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种水生植物对水溶液中乐果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人工配制的含有机磷农药乐果的营养液中培养水生植物,研究了水葱、香蒲和石菖蒲对水溶液中有机磷农药乐果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水葱对乐果降解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抑菌条件下,3种植物都能够显著促进乐果的降解,去除能力为:水葱>香蒲>石菖蒲。水葱10d内对5mg·L-1乐果的去除率为59.8%,香蒲和石菖蒲组对乐果的去除率分别为42.5%和36.9%。在不抑菌条件下,水葱对乐果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去除速率常数为0.099d-1,水溶液中未检测到乐果降解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湿地植物生理生长特性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选择芦苇、千屈菜、扁秆藨草、水葱和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污水净化试验.通过测定植物生理生长参数和污水中CODCr、TP、NH4+-N的去除效果,评价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污水处理5种植物光合生理参数、Fv/Fm值、株高和生物量净增长高于清水培养,其中长苞香蒲、水葱和芦苇7月的净光合速率、Fv/Fm值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清水培养,且差异显著(P<0.05);5种湿地植物对污水中CODCr、TP和NH4+-N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各试验水体中CODcr浓度由192 mg·L-1降至8~19 mg·L-1,总磷浓度由1.46 mg·L-1降至0.04~0.15 mg·L-1,NH4+-N浓度由1.26 mg· L-1降至0.01~0.1 mg·L-1.研究得出,污水处理植物的生理生长特性优于清水培养植物,5种湿地植物对污水中CODCr、TP和NH4+-N去除效果明显;综合各参数来看,长苞香蒲、水葱和芦苇可作为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优先选择,其次为千屈菜和扁秆藨草.  相似文献   

3.
以塑料水培箱作为储水箱和人工湿地单元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水生植物、不同植物组合处理对山西省高家窑煤矿废水中全氮、全磷、硫化物和汞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混合配比基质对煤矿废水的净化效果好于单一基质;香蒲和石菖蒲对全氮、全磷的去除率和贡献率较高,芦苇和水葱对硫化物和汞的去除率和贡献率较高;不同植物组合对全氮、全磷、硫化物和汞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92%、51%和76%以上。综合考虑,在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时基质应优先选择河沙+湿地土壤,水生植物组合应优先选择香蒲+水葱或香蒲+芦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湿地植物对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本试验选取了4种水生植物芦苇、香蒲、菖蒲和水葱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别设置3个不同浓度梯度总氮、总磷的生活污水处理,分析不同植物对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湿地模拟系统中,植物对总氮的吸收作用以植株地上部分为主。植物对污水中的总氮的累积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水葱、芦苇、香蒲、菖蒲。2)不同湿地模拟系统中,植物对总磷的吸收作用虽以根系为主,但受生物量的影响,各植株TP含量仍以地上部分居多。植物对总磷的累积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香蒲、菖蒲、芦苇、水葱。3)随着总氮、总磷的处理浓度的增高,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随之增高,说明植物对氮、磷含量高的污水去除效果较好。4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中总氮的去除率范围为80.3%~93.6%,对总磷的去除率范围为75.7%~97.2%。  相似文献   

5.
选取芦苇、水葱、水花生、香蒲和慈姑5种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同等条件下的室内静态模拟试验,分析比较了它们对重度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指标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5种挺水植物对受试水体氮、磷营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净化效果.对于铵态氮、总氮类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水花生、香蒲和芦苇优于慈姑和水葱;对于硝氮类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水花生和芦苇要优于慈姑、水葱和香蒲;对于总磷类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水花生要优于其他4种植物;对于磷酸盐类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芦苇和水葱优于慈姑、水花生和香蒲.  相似文献   

6.
几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野外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梭鱼草等6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葱和菖蒲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特别是水葱移栽后易于成活,且适应能力强,值得工程广泛推广。试验还发现,睡莲的生长速度很快,但茎叶脱落后会影响水质。此外,香蒲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劣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梭鱼草等6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葱和菖蒲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特别是水葱移栽后易于成活,且适应能力强,值得工程广泛推广。试验还发现,睡莲的生长速度很快,但茎叶脱落后会影响水质。此外,香蒲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明显劣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8.
祝琳  祝钰  董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2):239-244,271
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了南四湖区现有的4个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物种和群丛多样性,并对4个湿地公园水体的pH、电导率(EC)、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cr)进行了检测,其中以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植物群丛分布对湖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四湖区4个湿地公园(简称W、T、B、P)共有水生植物43种,隶属于26科36属,以莎草科种数最多,其次是禾本科和睡莲科。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比较显示TWBP,群丛多样性则是WTBP。4个湿地公园水质均属于中性偏碱性,化学需氧量以B(26.03~41.56mg·L-1)最高,T(9.22~16.98mg·L-1)最低,总氮、总磷含量均以B(TP:1.04~1.89mg·L-1,TN:4.50~5.17mg·L-1)最高,整体水质状态以T最好。不同植物群丛间水体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芦苇和长苞香蒲群丛水体的TP、CODcr较低(TP比CK低97.40%和95.30%,CODcr比CK低44.70%和35.60%);芦苇和茭白群丛水体的TN较低(TN比CK低77.30%和73.40%),初步证明了自然植物群丛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陆建兰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9):182-183,188
对总氮和总磷分别超过30 mg/L 和8 mg/L 的富营养化水体,用芦苇和香蒲进行了3 个月的试验净化。 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对氮和磷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芦苇的去除率均高于香蒲。通过控制水生植物的水体覆盖率和 定期收割植株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能力,为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养殖废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芦苇、水葫芦、蕹菜3种单一水生植物及芦苇—水葫芦组合、芦苇—蕹菜组合分别置于人工模拟的不同浓度养殖废水中培养,以不种植水生植物的不同浓度养殖废水为对照,对比分析芦苇、水葫芦、蕹菜对养殖废水中CODcr的去除与净化效果。【结果】供试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CODcr的去除和净化能力排序为:芦苇—水葫芦组合>芦苇—蕹菜组合>水葫芦>蕹菜>芦苇。培养15 d后,3种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CODcr的净化效率为43.8%~87.3%,而对照组为28.9%~66.4%。【结论】芦苇、水葫芦及蕹菜3种水生植物对低浓度养殖废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较明显,对高浓度养殖废水中CODcr的处理效果一般,在构建人工湿地植物系统时结合实际情况组建合适的植物组合,可提高净化CODcr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生草覆盖对果园苹果光合特性和叶片质量的影响,选用富士苹果,设置清耕和生草覆盖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叶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与清耕处理的果园空气相对湿度(RH)及苹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及光能利用率(LUE)的日变化趋势相似,生草覆盖提高了苹果叶片的Pn、Gs、RH、WUE、LUE,降低了叶片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空气温度(Ta)。通径分析发现,清耕处理的Ta对Pn有限制作用,Gs、Ci、Tr和RH是Pn的主要决定因子;生草覆盖处理的Ta和RH对Pn有限制作用,Gs、Ci和Tr是Pn的主要决定因子。果园生草覆盖增加了叶片的鲜重、干重、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K元素含量。研究表明果园生草覆盖适合在干旱荒漠区推广使用,为干旱荒漠区果园生草覆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强处理对三叶青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适宜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生长的光强环境,并为其人工栽培和林下栽培提供基础,以2年生三叶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它们进行不同梯度的遮光处理,梯度设置为全光照(ck),遮光30%,50%,70%和90%,研究光强对三叶青不同生育时期(快速生长期与高温缓慢生长期)的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浸提法测定三叶青叶片中光合色素,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和蒸腾速率(Tr)等指标,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量子效率(AQE),暗呼吸速率(R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并拟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不同生育时期变化不大;多数光合指标亦随遮光程度增加而呈现增长趋势,多在遮光7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且快速生长期(Pn为4.19 μmol·m-2·s-1,Gs为53.54 mol·m-2·s-1,Tr为0.98 mmol·m-2·s-1,LSP为340.49 μmol·m-2·s-1,AQE为0.18 mol·mol-1,Rd为1.20 μmol·m-2·s-1,Pmax为5.34 μmol·m-2·s-1)比高温缓慢生长期(Pn为1.74 μmol·m-2·s-1,Gs为17.53 mol·m-2·s-1,Tr为0.36 mmol·m-2·s-1,LSP为159.28 μmol·m-2·s-1,AQE为0.06 mol·mol-1,Rd为0.70 μmol·m-2·s-1,Pmax为2.45 μmol·m-2·s-1)数值高41.67%~67.26%;Ci和LSP呈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趋势,表明高温缓慢生长期的强光、高温、低湿等环境条件使其光合活跃度下降,对植株生长产生胁迫。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结论,不同生育时期三叶青均在遮光度70%的条件下生长适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搭建遮光棚模拟空旷地(不遮光对照)、林隙(46%遮光)、林下(81%遮光)等3种光照环境,研究了黑松Pinus thunberg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赤松Pinus densiflora等幼树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随梯度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以期了解3个树种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性对策,为华北地区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及长期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黑松幼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EWUE),性能指数(Iabs),质体醌库的面积(Sm),PSⅡ捕获的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PSⅡ捕获的能量从QB传递到PSⅠ的效率(ΨRE),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捕获(TRo/RC)、用于电子传递(ETo/RC)的能量均减小。油松幼树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EWUE),性能指数(Iabs),PSⅡ捕获的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PSⅡ捕获的能量从QB传递到PSⅠ的效率(ΨRE),单位反应中心吸收(ABS/RC)、捕获(TRo/RC)、用于电子传递(ETo/RC)的能量在46%遮光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赤松幼树光合特征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遮光条件下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赤松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强,能够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黑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状况较好;油松适宜在轻度遮光的林隙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氮磷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养分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通过梯度施肥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氮磷对考来木Correa carmen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施磷肥,考来木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Pn)及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光合效率指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等光能耗散指标则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②单施氮肥,考来木叶片光合效率指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达247.9 mg·kg-1后,考来木的光合效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光能耗散指标则呈相反趋势。③磷肥的施用效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提高,氮肥的施用效果随着施磷量的增大而先升后降,其中低氮高磷和低磷高氮的施肥处理均降低考来木的光合效率。在氮肥施用量为247.9 mg·kg-1,磷肥施用量为36.3 mg·kg-1的施肥组合下,考来木的光合效率最高。表明氮磷均具有提高考来木光合效率的作用,但考来木对磷反应敏感、需求量低,在低氮土壤中增施磷肥可降低考来木的光合效率;若氮磷同时增施,可显著提高考来木的光合效率,两者最佳配比为m(氮):m(磷)=6.83:1.00。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银杏Ginkgo biloba叶片中的氮、磷和钾质量分数以及新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银杏用材林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银杏对氮和钾的吸收有协同作用,在氮和钾肥单施时,叶片中氮和钾元素质量分数变化趋势相同。单施磷肥对银杏吸收土壤中的氮和钾有抑制作用,配施时土壤中磷元素高,对氮影响较大,对钾影响较小。在单施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均是在氮、磷和钾最大施肥量时达到最大值,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变化无规律。配施处理中,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都是在处理2(氮肥100 g·株-1,磷肥400 g·株-1,钾肥40 g·株-1)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是在处理5(氮肥200 g·株-1,磷肥400 g·株-1,钾肥90 g·株-1)达到最大值。氮、磷、钾同施能够使土壤元素含量更均衡,促进银杏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能。图4表6参18  相似文献   

16.
板栗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冠层是林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部分,研究板栗树冠不同部位光合作用的空间变化规律,为揭示植物冠层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8年生板栗树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7月对板栗树冠不同冠层和不同方位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并取光合参数的日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及通径分析,于9月对不同冠层和不同方位的刺苞进行采集,测定坚果经济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1)东上、东中、南中及南下冠层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分布,其余部位均表现为双峰曲线,呈双峰曲线分布的区域均于13:00出现“午休”现象;每一冠层区域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均呈双峰曲线。(2)在冠层垂直方向上,水汽压亏缺及胞间CO2浓度均呈“下部 > 中部 > 上部”的规律,其最大值分别为2.13 kPa、274.93 μmol/mol,最小值分别为1.95 kPa、258.75 μmol/mol;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水分利用效率及羧化效率均呈“上部 > 中部 > 下部”的规律,同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比叶面积(SLA)在垂直冠层上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下层 > 中层 > 上层”的规律。(3)在树冠不同方位,东面光合能力最强,各冠层光合生理生态指标有一定差异性,但无垂直方向差异显著;SLA在不同方位无显著差异,仅SPAD在东西向与北向差异显著。(4)通径分析得出,影响板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水汽压亏缺、气孔导度、气温及胞间CO2浓度,其中,只有气温对净光合速率起抑制作用,蒸腾速率是对板栗光合作用影响最大的生理因子,水汽压亏缺是对板栗光合作用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5)垂直冠层上,净光合速率与单粒质量、出实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0.965、0.958;水平冠层上,净光合速率与单粒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0.487;对水平和垂直冠层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与单粒质量、出实率、单位面积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0.669与0.532。  结论  板栗光合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光合指标与果实产量的差异性是垂直冠层和水平冠层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估算冠层生产力时,应充分考虑到冠层光合作用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在实际生产中,应合理修枝,提高冠层中下部的光能利用率,从而促进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紫茎Stewartia sinensis幼苗对不同光强和土壤氮素质量分数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差异性,筛选紫茎幼苗适宜的光强和氮素处理组合。  方法  选择1年生紫茎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透光率分别为全光100.00%(L0)、轻度遮光(44.79 ± 0.51)%(L1)、中度遮光(19.60 ± 0.23)%(L2)、高度遮光(7.25 ± 0.10)%(L3),3个施氮量分别为低氮0.2 g·kg?1(N1)、高氮0.6 g·kg?1 (N2)和不施氮(N0),经90 d处理测定不同光、氮处理下紫茎幼苗的光响应过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结果  光强、氮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紫茎幼苗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紫茎幼苗的叶绿素a/b为2.0~2.5,光补偿点(LCP)为4.8~26.0 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571.3~931.4 μmol·m?2·s?1。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紫茎幼苗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表观量子效率(AQY)趋于增大,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的比值下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适应下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紫茎幼苗PIABS趋于增大,叶绿素a/b、Fo和Fm趋于减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Pmax、AQY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在L1和L2光强下,紫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较高,且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较低,此时施用低氮对Pn、Gs和Tr有明显促进作用。L1N1的Pmax相较L1N0增加了45.21%,L2N1的Pn和Pmax均最高。  结论  紫茎幼苗在中度遮光和低氮处理下的光合能力最佳,在全光或高氮处理下会出现光合抑制现象。图1表6参34  相似文献   

18.
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长花玉兰Magnolia ‘Changhua’,丹馨玉兰Magnolia ‘Danxin’,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等4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花粉进行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蔗糖、硼酸、PEG-4000对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不同植物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基组分质量浓度不同,望春玉兰为50 g·L-1蔗糖+5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长花玉兰为100 g·L-1蔗糖+20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丹馨玉兰为10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150 g·L-1PEG-4000;黄山木兰为5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250 g·L-1PEG-4000。②4种植物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5 ℃,温度过高会抑制花粉萌发。③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增加,但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时间有所不同,其中望春玉兰和黄山木兰在培养9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1.19%和59.82%,而长花玉兰和丹馨玉兰在培养12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4.50%和23.4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油茶林种植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含氮素形态配比的叶面肥处理,即N1~N4处理,分别添加尿素(酰胺态氮)、硫酸铵和硝酸钾按1:1(硝铵态氮)、硫酸铵(铵态氮)、硝酸钾(硝态氮),含纯氮量一致均配比中微量元素和生长物质,以只添加中微量元素与生长物质的处理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的油茶叶片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含量,并用直角双曲线模型等4种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评价不同氮形态叶面肥的肥效。【结果】在1000μmol/(m2·s)光强下,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可提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N2)的Pn、Gs和Tr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Ci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实测光响应曲线中,随光照强度增加,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能使Gs、Tr和Pn值上升、Ci值下降,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Gs、Tr和Pn上升更快,而Ci则表现为下降更快;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比较,得出最佳模型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出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提高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值,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α和Pn-max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0.072和8.5473μmol/(m2·s);同时降低光补偿点(LCP)值,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LCP值最小;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效果最佳的是以铵态氮与硝态氮混合配施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20.
NaCl胁迫对银杏幼树组织解剖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的耐盐生理机制对于选育优良耐盐品种、扩大盐渍化区域种植面积及解决融雪剂等盐分影响生长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本试验利用条件控制法研究0、0.2%、0.4%、0.6%、0.8%、1.0% NaCl处理对3年生银杏幼树生长、组织解剖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结果在盐胁迫64 d,0.2%~0.8% NaCl处理组幼树存活率为100%。0.2%处理组株高、地径相对生长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6%~1.0%处理组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说明该品种幼树可在0.2%盐处理(盆土实测盐含量0.44%)下保持良好长势。从非损伤扫描电镜观测结果发现,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布、闭合时间和程度不均匀,保卫细胞明显下陷,副卫细胞高高隆起;叶片角质层增厚,叶表面包被一层管状蜡质晶体;茎薄壁细胞中可见大量盐簇晶体,而根和叶柄中则很少见,这些特征表明银杏幼树具有一定耐盐和储盐能力且盐分可能主要储存在茎部。银杏幼树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双峰型,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后升、气孔限制值(Ls)呈先升后降趋势,且胁迫2 d 0.2%处理组Pn的峰值和谷值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1)。随着胁迫时间延长,Pn呈降低趋势,Gs、Ci和Tr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0.2%处理组Pn在胁迫前35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可能是由气孔限制所致。0.4%~1.0%处理组的Pn胁迫期内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胁迫前期(2~7 d)中等浓度(0.4%)处理组Pn降低以气孔限制为主,高浓度(0.6%~1.0%)以非气孔限制为主;而在胁迫1 d和胁迫后期(35 d以后)0.4%~1.0%处理组均以非气孔限制为主,这可能是胁迫当天银杏的应激响应以及高浓度盐使银杏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所致。结论银杏具有一定耐盐性, 可在小于0.44% NaCl土壤中种植该品种,且银杏光合参数对盐胁迫较敏感,在生产中可用于监测和评价其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