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诱导水稻、葡萄抗病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及其组分诱导水稻、葡萄等作物抗病性效果,以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葡萄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KL1及其组分BKL1-Ⅰ和BKL1-Ⅱ处理均能够明显降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BKL1防效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相对化学农药(CF)防效而言,免疫诱抗剂BKL1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BKL1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相对防效均达80%以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为71.2%。结果表明,免疫诱抗剂BKL1优于其单一组分BKL1-Ⅰ和BKL1-Ⅱ,说明两组分复合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不同浓度阿泰灵处理对再生稻两优6326秧苗素质、纹枯病抗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用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的最佳浓度,以再生稻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4个不同浓度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配比,系统分析阿泰灵不同浓度配比对水稻出苗率、纹枯病抗性、秧苗素质和头季、再生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都能提高出苗率,增加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降低纹枯病发病率,并且促进秧苗根系生长,提高秧苗素质,从而使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增加。阿泰灵浸种和拌底土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当浸种浓度为1 000倍液、拌底土浓度为每袋阿泰灵拌底土50 kg时秧苗素质和出苗率最高,对纹枯病抗性最佳,实际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对浙贝母的生长性状以及抗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狭叶浙贝母为材料,分别用100倍液、200倍液、300倍液、400倍液、500倍液浓度BKL1以及清水对照进行处理,测定浙贝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产量和植株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在200~400倍液BKL1浓度处理后能明显增加浙贝母的叶色值、植株直径和产量。此外,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灰霉病、黑斑病发病率有所降低,说明BKL1处理能够通过提高浙贝母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增加产量,提高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23):19
水稻品种——镇稻13号镇稻13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2006年育成,属中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穗型较大,长势较旺,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3.7公斤,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病、白叶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生长的影响,对比分析5种不同浓度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多菌灵对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吡唑嘧菌酯完全抑制了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高浓度氨基寡糖素对采自2种不同品种茭白的黑粉菌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香菇多糖对2种茭白黑粉菌的生长都没有影响;4 mg·mL-1和8 mg·mL-1的植物免疫增产蛋白会抑制1号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相对抑制率分别为2516%和3851%,但是对2号茭白黑粉菌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8 mg·mL-1的超敏蛋白抑制了2号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抑制率为3288%,但对1号茭白黑粉菌的生长没有影响。这说明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植物免疫诱抗剂在田间的选择性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是抗病虫害的关键,为此对水稻新品种进行抗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和褐飞虱研究,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虫能力高的水稻品种,为大范围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提供参考,减少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丽江市水稻生产上开展水稻白叶枯病绿色防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育秧时和大田抽穗前施用不同浓度的DMP,在水稻分蘖后再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均能积极的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其中处理C能极显著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3个农艺性状指标,产量为9 604.8 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28%,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控效果最佳,相对防效为56.8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水稻齐穗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对水稻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中9优115水稻品种为试材,分别设在水稻齐穗期喷施8 000倍(T1)、10 000倍(T2)、12 000倍(T3)的马尾藻素泡腾片,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增加水稻产量,降低水稻纹枯病发病率。T1处理对水稻生殖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01%、8.06%、6.38%、0.69%,增产10.01%,纹枯病发病率降低74.75%。[结论]在水稻齐穗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生殖生长,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对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1,(7):21-21
水稻品种——甬优7号 甬优7号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属三系杂交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穗型较大.长势较旺,叶色较绿,后期熟相好,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穗颈瘟,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各壮秧剂育秧的具体情况,探讨了不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示范结果表明,秧田期:不同壮秧剂均能促进秧苗生长,提高鲜重和干重,水稻苗床调理剂(三爱牌)秧苗干重最大。大田期:水稻苗床调理剂(三爱牌)育秧缓苗快,低位分蘖多,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粒数有所增加,比对照育秧增产4.9%。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培两优210,湘晚籼10号和威优644为材料,于孕穗期分别喷施0.1mg/kg的脱落酸,100mg/kg的诱抗剂,100mg/kg复配硝酚钠,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抗寒药剂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受低温胁迫后的光合速率、叶片叶色值、改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最终显著提高水稻结实率和产量.但3种药剂处理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别.脱落酸和诱抗剂处理能有效稳定地提高水稻低温胁迫时的抗性,抗寒效果最佳.复配硝酚钠处理能在短期内对水稻的各项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后效较短.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2):19
水稻品种──徐稻4号徐稻4号由江苏省徐州市水稻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较强,长势旺盛,群体整齐度好,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高近95厘米,熟期转色好。每亩有穗数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抗逆性强,田间病害发生轻。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品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2):19
水稻品种——常糯1号常糯1号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早熟晚糯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旺,穗型较大,分蘖力强,叶色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抗穗颈瘟,高感条纹叶枯病,2007~2009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58.5%;米质理化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谷标准。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研拌种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拌种剂1-4号对水稻种子发芽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拌种剂处理具有促进种子萌发、胚芽生长、胚根分生、提高秧苗生长、增粗茎基宽、促进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等作用,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其作用程度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拌种剂处理后,拌种剂4号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拌种剂4号处理绿旱1号和连粳7号的发芽率分别提高3.92%和5.06%,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4.10%和3.13%,根系活力分别增加7.62%和9.35%。[结论]自研拌种剂4号能够促进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和秧苗素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秧专用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自行研制的水稻育秧专用肥与壮秧剂、化肥进行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秧专用肥与生产上推广的壮秧剂比较,应用于早稻育秧,能提高成秧率5个百分点左右,促进秧苗矮壮多蘖,提高出叶速率,促进地下部生长,提高根冠比和秧苗充实度,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化肥比较,其秧苗素质更优。经育秧专用肥处理的秧苗移(抛)栽到大田后,返青快,始蘖期提早2d,前期的分蘖速率快,低节位分蘖发生率高,苗峰低,成穗率高,有效穗多,每穗粒数一般也多,结实率高,抽穗期的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生产量多,产量较壮秧剂和化肥处理高。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15):21
水稻品种——徐稻3号徐稻3号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水稻室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高96厘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较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分蘖性好,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克,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米质优,熟相好,易脱粒。接种鉴定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田间种植高抗条纹叶枯病,无稻曲病。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长调节剂呋苯硫脲和水稻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处理稻种都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秧苗素质,促进分蘖、增加穗数、粒数,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长调节剂10%呋苯硫脲乳油500倍浸种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分蘖成穗高,增产显著;0.78%多.多效拌种剂旱育保姆350:1000拌种在水稻生长前期效果显著,秧苗矮壮、分蘖发生快,实粒数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16):19
水稻品种——镇稻11号镇稻11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3万,每穗实粒数122粒,结实率92.3%,千粒重26.5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60天。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中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理  相似文献   

19.
<正>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并称为世界稻作三大病害,其中纹枯病从水稻苗期到生长后期均可感染,导致水稻无法正常抽穗或秕谷数量增多,而稻瘟病主要影响水稻产量,轻则减产15%,重则减产50%甚至绝收。以下介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病条件、症状及防治方法,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一、水稻纹枯病(一)发病条件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发病条件主要与菌核数量、气温、湿度和耕作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水稻新品种“豫糯一号”.该品种米质优良,达到优质糯米标准;抗病性强,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及纹枯病和稻曲病;高产稳产,经六年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均超过对照种5%以上,是一种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