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及定植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育苗基质内添加营养源有利于培育黄瓜壮苗,应用基础基质(草炭∶珍珠岩=2∶1)+缓释肥(20-9-11)30 g/盘(处理3)、基础基质+鸡粪10%+草木灰5%(处理5)的营养基质培育黄瓜穴盘苗,其生长、定植后产量与浇灌等量营养液处理无显著差异,且管理方便,与空白基质处理相比,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定植后黄瓜前期产量均显著提高,可在黄瓜工厂化穴盘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包括马铃薯在内的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得到飞速发展。基因差异表达技术的日趋完善,为探讨动植物特定的遗传现象、规律及抗逆机制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文章论述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cDNA—AFLP技术、cDNA微阵列(也称为cDNA芯片)等技术在马铃薯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对黄瓜组培根分泌物的化感潜势进行可拓评价, 得出黄瓜组培根分泌物对菜豆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对其它3种作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毒害程度为黄瓜>甜瓜>番茄。同时, 建立了黄瓜组培根分泌液的化感效应的数学模型RE = [ k1Rp0 / ( k2 - k1 ) ] ( e- k1t - e- k2t ) ( e- k1a - e- k2a ) , 说明了黄瓜组培根分泌液的化感效应与组培根培养时间( t) 以及根分泌液浓度( a) 显著相关。黄瓜根分泌物对4种受体作物显示出显著的化学干扰差异, 论证了植物种内(间) 发生的干扰作用与植物的品种(系) 有关, 从理论上得出菜豆可以作为黄瓜的间套作物或下茬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