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为探索枇杷叶提取物(EBJE)对肺纤维化(PF)大鼠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取Wistar大鼠120只,分为生理盐水(NS)组、模型(BLM)组、阳性对照组、EBJE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气管内一次性输注博来霉素(BLM,5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1次/d,28 d后取材,分离肺泡巨噬(MH-S)细胞,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肺纤维化病理进程;ELISA和RT-PCR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NF-κB、IL-17、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表达情况;Person检验肺巨噬细胞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BLM组肺纤维化明显,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比例增加,提示造模成功。与BLM组相比,EBJE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肺纤维化明显改善,炎症因子NF-κB、IL-17、TNF-α表达量降低,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气污染颗粒(PM2.5)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2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博莱霉素组和PM2.5组,其中博莱霉素组和PM2.5组小鼠气管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5 mg/kg,假手术组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天气管内给药,PM2.5组和博莱霉素组分别滴注100 mg/kg PM2.5和等体积生理盐水.21 d后处死小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印迹检测肺组织中IRE1和CHOP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博莱霉素组发生明显肺炎和肺纤维化,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博莱霉素组比较,PM2.5能加重肺纤维化程度,增加羟脯氨酸含量,促进IRE1和CHOP蛋白表达(P<0.01).结论 PM2.5加重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可能涉及内质网应激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抑制剂丙酮酸乙酯(EP)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机制.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和EP组,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EP组每天按100 mg/kg腹腔注射EP溶液1次,连续6d.造模后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第7天处死小鼠,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HMGB1、IL-17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P组DAI评分下降,镜下组织病理损伤亦明显减轻(P.<0.01),EP组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HMGB1水平明显降低,伴随血清及结肠局部IL-17表达减少(P<0.01),同时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比例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EP可能通过阻断内源性免疫刺激剂HMGB1的释放,进而间接抑制Th17细胞及其介导的炎症瀑布反应,从而对IBD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小鼠Th17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模型。方法提取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D4 CD62L T细胞(原始T细胞),分对照组及Th17组。Th17组采用CD3、CD28、IFN-、IL-4抗体及IL-6、TGF-1、IL-23培养72 h,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ORt和IL-17F mRNA表达。结果 Th17组T细胞RORt、IL-17F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Th17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模型可用于T细胞分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旨在评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活疫苗与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LT)蛋白配伍后经滴鼻途径接种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经黏膜途径免疫的可行性。试验共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PRRSV滴鼻组、PRRSV+LT滴鼻组和PRRSV注射组。一免、二免后检测血清Ig G和鼻拭子Ig A抗体水平,同时检测IFN-γ和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二免后,PRRSV+LT滴鼻组可产生较高水平的Ig G抗体,与PRRSV注射组无显著差异; PRRSV+LT滴鼻组产生的Ig 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RRSV注射组; PRRSV+LT滴鼻组小鼠脾脏IFN-γ、IL-10水平与PRRSV注射组无显著差异。因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与LT蛋白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可产生理想的黏膜免疫应答及系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黏膜分泌性抗体的产生,为阻断病毒局部感染提供了保护屏障,能更有效达到抵抗病毒入侵及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探究夏枯草茎叶总多酚抗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作用及机制。本试验选取60只雌性大鼠并随机分为正常组(CON)、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康妇炎胶囊组(KFY)、头孢克洛分散片组(CEC)和夏枯草茎叶总多酚组(XKC)。采用混合菌液加机械损伤进行大鼠慢性盆腔炎造模,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给药21 d,肉眼观察大鼠子宫形态学变化,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IL-6和IL-18含量;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夏枯草茎叶总多酚组大鼠子宫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选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夏枯草茎叶总多酚可明显减轻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充血水肿、粘连、炎性细胞浸润以及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并且显著降低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中IL-1、IL-6和IL-18含量(P <0.05)。转录组分析显示,模型组vs假手术组与XKC组vs模型组有297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的结果表明,共同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雌激素、白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旋毛虫胶质瘤致病相关蛋白1样蛋白2(GLIPR1L2)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克隆旋毛虫GLIPR1L2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rGLIPR1L2),用Western blot分析rGLIPR1L2的反应原性。将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与rGLIPR1L2共孵育,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IFA)检测rGLIPR1L2与大鼠PBMC的结合,分析rGLIPR1L2对细胞增殖、迁移、NO分泌、吞噬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rGLIPR1L2后,测定血清中IL-4、IL-9、IL-17、TGF-β、IFN-γ等细胞因子的变化。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后,ELISA检测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的变化,收集旋毛虫成虫和肌肉幼虫并计数,分析rGLIPR1L2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rGLIPR1L2能够促进大鼠PBMC的增殖与迁移,增强细胞NO分泌和吞噬功能,一定浓度下可提高细胞凋亡比例。体内试验显示rGLIPR1L2能促进大鼠IL-4分泌,但对细胞因子IFN-γ、IL-9、IL-17和...  相似文献   

8.
旨在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猪模型。选取姜曲海猪和杜洛克猪的杂交一代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人工接种猪肺炎支原体,试验期40 d,期间观察猪群临床症状,称体质量,检测血清抗体和IgG水平,屠宰后检查肺组织病变,并采用qRT-PCR检测免疫相关分子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16 d后感染组出现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试验30 d后,感染组的体质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20 d后,感染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IgG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0 d时屠宰,病理检查发现,感染组表现严重的肺组织病变,脾和肺组织的 IL-1β、 TLR4、 IL-4、 IL-2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感染组表现出典型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成功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猪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口服或注射两种免疫途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免疫剂对仔猪血清中大豆抗原蛋白抗体效价及IgA、IgM、IgE、IgG和IL-4水平的影响。选取70头7日龄“杜×长×大”杂交仔猪,随机分成A组(对照)、B组[β-伴大豆球蛋白(7S)致敏]、C组[大豆球蛋白(11S)致敏]、D组(7S口服免疫+致敏)、E组(11S口服免疫+致敏)、F组(7S注射免疫+致敏)和G组(11S注射免疫+致敏),每组10头。D、F组和E、G组仔猪在7日龄时按分组设计,口服或注射纯化的11S或7S免疫剂,A组注射生理盐水;在14日龄时再免疫一次。所有仔猪于21日龄断奶。从21日龄开始,A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B、D、F组和C、E、G组仔猪饲喂分别添加5% 7S或5% 11S的基础日粮,连续饲喂7 d。在27日龄时,对仔猪进行皮肤致敏试验。在 7、14、21、27日龄时,所有仔猪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A、IgM、IgE、IgG和IL-4水平,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中7S和11S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仔猪皮肤致敏评判结果B、C组>D、E组>A、F、G组,且7S致敏性高于11S。在21日龄时,F、G组血清中抗体效价高于D、E组;在27日龄时,B、C组血清中抗体效价高于D、E、F、G组。在14日龄时,F组与A组相比,IgG、IL-4水平显著(P<0.05)升高;在21日龄时,D、E、F、G组的IgM、IgE、IgG、IL-4水平与A、B、C组相比显著(P<0.05)升高,除了G组IgG外,F、G组又显著(P<0.05)高于D、E组;在27日龄时,各处理组IgE、IgG和IL-4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A组,且B组显著(P<0.05)高于C组,D、E组显著(P<0.05)高于F、G组。试验结果证实,7S对仔猪的致敏作用高于11S,大豆抗原蛋白免疫剂对仔猪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且对7S的免疫效果优于11S,注射免疫的效果要优于相同剂量的口服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变化,探讨ERS是否参与SAP大鼠ALI。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取30只大鼠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备SAP模型,造模后3、6、12h三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分别为SAP1组、SAP2组、SAP3组各10只;30只为假手术(sham)组,仅打开腹腔,翻动胰腺组织后关腹,手术后3、6、12h三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分别为sham1组、sham2组、sham3组各10只。检测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GRP78及caspase-12表达情况。结果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显示,SAP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较sham组对应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SAP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呈时相性变化,随时间逐渐升高(P0.05),sham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SAP组大鼠各时间点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sham组对应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P0.05);且SAP模型组按1、2、3组顺序,PaCO2逐渐递增,PaO2逐渐递减。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变化,SAP组大鼠肺组织损伤逐步加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P模型组按1、2、3组顺序,GRP78及caspase-12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且SAP模型组明显高于对应时间点sham组表达水平(P0.05),Sham各组之间GRP78及caspase-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S可能是SAP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将18只雌性6周龄B6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白介素-2 (IL-2)及IL-18,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双调蛋白(AREG)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相关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肺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MLN)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百分比,探讨小鼠间质性肺病(ILD)模型中ILC2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小鼠肺部病理呈典型ILD样改变;试验组血清中AREG、IFN-γ和IL-17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肺脏、脾脏、MLN中ILC2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REG的表达明显增多。这一研究提示联合注射一定剂量的IL-2和IL-18可导致小鼠ILD样病理变化, ILC2可能参与该动物模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讨在小鼠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为DNA疫苗在体内获得高滴度抗体提供优化条件.用RT-PCR从人肺癌细胞株A459中克隆VEGF片段,并插入pVAX1质粒构建pVAX1-VEGF真核表达质粒;在耳廓、胸部、腹部、尾跟部、背部及足垫的皮下注射1μg/μL pVAX1-VEGF疫苗DNA 100μL,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抗原表达及其IgG抗体分布,测定血清中IgG2a和IgG1两亚型水平.实验结果发现:耳廓、胸部、腹部免疫产生的VEGF抗原较快,其中耳廓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最快最强,与胸部、腹部、背部、尾根及足垫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pVAX1-VEGF疫苗组与pVAX1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差异显著,但pVAX1-VEGF疫苗组主要产生IgG2a型抗体.上述结果表明:所构建人VEGF的DNA疫苗能在小鼠体内有效表达,不同部位皮下免疫后均能产生抗VEGF的IgG抗体,以IgG2a抗体为主;但就抗原表达、抗体及IgG2a而言,以耳廓皮下接种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鼠脾Th17细胞分化模型中IL-17F、RORα、Stat3表达。方法提取C57/BL6J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D4-+CD62L-+T细胞,分为对照组及Th17分化组。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Th17分化组加抗小鼠CD3ε、CD28、IFN-γ、IL-4单抗及IL-6、TGF-β1、IL-23孵育。培养48 h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两组细胞IL-17F、RORα、Stat3 mRNA表达。结果 Th17分化组IL-17F、RORα、Stat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鼠脾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RORα、Stat3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4.
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在小鼠不同部位皮下注射DNA疫苗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为DNA疫苗在体内获得高滴度抗体提供优化条件. 用RT-PCR从人肺癌细胞株A459中克隆VEGF片段, 并插入pVAX1质粒构建pVAX1-VEGF真核表达质粒; 在耳廓、胸部、腹部、尾跟部、背部及足垫的皮下注射1 μg/μL pVAX1-VEGF疫苗DNA 100 μL, 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抗原表达及其IgG抗体分布, 测定血清中IgG2a和IgG1两亚型水平. 实验结果发现: 耳廓、胸部、腹部免疫产生的VEGF抗原较快, 其中耳廓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最快最强, 与胸部、腹部、背部、尾根及足垫免疫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相比, 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pVAX1-VEGF疫苗组与pVAX1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差异显著, 但pVAX1-VEGF疫苗组主要产生IgG2a型抗体. 上述结果表明: 所构建人VEGF的DNA疫苗能在小鼠体内有效表达, 不同部位皮下免疫后均能产生抗VEGF的IgG抗体, 以IgG2a抗体为主; 但就抗原表达、抗体及IgG2a而言, 以耳廓皮下接种最佳.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口服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对抗原免疫效果的影响。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卵清白蛋白(OVA)对照组、空白纳米乳组、盐酸左旋咪唑纳米乳组、人参皂苷纳米乳组、人参皂苷-盐酸左旋咪唑水溶液组和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组(高、中、低剂量),皮下注射OVA抗原2次,在首次和第2次注射前3d连续灌胃给药,第2次注射后14d,测定血清(IgG、IgG1和IgG2a)抗体水平、脾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以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结果表明,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中剂量(50mg·kg-1)组IL-4、IgG和IgG1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低剂量组和盐酸左旋咪唑纳米乳组,IFN-γ、IgG2a及OV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人参皂苷纳米乳组、人参皂苷-盐酸左旋咪唑水溶液组、盐酸左旋咪唑纳米乳组、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口服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能诱导OVA免疫小鼠产生Th1/Th2混合型免疫反应,表明人参皂苷和盐酸左旋咪唑能协同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密蒙花总黄酮对去势导致干眼症雄鼠泪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一1(3 (interleukin-1(3 , IL-1团表达的 影响、方法健康1个月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雄激素组、密蒙花总黄酮组,造模后1, 3,5个月3个不同时间段处死,观察泪腺组织中IL-1日表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泪腺组织中 IL-1日表达〔结果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丙酸辜酮组、密蒙花总黄酮组IL-1日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或P<0.01);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的IL-1(3表达显著低于丙酸辜酮组、密蒙花总黄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蒙花总黄酮通过抑制去势干眼症雄鼠泪腺组织中IL-1(3的表达,进而抑制干眼症泪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舒心饮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选取45只雄性ICR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心饮大剂量组、舒心饮小剂量组、抵克立得组5组,每组9只.连续灌胃1个月后造模、采血.运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对小鼠CD62 P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测定,运用比浊法对小鼠PAR、Fg浓度进行测定,运用放射免疫法对小鼠TXB2和6-keto-PGF1α及其比值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小鼠的CD62 P阳性表达率、PAR、Fg浓度、TXB2/6-keto-PGF1α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舒心饮大剂量、舒心饮小剂量组、抵克立得组(P〈0.05).结论舒心饮能够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的血小板活化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能对冠心病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给予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每天造模前各组小鼠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测定小鼠体质量,通过敞箱实验和悬尾不动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发生明显的行为学改变,水平和垂直活动明显减少,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体质量(P<0.05),改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P<0.01),百事乐胶囊高、中剂量能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西汀组相比,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事乐胶囊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慢性应激所致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4只,每组再随机分成四个亚组。先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模型组和治疗组制作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于0、6、12、18 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各亚组均间隔6 h重复皮下注射一次,每亚组均干预4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时间点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结果 大鼠胰腺血流速度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各亚组胰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而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大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VEGF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下调胰腺组织VEGF水平来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减轻胰腺组织进一步损害,且早期干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隐绿原酸(4-CQA)对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H9N2-AIV)病毒的小鼠造成肺损伤的修复作用,将90只6~8周龄健康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病毒(H9N2)感染组、H9N2+4-CQA组、空白对照组、4-CQA对照组,用H9N2-AIV滴鼻复制小鼠肺损伤模型并灌胃4-CQA干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