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卵泡囊肿是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此病常见于奶牛,多发生于第4~6胎产奶高峰期。近年来,笔者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味配合电针、西药的方法治疗奶牛卵泡囊肿1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卵泡囊肿的诊疗余德谦,简经纬(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新镇小洲管理区广州510000)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停止发育而形成的,是奶牛最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如饲养管理不善,生殖系统疾病等,但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过多,而黄体素分泌不足,使卵泡过度生长而不能正常排卵和形成黄体造成的,是生产上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本病多发生于牛、猪、马,尤以奶牛和猪常见。  相似文献   

4.
卵泡囊肿是奶牛的主要繁殖障碍疾病之一。奶牛卵泡囊肿则是未排卵的成熟卵泡,直径达到20mm或更大,持续存在10d以上。主要原因是排卵前下丘脑对17β-雌二醇的刺激不敏感,下丘脑不能释放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从而腺垂体不能分泌足够的促黄体激素(LH),结果成熟卵泡不能排卵,持续生长而形成囊肿。并且囊肿卵泡比正常卵泡合成和分泌雌二醇和孕酮的能力高。作者主要对卵泡囊肿的动态特征、发病机理和内分泌表现作一综述,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卵泡囊肿108例的诊疗与体会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畜牧公司(158307)焉忠俊,高峰,王梅,袁砚庚,韩光毅卵泡囊肿是奶牛卵巢囊肿中最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我们从1979年到1992年,共收治108例卵泡囊肿患牛,现将诊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卵泡囊肿对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患卵泡囊肿的奶牛一般表现发情异常,发情周期紊乱,发情期延长,严重阶段或为"慕雄狂"。本文介绍了奶牛卵泡囊肿的原因、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为更好地治疗奶牛卵泡囊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卵泡囊肿为卵泡上皮细胞变性,卵泡壁增生,卵细胞死亡,使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所形成。介绍了奶牛卵泡囊肿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奶牛卵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是金华市最大的奶牛基地 ,饲养奶牛二万余头。据查 ,由于长期圈养 ,缺少运动 ,奶牛患不孕症的占成年母牛近 30 %。主要分类为 :排卵障碍、卵巢静止、萎缩及硬化、持久黄体、卵泡囊肿、子宫疾患等。近年来 ,随着奶牛饲养户反复使用外源性激素的增加 ,而致生殖内分泌紊乱的牛也随之增多 ,因而患卵泡囊肿的奶牛也屡见不鲜。该病主要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及其上皮细胞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不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的。笔者近年来 ,在临床中采用穴位埋线和配合中西药治疗患奶牛卵泡囊肿的病牛 13头 ,均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卵泡囊肿是奶牛不孕症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卵泡上皮发生变性,卵细胞死亡,卵泡液增多未被吸收与排出,而形成大的囊泡。通过临床治疗实践认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养牛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盲目追求产奶量,而不注重饲养管理条件上的改善,导致奶牛卵泡囊肿的发病率比过去有所增加。卵泡囊肿主要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蒂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不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卵泡增大。卵巢囊肿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疾病之一,淘汰率很高。卵泡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现将本所对奶牛卵泡囊肿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卵泡囊肿为卵泡上皮细胞变性,卵泡壁增生,卵细胞死亡,使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所形成。介绍了奶牛卵泡囊肿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奶牛卵巢囊肿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囊肿是指卵泡在预期排卵时间未排卵,卵泡上皮发生变性,卵泡壁增生变厚,卵泡液增多,卵泡腔增大,卵泡继续增大而形成的.卵泡囊肿常见于奶牛及猪,但马、狗也可发生.奶牛的卵泡囊肿多发生于4~6胎,即产奶量最高期间.主要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慕雄狂是卵泡囊肿的一种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而强烈的发情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卵泡囊肿都具有慕雄狂的表现,也不是只有卵泡囊肿才引起慕雄狂.卵巢炎、卵巢肿瘤以及神经系统机能紊乱都可以发生慕雄狂.所以廊通过直肠检查,根据卵泡形状、大小、硬度、发情持续时间等进行综合诊断,加以确诊.  相似文献   

13.
108例奶牛卵泡囊肿的诊疗焉忠俊,高峰,王梅,袁砚庚,韩光毅(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畜牧科,密山158307)卵泡囊肿是奶牛卵巢囊肿中最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据卵泡囊肿的临诊症状,可分为隐性型和显性型(重者呈慕雄狂症状)...  相似文献   

14.
奶牛卵巢囊肿是指奶牛的卵巢上有卵泡状结构,其直径超过2.5厘米,存在的时间达10天以上,同时卵巢上无正常黄体结构的一种病理状态。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是由于不能正常排卵而使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奶牛卵巢囊肿一般发生于产后15~40天之间,个别的到产后120天仍有发生。我们在临床上联合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和氯前列烯醇成功地治疗1例奶牛黄体囊肿,现将具体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凡提及奶牛的卵巢囊肿,人们直接想到的是奶牛的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本文要谈的卵巢"囊肿"是带引号的,它们被误诊为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其实它们  相似文献   

16.
奶牛卵泡囊肿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笔者经过实践摸索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地塞米松乳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诊断1.1发病症状病牛性行为表现持久,强烈;阴唇肿胀、长期不消失;阴道粘膜潮红,并有少量混浊粘液;发情间隔长短无规律,绝大部分性周期不到17天。1.2直肠检查患卵泡囊肿的卵巢肿大呈圆形,卵巢大小因囊肿数目和大小不同而异。囊肿表现平滑并有明显的波动感,大的囊肿直径超过2.5~3cm。2药品来源  HCG规格500单位/支,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地塞米松,规…  相似文献   

17.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卵泡囊肿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病之一。它以无规律的频繁发情和持续发情,甚至出现慕雄狂为主要特征。术者采用体外穿刺法治疗,比一般的激素疗法和直肠内穿刺疗法操作简便,且愈后不易复发。1临床症状患有卵泡囊肿的奶牛多数为膘情较好且产奶量高的牛只,多表现为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性欲旺盛,过度兴奋。2直肠检查子宫各部肥厚而松弛、下垂,收缩迟缓,卵巢一侧或两侧有一个或数个卵泡突出于表面,卵泡能增大到3~4cm,甚至大的能达到8~10cm左右。卵泡表面光滑,壁薄,指压有液体感,触之有弹性,无疼痛感。卵巢有近一半质地变硬。…  相似文献   

19.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因而又称黄体化囊肿。在正常排卵之后,由于某些原因,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化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的一种异常状态称为囊肿黄体,它和以上两种囊肿在外形上有显著的不同,有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因而卵巢囊肿通常是指卵泡壁囊肿和黄体化囊肿。  相似文献   

20.
<正>卵巢囊肿是成年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奶牛产后期和配种期发病率占5%~10%。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