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危害核桃果实青皮的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方法】采用基于16S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技术分析2种害虫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特征。【结果】1)PCR-DGGE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细菌主要有沃尔巴克氏体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沃尔巴克氏体属是优势菌群,占测得序列的40.0%;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主要有沃尔巴克氏体属、肠球菌属、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肠球菌属是优势菌群,占测得序列的62.9%。2)DGGE条带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中,72.5%的菌株属变形菌门,12.5%的菌株属于厚壁菌门,15.0%的菌株属于拟杆菌菌门。桃蛀螟幼虫肠道中,37.0%的菌株属于变形菌门,63.0%的菌株属于厚壁菌门,未检测到拟杆菌门细菌。3)T-RFLP分析显示76 bp和122 bp T-RFs分别是桃蛀螟和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的优势菌群,T-RFLP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地分为2类。4)PCRDGGE和T-RFLP 2种方法均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与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种类组成所占比例有较大差异。【结论】初步揭示了危害核桃果实的2种不同食性昆虫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特点,可为进一步探讨其肠道微生物与其食性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种植辣椒秧苗前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辣椒种植对耕作土壤的影响,以云南丘北辣椒和观赏辣椒为试验材料,通过ITS rDNA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中共同含有的OTU数为55个;门水平下共获得7个物种种类,在4个辣椒样本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4个不同树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揭示人工林改善土壤生产力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人工林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臭椿、榆树、绒毛白蜡和刺槐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臭椿、榆树、白蜡和刺槐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分别有27、26、28和28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门细菌在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是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群落;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浮游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疣微菌门5门细菌相对丰度超过1%,是根际土壤中的主要群落。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WS3、蓝藻菌门、广古菌门、厚壁菌门、OD1和软皮菌门7门细菌丰度差异显著。2)4种人工林中刺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 828.49、2 602.81、8.92和0.95。榆树根际土壤细菌物种数和白蜡根际土壤细菌Chao1指数最低,分别为1 703.36和2 161.69。臭椿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最低,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8.73和0.98。3)榆树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低。刺槐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47 mg·kg-1,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臭椿根际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52、48.63 mg·kg-1、330.27 mg·kg-1和74.83 g·kg-1,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4)人工林根际土壤电导率、含水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相关关系显著,土壤pH与细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黄河三角洲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结构相似,但部分细菌丰度差异显著;刺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土壤电导率、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细菌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枣树微生物铁肥的研制与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新疆红枣的营养品质,促进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对南疆红枣主产区4个地区22个枣园进行原位土壤采样,采用CAS(chrome azurol S)法对产铁载体细菌进行筛选,使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对产铁载体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南疆枣园土壤中产铁载体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2类,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比最大,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也是主要的产铁载体细菌。南疆枣园土壤中产铁载体细菌有较大的共同性,但也保持了各地区菌群的多样性,说明不同地区产铁载体细菌具有差异性。巴州产铁载体细菌群落分布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同一地区样本间的相似性并非均较高,非同一地区的部分样本间在群落组成上存在一些相似性。4个地区产铁载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较为丰富且均匀,物种多样性均值较一致,阿克苏地区群落分布的差异最大,和田地区群落分布的差异最小。【结论】在所测定的22份土壤样本的产铁载体群落中,占比最大的为变形菌门的假单胞菌属和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属,南疆各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祁连山东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未退化草地CK、轻度退化草地LG、中度退化草地MG、重度退化草地HG)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 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并利用冗余分析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具有明显差异,依次表现为: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逐渐降低;(2)不同退化草地土壤样品的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5 698条高质量序列,在97%的相似水平下平均长度为2 207-2 936bp,土壤样品文库的覆盖率范围为98.16%-99.59%;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3个门,68个纲,172个目,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α-变形菌纲、酸杆菌纲、β-变形菌纲、浮霉菌纲,与退化草地相比,未退化草地优势菌门主要是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OUT数目、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逐渐减小,其中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细菌覆盖率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4)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对土壤细菌主要门和纲贡献为负,SOC、TN对土壤细菌主要门和纲贡献为正,pH、SOC和TN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健康和感病山桐子植株土壤、树皮及叶片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特征,为致病菌验证及山桐子病害生物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OTU数量、鉴定类群、多样性指数及功能预测等方法,分析健康和感病山桐子不同器官区细菌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的差异。【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山桐子的不同器官区都有其各自特有的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土壤主要的细菌类群,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是树皮和叶片主要的细菌类群;健康和感病山桐子相同器官区的优势菌属也存在差异,感病山桐子树皮中肠杆菌科的Brenneria和Hafnia-Obesum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山桐子;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山桐子各器官区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由高到低均表现为土壤>树皮>叶片,土壤和叶片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健康植株和病株间无显著差异,感病树皮细菌群落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健康树皮;PICRUSt功能预测表明,感病...  相似文献   

7.
通过16 S r 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优化配方施肥的芳樟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芳樟林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富集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施肥土壤样地中的ACE指数、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未施肥土壤样地;在施肥与未施肥土壤样地中,中坡和下坡位置土壤细菌α多样性均明显高于上坡。  相似文献   

8.
为给思茅松毛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措施,以安宁地区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6龄幼虫为对象,采用纯培养法对其肠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再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技术进行分析,初步判定细菌的分类学地位,研究其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从6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到104株细菌,初步鉴定隶属于10个属14个类群,分别为55株芽孢杆菌属(5个类群)、9株类芽孢杆菌属(1个类群)、2株苍白杆菌属(1个类群)、5株短芽孢杆菌属(1个类群)、4株微球菌属(1个类群)、6株莫拉菌属(1个类群)、8株栖水菌属(1个类群)、2株土壤芽孢杆菌属(1个类群)、7株葡萄球菌属(1个类群)、6株普罗威登斯菌属(1个类群)。其中芽孢杆菌属具有最高的相对分离率,为53.00%。6龄幼虫肠道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5217、0.9129、2.7991。思茅松毛虫6龄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丰富,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这些菌种为研究思茅松毛虫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锰矿渣为基质开展了植物修复中试试验,测定对比了有机菌肥处理下不同植物群落模式配置中基质重金属浓度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差异,同时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各处理基质样本中菌群的16S rRNA基因V4区域进行测序,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菌肥能显著降低了土壤重金属活度,改善了根际微生态环境。基因测序分析中共检测到了150 703个有效序列,基质样本中的微生物隶属34个门类和81个纲类,变形菌为优势菌群。有机菌肥的应用显著改变了基质中微生物的组成、结构与相对丰度,丰富了菌群多样性。总体上,有机菌肥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要大于植物群落模式的影响。RDA分析显示,决定基质细菌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是其Mn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冀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影响,探索自然和人工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为该区域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恢复的灌草丛、灌木林、次生林以及人工恢复的人工林根面、根际和非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细菌16S rRNA的V3—V4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α、β和功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各恢复类型细菌α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次生林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人工林,灌草丛多样性高,丰度最低;灌木林丰度高,多样性最低。不同根际范围土壤细菌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表现为根面和根际土高于非根际土。2)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相似性;次生林与灌草丛、灌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相似性,根面土与根际、非根际土细菌结构差异较大。3)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类群。各样地有机质分解菌群(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差异显著,灌草丛和次生林显著高于其他样地,根面和根际土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固碳和固氮菌群(芽单胞菌门和厚壁菌门)分布较均匀。4)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和全磷、植被分布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土壤因子(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和全磷)对灌木林和灌草丛非根际土细菌影响极显著,对根面和根际土细菌作用较小;植被因子(植被分布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乔木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不同根际范围土壤细菌群落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5)新陈代谢功能在KEGG上的编码基因数量最多,是土壤细菌的优势功能。各土样细菌群落KEGG功能基因序列数量和多样性差异显著,说明各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中有许多具有各自独特功能的菌种,但土壤和植被不能决定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结论】恢复方式、植被类型和根系对冀北山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恢复方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作用更明显,植被类型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更显著。距离根系越近,土壤细菌多样性越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非根际土差异越大。此外,环境因子如土壤养分、水分含量及植被分布状况等均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汕头毛健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健夜蛾(Brithys crini)主要为害石蒜科植物。该虫在汕头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羽化。幼虫有6龄。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4~12月均可见幼虫为害,以7~10月为害最重。卵期5~11 d,蛹期10~13 d,成虫期4~6 d。成虫有趋光性。毛健夜蛾的寄主有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var.sinicum)、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等石蒜科植物,此外,还取食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菠菜(Spinacia oleracea)等植物。药剂防治可选用米满、0.36%苦参碱、10%烟碱、25%灭幼脲3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白蜡虫越冬时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比较昆明与长春越冬虫体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为了解白蜡虫低温适应机制提供有用信息。[方法]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昆明越冬雌成虫(KM)和长春越冬雌成虫(CC)体内细菌16s rRNA及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利用Usearch软件进行细菌和真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划分,并利用Mothur软件对OTU进行分类学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细菌KM和CC样品中共得到344个OTU,真菌KM和CC样品中共得到230个OTU。细菌共鉴定到15门、137属,在KM中乳球菌属占主要比例(29.78%),而在CC中立克次氏体占主要比例(55.77%),真菌中共鉴定到6门、83属,在KM中仅鉴定到41个属,而CC中鉴定到75个属,其中线虫草科无法归类的属在2个样品中均为优势菌群,但CC中含量远低于KM。[结论]昆明与长春越冬虫体内细菌及真菌种类和数量均不相同,与昆明越冬虫不同,需要应对极端低温的长春越冬虫体内立克次氏体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3.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作为分解者、共生体或病原体,在调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土壤细菌能够释放土壤无机物、矿石或有机质中的营养元素,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内6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城市森林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杉...  相似文献   

14.
为发掘对林木生长发育有利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并筛选适合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方法,以马尾松针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悬摇法和超声波法收集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MUSCLE和Qiime软件研究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马尾松针叶表面定殖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真菌(菌丝及孢子)和细菌。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物种丰富,包含细菌运算分类单位(OTUs)490个,真菌OTUs 1273个。马尾松叶表细菌以未分类的蓝细菌属(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36.53%)、未分类的拜叶林克氏菌属(unidentified_Beijerinckia)(28.60%)、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35%)为优势属;叶表真菌以枝孢属(Cladosporium)(2.45%)、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0.92%)、无头孢菌属(Capnobotryella)(0.91%)为优势属。针对叶表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悬摇法和超声波法均有较高的物种检出度;在叶表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超声波法优于悬摇法,但超声波法样品间数据变异性较大,测定结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将思茅松毛虫7龄幼虫中肠样品倍比稀释后涂布平板分离菌株,共分离得到14株好氧细菌。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27f,1492r)对模板扩增,并用2种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dⅢ对PCR扩增产物进行ARDRA多态性分析。对聚类图谱的分析结果发现,14株好氧细菌在86%的相似水平上聚成4个不同分类操作单元(OTU),表明思茅松毛虫7龄幼虫肠道内好氧细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室内毒力试验表明,肠道细菌杀虫死亡高峰期在4~8 d,菌株7I-5杀虫效果最佳,12 d时校正死亡率达到64.29%。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西双版纳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状况。 2块样地 2次取样 ,共获取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6 6 0 6个 ,分属 2 3目。蜱螨目、鞘翅目、弹尾目、膜翅目仍是 2林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共有的优势类群 ,但它们在不同样地生境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 ,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样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总体表现出季节雨林具有更多的热带成分 ,山地雨林则界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总数、个体总数及重要生物类群 (个体数量在 10 0 0个·m- 2 以上 )的分布 ,表现为山地雨林 (2 2类 ,4 974个 )多于季节雨林 (19类 ,16 32个 ) ,垂直分布结果表明 2类林地均具明显的表聚现象。从多样性尺度看 ,山地雨林密度 -类群指数高于季节雨林 ,这与 2林地土壤条件的优劣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Microbe communities in rhizosphere ecosystems are important for plant health but 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of them in the rhizospher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GM) plants, especial for tree species. We used the amplitude sequenc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V4 regions of the 16 S r RNA gene to identify changes in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wo GM lines(D520 and D521), one non-genetically modified(nonGM) line and in uncultivated soil. After chimera filtering,468.133 sequences in the domain Bacteria remained. There were ten dominant taxonomic groups(with [1 % of all sequences) across the samples. 241 of 551 genera(representing a ratio of 97.33 %) were common to all samples.A Venn diagram showed that 1.926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 were shared by all samples. We found a specific change, a reduction in Chloroflexi, in the microorganism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planted with poplars.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showed few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between the GM line and non-GM line, 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was no or very limited impact of this genetic modification on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彭州市境内5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绿地、农业用地、人工林地、滩涂地、撂荒地)下的土壤细菌和真菌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细菌37门106纲278目491科959属2137种,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采用PCR-DGGE法对云南省典型高原湿地---剑湖地区的典型水生植物茭草的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入水口永丰河的茭草根际土壤固氮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丰富度最高,出水口黑惠河的茭草根际土壤固氮菌Shannon-Wiener 指数和Simpson丰富度最低。典型对应分析表明, NH4+和NO3-显著影响根际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同源比对分析显示,所有序列共分为2个类群,其中有11条带属于Betaproteobacteria ,占84.6%;2条带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 ,占15.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固氮菌(84.6%)属于红环菌目,少部分(15.3%)属于着色菌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