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延安 市旱地小麦降水有 效利用率, 进而达到 高产、稳产的 目的,采用 冬小麦全 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 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穴播比同期露播增产 30.5% ,比常 规露播增产 20.5% ,说明地膜小 麦具有保水、抗旱、增产的全程优势作用。因此,旱地小麦覆膜穴播栽培 技术在该市干旱半干旱农业生态区有较高 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对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适合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151的高产栽培模式,在关中平原西部杨凌地区550mm降水条件下,对覆膜穴播、起垄覆膜沟播和露地条播小麦的土壤水热状况、灌浆特性及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地膜小麦的土壤含水量在越冬至拔节期高于露地条播,有利于冬前形成壮苗和早春返青,拔节期之后覆膜穴播小麦田土壤含水量最低(除0~20cm);覆膜于小麦拔节期前增温、保温效果显著,拔节期后地温较对照有所降低;覆膜穴播和起垄覆膜沟播平均灌浆速率比露地条播分别提高11.9%和5.5%,且能延长灌浆持续期;与露地条播相比,覆膜穴播和起垄覆膜沟播分别增产10.8%和4.9%,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覆膜穴播小麦在保墒、保温及增产方面表现最好,起垄覆膜沟播次之;地膜小麦是适宜半湿润易旱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稞品种康青3号、87-9-5进行覆膜穴播、露地穴播、露地机播试验研究得出,87-9-5覆膜穴播后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明显增加,每公顷产量比露地穴播、机播分别增加1015.5kg、1332.0kg,增产25.9%、36.9%:每公顷收入分别增加889.5元,1621.5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康青3号覆膜穴播后表现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4.
大豆大垄双行穴播覆膜栽培技术试验初报黑龙江省饶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董广林白文丽饶河县位于乌苏里江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除低温寒冷外,五、六月份干旱,七、八月份涝是本地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本试验采用97.5厘米大垄,垄上两行穴播覆膜栽培法。通过选用生...  相似文献   

5.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大豆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千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方式种植大豆,以不覆膜种植为对照,比较两种覆膜方式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抗旱生理特性、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上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20.85%,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16%、150.00%及20.43%;行间覆膜大豆比对照增产16.9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2.68%、141.76%及16.98%。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抗旱性能等显著地高于不覆膜种植,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行上覆膜及行间覆膜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并且两种覆膜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选用大穗型陕253和多穗型长武112两个品种,进行地膜穴播、露地穴播和露地条播,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对照露地条播的小麦生长发育显著加快,成穗率提高12-22个百分点,在穗数增加103-258万/hm^2,增产1350.0-1600.5mg/hm^2,增产幅度达27.5%-35.2%,增收906-1293元/hm^2;露地穴播的小麦前期比对照生长慢,拔节后生长速度猛增,干物质积累增加1.3-1.4倍,成穗率提高7-9个百分点,增产5.5%-15.1%,增收346-842元/hm^2。  相似文献   

7.
察右前旗地处阴山山脉前山丘陵区,属于高寒旱作区,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风沙大,晚霜期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甜菜,干旱已成为春季抓苗难制约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现已总结出一套旱地甜菜覆膜穴播栽培技术。1997年,旱作甜菜覆膜面积达4...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覆膜方式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的调温和增产效果,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覆膜处理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果。地膜覆盖在春小麦生长初期有明显的增温效果,0~25 cm土层的平均温度比对照提高0.31~0.93 ℃,其中春小麦苗期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在5 cm土层的温度最高,比露地穴播处理提高了0.80 ℃。在春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覆膜处理下0~25 cm土层的温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25和0.43 ℃,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的降幅最大,分别达到0.63和0.89 ℃。3种覆膜栽培处理0~25 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18.24%~20.33%)均低于露地穴播处理(20.50%),以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的土壤温度波动最小。不同覆膜穴播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有显著差异,分别比露地穴播处理增加了4.07%~6.60%和3.00%~15.53%,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均可使春小麦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21.08%、21.92%和9.64%,前两个覆膜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产量均显著高于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覆土穴播是旱作春小麦实现高产的最佳覆膜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和推广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96年在定西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小麦比露地栽培每公顷增产966kg,增产38.2%。插穴密度每平方米28穴以上,雨水入渗率达97.2%。栽培上每公顷施N,P2O5养分总量135kg,播种450万至600万粒,每穴株数15~18,选择矮秆、增产潜力大、抗病、后期落黄好的中晚熟品种。采用集雨补灌,每公顷增产382kg,水分生产效率为9.6kg/hm2·mm。  相似文献   

10.
在播种期严重干旱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旱地小麦干旱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0~20cm耕层土壤含量低于8%时,采用干旱寄种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干旱寄种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以上,苗情稍优,产量可达543.0~4428kg/hm^2,比雨后播种增产4.9%~12.2%,平均增产11.3%。  相似文献   

11.
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在灌浆特性及干物质运转方面主要表现是:灌浆持续天数延长3~5d,单茎总绿叶面积及生物产量提高,合成源扩大。同时表现出了较高的移动量和转换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覆膜模式不断改进。通过设置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垄作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4种覆膜模式和不覆膜露地条播(对照)5种方式种植大豆,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栽培产量最高,达3364.7kg/hm^2,较对照增产47.5%,为陇东旱地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旱地周年覆膜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樊廷录 《麦类作物》1999,19(4):35-37
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在灌浆特性及干物质运转方面主要表现是:灌浆持续天数延长3 ̄5d,单茎总绿叶面积及生产产量提高,合成源扩大,同时表现出了较高的移动量和转换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稞品种康青 3号、87- 9- 5进行覆膜穴播、露地穴播、露地机播试验研究得出 ,87- 9- 5覆膜穴播后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明显增加 ,每公顷产量比露地穴播、机播分别增加10 15 5kg、1332 0kg ,增产 2 5 9%、36 9% ;每公顷收入分别增加 889 5元 ,16 2 1 5元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康青 3号覆膜穴播后表现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15.
1990-1993年在即墨市石门乡对夏直播花生覆膜栽培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4年累计试验、示范面积达20多公顷,平均单产花生英颗4495.5kg/hm^2,比夏直播不覆膜每分顷增产荚果1380kg,增产44%。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是集地膜覆盖,节水栽培,幼苗旱长,机械直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法种植水稻亩产比旱直播增产10%-20%,增效5%-10%,亩节水300-600m^3。  相似文献   

17.
咸阳市1998年推广穴播地膜小麦2734.67hm^2,平均产量3862.5kg/hM^2,较露地对照增产1347kg/hm^2,增产53.5%,平均增益1093.8元/hm^2,总增益303.1万元,示范膜际栽培模式13.3hm^2,增产148.37%,一般在海拔较高,积温一不足的地区及田茬田块以推广穴播模式为主;在海拔相对照较低,热量较好的地区以推广膜际栽培为主,在技术上,要着重抓好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8.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种植266.7hm2,经过一年生产示范,覆膜大豆增产显著,在今年低温、干旱条件下,实现hm2产量2646.3kg,比垄三栽培hm2增产732.6kg,本文系统介绍了该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及其好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宁夏沙质淡灰钙土地区生态条件 ,以多年试验研究结果为依据 ,总结完善配套机械覆膜穴播啤麦栽培技术 :①机械覆膜穴播啤麦适宜条件 ;②机械覆膜穴播啤麦适宜机型及配套动力、微膜 ;③机械覆膜穴播啤麦的优势 ;④机械覆膜穴播啤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机械覆膜穴播啤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害少质淡灰钙土地区生态条件,以多年试验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完善配套机械覆膜穴播啤麦栽培技术:①机械覆膜穴揪啤麦适宜条件;②机械覆膜穴播啤麦适宜机型及配套动力、微膜;③机械覆膜穴播啤麦的优势;④机械覆膜穴播啤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