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 80 0 1。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 :80 0 1桑品种公顷桑叶产量 ,10 0kg桑产茧量均比对照湖桑 3 2有显著提高 ,且养蚕经过缩短 ,桑叶叶质成分优于对照 ,是一个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1 鄂桑1号(鄂育1号) 三倍体桑树品种,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桑001-2003。一般桑叶单产(每公顷产量,不同)30 000kg,比对照湖桑32号增产12%以上;万蚕收茧量、100kg桑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均比湖桑32号高。桑叶  相似文献   

3.
将采摘的新鲜桑芽、桑树片叶采用微波加热、蒸气加热、开水煮和直接烘干的方法进行桑叶(芽)杀青处理,分析其成品桑叶(芽)茶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强桑一号桑品种桑叶茶硒的含量0.168 1~0.369 0 mg·kg~(-1),农桑14号桑品种桑叶茶硒的含量0.234 4~0.531 3 mg·kg~(-1);使用片叶制作的桑叶茶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桑芽制作的桑芽茶;桑叶(芽)茶制作时杀青工艺影响硒的含量。综合认为,使用片叶制作的桑叶茶硒含量高,同时桑树片叶量大又比较好采摘;桑叶茶杀青优先采用蒸汽、烘干、微波方法,避免使用开水煮的杀青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浙农桑等15个桑品种的桑叶多酚和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浙农桑的桑叶多酚含量最高,为4. 256 mg·g-1,凤尾桑的桑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2. 200 mg·g-1;相关系数矩阵分析显示桑叶多酚与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 168,显著性水平为0. 548,表明二者含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研究为开发桑叶多酚和黄酮的应用,提高桑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提了一定的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培育的不同倍数体桑品种的叶质进行养蚕和制种鉴定.结果表明:用四倍体桑养蚕与对照(湖桑32)相比,产卵的良卵数和卵粒数均高于对照,用三倍体桑养蚕与对照(湖桑32 )相比,茧层量增产4%左右,这与桑品种的桑叶营养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桑品种嘉陵16号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嘉陵16号系用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人工杂交育成的三倍体(2n=3x=42)新桑品种。该品种发芽率高,发芽较早。枝条直立粗长,大形裂叶,叶肉肥厚,叶色深绿。全年公顷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20%。万头蚕产茧量比对照高13%,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12%,100kg桑叶产茧量比对照高16%。桑叶(干物)蛋白质含量28.08%,可溶性糖含量4.67%,均高于对照。营养生长旺盛,农艺性状好,适宜丘陵、山区密植和间作栽培。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100-105
为筛选适合食药用杂交桑品种,测定了5个杂交桑品种的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总黄酮、多糖、总多酚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对桑叶的药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杂交桑桑叶DNJ、总黄酮、多糖、总多酚和GABA含量存在较大差异,5个杂交桑品种药用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丰驰、秦桑、浙桑3号、浙桑1号、鲁桑1号。  相似文献   

8.
以 770 7作母本 ,新一之濑作父本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 ,单株选择 ,系统选育 ,农村栽植饲养鉴定 ,育成桑树新品种 90 0 2。与对照湖桑 3 2号相比 ,公顷桑叶产量高 ,万头蚕产茧量高 ,农村栽培饲养结果公顷桑产叶量高 ,抗桑萎缩病强 ,对桑蓟马的抵抗能力较强 ,扦插繁殖较容易 ,生长势旺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9.
桑叶喷施多菌灵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菌灵对蚕的绿僵病、微粒子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探讨桑叶喷施多菌灵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家蚕5龄第4天开始添食多菌灵桑叶,连续添食3天,分设清水对照、多菌灵0.3%、0.6%、1.0%浓度,结果发现随着添食多菌灵浓度的增大,蚕儿食桑量减少,蚕体重增长呈下降趋势,全茧量、茧层率、产卵量也随着浓度增大而降低。经方差分析和Tukey法检验,0.6%、1.0%浓度区与对照间,在蚕体重、全茧量、产卵量方面差异均达显著水平,0.3%浓度区与对照之间,在蚕体重、产卵量方面差异不显著,表明添食多菌灵浓度在0.3%以内,对蚕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桑园条桑收获形式与片叶收获形式对产量、工效和养蚕的影响.[方法]针对陕西主要养蚕地区桑树春伐栽培模式设计了春季重剪梢、春伐夏剪2种条桑收获法和轮伐式全年条桑收获技术.通过多年试验调查剪条收获形式对桑树发条、产量、工效和养蚕的影响.[结果]采用春季重剪法和春伐夏剪法比对照春伐法全年枝条总长度分别增加77.89%、38.14%,桑叶产量分别增加30.06%、7.75%;"春季重剪梢-春伐夏剪"轮伐式条桑收获技术能达到全年70%~80%的条桑收获,提高采收桑叶工效2倍,养蚕工效提高18.18%,夏季和秋季条桑的养蚕和产茧成绩优于饲喂叶片.[结论]全年条桑收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皖桑 2号。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 :皖桑 2号产叶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2 5 %~ 3 0 %左右 ,10 0kg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 3 2号有显著提高 ,可缩短养蚕经过 ,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广、抗逆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蚕与其寄主植物体内脂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为研究桑叶中营养物质含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NB4D2以及V-1、S-36、M-5 3种桑树品种的嫩叶、半成熟叶、成熟叶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液色谱法对桑叶中以及家蚕体内总脂以及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桑树嫩叶中油脂含量高于半成熟叶和成熟叶;嫩叶中脂肪酸前体含量较高,半成熟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成熟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V-1桑树品种的叶面油脂含量高于S-36和M-5品种;V-1和S-36叶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M-5叶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蚕的血淋巴中没有发现月桂酸,但在其排泄物中含量较高;取食M-5叶片的蚕幼虫的血淋巴中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较高,而取食S-36和V-1叶片的蚕幼虫的血淋巴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但桑树叶片中油酸和亚油酸比例是相互交替的;M-5叶片中油酸和亚油酸所占比例分别为1.93%和16.8%,而取食该品种叶片的蚕幼虫血淋巴中油酸和亚油酸所占比例则分别为21.5%和6.95%;取食S-36和V-1叶片的蚕幼虫血淋巴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化也有类似的转变。[结论]家蚕血淋巴、排泄物中油脂及脂肪酸的含量与桑树的品种及桑叶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对家蚕的育种与繁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俊男  迟德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15-2317,2431
[目的]考察盐胁迫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桑树品种青龙桑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盐浓度下对桑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脱氧野尻酶素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桑树叶片的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桑树叶片中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在第31天达到最大值,为1.51 mg/g;并且,在NaCl胁迫下桑树上部叶的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大于下部叶。[结论]适当的盐浓度能有效提高桑苗叶片中1-脱氧野尻酶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为桑树远缘杂交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长果桑×桑树栽培品种和桑树栽培品种×长果桑2种远缘杂交类型配置杂交组合,每种杂交类型配置5个杂交组合,授粉、采种、育苗后栽植,调查叶片、枝条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表现。[结果]在长果桑×桑树栽培品种和桑树栽培品种×长果桑2种远缘杂交类型中,各组合亲本均无椭圆形叶,F_1代均有椭圆形叶植株,平均比例分别为13.28%和10.48%;亲本无短尾叶尖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短尾叶尖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88%和24.94%;亲本无钝头叶尖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钝头叶尖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14.16%和11.86%。亲本无弯曲枝条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弯曲枝条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6.83%和32.66%;亲本无折曲节间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折曲节间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72%和18.28%。[结论]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丰富,出现了很多亲本中没有的性状,可以从中选择符合需要的植株开展材料创新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昂绿1号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提高17.80%,夏秋季提高8.08%,全年提高12.73%;叶质优,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100kg桑产茧量和100kg桑茧层量4项鉴定成绩分别比湖桑32号高4.04%、1.96%、4.55%和2.58%;抗桑疫病能力强,发条力强,适合作条桑育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桑树品种区试参试品种产量与质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四川省桑树品种的品质改良、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桑树品种川826、川7431、湖桑32号(CK)、桐乡青、川桑98-1、农桑14号为材料,采用对比试验研究各品种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差异。[结果]桑树品种川7431的年均产叶量最高,为33 049.5 kg/hm2,其次为川桑98-1和川826,年均产叶量分别为31 050.03、0 975.0 kg/hm2,CK年均产叶量最低(22 890.0 kg/hm2);桐乡青的每50 kg桑叶产茧量最高,为190.575 kg,其次为川7431(198.550 kg),极显著高于其他桑树品种;川7431的年均产茧量最高,为2 505.825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桑树品种。[结论]桑树品种川7431的桑叶产量较高、质量较优,适合在四川省内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提高桑叶利用率,以不同比例的桑叶粉添加入黄粉虫饲料,探讨桑叶粉添加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及体内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等的影响。饲料中桑叶粉添加量小于25%时,可促进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长和缩短幼虫生长周期,桑叶粉添加量超过25%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其中,添加7.5%比例桑叶粉可显著提高黄粉虫幼虫体重和粗蛋白含量,降低其体内粗脂肪的含量。饲料中添加桑叶粉不影响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适量添加桑叶粉能促进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粗蛋白的积累,但不利于体内粗脂肪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97-1098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叶位桑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用200 mg/L天丰素和缩节胺处理桑树选792,测定不同叶位桑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脂类的含量。[结果]200 mg/L天丰素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4叶位最高,其次是第1叶位;200 mg/L缩节胺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11叶位最高,第1叶位最低。天丰素处理的第1叶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第8叶位最低;缩节胺处理不同叶位的蛋白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含量。天丰素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以第8叶位最多,随着叶位的递增,脂类含量均显著减少;缩节胺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第11叶位最高,高出含量最低的第1叶位11 mg/g。[结论]天丰素对中下部偏老桑叶的品质有较大改善;缩节胺较大提高了上部偏嫩桑叶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而对下部偏老叶片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