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将猪粪资源化利用于茶叶生产,在解决猪粪废弃物排放问题的同时,实现茶叶的提质增效。  方法  应用连续2年小区试验结果,研究以猪粪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结果  在氮磷钾养分之和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从茶叶的百芽质量、芽茶密度和产量综合评价以100%猪粪处理表现最佳,其次为70%猪粪处理。随着猪粪施用量的增加,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呈先降后升、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呈先升后降、咖啡碱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变化。100%猪粪处理和70%猪粪处理两处理茶叶内含物质改善效果最佳,且茶叶百芽质量芽茶密度表现最优,增产效果显著。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均随猪粪施用比例增加而依次升高。  结论  100%猪粪处理茶叶品质提高幅度最大,土壤肥力提升效果也最佳,其次是70%猪粪处理。因此,提高猪粪等有机肥施用比例、减少化肥施用量,是培肥茶园土壤、改善茶叶品质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的施用是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牛粪资源化利用有助于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为探讨牛粪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2019—2020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六安瓜片乌牛早茶叶内外品质、产量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筛选了适宜茶园的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结果表明:全部化肥处理乌牛早茶叶产量最高,为821.87 kg/hm2,其次是牛粪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处理,为817.13 kg/hm2,随着牛粪有机肥替代比例增加,乌牛早茶叶的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施肥处理乌牛早茶叶产量增幅为20.40%~44.01%;牛粪有机肥替代70%氮肥及牛粪有机肥全部替代氮肥处理下乌牛早茶叶内在成分及感官品质总体得分均最佳;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提高茶园土壤pH,随着牛粪有机肥替代比例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牛粪有机肥替代70%氮肥处理下达到最高;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了茶园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且牛粪有机肥替代70%氮肥处理下其土壤酶的活性较高。综合牛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乌牛早茶叶产量品质、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牛粪有机肥替代70%~100%氮肥是茶园系统较优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枸杞产业中过量施用化肥及长期连作的栽培模式导致土壤持续生产能力下降,枸杞品质降低等问题,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宁夏主栽的4年生‘宁杞7号’红枸杞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2年施用不同量[0 t·hm~(-2)(T1)、3 t·hm~(-2)(T2)、6 t·hm~(-2)(T3)、9 t·hm~(-2)(T4)、12 t·hm~(-2)(T5)]生物有机肥的田间试验,以不施生物有机肥(T1)为对照,分析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肥力、枸杞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究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合理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降低土壤p H值和全盐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2)生物有机肥在枸杞增产和改善品质方面有显著作用,与不施肥(T1)相比,施生物有机肥增产38.01%~86.88%,枸杞浆果纵径增加7.16%~15.76%,横径增加8.66%~19.37%,百粒重增加6.47%~18.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96%~10.37%,多糖含量提高8.57%~19.05%,Vc含量提高5.69%~17.08%。(3)年收益从44 282.20元·hm~(-2)增长至106 749.80元·hm~(-2),T2至T5处理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59.95%、109.46%、139.27%和141.07%,产投比从2.08提高到了2.45。(4)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纵径、横径和Vc呈极显著相关,与百粒重和多糖呈显著相关。(5)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得出T4处理效果最好,增产80.32%,纵径增加14.49%,横径增加17.53%,百粒重增加18.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37%,多糖含量提高19.05%,Vc含量提高16.58%,年收益提高139.27%,产投比高达2.45。在宁夏枸杞种植区施用生物有机肥促进枸杞提质增效,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合理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控制在9 t·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司海丽  纪立东  李磊  勉有明  朱英  刘菊莲  尚红莺  杨洋 《土壤》2022,54(6):1124-1131
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施用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明确生物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及施肥模式,以田间连续4年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施用量0(CK)、4.5(T1)、9.0(T2)、13.5 t/hm2(T3)及生物有机肥9.0 t/hm2配施无机化肥N 360 kg/hm2(T4)对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及多样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降低土壤p H和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呈递增趋势,且在T2处理基础上增施无机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14.73%;(2)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及多样性指数均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T3处理土壤培养192 h时AWCD值为0.84,经Tukey检验分析, Shannon和Mcintosh指数较CK处理分别增加10.11%和62.67%;(3)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呈递增趋势,各处理平均分别比CK处理增加66....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南疆盐碱地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在南疆漫灌条件下,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A)和有机肥氮替代15%(B)、30%(C)和45%(D)的化肥氮处理,对棉花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中,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的增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秸秆还田加施土壤改良剂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较单施化肥增产15.18%。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45%化肥氮的处理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加施土壤改良剂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替代化肥使土壤盐分含量下降,下降程度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在保持棉花稳产的同时减少了化肥氮的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宁夏连作压砂西瓜田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土培肥,提高压砂西瓜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以"金城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土壤肥力及压砂西瓜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3 750 kg·hm~(-2)处理0~20 cm土壤pH值为8.39,较CK处理降低1.76%;全盐含量为2.34 g·kg~(-1),较CK处理降低26.18%,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提高12.99%;碱解氮含量较CK处理提高56.06%;有效磷含量较CK处理提高71.63%;速效钾含量较CK处理提高28.78%,0~20 cm土壤全氮含量较CK处理提高176.84%;全磷含量较CK处理提高92.53%。随着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土壤酶活性也呈现升高趋势,说明两者存在相关性。施用生物有机肥3 750 kg·hm~(-2)处理下西瓜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4.69%,较CK处理升高22.62%;有机酸含量为0.051%,较CK处理降低41.38%;维生素C含量达到12.74mg·kg~(-1)。通过比较,生物有机肥3 75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改善压砂西瓜连作土壤的肥力水平,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压砂西瓜产量及品质,有利于宁夏压砂西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柑橘树体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25%化肥及有机肥替代30%化肥处理对柑橘果实具有稳产增产的作用,增产率最高可达9.8%.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能够满足树体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增加柑橘树体对部分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两个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处理土壤pH...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台农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不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芒果叶片矿质养分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分,综合评价不同施肥方式肥料效应,为芒果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提供分析方法和芒果的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通过大田试验,在等量施肥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设常规沟施化肥(CK)、发酵纯羊粪替代10%化肥(10SF)、发酵纯羊粪替代20%化肥(20SF)、生物有机肥替代10%化肥(10BF)、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20BF),共5个处理,分析芒果生物学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品质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并对肥料效应综合评价。与CK相比,生物有机肥替代10%和20%化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第三次梢叶片中钾含量。10BF果实纵茎较CK增加了2.57%,各处理纵茎排列:10BF20BF20SFCK10SF;生物有机肥10%和20%替代化肥处理的芒果体积均大于纯羊粪相应处理;20BF处理单果重显著高于CK和20SF,单果重排序:20BF10BFCK20SF10SF。相较于CK,10BF的可食率、糖酸比、固酸比、Vc含量分别增加了4.80%、63.34%、54.81%、49.81%,可滴定酸降低了31.82%。肥料效应综合排序:10BF20BF20SF10SFCK。综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芒果产量和品质及其他指标,生物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推荐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  【方法】  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处理 (T1)、常规施氮肥处理 (T2) 和3种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 (20%、30%和40%,依次表示为T3、T4、T5)。分析比较成熟期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  【结果】  2018和2019年的产量结果表明,相比T2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0% (T3) 处理能实现小麦产量的稳产增产。2019年T3处理比T2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增加16.59%,随着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增加,小麦增产效应降低。2019年在T3处理下,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T2处理显著提高25.71%,T3处理相比T2处理籽粒的氮素积累量两年分别显著提高14.45%和22.20%。2019年T3处理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都显著高于T2处理。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中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相比T1和T2处理,2018和2019年在T3处理下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通过产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产量与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小麦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穗数与土壤养分中的NH4+-N含量和NO3–-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结论】  在氮施用量为300 kg/hm2时,通过连续两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为总施氮量 20%时,能显著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实现豫北冬小麦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0.
秸秆钾替代化肥钾对莴笋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守宽  袁婷  陈益  杨东  文娟  熊小莉  李戎  李振轮  王正银 《土壤》2017,49(4):699-705
在重庆地区多年种植蔬菜的两个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钾替代化肥钾对莴笋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量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秸秆钾替代化肥钾较无钾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两个试验点莴笋产量,增产11.4%~13.7%和11.4%~15.3%,各处理产量大小为:MH+KL(有机肥钾50%+化肥钾50%)MM+KM(有机肥钾30%+化肥钾70%)ML+KH(有机肥钾10%+化肥钾90%)CK2(常规施钾处理)CK1(无钾肥处理),以高量(50%)秸秆钾处理(MH+KL)增产作用最大。秸秆钾替代化肥钾较常规施钾提高莴笋产量,但增产作用不显著。两个试验点秸秆钾替代化肥钾显著降低莴笋叶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幅分别为4.7%~16.8%和3.2%~30.5%,但对莴笋茎该两个品质指标略有提高;莴笋叶硝酸盐含量增加8.0%~8.2%和11.4%~17.2%,莴笋茎硝酸盐含量在试验点1降低2.5%~11.5%,而试验点2则增加8.0%~13.5%。试验点1莴笋叶钙、镁、铁和锰含量为提高,试验点2降低。两个试验点秸秆钾替代化肥钾均显著提高莴笋对氮、磷和钾吸收量,以MH+KL处理莴笋钾素利用率最高。综合莴笋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钾素利用效率,以MH+K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平原地区河道堤防滩地的水土流失,直接淤积河床,影响行洪安全。堤防滩地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新修堤防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对其防治须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人为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由于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且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和库区的长治久安,因此是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虽然,“长治”工程的有效实施,使我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尚有不少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全社会各界力量,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巴渝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3.
论水土、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论述水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生态的概念,认为植被与水土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水土生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水土生态保持的含义作了新的定义,并将水土生态保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型、自然型、生产型、建设型。从水土生态的高度,从源头上、要素的联系中去认识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一种主动的、有机的、整体的水土保持观念,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将使水土生态保持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特征、成因分析及其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分布特征,滑坡和崩塌的危害程度,滑坡和崩塌类型和成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达到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Soils were collected from 2-year (2-y) and 3-year (3-y) old red-pine seedling plots in two tree nurseries, Hayward in the north and Wilson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Wisconsin State respectively, and equilibrated with 0.01 M Ca(NO3)2 for soil solution Zn and Mn (solu-Zn and Mn), and with 0.01 M Ca(NO3)2+0.005 M EDTA for soil adsorbed Zn and Mn (ad-Zn and Mn). Buffering capacity of soil Zn and Mn (b-Zn and Mn) was obtained from the ratio of ad-Zn and Mn to the solu-Zn and Mn. The concerned traces in pine seedling needles (ndls), stems(sts) and roots (rts)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相似文献   

16.
The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1 or Ap and B2 horizon samples of total 23 Ultisols, Alfisols and Oxisols in Korea and Thailand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retention of NH4+ and NO3? at different pH values (4–8) and NH4NO3 concentrations (0.1–0.005 m ). The magnitude of their negative charge (σ?; meq/100g) was dependent on pH and NH4NO3 concentration (C; m ) as represented by a regression equation: log σ?=apH +blogC +c. The values of the coefficient a (0.04–0.226), b (0.03–0.264) and c (–0.676–1.262)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kinds of the soil and horizon and with the region where the soil exists. The retention of NO3? was less than 1 and 2–3 meq/100 g for the A1 or Ap and B2 horizon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sum of exchangeable base and Al (‘effective’ CEC) was close to and higher than the magnitude of permanent charge (=σ? measured at pH = 4.3 and at C = 0.005 m ) for one-third and two-thirds of samples, respectively. A σ? value of 16 meq/100 g clay at pH = 7 and C = 0.01 m was found appropriate to separate the B2 horizons of Thai Ultisols and Oxisols from those of Korean Ultisols and Alfisols. Korean Alfisols and Ultisols and Thai Ultisols we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on the status of exchangeable base and Al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法律规范和相关行政法律规范,共同构成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其内容庞杂,相互交叉、融合,程序复杂。通过一组网络图及其简要注释,直观地表述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程序、时效、逻辑关系和法律依据;通过对网络图呈现的逻辑问题所反映出的法律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应当按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对现行法律特别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析了婺源县城镇开发区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状况、危害、原因后,提出了其防治措施,并阐明开展城市(镇)水土保持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有机与常规种植稻米品质及安全性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机食品由于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以及基因工程品种并需要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而给人们以优质、安全、口感好的印象。调查表明,在英国有46%的消费者认为购买有机食品的首要因素是关注健康,40%的消费者认为有机食品味道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