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候舒适度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地域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方法、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探讨了旅游气候舒适度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目的是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促进旅游气候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分析烟台市气候改变对旅游行业的影响,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烟台市近年来的气候改变特征;运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式,分析了烟台市天气舒适的等级状况;运用相关性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气候舒适度和旅客线上关注度的关联程度。通过分析得到结果:烟台市年均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为逐年下降变化倾向,倾向率依次为:5.77 mm/(10 a)、0.56%/(10 a)、0.25 m/(s ·10 a),年均气温以1.18℃/(10 a)倾向率上升;烟台市以5、6、9、10 月为最佳旅游期;以4、7、8、11 月为适宜旅游期;以1、2、12月为不适宜旅游期;烟台市气候的舒适度和旅客线上的关注度呈显著关系,关联系数为0.986,气候的弹性系数为0.128%。研究表明,烟台市近年来气候要素在逐年变化,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业有显著影响作用,烟台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参数每改变1个单位,旅客线上关注度月指数就会增长或降低0.128%。  相似文献   

3.
采用莱阳市气象局1981~2010年共30年常规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基本4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日照)入手,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莱阳市全年的气候舒适性进行了评判分析;用指数计算法对莱阳市的气候舒适性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各月份的气候舒适度指数综合评判结果,应用这一评判结果对莱阳市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给出了莱阳市旅游的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4.
姜雨萌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60-162
利用长岛近30年气候资料,采用风效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比分析评价长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1)从风效指数来看,在年际变化中,长岛整体气候舒适度属于舒适等级;在月际变化中,4月、5月和10月人体感觉舒适,是最适合旅游的月份.(2)从综合舒适度指数来看,在年际变化中,长岛整体气候舒适度属于不舒适等级,但逐渐趋于舒适;在月际变化中,6—9月份为最舒适的月份,最适合旅游.不同指数对长岛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不同,因此建立适合本地的气候舒适度模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采用张家口市31a(1980~2010)常规气象资料,从影响人体舒适度基本3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入手,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该地区各候的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详细评判分析,结果指出:张家口地区气候舒适指数总体上呈两低一高分布。气候舒适时段贯穿于春末至秋初整个季节,但最舒适的时段有两个,5月下旬~7月上旬以及8月中旬~9月上旬,是旅游的两个"黄金期";最后应用这一评判结果对张家口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给出了该地区旅游的最佳时段和景区。  相似文献   

6.
气候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中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通过分析龙里县旅游和气候资源,总结其旅游气候条件的特征。计算各月舒适度指数、风效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为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其旅游气候资源和为游客们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分析可能对旅游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天气特征与规律,从而在该县旅游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中能够趋利避害,有效避免灾害性天气、不利气候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评估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通过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1990—2017年期间361篇与旅游气候舒适度有关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绘制出我国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热点、核心作者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该研究领域的刊文量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3个阶段,主要研究热点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与模型、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气候变化对旅游舒适度的影响。该研究领域作者较为分散,主要作者有孙根年、马丽君等。主要的研究机构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机构合作较少。《资源科学》和《气象研究与应用》是该研究领域的载文量最多的期刊。该文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研究者把握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选取河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35个地点1982—2003年间的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地点的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测算,分析了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海拔因直接影响温度而成为另一个主要影响因子;中部区域适合旅游的时间相对较长;舒适度指数年内变化在南部与东南部地区为双峰型,北部与西部地区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9.
谢龙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225-226
利用梅县气象观测站近50年来的气候资料,评价梅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对梅州市的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梅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且气候十分适宜旅游,除7月和8月份外,其余各月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均达到了舒适及以上级别,其中4月和10月是梅州市的最佳旅游期,天气清凉舒爽,是梅州市历年来游客较多的月份。  相似文献   

10.
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83-12884,12887
根据1978~2007年30年合川区的气象统计资料,采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标对其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认为合川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但最佳旅游季节是春秋季节,最佳旅游时间是4~5、10~11月。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地区冬季富有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人。旅游气候的研究与服务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旅游胜地的气候资源指标进行定量评估,不仅对旅游爱好者选择适宜的旅游时间和地点十分有意义,而且也为旅游区的建设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佐证。文章以哈尔滨市各气象监测站点5年(2001~2005年)冬季(12、1、2月)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为资料,评价小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哈尔滨地区冬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冬季的气候适宜进行冰雪项目旅游,人们比较适宜游玩的时间为12月上、中旬和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旅游者出行考虑的主要问题.人体舒适度指数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表征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的方法,研究人体舒适度的意义在于提示公众根据气象因素的变化来及时调理生理、适应环境以及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在旅游资源评价方面,人体舒适度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对吉安市进行...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4~2013年近5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气候特征,并使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对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其中4~10月为适宜旅游期,7~8月适宜开展避暑旅游。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20-7222
利用平顶山1971~2000年5个气候代表站(汝州、鲁山、宝丰、郏县、叶县)30年气候整编资料,结合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平顶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认为平顶山旅游气候适宜期长达7个月,其中4~5月、9~10月为最舒适月,可根据不同季节开展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5.
选取34个景点、13个气象要素,建立34×13的时间空间原始矩阵场,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计算各要素对旅游环境气候的影响贡献特征值,确立评价旅游气候资源的显著要素;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计算各要素的旅游适宜度,根据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铜仁市旅游气候资源;引入特吉旺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对各旅游景点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铜仁市境内气象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构成了铜仁市特殊的立体气候资源,为境内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气候保障,也为铜仁生态旅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气候资源;影响铜仁市旅游环境气候的显著要素主要有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多年平均风速、多年平均气压、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等8个气候因子,8个气候因子综合适宜度除800 m海拔以上的景点在0.9以下外,其他均在0.9以上,800 ~2 300 m海拔的景点旅游气候适宜度在0.7 ~0.8,说明铜仁市大部区县适合发展旅游产业,但因季节的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选择限制;铜仁市各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指数主要有-2(稍冷)、-1(凉)、0(舒适)、+1(暖)、+2b(闷热)5种类型,适宜的舒适度指数主要分布于3~11月;铜仁市各地均在适宜旅游气候环境内,约80%具有最优的旅游气候资源,有5%具有次优旅游气候资源,其余15%具备适宜旅游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温湿指数(THI)、寒冷指数(CI)、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度假指数(HCI)等四个综合性气候指标,对织金县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着重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和度假指数(HCI),对织金县旅游气候资源的适宜性的表征水平。分析结果表明:织金县气候旅游舒适度较高,全年中有7个月(4月~10月)适宜旅游,舒适总天数达214天,属于Ⅰ类气候适宜区;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各月的CI值均在604kcal.m-2.h-1以下。织金县在冬季处于"凉"的级别,无"严寒"。在夏季,除7月~8月外,THI值均处于凉和暖之间,均处于"舒适"以上的范畴,无酷暑;在表征旅游气候舒适度方面,HCI比BMCI的表征力度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在考虑气候的"热舒适性"的基础上,将降水和云量对旅游出现的影响考虑在内,HCI更适合旅游舒适度在预报工作中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气候是影响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该文利用1971—2000年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资料,计算了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滨旅游城市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以分析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滨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该地区旅游舒适度为春秋舒适型,最舒适月份集中在5—6月和9—10月2个时段,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夏季7—8月天气较热,属较舒适等级,但环渤海海滨旅游城市仍是避暑的好去处。总体来看,环渤海海滨旅游城市旅游适宜期较长,且与纬度关系密切。大连以北地区旅游适宜期基本为4—10月,大连及以南地区延长至11月。在旅游适宜期内,旅游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水、大风和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1958—2016年气候统计资料,对辽宁省本溪县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地区4—10月为旅游气候较舒适或舒适期,5—6月和8—9月是旅游最佳时段,11至次年3月不适宜户外旅游。  相似文献   

19.
利用特吉旺法、奥利弗评价体系、综合舒适度指数对聊城各月气候进行分析,对聊城市的气候特点和优势进行评价,得出聊城旅游的适宜季节为5~10月。指出聊城独具特色的旅游气候资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聊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气候资源是旅游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笔者以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全年12个月的旅游气候资源加以分析和评价,得出昆明市地区全年体感舒适,四季适宜旅游的结论,并针对昆明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