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明确国家糖料体系甘蔗集成示范及区试品种在广西被病毒侵染情况,2017年从广西北海、南宁、崇左、百色、来宾、柳城、桂林等地集成示范及区试的52个甘蔗品种上采集带有甘蔗花叶病、甘蔗黄叶病和甘蔗杆状病毒病显著病症或不显病症叶片样品,采用特异引物通过RT-PCR和PCR方法进行5种病毒检测(甘蔗黄叶病毒、甘蔗线条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和甘蔗杆状病毒)。结果表明,SCYLV的平均检出率为25.00%;SCSMV的平均检出率为7.97%;SrMV的平均检出率为7.69%;SCMV的平均检出率最低,为7.42%;SCBV的平均检出率最高,为68.41%,远远高于其他病毒。7个地方的甘蔗受病毒混合侵染现象普遍存在,北海的病毒混合侵染率甚至高于单一病毒侵染率。52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受5种病毒的总侵染率为79.67%,对甘蔗的生产安全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建议推广种植甘蔗脱毒种苗来缓解甘蔗病毒病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种植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质量。为对黑穗病爆发比较严重的蔗区提供一种合理的种植模式,分别在2012年农历立春前及立夏前种植带黑穗病菌的甘蔗种茎,以种植未感染黑穗病菌的健康甘蔗种茎作为对照,观察这2期甘蔗生长过程的黑穗病发病情况,以及对甘蔗有效茎、株高、茎径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种植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黑穗病发病差异显著;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宜冬春早种,利用冬春季节阴冷潮湿的天气,延迟黑穗病菌的萌发,减少对有效茎的侵害,进而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蔗是全球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本文概述了海南省甘蔗种植收获面积、甘蔗总产量和产糖量在全国甘蔗生产中的现状,并分析了海南省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1997年甘蔗开花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福州1997年甘蔗开花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甘蔗花芽分化的有效引变期间,夜温及日较差的变化范围分别在18.0-24.6℃及3.1-10.6℃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达78%左右时有利于甘蔗的抽穗,开花,此外,实际日照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甘蔗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甘蔗宽窄行种植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奕玺  张成家 《广西蔗糖》2005,(3):26-27,48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分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造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7.
发展饲料甘蔗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有很高的能量转换能力,又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它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特高产的饲料作物。选育饲料甘蔗品种又是发展饲料城蔗的关键技术,闽蔗92-117、C155-76等甘蔗品种,生长特愉,宿根性根强,年可收获2-3次,公顷产鲜蔗225吨左右,配合饲料青贮氨化处理,可提高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甘蔗黑穗病及其病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a)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甘蔗病害,也是中国蔗区危害最严重的甘蔗病害,使甘蔗产量及品质均受到严重损失。综述甘蔗黑穗病病原特征、分类归属、生理分化、遗传多样性、快速检测,以及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并探讨进一步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9.
甘蔗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甘蔗梢留种、甘蔗梢饲料、菜用甘蔗梢及甘蔗梢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蔗梢综合利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粤糖 93- 1 59是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试验站从粤糖 73- 2 0 4×CP72 - 1 2 1 0杂交组合后代选育成功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粤糖 73- 2 0 4的特性为大茎、丰产、抗倒 ,父本 CP72 - 1 2 1 0为美国大陆蔗区的主栽品种 ,它的最大特点是特早熟、高糖、宿根性强。粤糖  相似文献   

11.
罗凯 《中国糖料》1998,(4):38-39
甘蔗糖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甘蔗科学技术和甘蔗管理行为有机结合的过程。甘蔗原产地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据骆君马肃报道,印度在公元前1400~1000年即有甘蔗种植记录,且于1千多年前发明了制糖技术。约在公元645年,甘蔗制糖技术由印度向东随佛教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糖蜜酒精废液灌施甘蔗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甘蔗灌施糖蜜酒精废液不但能获得与常规的施肥管理方法同样效果的较高的甘蔗产量,同时还能降低甘蔗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甘蔗的适种区域广阔。甘蔗不仅可作糖蔗和果蔗,还可做能源蔗、蔬菜蔗等等。甘蔗砍收剩余物和甘蔗制糖副产物营养丰富且较易被牲畜吸收利用,故作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大。有甘蔗科研机构作后盾和坚实的甘蔗副产品开发基础,甘蔗作饲料的产业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4.
施用保水剂对甘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左蔗区以丘岭旱地为主,春秋旱对甘蔗生长不利.在江州区太平镇渠显村镇江屯旱地甘蔗施用保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促进甘蔗生长发育,提早甘蔗出苗、分蘖,提高出苗率与分蘖率,明显增加甘蔗有效茎而提高甘蔗产量,建议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能源甘蔗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国内外能源甘蔗育种现状,慨述能源甘蔗在能源、糖料、饲料等方面的利用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说明能源甘蔗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甘蔗选50形态特征与绵蚜发生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贞丰、望谟等甘蔗主产区的甘蔗选50、桂糖11、F134发生绵蚜危害情况及甘蔗叶片披散度、 3叶叶片着生角度、 3叶叶片宽度、 3叶叶面积、叶色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蔗选50植株较直立、 3叶叶片着生角度小、 3叶叶片宽度窄,是甘蔗选50抗绵蚜的主要形态特征, 3叶叶面积、叶色与其抗绵蚜的关系不大,为进一步探讨甘蔗选50抗绵蚜机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陆甘蔗远缘杂交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探讨了我为大陆甘蔗远缘杂交的研究和利用现状。已获得远缘杂种的组合有:热带种×割手密,热带种×大茎野生种,竹蔗×栽培种,热带种×斑茅,甘蔗×河八王,甘蔗×滇蔗茅,甘蔗×五节芒,高粱×甘蔗,甘蔗×白茅和甘蔗×竹。培育了一些含我国野生种质资源的亲本材料如崖城58-43,崖城62-40,崖城71-374,崖城73-226,崖城73-512等,利用这些亲本材料育成了一些优良品种如粤糖64-395,珠江7  相似文献   

18.
甘蔗引种试验简报孙彦彬,陈顺美(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新疆石河子农学院)甘蔗既是重要的制糖原料,又是果蔗,冬春两季深受北方人民欢迎。为探索甘蔗在我区的适应性及种植技术,期望解决本地人民食用甘蔗问题,因此,引进了甘蔗品种进行了试种试验。1石河子地区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甘蔗糖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凯 《中国糖料》1998,(1):37-4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产业化将是各种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蔗糖业也不例外。为了推动我国甘蔗糖业的发展,笔者拟就甘蔗糖业的产业化问题谈谈看法。1甘蔗糖业产业化已成雏形我国甘蔗糖业产业化的建设已有多年了,但从理论高度来认识还是近2、3年的事。经过...  相似文献   

20.
甘蔗的药用价值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甘蔗的成分入手,引述了有关成分的生理、药用作用,简述了甘蔗的作药渊源,介绍了甘蔗直接作药、甘蔗取汁作药和甘蔗制糖作药等三种应用方式及有关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