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拔和播期对藜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拔、播期对藜麦品质指标合成和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陇藜1号"为材料于2017年6月10日、9月10日、11月10日在云南省芒市市区(海拔916 m)和河心农场(海拔1800 m)分3期进行播种,收获后分别测定藜麦主要品质性状。【结果】在低海拔地区,温度越高,类黄酮、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E含量相对较低,表明这几种成分在高温条件下不利于合成和积累;总氨基酸、抗坏血酸、直链淀粉、矿质元素铁含量则相反,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积累较多;而可溶性糖、支链淀粉,矿质元素镁、锌和钙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表明这5种品质指标的生物合成及积累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在高海拔地区,大部分指标的生物合成和积累受播期的影响不大。【结论】高海拔地区最适宜藜麦生长,低海拔高温环境不利于藜麦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选择适宜的播期和种植海拔来改善藜麦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丽水各县(市、区)常年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茶叶生长的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从而探讨适宜丽水茶叶生长的优势气候资源。结果表明,影响丽水茶叶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热量条件上3—11月气温都>10℃;水分条件上3—9月降水量基本都>100 mm,各月相对湿度基本都在70%~90%;光照条件上除7、8月,其他月份日照百分率<45%。气候资源配合上,丽水茶叶生长具有冬暖春早,冻害少,春茶采摘早和雨热同步,春旱少,夏季热害少等气候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3.
福建永福优质高山茶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南方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指标,对福建永福高山茶生长的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永福高山茶具有适宜的优质茶生长气候条件,尤其是春茶生产季节,良好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助于其品质的提升。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如冬季-6℃的极端低温,夏季≥35℃极端高温以及汛期的暴雨天气等对永福优质茶叶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需通过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茶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为永福优质茶叶的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斌    尹剑    邱远宏    徐泽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140-148
为实现气候变化下杜仲的科学种植布局,基于CMIP6发布的2021-2040年的4种气候情景,利用最大熵模型研究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贵州省杜仲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高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地区,低适宜和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高海拔区和北部、东南部高温地区。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杜仲生长气候适宜度体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低排放情景下与现状接近,高排放表现为适宜度的降低和不适宜区的扩大。不适宜区的扩大主要分布于贵州省西北、北部和东南地区。综合4种气候情景绘制了杜仲气候适宜性区划图,高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0.62%;高气候适宜区和中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2.85%,开发潜力较大。研究同时统计了各县区杜仲适宜性种植潜力,分析了贵州杜仲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温度类变量对杜仲适宜度影响较大,贵州杜仲生长最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在15~17.5 ℃、最暖季平均温度在23~26 ℃、最湿季节平均温在22.4~24.7 ℃,最热月极高温度在27.5~32 ℃、年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海拔亦是影响杜仲适宜性区划的重要因素,贵州杜仲更适合海拔在700~1 400 m的区域生长。研究结果可作为未来杜仲种植布局的参考,以实现优质杜仲资源的高品质和高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河源地区1970—2018年气象资料和茶树生长指标,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河源茶树生长的气象资源进行分析,找出适宜的气象条件和影响园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并提出对茶树生产管理的措施。结果表明,河源地区茶树种植气温适宜,降水充足,日照和日照百分比、相对湿度等条件均有利于茶叶生长和品质提高。影响茶树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和高温干旱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五指山市国家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区域自动站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2020年五指山市'大叶'茶叶品质检测数据,综合评估茶叶种植地气候适宜性、当年生长季气候条件、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选取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构建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2020年11月采摘的茶叶进行气候品质等级认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贵阳不同县区气候特点和影响美味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贵阳地区猕猴桃产业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贵阳地区208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影响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GIS技术对贵阳美味猕猴桃种植适应性进行区划。【结果】贵阳地区热量、降水、光照均适宜猕猴桃生长发育。以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0℃积温、1月均温、7月均温、日照时数这6个气候因子作为划分贵阳地区美味猕猴桃栽培气候适宜的主要因子,每个指标分 4 级,对应高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美味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位于贵阳地区四周的低海拔区域,适宜区位于贵阳地区中部偏北区域。【结论】贵阳地区均属于猕猴桃种植适宜区,目前实际种植情况与美味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正高寒冷凉山区反季节蔬菜,是指主要在夏秋季于气候冷凉地区生长的蔬菜。这些蔬菜对生长环境要求高,除了气候冷凉外,还需要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空气清新等条件。最适宜生长的条件:气温在15~25℃,海拔1 000 m以上,年降水量400 mm以上,年平均气温低于8℃。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可以促进蔬菜内物质积累,所以生产的蔬菜品质优良。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病虫害少,不需要太多防护措施,是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蔬菜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宁夏地区番茄气候适宜度的分布规律,旨在为宁夏番茄种植的区域规划提供参考。根据宁夏1981—201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番茄生育期数据,建立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各气象因子适宜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照适宜度在各气象要素中表现最好,是宁夏番茄生长最有利的气象因素;降水适宜度在空间上呈南高北低分布,年际变率较大,是影响气候适宜度年际变化的关键因子;温度适宜度在不同生育期变率大,是制约宁夏番茄种植的主要气象因素,且逐渐向更为有利的条件发展。宁夏中北部4个市的气候适宜度均较高,固原市的气候条件不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从气候适宜度分布上看,宁夏中北部地区番茄种植的气候适宜度最好,气候条件整体最有利于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陕西商南茶区的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和茶叶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为探明该地区气候、土壤与茶叶质量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利用商南茶区1958-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计算了商南县9个乡镇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对各乡镇所产茶叶的品质进行比较与评价,并对茶区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商南茶区气候较适宜,茶树生长期有水热同季现象,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日照百分率均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而≥10℃活动积温和年降水量均较低,分别为2 521.3℃,825.6mm,是限制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2)商南茶区土壤养分状况较好,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0.57,变异系数为26.42%。该区土壤pH值呈中性偏酸,土壤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土壤有机质难以满足茶树的需求,且各养分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各养分含量在商南茶区空间分布不均匀。(3)商南茶区不同乡镇茶叶各品质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具有香高、味醇和鲜爽的特点。【结论】商南茶区气象条件适宜,土壤肥力等级主要为中上等和中下等水平,基本能满足茶树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所生产的茶叶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1.
为黔东南州黑木耳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气候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15.0~18.5℃时,袋栽黑木耳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12.
皖南茶叶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地区茶叶生长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为皖南地区茶叶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安徽省皖南山区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资源及开采期变化特征。【结果】近50年安徽省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资源呈极显著增加,其中年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和适宜生长日数增幅分别为0.29 ℃/10年、111.7 ℃/10年和2.7 d/10年;光照资源极显著减少,年均日照时数降幅为57.5 h/10年;降水资源变化不一,其中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3.7 mm/10年,相对湿度极显著降低,降幅为0.5%/10年。【结论】气候变暖造成皖南山区早生种和中晚生种茶叶开采期极显著提前,提前幅度分别为4.2、3.6 d/10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皖南山区茶叶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技术》2009,(3):16-16
云南地处北纬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油菜作物生长,不仅全省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秋播油菜,而且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可利用夏壬的雨热条件,发展夏播油菜。加之昼夜温差大,油菜产量高,含油量高,发展油菜产业独具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龙泉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利用不同海拔气候层的气候潜力,结合部分林木和农作物的生态特性,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柳杉造林,中海拔地区发展杉木、药材和油桐等经济林,低海拔地区发展粮食蔬菜茶叶等作物,对充分利用山区气候条件、扩大山区农民受益及山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丹寨县茶叶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于飞  刘娟  蒙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55-157
利用丹寨县1981~2010年气温、降水、空气相对湿度、天空总云量以及雾出现日数等气象观测资料,从丹寨县茶叶生产的气候适宜条件、茶叶生产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入手,归纳出丹寨生产优质茶叶的气象指标,分析丹寨优质茶叶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丹寨县茶树生长的光热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光热水匹配良好,气候优势明显;多云雾天气,干旱、洪涝灾害、高温热害、低温冻害等灾害较轻,且生态环境保护好,无大型化工企业污染,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产。主要不利气候是夏季伏旱,但伏旱的影响相较于我国东部沿海茶叶生产区较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宁夏15套农田小气候站资料,对比分析了2020年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生育期主要气象条件差异,并进行气候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2020年贺兰山东麓产区全生育期≥10 ℃的有效积温为1 560.0~1 984.0 ℃·d,平均气温为17.3~19.2 ℃,降水量为47.4~186.4 mm,日照时数为1 281.0~1 706.0 h;2)2019—2020年冬季未发生越冬冻害,各产区酿酒葡萄均能安全越冬,但萌芽至开花期,全区霜冻过程频繁,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多数地区酿酒葡萄受冻减产,并且浆果膨大期阴雨天多,日照偏少,花期出现大风天气,对酿酒葡萄开花坐果产生不利影响;3)气候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从产区来看,石嘴山产区酿酒葡萄气候品质评价等级均为良,贺兰产区为良→特优,银川产区为良→优,永宁产区为良→特优,青铜峡产区为良→特优,红寺堡产区为一般→优,从品种来看,赤霞珠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良→特优,且以优→特优等级为主,美乐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一般→特优,且以良→特优为主,霞多丽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一般→特优,且以良→优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3个种源丹参为材料,通过对丹参苗期生理指标动态变化及农艺性状的分析,研究不同海拔对丹参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海拔对丹参幼苗部分生理指标在生长期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部分生长时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中海拔处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个海拔间规律不明显;3个种源丹参植株性状在同一海拔区差异基本不显著;同种源丹参性状在3个海拔间存在差异,地上部高、根长、直径、鲜质量和干质量等指标在中、低海拔与高海拔间达到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低、中海拔地区较适宜丹参育苗,且幼苗状态良好,高海拔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丹参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为黔东南州发展黑木耳产业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袋栽黑木耳在15.0~18.5℃时,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可一年四季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19.
高海拔地区冬春两季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气温日较差大,如海拔2 400 m的丽江坝平均气温12.6℃,最热月平均气温17.9℃,最冷月平均气温5.2℃;在金山试验基地冬季最低气温-4℃,年降雨量953.9 mm,年日照时数2 530 h,日照百分率57%,光质好,紫外线强,在此气候条件下,非常适宜种薯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凌云白毫茶原产在我区凌云县,据该县气象局1971—1980年气象资料,海拔438米,北纬24°21’,年平均温度19.9℃,极端高温月平均25.1℃,年日照1445.6小时。从该县自然环境看,是高海拔,高纬度、气候凉爽,日照短特点。另凌云白毫茶茶叶比一般茶叶薄,无腊质。该茶引种到低海拔、高温、日照多地区种植,比一般茶成活率低,无性茶种植成活率更低。原因比一般茶更怕高温、强光。可能由于此茶长期生长在气候凉爽、短日照地区,加上叶片比一般茶薄,无腊质,对高温、强光不大适应有关。在苗圃进行扦插成活率也不高。据所见资料,苗圃扦插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