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和干旱胁迫下不同大小刺槐种子的萌发规律,提出合适种子大小与胁迫程度的选配建议,为刺槐优良苗木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土壤筛,将种子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3个等级,明确每个等级种子大小特征、千粒质量和吸胀率。用NaCl和PEG 6000模拟盐和干旱胁迫,配制不同渗透势(0、-0.05、-0.15、-0.30、-0.49 MPa)的NaCl、PEG溶液。将不同大小的种子放置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萌发试验,分析种子的萌发特征、幼苗生物量和根系发育,并比较不同大小种子在萌发中的可塑性。【结果】1)大粒和中粒种子的吸胀率显著大于小粒种子,中粒与小粒种子的千粒质量对比大粒种子分别降低22.01%、61.72%。2)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降低,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幼苗含水量、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比根表面积显著降低。盐胁迫处理比干旱胁迫有着高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含水量,但在根干重、根冠比、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比根表面积上低于干旱胁迫的。在各个指标的胁迫指数上,盐胁迫高于干旱胁迫的。3)在整个萌发过程中,大粒和中粒种子与小粒种子相比,...  相似文献   

2.
米老排人工纯林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林业科技》2015,(4):29-32
在温室大棚内,采用29年生米老排人工纯林里采摘的成熟种子,以经过碳化处理的树皮为基质,播种后分别以枯落物厚度0、2、4、6、8、10、12、20 cm覆盖;以先在基质表面覆盖6 cm厚的枯落物,然后在枯落物上播种为对照;模拟研究枯落物厚度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和枯落物0 cm处理的种子均没有发芽,其他处理的种子均有发芽。其中,以米老排枯落物层厚度为6 cm时,米老排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枯落物厚度的进一步增加,米老排种子萌发率都逐渐降低;同时,在枯落物层厚度6 cm、8 cm和10 cm处理时萌芽时间最长,其他处理萌芽率均很快稳定。  相似文献   

3.
将直径不同的RRIM600种子(1.61、2.05、2.50cm)播种于砂床,播种方式为水平(发芽孔平置)、垂直(发芽孔朝上)和反转(发芽孔朝下)。结果,水平播种的小粒种子以芽率最高,达88%,幼苗生长最壮。大粒种子发芽率最低。种子大小和播种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活力高于棕红色种子,萌发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七叶树种子级别与种子活力及苗木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七叶树种子为实验材料,并分级别绘制了种子的吸水曲线、测定了种子活力指数;同时,把种子按不同级别温室播种,分别测定其幼苗的苗高、地径、水势及电导率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级别与种子活力有相关性,中粒种子活力最强,小粒种子活力最弱;种子级别与苗木品质也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大粒种子萌发苗品质最好,小粒种子萌发苗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锥母树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的动态,以期探究其更新制约因素及机制。【方法】采用样线法布置种子雨收集器,分别收集2017、2018年的红锥种子雨和落叶,统计分析不同散种期的种子雨密度、质量、总量及落叶量。同时在母树林下的土壤中设置小样方,对枯落物层、0~5 cm腐殖层和5~10 cm土层取样,统计计算土壤种子库密度和完整种子数量,并在室内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能力。2018年5月,在母树的各取样点附近设样方,调查幼苗的更新情况。【结果】1)红锥种子雨从9月中旬持续至12月下旬,集中散种期为10—11月。2017年为种子大年:种子产量高,种子雨密度为(480. 97±11. 61)粒·m~(-2);种子质量好,完整种子数(433. 86±12. 65)粒·m~(-2),占种子雨总量90. 20%±1. 09%。2018年为种子小年:产种量低,种子雨密度为(126. 37±12. 04)粒·m~(-2);种子质量差,完整种子数(45. 54±11. 47)粒·m~(-2),约占种子雨总量36. 04%±0. 95%。2) 2018年4月的土壤种子库主要源于2017年的种子雨,种子库平均密度为(360. 09±10. 43)粒·m~(-2),完整种子数(215. 13±10. 04)粒·m~(-2),占种子库总量的59. 74%±8. 56%。经室内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库中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28. 53%±7. 50%。自然萌发前,约(61. 38±18. 57)粒·m~(-2)种子具有发芽能力;将种子埋于林下土壤保存至2019年4月时,发芽率降为2. 85%±0. 86%,约(8. 59±1. 90)粒·m~(-2)种子具发芽力。种子库中63. 79%±3. 55%的种子分布于枯落物层。3)红锥当年生幼苗的更新频度平均为16%,林下更新的78株幼苗仅11株存活。其中,阳坡的母树更新幼苗数量明显大于阴坡,阳坡的幼苗出现频度为40%,阴坡的为0。【结论】红锥种子雨扩散动态与落叶散落过程一致,其种子库垂直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大部分种子落入枯落物层;种子发芽率及当年生幼苗存活率低,即使在种子大年后仍难以实现幼苗的建成。因此,种子发芽率低及枯落物阻隔等是导致红锥更新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杉木林下种植华山姜潜在的化感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用华山姜不同器官、不同浓度浸提液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山姜果实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干叶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新鲜叶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根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及幼苗叶片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幼苗茎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根生长影响不显著。表明华山姜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具有化感活性物质,杉木林下种植华山姜时,需及时清理枯落叶、防止果实过度脱落并及时采摘。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不同土壤质地、种子成熟度和果肉对水翁Syzygium nervosum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对水翁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种子发芽的速度和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种子发芽速度为砂土壤土砂壤土,幼苗株高为砂土砂壤土壤土;种子的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幼苗株高为成熟种子未成熟种子过熟种子;果肉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影响不大,但对早期发芽的速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多花黄精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年珠林场收集的多花黄精种子为研究材料,开展其种子形态测定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1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3.4%、70.1%和48.5,平均发芽时间最低为11.4 d。光照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为多花黄精栽培育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引进的俄罗斯欧洲垂枝桦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冷藏、沙藏和雪藏3种种子处理对欧洲垂枝桦场圃发芽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的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种子雪藏处理的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其场圃发芽率、生长量和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采集广西桂林北部3个县9个地区的毛竹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分析不同地区毛竹种子的出苗率及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9个地区的毛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灌阳4区毛竹种子发芽率最高,灌阳3区毛竹种子发芽率最低;3个县之间的毛竹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毛竹种子实生苗地径、苗高及平均根数在9个地区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根径则无显著差异;3个县之间比较,恭城县毛竹种子实生苗的平均地径最大,而灵川2区的平均苗高最大。利用种子实生苗生长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9个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3.
种子贮藏和播种方式对红椆发芽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椆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贮藏和播种方式对红椆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对红椆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播种方式对红椆种子发芽率和苗木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苗木成活率和苗木高生长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油蒿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及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出苗率、苗期生长动态的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油蒿种子为小粒种子,覆土厚度对种子出苗影响很大,合理的覆土厚度为0.5~1.0cm;营养土配比采用黏土、沙子、有机肥按4.5:4.5:1配制有利于培育壮苗,苗高生长可达7.5cm,地径生长可达0.8mm。  相似文献   

15.
红松播种种子不同处理方法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利萍 《防护林科技》2011,(3):43-44,72
通过对红松种子进行3种不同方法的处理,在播种后,调查和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苗木的发芽时间、出苗时间及出苗率影响较大;对苗木的高、径等性状指标的影响较大.3种方法中最好的是越冬埋藏法,其平均苗高4.4 cm,平均地径2.49 mm,生物量全干质量31.14 g.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在青海省玛珂河林区设置5种轻基质配方,即P1(泥炭:椰糠:珍珠岩=4.5:4.5:1,均为体积比),P2(泥炭:椰糠:珍珠岩=5:4:1),P3(泥炭:椰糠:珍珠岩=6:3:1),P4(泥炭:椰糠:珍珠岩=7:2:1),P5(泥炭:椰糠:珍珠岩=8:1:1),以当地土壤作为对照(CK)基质进行鳞皮云杉Picearetroflexa容器育苗,2018年5月进行各处理生长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轻基质配方对鳞皮云杉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3a的生长,5种轻基质配方的苗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CK,其中苗高以P3,P4和P5较大,地径无显著性差异;(2)5种轻基质配方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以P4和P5较大,而地下部分生物量以P3,P4和P5较大;(3)5种轻基质配方的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优于CK(P<0.05),其中以P4和P5最好;(4)5种轻基质配方的光合作用均显著强于CK(P<0.05),其中净光合速率以P3,P4和P5较大,水分利用效率以P4最大;(5)鳞皮云杉的根系生长情况总体上均与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轻基质对鳞皮云杉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种轻基质配方中以P4配比最优。  相似文献   

18.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lectrostatic field (ESF) treatment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orbus pohuashanesis. The experiments were arranged by uniform design computed by th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 including three levels of seeds soaking time, four levels of ESF intensity and four levels of ESF treatment time, with 12 treatments. Ten seeds were used in each treatment with three replicates. Seed vigor, seed germinating ability, emergence rate of seedling,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 and seedling height and diameter, as well as the change in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s, soluble total sugar contents in leaves of S. pohuashanensis seedlings were measured after ESF treatment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ESF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water absorption ability of dry seeds of S. pohuashanensis, resulting in fast germin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light conditions. Combined treatment of ESF with cold stratification could increase se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significantly (to 42.20%), promote seedling height growth, affect leaf SOD activity, and could raise contents of total chlorophyll, soluble protein, and total soluble sugar in leaves. Seed soaking tim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ed relative electroconductivity, seed germination under light, SOD activity,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seedling leaves. ESF intensity exerted a moderate effect on these indexes. ESF treatment time onl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s, no evident effect on other index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西南亚高山人工针叶林主要造林树种粗枝云杉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根系分泌物对林下植被更新和群落多样性的潜在生态效应。【方法】通过前期在野外原位收集根系分泌物,后期在实验室人工添加的方式,从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幼苗形态3个方面来探究根系分泌物对西南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生境内的2种草本植物白车轴草[JP2]和紫花苜蓿的影响。【结果】1)在种子萌发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紫花苜蓿种子在处理间差异显著。2)在幼苗生物量方面,2种草本植物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在根系分泌物处理下均呈下降趋势,而且紫花苜蓿幼苗处理间差异显著。3)在幼苗形态特征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且幼苗总长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4)根系分泌物处理下,2种草本植物的各项化感效应指数(RI值)均小于0,而且根系分泌物处理造成的2种植物化感效应综合指数(SE值)小于0,表明根系分泌物添加对2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紫花苜蓿种子的抑制作用更强。5)UPLC-MS分析表明,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多种酚酸类物质。【结论】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了抑制效应。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物质可能是导致根系分泌物处理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