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3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出苗率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3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出苗率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用10%草甘膦水剂15 kg/hm^2对水525 kg喷施,对胡麻、荞麦的出苗率及成活率影响较小,对大豆的出苗率及成活率影响最大。播前用72%2,4-D丁酯乳油600 g/hm^2对水525 kg喷施,对荞麦、玉米的出苗率影响较小,对玉米成活率影响也较小,对胡麻、黄豆、油葵、糜子的出苗率及成活率影响较大。播前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525 kg喷施,对荞麦出苗率影响较小,对糜子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次之,对大豆、胡麻、油葵出苗率的影响较大;对糜子的成活率影响较小,对玉米、荞麦、油葵、大豆、胡麻的成活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无人植保飞机施药对水稻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试验,早稻田飞防处理1次,药后7 d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652%和467%,对纹枯病防效为311%,对螟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常规喷施,而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于常规喷施;飞防处理2次对螟虫、稻纵卷叶螟防效明显提高,分别达756%和808%,对纹枯病防效达590%,对稻纵卷叶螟防效仍优于常规喷施,但对螟虫、纹枯病防效要低于常规喷施。单季稻田飞防处理药后7 d,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987%和795%,对纹枯病防效为569%,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于常规喷施,而对纹枯病的防效明显低于常规喷施;飞防处理药后15 d,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73%和769%,对纹枯病防效为674%,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接近常规喷施,但对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效要低于常规喷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经纬仪两种不同对中整平方法的测试对比、分析,得出"光学对中器对中整平"法效率上优于"锤球对中整平"法,找到教学改进的方向,主张目前教学应该紧跟工程实际,重点教授"光学对中器对中整平"法,讲解"锤球对中整平"法的对中原理。让学生多训练、多动手,提高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4.
南喜梅  张飞云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0):2107-211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临洮县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及对环境治理方面的认识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临洮县大部分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度较高,对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比较合理,但仍有部分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少数农户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同时存在农户对地膜的处理方式不当等问题。由此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改进农户处理地膜的方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因特网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概况及这些网络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我国农业信息化速度的影响,对我国农业市场体制的影响,对农业信息渠道的影响,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对农副产品购销的影响,对农民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政府农业决策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作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河北省北运河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玉米作物样品,对污灌区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吸收系数法对作物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吸收能力进行比较,了解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对Cu、Pb的吸收能力都高于小麦相同部位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而小麦各部位对Zn的吸收能力都高于玉米相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小麦与玉米各部位对Cd的吸收能力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论及学术论文的新浪微博为数据样本,对其开展内容分析。通过人工阅读,对微博内容的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并对其归类总结。研究发现,社会公众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关注,也发表自己对学术研究的观点和态度。学术论文对社会公众的观念、行为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反应了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中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内容,有助于理解社会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互动关系,为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实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10,(5):16-16
湛江是广东离东盟国家最近的地市,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立运行,对该市外经贸的促进效果立竿见影。今年1~2月,湛江对东盟外经贸出口大幅增长,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60%,对马来西亚出口增长111%,对印尼出口增长94.6%。  相似文献   

9.
徐运清  胡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83-1684
[目的]探索高效藻类塘中藻类、曝气和底泥对小城镇养殖废水净化效能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独立人工池塘作对比试验,通过控制试验塘中的藻类浓度、底泥及曝气程度,测定养殖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氮和磷的变化量,进而比较藻类、底泥和曝气对废水净化效能的影响。[结果]高效藻类塘对还原性物质、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3%、69.2%和59.7%,而普通塘对其去除率分别仅有48.0%、43.4%和22.8%。藻类对TP的去除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COD,对TN的影响最弱;曝气对COD代表的还原性物质的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对TN的降低,对TP的影响最弱;底泥对TP的去除影响极为显著,其次是对TN,而对COD的降低影响最弱。[结论]高效藻类塘中藻类、曝气和底泥均对养殖废水的净化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4个春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条锈病特点和抗性遗传规律,采用7个条锈菌生理小种(菌系)对4个春小麦资源进行苗期抗条锈性评价和抗条锈性遗传分析。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春麦资源都具有抗条锈性,且表现有抗性小种专化性,各个春麦资源的抗病谱也不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春麦资源‘MY005846’对CYR33的抗性由一显一隐2对基因独立作用,对CYR32的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作用,对CYR27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独立作用,对CYR25和CYR23的抗性都是由单显性基因作用,对Sun11-6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共同作用;春麦资源‘ZM018858’对CYR32的抗性由2对显性基因共同作用,对CYR27和CYR25的抗性都是由2对显性基因独立作用,对CYR23和Sun11-4的抗性都是由1显1隐2对基因共同作用;春麦资源‘YJ003412’对CYR33的抗性由1显1隐2对基因共同作用,对CYR32和CYR25的抗性都是由1对隐性基因作用,对CYR23的抗性由1显1隐2对基因独立作用;资源‘YJ003417’对CYR23和CYR25的抗性都由1对显性基因作用。  相似文献   

11.
40%苯苄乙草胺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0%苯苄乙草胺WP、10%苄嘧磺隆WP、50%苯噻酰草胺WP、20%乙草胺WP、60%苯噻苄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0%苯苄乙草胺WP在水稻抛秧后5~7 d施药,可有效防除稗草、节节菜、矮慈菇、鸭舌草、异型莎草等各种稻田常见杂草,用药量600-750 g/hm~2,药后40 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蕈防效分别达83.8%~88.6%、94.4%~96.4%,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苯噻苄WP 60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0g/hm~2和50%苯嚷酰草胺WP750 g/hm~2防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17%苄.二甲戊WP对水稻移栽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测定了其对水稻产量以及杂草氮、磷、钾和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成分用量为89.25~255.00 g/hm2的17%苄.二甲戊WP施药后50 d,稗草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8.45%~99.44%、91.63%~98.56%,鸭舌草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64%~100.00%、95.91%~100.00%,异型莎草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5.76%~99.03%、86.89%~99.38%;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3%二甲戊灵EC和10%苄嘧磺隆WP。施用17%苄.二甲戊WP能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1999-2001年进行了50%拜田净WP在水稻插秧田和直播田防除杂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拜田净对水稻安全,对稗草防除效果好,施药适期长,持效期长。在插秧田50%拜田净WP100-187.5g.ai/hm2加10%农得时WP37.5g.ai/hm2于稗草1-1.5叶期,或50%拜田净WP180-225g.ai/hm2加10%农得时WP45g.ai/hm2于稗草2-2.5叶期施药,在直播田50%拜田净WP125-187.5g.ai/hm2加10%农得时WP37.5g.ai/hm2于稗草1.5-2叶期,或50%拜田净WP150-225g.ai/hm2加10%农得时WP45g.ai/hm2于稗草2-2.5叶期施药,可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 5 3 %苯噻·苄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移栽田和抛秧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5 3 %苯噻·苄可湿性粉剂用量为75 0~ 90 0g/hm2 ,基本能够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的草害 ,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除草剂在向日葵田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6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向日葵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向日葵的安全性,筛选适于向日葵田使用的除草剂,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调查研究施药后的除草效果及对向日葵苗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对向日葵安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对向日葵安全。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对阔叶杂草有良好防效,对向日葵安全。80%丙炔噁草酮对向日葵苗期鲜重和最终产量有影响。结论显示, 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00 g/L乙草胺乳油、330 g/L二甲戊灵乳油、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和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可以用于向日葵田,80%丙炔噁草酮不适合在向日葵田使用。  相似文献   

16.
卢全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67-10367,10380
[目的]为了有效地抑制桑园杂草。[方法]用土壤处理除草剂50%乙草胺乳油、72%都尔乳油、50%敌草隆可湿性粉剂、25%绿黄隆可湿性粉剂对夏伐后裸露的桑园土壤进行均匀喷雾,调查4种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及对桑树、蚕的安全性。[结果]在试验的浓度下,用药60 d后,敌草隆总草的株防效最高,为92.8%,都尔、乙草胺、绿黄隆总草的株防效分别是85.9%、56.4%、21.7%。都尔、乙草胺、绿黄隆用药60 d后均未对蚕和桑树造成药害,且都尔和乙草胺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茧层率,而敌草隆在雨水过多的年份容易对桑树产生药害。[结论]夏伐桑园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应选择乙草胺、都尔、敌草隆,而阔叶杂草多的桑园可选择敌草隆和绿黄隆。  相似文献   

17.
不同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对玉米安全、成本低、除草效果好的除草剂,选用45%百·禾可湿性粉剂、75%百农思水分散粒剂、90%乙草胺乳油3种药剂,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对夏玉米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45%百·禾可湿性粉剂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多种杂草,杂草防除效果达90%以上,安全性高,药效可持续40d左右,杀虫谱和药效明显好于乙草胺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8.
氟吡磺隆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冒宇翔  沈俊明  葛红  陈惠  丛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30-18032
[目的]探讨氟吡磺隆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观察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水稻品种武香粳833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调查了10%氟吡磺隆WP对水稻直播田1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0%氟吡磺隆WP在水稻直播田使用,不仅能有效防除3~5叶期稗草,而且对7叶以上稗草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能防除鸭舌草、水苋菜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10%氟吡磺隆WP在常规用量300~600g/hm~2对水7 500 kg时对稗草、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超过90%,持效期达40d以上,且对水稻安全性高,对水稻产量无影响。[结论]氟吡磺隆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或高于或相当于同类商品化除草剂,且价格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的药效。[方法]在小区设10%新得力WP 60、75、90 g/hm2,塔山牌敌扑混剂WP 1.5 kg/hm2(标准药剂对照)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施药后15、30 d分别调查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残存活株数,施药后50d调查主要杂草的残存活株数和鲜重,计算防除效果。[结果]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1次施药,能有效控制水稻整个生育期的田间杂草,对水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增产效果明显,增产达10%以上。从使用的剂量来看,90 g/hm2防除杂草的效果最好,鲜重减退率达99.66%。[结论]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能够有效防除稻田杂草,根据农药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原则,建议在生产中采用75 g/hm2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苄嘧磺隆与苯噻酰草胺混剂对水稻田杂草的防除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移栽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施用剂量中,以施用苄.苯噻酰WP 750 g/hm2对5种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药后14 d的防效达92.8%以上。施用苄.苯噻酰WP 750 g/hm2对稗草的防效与对照药剂苯噻酰草胺750 g/hm2的相当,对陌生菜、节节菜、牛毛毡等阔叶杂草的防效与对照药剂苄嘧磺隆225 g/hm2的接近,对异型莎草也有较高的防效,而且比对照增产稻谷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