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烈。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实路径的选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下半叶沙尘暴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 ;50年代共发生过5次 ;60年代共发生过8次 ;70年代共发生过13次 ;80年代共发生过14次 ;90年代共发生过23次 ;1979年 ,塔里木盆地在4~6月间先后刮了3场沙尘暴 ,其中的一次 ,仅尉犁县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5600吨 ;1983年 ,新疆石河子垦区遭受沙尘暴的袭击 ,25万亩农作物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986年5月 ,一场10级大风席卷和田 ,农作物受灾20万亩 ,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1993年5月 ,发生在西北地区的一场强沙尘暴造成12…  相似文献   

3.
小知识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沙尘暴呈急速上升趋势,从下面强沙尘暴发生的数据可见一斑:50年代共发生过5次;60年代共发生过8次;70年代共发生过13次;80年代共发生过14次;90年代共发生过23次。 而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它的频起与荒漠化扩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烈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实路径的选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关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区五大沙地之一,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十分严重,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加大治理速度,扼制沙漠化扩张,才能保障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据资料统计:浑善达克沙地在60年代初沙漠化面积仅19200平方公里,到70年代中期扩大到26587平方公里,比60年代增加了7387平方公里。而到1995年沙漠化土地达30417平方公里,比70年代中期又扩展了3830平方公里,从70年代到90年代20年间,沙化土地平均向外扩展的速度为191.5平方公里/年。 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手段,研究了北京市大兴县从50年代至90年代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从50年代至90年代,旱地和荒地的面积逐渐减少,水浇地、林地、菜地、果园和各类特殊用地的面积逐渐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和城市化指数不断上升,景观优势指数逐渐下降.大兴县景观斑块的形状比较简单,各斑块的分维数较低,不同斑块的分维数的差异较小.由于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从50年代至90年代,大兴县的景观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该县的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初春 ,北方的沙尘暴 ,黄沙滚滚 ,天昏地暗 ,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们的心理恐慌很难估计。沙尘暴在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给国人敲醒了警钟。强沙尘暴在 2 0世纪下半叶就已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 ,50年代共发生过 5次 ,6 0年代共发生过 8次 ,70年代共发生过 13次 ,80年代共发生过 14次 ,90年代共发生过 2 3次。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 ,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我国沙漠、戈壁以及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6 8.9万 km2 ,占国土面积的 17.6 %。目前荒漠化土地每年扩展 2 4 6 0 km2 ,而且黄沙正以加速度向绿洲挺进。防止荒漠化 ,已成为全国性重大…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沙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且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据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1999年底,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74.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2%,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的851个县(旗)。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13个省(区、市),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风沙带。土地沙化扩展加速,20世纪50~60年代,年均扩展1560km2,80年代年均扩展2100km…  相似文献   

9.
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波 《林业科学研究》2001,14(2):195-202
针对目前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状况,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荒漠化呈加速扩展趋势,8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在大部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逆转。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过高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密度纤维板(MDF)的生产与加工国家人造板检测中心曹志强中密度纤维板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70年代得到了飞跃发展,80年代已遍及世界各国,证明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木材板制品。90年代仍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目前,世界各地MDF生产能力见表1。19...  相似文献   

11.
每年缩减1283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6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破坏大于治理”转为“治理与破坏相持”,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土地沙化状况首次呈现全国性逆转趋势。新世纪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2.
维修业是90年代日本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增长最快的产业。日本的主导产业大致是十年一换。60年代,大量生产形成高潮,主导产业是以钢铁、造船为代表的重工业.70年代受两次能源危机影响,主导产业是节约能源和劳动力的产业。80年代采取低利率政策,大量资金流...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4年完成的我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我国的沙化土地从2000年到2004年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由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生在非洲的严重旱灾造成了空前的灾难。这一悲剧迫使国际社会更加密切地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一词得到广泛的使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赋予荒漠化以新的内涵、1994年《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又从成因和发生范围方面对“荒漠化”给予了更加明确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形势已非常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即已有近 1/3的国土受到荒漠化危害,与此同时,我国沙化土地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受荒漠化影响的范围更大,荒漠化土地所占比例已接近80%。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草地和耕地的退化沙化已相当严重,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40%,天然林和人工林也受到严重威胁,出现大…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的号角在举国上下吹响。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成为生态旅游的首选地区,开发生态旅游被许多地方政府列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近期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个。其中上个世纪80年代前对外开放旅游的只有4个,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开放旅游的增加了15个,到上个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52个,目前这一明显上升趋势仍在加速。就在人们纷纷为自然保护区成为旅游新热点…  相似文献   

17.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荒漠化已成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全世界现有荒漠化土地3600万平方公里,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约有10亿。荒漠化土地还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全国有33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近四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新疆又是全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中国的沙漠,三分之二分布在这里。全区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荒漠化土地面积就占51%,绿洲面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治土地沙漠化,扼制风沙灾害,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战略任务。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局部地区沙漠化土地初步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风沙灾害受到抑制,促进了沙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沙漠化仍呈不断扩展的趋势,形势依然严峻。据有关部门的资料,20世纪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面积年均扩展约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增至2100平方公里;90年代上升到2460平方公里;90年代末竟激增至3436平方公里,可以说防沙治…  相似文献   

19.
木材除湿干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柏  沈源 《林业科技》1995,20(5):52-53,59
木材除湿干燥之我见孟祥柏,姜福来,沈源(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物资局)由于现代热泵技术的发展,使除湿干燥自70年代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除湿干燥已成为蒸汽干燥之后的第2位干燥技术。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引进除湿干燥技术,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0.
<正>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我国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