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棉红铃虫人工饲养研究Ⅰ.红铃虫浙江品系(CZ)的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麦胚饲料饲养采自浙江上虞田间的红铃虫幼虫。经13代的连续选育,使幼虫历期从第1代的26.3天缩短到17天左右;化蛹率从28.5%提高到80%以上;第1代雌雄的蛹重分别为19.68±3.45和16.77±2.60毫克,第13代分别为24.21±3.88和20.03±2.41毫克;化蛹越来越集中,第10代自第13天开始化蛹,6天内化蛹率就达80%。上述结果表明,此红铃虫品系(CZ)性状已趋稳定,能适应麦胚饲料,为红铃虫的群养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蚜虫饲养对大灰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下分别用甘蓝蚜、豌豆蚜、桃蚜和大麻长管蚜饲养大灰食蚜蝇,幼虫历期分别为10.17天、10.29天、9.16天和9.50天,蛹期分别为8.69天、8.96天、8.46天和7.30天,蛹重分别为32.2毫克、32.3毫克、31.9毫克和26.6毫克,以大麻长管蚜饲养成虫获得率最高,达23.3%,桃蚜最低只有15.1%,研究表明,蚜虫种类对大灰食蚜蝇发育历期、蛹重及存活率有一定影响,人工饲养蚜蝇必需选择适合的蚜种。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道了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 Meigen)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的寄生行为及发育特征和饲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双斑截尾寄蝇将卵产在5龄草地螟幼虫的胸部,蝇蛆孵化后直接钻入寄主体腔内发育,幼虫发育成熟后便会钻出寄主体外化蛹。完成卵到幼虫期的发育需约12 d。蛹经11 d左右即可以羽化为成虫。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约25 d。雌雄之间卵和幼虫的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差异,但雌蛹的发育比雄蛹慢。雌蝇羽化后可以立即交配,而雄蝇羽化后约2 d后才能交配。补充营养的雌蝇平均产卵量约为130粒/头。还初步研究了影响双斑截尾寄蝇寄生能力的因素。简单介绍了其室内饲养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玲  李爽  李娜  庞保平 《植物保护学报》2021,48(6):1447-1456
为明确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钙结合蛋白基因的功能,利用本实验室组装的沙葱萤叶甲转录组数据库鉴定钙结合蛋白基因序列,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沙葱萤叶甲3龄幼虫体内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类钙磷蛋白(calcyphosine-like,CAPSL)和类肌钙蛋白C(troponin C-like,TnCl)共4种钙结合蛋白基因,观察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体重及蛹重的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干扰效率。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1条编码钙结合蛋白的基因序列,选取4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钙结合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后续研究。4种钙结合蛋白基因的干扰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APSL(94.4%)、TnCl(76.2%)、CRT(70.5%)和CaM(54.5%);干扰效率最高的时间分别为干扰后第4、2、6和2天。沉默CAPSL后,沙葱萤叶甲幼虫体重显著降低了21.0%~34.9%,存活率显著下降了53.5%,发育历期显著缩短了15.1%,蛹重显著降低了15.8%。沉默TnCl后,沙葱萤叶甲幼虫体重显著降低了10.5%~25.0%,存活率显著下降了19.1%,蛹重显著降低了11.0%,而对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沉默CaM后,沙葱萤叶甲幼虫体重显著降低了5.9%~6.6%,存活率显著降低了8.7%,而幼虫发育历期和蛹重无显著变化。沉默CRT后,沙葱萤叶甲幼虫体重、蛹重、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变化。表明CAPSL、TnClCaM在沙葱萤叶甲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CRT可能未参与沙葱萤叶甲幼虫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半合成饲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83-28号半合成饲料配方,在实验室连续大量繁殖小菜蛾已获得成功。在温度23±1℃,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初孵幼虫至成虫的历期为14.7天(幼虫10.2天,蛹4.5天),得蛹率为54.1%,蛹重平均达101.8毫克/20头,羽化率为95.0%。成虫行为正常,雌虫平均寿命15.0天,雄虫为21.5天。每雌产卵量104粒(89—199粒)。该饲料成本低廉,配制简单,饲养管理方便,在22×15×5厘米的塑料饲养盒中1次平均可得蛹1669头。已在实验室连续饲养6代。  相似文献   

6.
在20~25℃室温下用5种蚜虫分别饲养大灰食蚜蝇的结果表明,用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豌豆蚜作猎物,均能使食蚜蝇完成发育。幼虫期历期分别为11.0、10.2、10.1和10.6天,发育全期(幼虫+予蛹+蛹期)分别为29.0、30.6、27.4和26.1天,蛹重为33.9~40.7mg,差异不显著。但取食甘蓝蚜的食蚜蝇则不能完成个体发育。每天分别供应5、10、20、40和80头2~3龄麦无网长管蚜饲养食蚜蝇,在5头处理中,幼虫历期明显较长,予蛹及蛹期历期最短,其它4个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幼虫成活率、蛹重和羽化率,则随取食蚜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试验结果指出,人工饲养食蚜蝇必需选择适合的蚜种,虽然食蚜蝇幼虫取食86头2~3龄蚜虫即能完成发育,但提供更丰富的猎物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蔗扁蛾的发育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晓容  田世尧 《植物检疫》1999,31(6):338-340
本文报道了蔗扁蛾的发育情况。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蔗扁蛾的卵历期为4天,1~7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3、2~3、5、6、6、9和8天以上,预蛹期为3天,蛹的发育历期为11天,成虫寿命为5~9天。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在室温26±1℃,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分别以3种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空心菜叶)对甜菜夜蛾幼虫不同龄期进行饲养比较。结果表明,除1龄幼虫成活率偏低外,3种人工饲料对甜菜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状况与天然饲料基本相似。以黄豆粉为主成分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喂甜菜夜蛾,其化蛹率、蛹重、产卵量和雌雄性比等均优于天然饲料,而且具有配制简便、成本低、不易霉变的特点。通过3代的继代繁殖表明,无论是人工饲料,还是天然饲料,其继代的幼虫成活率和产卵量等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不同食物(人工卵赤眼蜂蛹、来蛾卵和萝卜蚜)饲养对中华草蛉幼虫、蛹发育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饲养时,幼虫食物对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人工卵赤眼蜂蛹使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延长,人工卵赤眼蜂蛹与来蛾卵的馈养效果相似。因此,从发育、繁殖力和群养效果来看,人工卵赤眼蜂蛹可作为中华草蛉大量饲养的替代食物。  相似文献   

10.
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蜡壳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幼虫可以完成发育,但与用米蛾卵饲养的处理比较,幼虫历期延长,茧重减轻;对蛹历期、成茧率、羽化率、性比、产卵前期均无显著影响。将饲料制成人工卵的饲养结果比用泡沫塑料吸附法显著为好。部分龄期喂人工卵的比全幼虫期喂人工卵的影响为轻,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的处理,虽然对蛹重仍有影响,但在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获得率上与全幼虫期喂米蛾卵的差异不显著。全幼虫期或部分龄期喂人工卵和全幼虫期喂米蛾卵饲养出来的草蛉成虫用啤酒酵母干粉作成虫饲料,30天内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据生防室以前的试验,三龄幼虫取食的米蛾卵量占全幼虫期总取食量的76%,因此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既不影响草蛉的繁殖力,又可节省大量米蛾卵,在生产实践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19年7月,田间调查中偶然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啃食西瓜皮的现象。为进一步探究草地贪夜蛾幼虫以西瓜皮为食能否正常生长,分别以玉米嫩茎叶、西瓜果皮为饲料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瓜果皮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可正常化蛹、羽化,但3~6龄幼虫历期为15 d左右,比玉米饲养组延长8 d;两组处理蛹历期基本一致,为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2.
食蚜瘿蚊最佳冷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食蚜瘿蚊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以及有效积温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低温对食蚜瘿蚊成虫羽化率影响的试验,筛选出蛹的最适冷藏温度。结果表明:食蚜瘿蚊蛹的发育起点为(7.13±1.51)℃,有效积温为(156.30±22.21)日度;确定蛹的最佳冷藏温度为4-5℃,冷藏60 d后平均羽化率达70.8%。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二化螟幼虫群集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比较了不同幼虫密度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幼虫密度800头/盒胁迫下,二化螟雌、雄幼虫和蛹的发育更快,其幼虫+蛹历期分别比低密度100头/盒处理要快8.0 d和6.0 d;化蛹率和羽化率较100头/盒处理分别显著下降了25.7和25.0个百分点,且雌、雄蛹重分别减少了9.4 mg和4.8 mg;但对二化螟成虫性比、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低密度100头/盒处理下二化螟幼虫发育最好,其种群增长指数为56.9,化蛹率达61.4%,羽化率达57.7%,雌、雄蛹重分别为58.3 mg和43.0 mg,但其幼虫+蛹历期较长,雌虫为58.5 d,雄虫为53.9 d。高密度800头/盒胁迫下二化螟幼虫发育最差,其种群增长指数仅为24.1,化蛹率仅为35.7%,羽化率为32.7%,雌、雄蛹重分别为48.9 mg和38.2 mg,但其幼虫+蛹历期较短,雌虫为50.5 d,雄虫为47.9 d。表明在恒定的空间和有限的食物中,幼虫密度过大会导致种内竞争加剧,使得幼虫可能倾向以更快的速度化蛹,确保其存活率以更好地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14.
寄主植物对草地螟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草地螟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转主取食的特性,研究了寄主植物对草地螟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不仅影响草地螟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其产卵量和交配率.如幼虫取食灰菜和大豆苗时发育历期较短(约17天),存活率高,蛹重较大;雌蛾产卵量分别达到238、222 粒/头,交配率分别为75%、67%,其种群增长指数较高.而取食玉米和马铃薯苗时发育历期则延长到24天,存活率不足40%,蛹重较轻;其雌蛾产卵量分别为93、50粒/头,交配率均为40%,种群增长指数较低.转主取食有利于草地螟的生长和繁殖,而且提高其种群增长指数.如低龄幼虫取食灰菜至3龄再转食玉米或马铃薯苗,其发育历期、蛹重、产卵量和交配率均比仅取食玉米或马铃薯苗的有明显改善.寄主植物对成虫干重及甘油酯含量的影响亦表现出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入侵种群是否对我国蔬菜生产构成威胁,以玉米Zea mays为参照,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胁迫取食黄瓜Cucumis sativus、豇豆Vig-na unguiculat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这4种蔬菜后的生存能力和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以黄瓜、番茄、豇豆和菜心嫩叶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存活率分别为30.56%、19.44%、20.83%和5.56%,显著低于玉米嫩叶饲养的幼虫存活率(75.00%)。综合分析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和羽化率,发现草地贪夜蛾在菜心上的适合度最低。产卵选择试验表明,草地贪夜蛾在番茄、豇豆和菜心上的产卵量分别仅为669.00、116.33和101.00粒,该虫更偏好于在玉米和黄瓜上产卵,产卵量分别达到2 522.33粒和2 948.00粒。表明虽然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在黄瓜、番茄、豇豆、菜心上的适合度显著低于玉米,但仍具有在黄瓜、豇豆、番茄和菜心上建立种群的能力,对我国蔬菜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寄主植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度为25℃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四季豆(红花架豆和红花地豆)、长豇豆和黄瓜等寄主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卵历期外,美洲斑潜蝇幼虫、蛹、卵-蛹历期、雌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在四季豆、长豇豆和黄瓜3种寄主植物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四季豆的两个不同品种上差异不显著(p>0.05)。美洲斑潜蝇在选择性强的四季豆上发育历期最短,化蛹率最高,雌成虫寿命最长、生殖力最高;在选择性差的黄瓜上发育历期最长,化蛹率最低,雌成虫寿命最短,生殖力最低。孵化率、羽化率和成虫性比在供试寄主间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主要杂草的取食适应性,以牛筋草Eleusin indic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及饭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为寄主,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草地贪夜蛾取食这5种杂草寄主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消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在5种杂草寄主上均能够完成生活史。以马唐、牛筋草为食的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5.83%和93.33%;以香附子为食时其蛹的存活率最低,为79.80%,且以香附子为食时草地贪夜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马唐、牛筋草及狗尾草为食时;以马唐为食时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体重、蛹重、产卵量以及中肠蛋白质浓度均显著高于以其它杂草为食时,而以香附子为食时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中肠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分别为39.93 μg/mL和0.117 μg/mL。表明取食不同杂草寄主,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草地贪夜蛾对马唐具有较高的取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曾报导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本文进一步研究用简化配方的人工典连代饲养草蛉。 新配方(IIB)制成人工典养幼虫和用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养成虫,一年内连续饲养10代,结果证明;对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产卵前期均无明显影响。茧和成虫的获得率、茧重、30天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都没有降低。10代的后裔,再用蚜虫和米蛾卵等天然猎物饲养,草蛉幼虫取食和发育正常。 因此,用上述人工饲料连续饲养草蛉,至少在10代以内,不致影响其生活力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19.
植物精油对三种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测试了27种植物精油对粘虫、棉铃虫和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①用100倍精油丙酮液处理的小麦叶碟饲喂粘虫3龄幼虫48h后,砂地柏果实、玳玳花、甜橙果皮和姜根4种精油对试虫的拒食率均达80%以上;砂地柏果实、玳玳花、甜橙果皮等7种精油对粘虫4龄幼虫历期和蛹重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尤以砂地柏果实、玳玳花、甜橙果皮精油致幼虫死亡率最高,砂地柏果实和甜橙果皮精油对蛹重影响最为明显;②以含1%精油的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3龄幼虫9天后,山苍子果实、甜橙果皮精油处理组幼虫重量均仅为对照的20%左右,且各精油对幼虫历期、蛹重和化蛹率均有一定的影响;③八角茴香果实精油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达59.1%以上。  相似文献   

20.
马伟华 《湖北植保》2001,1(1):20-21
本文通过以平菇菌丝体收集虫卵观察的方法 ,对平菇厉眼菌蚊各个虫态历期进行了初步观察 ,结果表明 ,在 2 7± 1℃下 ,卵历期分别为 2 .5± 0 .5 d;幼虫历期为 14.0± 2 .0 d;蛹历期为 4.5± 0 .5 d;成虫历期为 2 .5± 1.5。以 0 .1本草灭虫净对平菇厉眼菌蚊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致死中浓度为 0 .30 2 m g/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