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用松毛虫赤眼蜂对齐齐哈尔市园林树木食叶害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刺蛾类食叶害虫,600m2的试验样地每年释放2万头、连续放蜂2年,可累计虫口减退率70%;针对杨毒蛾等杨树食叶害虫,600m2的试验样地每年释放2万头,连续放蜂3年,可累计减少食叶率达75%以上。松毛虫赤眼蜂对园林树木食叶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沅江市根据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选取19块有代表性的林地,根据准确测报,在林地投放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2次投放可控制全年杨扇舟蛾的发生,防治区食叶害虫发生率2.6%,成灾率1.9%。赤眼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操作易、成本低、效果长,群众易接受,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使用1500倍夜常规喷雾,对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发生不同程度的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喷药防治,通过防治前和防治后开展了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防治后虫口减退率为75.4%,翌年同期杨树食叶害虫虫口密度平均是0.92头/株,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防治食叶害虫,效果极为明显,且具有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赤眼蜂防治林木虫害,已成为当前林木害虫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探索赤眼蜂在我场林地的防治效果,我场从1972年以来开展了应用赤眼蜂防治二尾舟蛾、柳天蛾等食叶性害虫的试验。二尾舟蛾 (双尾天社蛾)、柳天蛾等曾于1972年在我场莲花山作业站林地大发生,虫口密度最高者达125条(粒)/株,将80垧杨树人工林叶子全部食光(据72年7月调查),而后逐年蔓延遍及该站全林区,严重的危害杨树人工林的生长。为了防止其蔓延和发展,曾对其生活  相似文献   

5.
赤眼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林业科技》2011,38(6):52-52
2011年6月17日,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挂县强农专家组携带生物防治“炮弹”——赤眼蜂,前往泗阳县自驾游区杨树林内,指导当地农民释放赤眼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雪毒蛾、桑天牛4种主要食叶害虫的生物学特性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南阳市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防治方法,并对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吡虫啉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春尺蠖和杨扇舟蛾),于2005~2007年开展了树干注射吡虫啉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结果表明:6%吡虫啉乳油10倍液,防治春尺蠖最佳用药量为0.5ml/c(m胸径);防治杨扇舟蛾最佳用药量为0.7ml/cm(胸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尤其适合树体高大,食叶害虫大面积严重发生且不便采取其它防治措施的林分。  相似文献   

8.
1975—1981年,我们在释放赤眼蜂防治杨树主要食叶害虫褐边绿刺蛾、黄刺蛾的生产中,对赤眼蜂在杨树林内的寄主范围与发生规律做了初步调查。其结果是发现了赤眼蜂在古毒蛾卵内越冬。翌春,赤眼蜂羽化后在常见的舟蛾科、天蛾科、枯叶蛾科、毒蛾科等数种昆虫虫卵中进行寄生、繁衍。近两年来,又做了自然界中的赤眼蜂对常见害虫  相似文献   

9.
漯河市飞防廊道林杨树食叶害虫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漯河市直升飞机防治廊道林杨树食叶害虫情况,分析效果,得出25%阿维灭幼尿0.45kg/hm^2超低量防治廊道林杨树食叶害虫是较佳剂量,杨树食叶害虫二代幼龄期是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镇江市杨树食叶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发生情况,从2013—2016年采用踏查结合灯诱的方法连续调查了杨树食叶害虫的种类、发生范围及发生面积。结果显示:镇江市杨树食叶害虫以鳞翅目昆虫为主,其中以舟蛾科害虫发生面积最广。2013年镇江市杨树食叶害虫累计发生6 860 hm2,其中重度发生800 hm2。2013年之后,分别采取树干打孔注药、叶面喷药和释放天敌昆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防治效果,镇江市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大幅度下降,从2014年到2016年,镇江市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未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