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山楂汁贮藏中Vc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汁为试材,应用数学原理,测试出山楂汁在贮藏过程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含量变化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山楂汁在不同温度的贮藏过程中,还原型Vc、氧化型Vc与时间的关系均符合1级反应。随着温度升高,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的降解速度升高,但还原型Vc降解速度升高的更明显。山楂汁贮藏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的反应活化能较小,说明其降解均较易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用于修复毒死蜱(Chlorpyrifos,CP)污染环境的高效降解菌,从大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降解毒死蜱的菌株,经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Bacillus属细菌,命名为H27。单因素降解条件实验初步获得毒死蜱降解的最适时间为48 h,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降解酶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降解菌产生的降解毒死蜱的代谢酶主要是胞内酶。为了提高降解率,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5 mg·L-1时,其最优降解条件为降解时间54 h、pH为7.2、温度为24℃,在此实验条件下毒死蜱的降解率为88.96%。  相似文献   

3.
不同因素影响壳聚糖降解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刚  韩芬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052-1052,1056
在酸性条件下,研究了反应温度、柠檬酸的浓度以及不同有机酸对壳聚糖降解速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壳聚糖的降解速度增大,但超过70℃时趋于稳定;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壳聚糖的降解速度也增加,但增加程度减小;草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苹果酸对壳聚糖的降解速度为草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苹果酸。  相似文献   

4.
从佳木斯黑龙化工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7株高效苯酚降解菌,其可以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物质。通过这7株菌在不同的温度、pH值及浓度下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的研究,确定了此7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25℃,最适pH值7.2,并测得降解最大的酚浓度700mg/L。该7株苯酚降解菌的降解能力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25℃,pH值7.2、装液量108mL、接种量12mL、摇床振荡速度110r/min及固体培养条件下培养48h,观察抗性菌生长的状态,菌落数量及测定吸光度值从而判定对苯酚的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5.
不同降解方法下β-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卷烟加香提供一种新思路,比较分析了不同降解方法下β-胡萝卜素的降解产物,利用双氧水氧化、硫酸铜催化-双氧水氧化、硝酸银催化-双氧水氧化和高锰酸钾催化氧化-双氧水氧化等4种不同的降解方法对β-胡萝卜素进行降解,并对降解产物进行GC/MS分析。所鉴定出的降解产物均为烟叶中的重要香味成分,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和β-紫罗兰酮相对含量最高;硝酸银催化-双氧水氧化和高锰酸钾催化氧化-双氧水氧化法所得到的降解产物中,二氢猕猴桃内酯相对含量高于另外2种方法;双氧水氧化和高锰酸钾催化氧化-双氧水氧化法所得到的降解产物中,β-紫罗兰酮相对含量高于另外2种方法。β-胡萝卜素经过降解,可以产生二氢猕猴桃内酯、β-紫罗兰酮、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等致香物质;不同的降解方法,得到的降解产物和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6.
毒死蜱在油菜叶面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灭菌和不灭菌处理毒死蜱在油菜叶面上的降解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温度与叶面上毒死蜱降解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油菜叶面的残留量均随着取样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农药在施用初期降解较快,后期降解速度缓慢;其对应灭菌处理的半衰期均小于不灭菌处理的半衰期;在温度20~34℃范围内,温度越高,叶面上农药毒死蜱的半衰期越短。  相似文献   

7.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蓝藻暴发已成为浅水水体的主要危害,蓝藻的大规模反复出现伴随着水体营养盐的释放与吸收。通过模拟试验,对太湖微囊藻进行为期24d的有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微囊藻残体的降解过程中,细菌数量的增加与水体DOC含量显著呈正相关(R^2=0.48);有机磷分解茵是水体中生物活性磷含量增加的驱动者(R^2=0.80),微囊藻残体的微生物降解使得湖泊水体中溶解性活性磷大量增加。在水华发生季节微囊藻残体分解产生的营养盐含量增加对二次水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乙草胺在水体、土壤以及作物中降解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乙草胺在土壤和水体中降解的主要因素。在水体中,乙草胺的光解和水解是降解的主要途径,表面活性剂、乙草胺浓度、不同光源、腐殖质对乙草胺在水体中的光解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温度和p H值是影响乙草胺水解的主要因素;在土壤中,微生物降解和光解是乙草胺降解的主要途径,土壤微生物、土壤类型、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在土壤乙草胺降解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乙草胺在作物中的降解着重于其消解动态研究。开展乙草胺在作物体中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为降低乙草胺残留、减缓乙草胺药害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柴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1株能够以柴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柴油降解菌株,根据其形态和生理学特征鏊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命名为DB-1.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B-1菌株降解的务件范围为温度25~35℃,pH值6.0~8.5.表面活性剂吐温-80浓度50~125 mg·L-1.由正交试验可知,影响DB-1菌株降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pH值和表面活性剂吐温-80,最佳条件组合为温度30℃,pH值7.0,吐温-80的浓度75 mg·L-1,此条件下5d的降解率为65.72%.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农业与技术》2023,(16):112-116
为了筛选出高效降解毒死蜱的菌株,从喷洒过毒死蜱农药的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梯度法分离纯化降解毒死蜱的菌株,共分离筛选出3株能够降解毒死蜱的细菌,其中菌株x1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77%以上,经16S rDNA测序结果比对发现,该菌株与KF719303.1 Paenibacillus sp.WP18菌株序列相似度达到99.9%,初步鉴定该菌为类芽孢杆菌属。为了提高降解率,由单因素试验可知,该菌最适的培养温度是30℃,培养液初始pH是7.0,最适培养转速是180r·min-1;为获得最优的降解条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4mg·L-1时,3个因素对菌株x1降解毒死蜱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培养液的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转速;其最优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培养液pH值7.0、培养转速178r·min-1。毒死蜱理论降解率可达79.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果蔬Vc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北方地区常见的27种水果、蔬菜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水果中枣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为猕猴桃、山楂、草莓、橙子、葡萄、芒果和菠萝。香蕉、梨和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所测蔬菜中辣椒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为菜花、西兰花和香菜,芹菜茎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普遍高于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2.
刘延娟  董明  王强  吴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36-8638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热处理贮藏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翠"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热水处理果实,置于0-1℃冷库低温贮藏,定期检测呼吸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经热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含糖量整体低于对照组;54℃热处理可明显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38℃热水处理8 min,可保持较高的猕猴桃果实硬度;38℃热处理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果实Vc含量损失相对较少。[结论]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不同组合都会对"皖翠"的贮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的低温贮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探求‘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连续3a研究‘徐香’猕猴桃采收后不同时期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与IAD值变化的关系,发现‘徐香’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硬度、VC含量与IAD值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并得到了4种品质指标与IAD值变化相关的回归方程,从而实现通过测定IAD值快速判断‘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4.
电激励信号对果品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激励信号的频率和电压对苹果、猕猴桃和梨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激励信号频率的增大,果品的电容、电阻以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减小;当信号电压小于电压临界值时,果品的各项电参数值基本保持不变,但当信号电压大于该临界值时,随着电压的增大,果品的电容和电阻值减小,损耗角正切急剧增大。不同果品的电压临界值不同,10kHz信号频率下,苹果、猕猴桃和梨的电压临界值分别为0.8,1.8和1.4V。  相似文献   

15.
探讨分析猕猴桃黄化原因,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撑。2019年果实采收后,在眉县选取5个黄化猕猴桃园、5个正常猕猴桃园,采集土样,带回实验室处理后进行养分测定分析。该黄化猕猴桃园土壤pH值过高,有机质含量偏低,整体土壤地力瘠薄。因此,调节土壤pH,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85-8-15酥香梨果实中有机酸、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结果:幼果发育初期Vc含量增加迅速,果实迅速膨大以后,Vc含量迅速降低,至七月下旬果实食用成熟时达0.425mg/100g。从整体上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生长而逐渐增加,成熟前增加迅速。有机酸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而减少,至果实食用成熟时达0.0973%。果实中三种营养成分含量的增减速率与果实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减压条件对梨枣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方法]设置20.3、50.7、101.3 kPa 3个压力水平贮藏梨枣,研究减压条件对采后梨枣呼吸强度、Vc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转红指数的影响。[结果]减压贮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梨枣的呼吸强度,减缓了梨枣果实Vc含量的损失,降低了梨枣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明显延缓了梨枣的转红速度,提高了梨枣的好果率,延长了果实的贮藏寿命。贮藏压力越低,梨枣的呼吸强度值越低,果实Vc含量损失越少,越有利于抑制活性氧的积累,果实的转红速度越慢。50.7、20.3 kPa2个处理之间的梨枣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产中可以选择50.7 kPa的压力水平贮藏梨枣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在用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澄清猕猴桃汁过程中,操作压力、果汁温度、果汁浓度(料液中固形物含量)、超滤时间和料液流速对膜通量有综合性的影响;而且各因素与膜通量的简单相关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超滤澄清猕猴桃汁工艺参数的较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以软枣猕猴桃为原料,利用液态发酵法生产软枣猕猴桃果醋,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精发酵温度25℃,采用果酒酵母和酒精酵母混合发酵,配比为2∶1,接种量在10%以上;醋酸发酵的温度为33℃,最初酒精度5.0%,初始pH 5.5,醋酸菌的接菌量12%。醋酸发酵的最大转化率达到80.0%。软枣猕猴桃果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Vc,产品风味佳。  相似文献   

20.
贵州修文土壤-猕猴桃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优质猕猴桃生产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文对贵州省典型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土壤-茎-叶-果"作为系统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法,探讨猕猴桃植株及果实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贵州修文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基本安全;猕猴桃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具有明显差异,重金属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叶茎果;猕猴桃果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