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初始水分为20.13%的稻谷进行间歇干燥试验,研究不同相对真空度以及不同干燥温度对稻谷干燥后品质的影响,测定干燥后稻谷爆腰率、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真空度的增加,稻谷的爆腰率小幅上升,脂肪酸值随之增加。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稻谷的爆腰增率、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也随之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稻谷的爆腰增率与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脂肪酸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正>大米的主要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大米分为早籼米、晚籼米、早粳米、晚粳米、籼糯米和粳糯米。一、大米质量简单鉴别方法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大,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硬,晚米比早米硬。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多。一般水分含量较高或不够  相似文献   

3.
以信阳杂交大米为原料,采用温水浸出抽提法分离纯化制取大米直链淀粉。以直链淀粉的提取率及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影响大米直链淀粉提取的淀粉乳浆质量分数、抽提温度及抽提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生产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浆质量分数4%,抽提温度80℃,抽提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直链淀粉的含量在97%以上,提取率17.47%。该方法提取直链淀粉纯度高、成本低,为进一步开展大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红豆又名红小豆、赤豆、小豆、五色豆、米豆、饭豆。红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约为22.56%,脂肪含量约为0.59%,淀粉含量为53.17%,其中直链淀粉11.50%。在蛋白质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较全,但硫氨基酸的含量较少,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子粒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约为1:2~1:2.5,而禾谷类仅为1:6~1:7。  相似文献   

5.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 研究了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的几个重要营养和蒸煮品质性状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穗型特征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高低无直接必然的联系, 但是对穗不同部位间这些指标及其粒位顺序有较大影响。对3个直立穗型品种而言, 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穗下部>中部>上部, 食味值则相反, 而对3个弯曲穗型品种而言, 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的表现规律不明显, 食味值表现为穗上部>中部>下部; 同一稻穗不同枝梗间相比, 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相对较低, 而着生在一次枝梗上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相对较高; 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 下部二次枝梗第2、3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食味值较低, 中上部一次枝梗1~6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食味值较高, 而直链淀粉含量在粒位间规律不明显; 直立穗型品种单一稻穗不同粒位间的差异大于弯曲穗型品种,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直立穗型品种着粒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6.
大米淀粉回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大米淀粉回生的研究,分别介绍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不同成分比例的大米淀粉及蛋白质和脂质对大米淀粉回生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
不溶性直链淀粉与储藏大米质构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3种稻谷在37℃下储藏4个月后直链淀粉,不溶性直链淀粉,蒸煮最适加水量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米储藏4个后,不溶性直链淀粉,蒸煮时最适加水量及米饭硬度均增加,而粘度降低,粘度/硬度比值下降。发现以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确定大米蒸煮的最适加水量优于以直链淀粉含量确定的最适加水量,储藏后水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与蒸煮后大米粘度降低值之间相关系数为r=-0.769^**,与硬度增加值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用4个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的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粳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选择对杂种后代品质和产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定向选择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对杂种后代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中下降粘度值、粘滞峰消减值、食味值,在产量性状中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每穗粒数所受的影响较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到13%以下时,稻米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及淀粉谱特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直链淀粉含量过低将导致每穗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后代株系遗传背景基本来自于高直链淀粉含量亲本,反之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后代株系遗传背景基本来自于低直链淀粉含量亲本,直链淀粉含量的连续定向选择使后代的遗传背景趋于双亲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采样、室内化学分析测定的基础上,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5个不同品种大米的各项理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不同品种大米营养成分的差异性,评价其品质优劣性,为选择不同品种大米提供必要的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米的主要成分有显著差异。龙粳31号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稻花香2号中直链淀粉含量最高。而通粘1号直链淀粉含量最低,但垩白粒率与垩白度最高。除通粘1号外,其他4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将5个品种相比较,空育131号和通粘一号食味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地域大米外观和理化指标对大米产地溯源的判别效果,探讨运用大米外观和理化指标指纹分析技术对大米产地鉴别的可行性。以来自查哈阳、建三江和五常的89个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米粒投影面积、米粒长、米粒宽、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数据进行判别分析,交叉检验产地正确判别率为86.5%。  相似文献   

11.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基因导入到不同恢复系中。对后代株系的基因型及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有了显著提高,受体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由10.6-14.4%提高到了18.0-21.4%。改良株系与广占63S和Y58S的配组实验表明,F1代杂交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原组合有显著提高,并达到适中直链淀粉含量水平,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改良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设置不同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籽粒中的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在灌浆初期显著升高,在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同时灌浆后期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亦显著降低。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mm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SSS和GBSS活性,提高灌浆后期籽粒中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灌水量进一步增加时,灌浆中后期的SSS活性显著降低,GBSS活性升高,灌浆后期的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在两个生长季中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mm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较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和籽粒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增加灌水量时,开花至成熟阶段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升高,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水稻外观品质改良的同时提高食味品质,通过对引自IRRI及中国水稻种质资源库的1000多份材料测定直链淀粉含量,并对IRRI资源测定外观品质。研究发现:目前水稻优良食味品种多数外观品质差,且“软米”标准欠缺。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布十分宽,其中软米范围品种数量少,糯米品种较软米品种多,且分为优质糯稻与劣质糯稻两类。其他类型品种数量最多,直链淀粉含量变异最大,软米类型品种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糯稻及较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本试验通过筛选获得12份软米资源,为软米选育提供了多样化资源,并给出了一个软米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对孕穗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奇华  李天  蔡建  张建军 《种子》2006,25(11):8-10
以2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遮光(遮光率50%)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与对照的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过程均可以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模拟,因此其积累过程可以大体分为2个阶段,即快速增长阶段,变化相对平稳阶段;遮光的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速率具有波动性,即时而高于对照,时而低于对照;遮光对2个品种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完全相反;成熟籽粒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81786,表明孕穗期遮光可能会对稻米的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设置不同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籽粒中的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在灌浆初期显著升高,在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同时灌浆后期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亦显著降低。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 mm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SSS和GBSS活性,提高灌浆后期籽粒中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灌水量进一步增加时,灌浆中后期的SSS活性显著降低,GBSS活性升高,灌浆后期的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在两个生长季中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 mm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较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和籽粒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增加灌水量时,开花至成熟阶段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升高,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选用6个穗型不同的粳稻品种,采用7个氮肥处理,研究了精米中脂肪含量和组分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的影响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精米中脂肪含量及组分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小穗型品种宁粳1号、早丰9号和武育粳3号精米中粗脂肪含量和淀粉脂(SL)含量分别大于或等于与之对应的大穗型品种宁粳2号、徐稻4号和9522; 精米中非淀粉脂(NSL)含量小穗型品种宁粳1号、早丰9号和武育粳3号均小于或相近于与之对应的大穗型品种宁粳2号、徐稻4号和9522。氮素对精米脂肪含量及组分的影响小于基因型,而且对于不同的基因型水稻氮素对脂肪的调控作用不同。精米中粗脂肪含量及各脂肪组分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AC)及RVA特征值关系密切。精米中粗脂肪含量与脱脂前后的崩解值(BDV)呈极显著负相关,SL与直链淀粉含量(AC)、脱脂前后的消减值(SBV)和回复值(CSV)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精米中脂肪含量尤其是SL含量对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影响,提高精米中SL含量能够提高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12种我国不同产地的大米,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方便米饭感官品质与大米主要化学成分及蒸煮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料大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米饭的蒸煮性质对方便米饭感官品质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感官评定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胶稠度也都与感官评定有不同显著程度的相关性;直链淀粉含量低,胶稠度较低,含水量适中的大米生产的方便米饭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期遮光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生育前期与生育后期遮光50%(插秧至幼穗分化期、抽穗至成熟期)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的籽粒直链淀粉有着与对照相似的积累规律,而且均可以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前期遮光有利于籽粒中直链淀粉的积累,提高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后期遮光则与之相反。前期遮光不利于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后期遮光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米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穗内不同米粒间、粒内不同部位间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明确同一品种同一穗不同籽粒间的差异可高达14.2%, 稻穗上部、一次枝梗、先开花结实或粒重较高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稻穗基部、二次枝梗或未完全成熟、迟开花结实或粒重较低的米粒直链淀粉含量较低. 米粒胚侧半粒与  相似文献   

20.
高CO2气调储藏对大米食用品质调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45号大米为试材,定量控制储藏环境中的O2和CO2浓度,研究10℃和30℃条件下,高浓度CO2储藏6个月对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及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10℃、O2浓度8%条件下,高浓度CO2可有效抑制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CO2浓度作用效果20%10%2%,其中20%CO2气调储藏大米的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与初始值相比仅增加了9.39%,显著低于对照(不充气处理);在高温30℃、O2浓度8%条件下,高浓度CO2调控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的效应不显著;在10℃、30℃温度储藏条件下,高CO2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抑制大米的加热吸水率,增加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O2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其中20%CO2处理在10℃条件下加热吸水率比对照下降了12.71%,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