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小雪  范忠  李欢  黄勃  王弘  宾晖  康金岭  刘瑱 《湖北农业科学》2023,(S1):173-178+186
为了探究卷烟通风分配对中支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以滤嘴通风率(在线打孔)、卷烟纸透气度为参数,制备了20种不同通风度的中支卷烟样品,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了卷烟通风分配对中支卷烟烟气成分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支卷烟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与主流烟气常规成分、有害物质、香味成分呈负相关关系,且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对常规成分、有害物质、香味成分的影响规律有较强的一致性;当滤嘴通风率为0.1%时,中支卷烟烟丝段通风率与主流烟气烟碱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支卷烟烟丝段通风率总体上与有害物质、香味成分呈负相关。滤嘴通风率在40%水平时,BaP释放量随着烟丝段通风率的增加而增加;在20%、30%、40%水平烟丝段通风率与酸性香味成分总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丙二醇对烟叶加热非燃烧状态下烟气释放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法(TGA)分析了不同丙二醇添加量烟丝样品的热性能;在200~400℃下,利用实验室加热装置对各样品进行了加热,分析了烟气粒相物、烟碱、水分和焦油释放量。结果表明:添加丙二醇与添加甘油对烟丝热性能的影响虽总体趋势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差异;烟气粒相物和焦油释放量均随丙二醇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添加丙二醇能够显著增加烟气水分释放量,但对烟碱释放量无明显影响;添加丙二醇烟丝样品与添加甘油烟丝样品相比,烟气水分释放量较大,烟气烟碱释放较小,在较低加热温度下的烟气粒相物和焦油释放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14种烟叶表面筛选出一株能够利用烟末发酵产香的菌株GXY35,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分析,并用GC/MS对发酵液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XY35分离株属于克雷伯氏杆菌,发酵液中特征香味物质4 乙烯基愈创木酚的含量最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的产香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20,接种量12%,发酵温度37 ℃,发酵时间72 h,pH值7.0。在此条件下,特征香味物质4 乙烯基愈创木酚的含量最高可达0.725 mg·mL-1。  相似文献   

4.
采用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的烘丝加工模式,以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烟丝中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其烟气挥发酚的释放量。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挥发酚释放量与其烟丝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呈不同程度正相关关系;随着烘丝工艺强度的上升,烟丝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降解导致含量下降,进而导致主流烟气挥发酚释放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乳酸菌提升烟叶抽吸品质的可能性,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中分离并鉴定了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8和L14。将L8和L14用于烟丝发酵,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发酵后卷烟烟气细腻醇和,杂气和刺激性明显减轻,酸香味突显,余味干净。基于感官评吸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发现最适产香条件为:接菌量1×108 CFU·mL-1、发酵温度37 ℃、菌龄10 h,烟叶产地云南保山。以商品化卷烟(云烟紫云)烟丝为发酵材料,感官评吸结果再次证明L8和L14能显著提高卷烟吸食品质。发酵后烟丝主要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总酸含量(尤其是乙酸)和总醛含量(尤其是3-甲基丁醛)分别显著增加和减少。上述结果说明乳酸菌在提升烟叶品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杨海英  张振宇  佐玉梅  杜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09-7910,7915
[目的]从云南不同地区腌菜样品中分离乳酸菌,并筛选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筛选用于腌菜制作的乳酸菌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将收集到的16个腌菜样品在MRS培养基上分离纯化乳酸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筛选培养基上的水解圈筛选产酸菌株,再通过初步乳酸发酵进一步筛选产酸菌株。[结果]从16个腌菜样品共分离得到22个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有15个是杆菌,7个为球菌;以产酸菌株筛选培养基筛选出产水解圈的3个菌株,其中1086b水解圈最大。初步发酵研究表明2,2菌株乳酸发酵都可使发酵液pH下降,其中10株菌pH下降幅度较大。[结论]分离出多样性丰富的乳酸菌菌株,从中筛选出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研究可为筛选用于腌菜制作的乳酸菌菌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烟草浸膏的抽吸品质,采用从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HD4产香菌株对烟叶碎片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经气质联用(GC-MS)检测,与未经发酵处理的烟叶浸膏(CK)相比,HD4发酵烟叶浸膏和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的致香成分种类分别增加了5种和减少了8种,但致香成分含量则分别增加了28.76%和59.18%;3-羟基-2-丁酮、茄酮、β-大马酮等7种主要酮类物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89倍和6.88倍。在红大烟叶(X2L)上的添加试验表明,与添加未经发酵处理的烟叶浸膏(CK)相比,添加HD4发酵烟叶浸膏和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的烟叶样品,其香气量、丰富性、细腻性和甜润感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添加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样品的抽吸效果好于添加HD4发酵烟叶浸膏的样品。烟叶浸膏(CK)、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和HD4发酵烟叶浸膏在红大烟丝上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4%、0.03%和0.04%。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初烤烟感官质量与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关系,选取大理产区烤烟样品,对样品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对烟气中CO等7种主要有害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危害性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显著性因指标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感官质量中香气量的降低,余味的增加,烟气中B[a]P和苯酚的含量增加;随感官质量中劲头得分的升高,烟气中NH_3和巴豆醛的含量增加。因此,在卷烟生产中可以利用感官质量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定性评价,为提高卷烟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烟叶品质,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酸萝卜中分离筛选到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15。将菌体悬液发酵烟丝以及对发酵产香条件进行优化,感官评吸结果表明,L15处理能有效提升烟叶的香气,降低卷烟的杂气、苦辣味和刺激性,改善余味,突显酸香味;最佳产香条件为:接菌量1×109CFU/mL、发酵温度37℃、菌龄20 h,烟叶产地贵州福泉。发酵后烟丝主要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平衡。致香成分分析表明,L15发酵使化合物数量从46个减少至42个,含量变化较大的化合物有乙酸、3-甲基丁醛和2-己酮。表明植物乳杆菌L15能有效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提升卷烟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蔗渣发酵产黄腐酸的能力,从生物腐植酸样品中分离培养菌种,对分离获得的菌种进行较高温下降解纤维素能力的测定,初步筛选出生长良好和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鉴别其形态、并接种于蔗渣物料发酵试验进一步筛选,最后将优化筛选的菌株进行16sDNA鉴定,同时应用于工厂生产性装袋的中试发酵。结果表明腐植酸分离样品中芽孢杆菌占绝对优势,其中芽孢杆菌E菌株具有较高的转化蔗渣产黄腐酸的能力。该菌株经16sDNA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采用枯草芽孢菌株进行发酵蔗渣中试,获得黄腐酸含量为17.2%,较工厂对照组黄腐酸含量(14.3%)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烟梗水提物的抽吸品质与可用性,采用从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HD4、HD12菌株对烟梗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经GC - MS检测,与未经处理的烟梗水提物(CK)相比,经徽生物处理后的烟梗水提物中香味物质的含量增加,其中,经HD4、HD12菌株处理后的烟梗水提物样品中香味物质总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12.3个百分点和18.7个百分点;杂环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HD4菌株处理后的样品杂环类物质由6种增加到11种,相对含量由3.29%增加到40.63%;进行再造烟叶涂布后感官评价发现,使用微生物处理烟梗水提物的再造烟叶样品香气丰富性与香气量增加、木质杂气减少、细腻性与甜润感改善,抽吸品质有较大提升,且HD4样品的抽吸效果好于HD12样品.因此,使用微生物对烟梗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是提高烟梗水提物抽吸品质与可用性的有效方法,且HD4菌株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2.
连芬燕  李斌  黄朝章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74-4078
利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不同滤嘴通风度对卷烟燃烧锥温度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通风度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吸时随着滤嘴通风度0~31.04%范围内,烟支燃烧高温区体积呈下降趋势;随着卷烟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滤嘴通风度呈线性负相关;通过增加卷烟的滤嘴通风度可减少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绝对释放量,但不能起到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卷烟主流烟气中NNK的逐口释放量与烟丝结构间的关系,设计制作不同烟叶类型和烟丝组成的卷烟样品。通过RM20H吸烟机连接逐口抽吸单元实现对主流烟气粒相物的自动化逐口捕集,并参照烟草总公司标准运用HPLC-MS/MS实现对NNK释放量的定量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烟丝结构对卷烟NNK的总释放量具有较大影响,调整烟丝配方及降低白肋烟比例可以有效减少NNK的总释放量。(2)NNK的逐口释放量随抽吸口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5口后,迅速下降;在前5口抽吸过程中,烟丝比例及白肋烟比例高的样品逐口释放量较高;第6口,烟丝及白肋烟比例的影响逐渐减弱。(3)烟叶类型、烟丝组成与NNK的逐口释放量(1~6)口间均存在较强的线性回归关系,其复相关系数(R)为0.951R0.999,通过适当降低白肋烟比例,增加膨胀烟丝比例可以降低NNK前5口每口释放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具有腐烂病状的浒苔为样品,从中筛选分离得到产浒苔降解酶的海洋微生物菌株X-5,同时对菌株X 5生长特性、最适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菌株X 5产浒苔降解酶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浒苔浓度为2.5%;氯化铵浓度为0.8%;NaCl浓度为3%;在接种量7%,26℃下恒温培养时间60 h,获得菌株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5.
添加柠檬酸对卷烟七种主流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柠檬酸不同添加量对卷烟烟丝主流烟气7种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烟支平均吸阻、总通风率和抽吸口数对烟气成分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在一定比例范围(0~5%)内添加柠檬酸会导致主流烟气成分CO、HCN和B[a]P释放量的上升,另外会导致巴豆醛和NH3释放量的下降,而对于NNK来说,柠檬酸添加量的初始变化会导致其释放量上升,当达到3%后,添加柠檬酸则会导致NNK释放量逐渐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率和填充值显著升高,总氮含量显著增加,总挥发酸显著降低,多酚类物质总量增加,致香物质在不同叶组配方中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体呈大幅降低趋势,7项有害成分中的CO、NNK、苯酚和巴豆醛释放量显著降低,NH3释放量明显增加,危害性指数显著降低;(2)不同干燥方式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香气量、杂气、透发性、劲头、刺激性和津润感方面,且气流干燥能提升卷烟的津润感,但同时也会导致杂气和刺激性增加,香气的透发性降低。干燥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在不同配方叶组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从不同种类的烟叶表面分离鉴定能有效降低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果胶含量的细菌菌株,并研究菌株在最佳产酶条件下产生的降解酶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测定分离株降解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果胶的能力以及菌株产生的各种降解酶活性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优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值、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摇床转速等条件使菌株产酶效率达到最高,将最佳产酶条件下生产的发酵液和烟叶共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烟叶中大分子化合物及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以评价菌株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在分离得到的87株菌株中,菌株yc10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可以同时降解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且产生的各种降解酶活性均处于中高水平。菌株yc10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pH值7,发酵温度37℃,接种量6%(体积分数),装液量80 mL,摇床转速200 r·min~(-1)。在最佳产酶条件下培养菌株yc10,并将其粗酶液作用于4种烟叶A、B、C、D,结果发现4种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均被降解,且烟叶中总糖含量增加。烟叶A经过菌株yc10发酵后,酮类、酸类、酯类、杂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均增加。[结论]从烟叶表面分离得到1株假单胞菌yc10,可产生多种降解酶;优化发酵条件后,对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的降解效果均有提升,发酵液作用于烟叶48 h后可使大分子化合物含量降低、总糖含量增加、烟叶中香气成分含量增加,起到提质增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韩洁  赵杰宏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0):112-115
为了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筛选产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的内生真菌,通过分离培养,获得20株培养性状不同的菌株,皆未发现产孢结构。PDA液体发酵后提取和浓缩各菌株的总生物碱成分,HPLC分析发现,菌株12号和20号在HHT保留时间(2.532 min)上有显著吸收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493和2.563 min。初步表明,该菌株具有HHT生产能力,可为深入研究微生物源药用活性成分HHT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掺配不同比例“三丝”(梗丝、膨胀丝及薄片丝)的烟丝(不加香)卷制烟支,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3种有害成分(NH3,HCN,CO)的释放量。结果发现:以烟气NH3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15%和15%;以烟气HCN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5%和15%;以烟气CO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15%和0%。  相似文献   

20.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