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梅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果树,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在实际种植中也兼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好杨梅的科学化种植管理工作,实现杨梅生长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把握种植技术要点,可以有效确保杨梅产量和品质。褐斑病作为杨梅生长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类型,会对杨梅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内容,加强病害预防管理,为杨梅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本文结合杨梅种植实际,对其具体种植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褐斑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叶面积累积的光温效应对于杨梅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2010年1—6月的浙江省气象资料、野外物候观测资料及2010年室内杨梅的发育数据和杨梅大棚内的观测数据,建立以光温效应为尺度的杨梅果实发育模型,研究杨梅叶面积与杨梅果实生长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验证。利用模型对大棚内杨梅果实发育进程进行模拟,模型模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1:1线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和R2分别为0.03 cm、0.99,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杨梅果实的发育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保留5、10、15、20片的情况下,杨梅发育速率与叶片数增加呈正相关,在保留25片叶时,发育速率较保留20片叶略有下降,适宜的叶面积是杨梅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为杨梅的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杨梅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象山县泗洲头镇是杨梅产业大镇。在杨梅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管理粗放,产品档次低;保鲜时间短,不耐贮运和产后加工跟不上等。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分析了杨梅产业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产业政策优势等,并从市场定位、科技培训、品种布局和培育杨梅加工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杨梅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梅属共有60多个种,中国特有种6个。作为多年生常绿果树的杨梅以其果实的独特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广受国人青睐。且杨梅园林应用和药用价值兼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随着杨梅在中国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管理养护和病害虫害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当年季度的产量。因此,本研究就杨梅栽培技术和基因组学两个方向,展开对杨梅生物学特性、主栽园艺品种、苗木栽植养护、病虫害防治、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了杨梅作为非豆科植物生物学特性中独有的固氮特性,影响果实产量最严重的凋萎病防治措施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对未来杨梅分子层面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展望,以期为杨梅种质资源开发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东魁杨梅是众多杨梅品种中果实较大、味甜质优、丰产稳产的品种,深受果农和消费者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品种的优点,现将冬春管理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梅是福建省南安市第二大宗水果。当家品种柴头乌栽培历史悠久,截至2010年,全市柴头乌杨梅种植面积达2100公顷(占栽培面积的90%),产量达1.2万吨。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柴头乌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的特性,而搞好科学施肥、合理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技术,则是柴头乌杨梅表现出这些特性的重要保证。以下将其品种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广西野生杨梅种质资源初步调查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新华  李峰  潘鸿  潘介春  黄桂香 《种子》2007,26(2):64-66
通过对广西13个县野生杨梅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广西杨梅有3个种1个变型:杨梅、毛杨梅和青杨梅,其中青杨梅有1个变型——大叶青杨梅。分析和研究75份野生杨梅种的果实特性和经济价值,从中选出可在生产上应用的6个优良单株,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广西杨梅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杨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果木,又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园林植物,寿命高达上百年经久不衰,生长期间常遭受一些病虫的危害,在管理上应以预防为主,现将严重危害杨梅的癌肿病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识别该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树上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严重的林地和果园病株率高达90%以上,主干被害导致树势衰弱。杨梅癌肿病主要发生在结果的枝干上,幼树和苗木阶段发病较少。病菌主要侵染二、三年生枝条,有时也可发生在多年生的主  相似文献   

9.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佳果,其营养成分丰富,但由于杨梅果实无外皮包裹,且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因此杨梅保鲜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杨梅的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杨梅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杨梅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对临海杨梅种质资源圃的112个杨梅种质资源凋萎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抗病性研究,以期为杨梅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凋萎病的抗性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2个杨梅种质资源对凋萎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病,其中29个杨梅种质表现高抗和抗病,占被调查种质的25.89%。杨梅属毛杨梅、蜡杨梅、矮杨梅和杨梅4个不同种间对凋萎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毛杨梅抗性较强,表现为高抗和抗病;杨梅种抗性次之,高抗、抗病占该种总数的25.23%;蜡杨梅耐病与中感各占50%;矮杨梅抗性最弱,表现高感。杨梅雌雄株对凋萎病的感病性也存在差异,雄株抗性表现整体优于雌株。  相似文献   

11.
杨梅的营养保健和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杨梅的果实、叶、仁、树皮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综述了杨梅的营养保健作用和保鲜技术,为杨梅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果农。调查发现,引起杨梅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管理粗放、土壤缺硼、结果偏多、偏施氮肥、施肥不及时、冬季落叶、雄株配置不当或无雄株等。要克服这一现象,就必须设法控制大年产量,提高小年产量,以在大年采取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57-6563
本研究通过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和感官评价,对2个白杨梅和2个紫红色杨梅的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及与松树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GC-MS检测结果表明,4个杨梅品种中共检测到醛类、酸类、酮类、醇类、酯类、酚类、烯烃、烷烃8大类60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荸荠含32种、永嘉白杨梅含25种、上虞白杨梅、野乌均为18种。该4种杨梅的3种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不同,其中永嘉白杨梅主要为松油烯-4-醇、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松油烯,占53.30%;野乌为石竹烯、L-松油醇和D-柠檬烯,占53.77%。上虞白杨梅为松油烯-4-醇、松油烯、1,3,8-对-薄荷三烯,占61.37%;荸荠为石竹烯、乙酸乙酯、邻异丙基甲苯,占73.22%。对马尾松脂进行定性检测,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与杨梅无对应成分。与此同时,对杨梅叶片和松针叶的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荸荠与野乌、上虞白杨梅与永嘉白杨梅的亲缘关系密切,与马尾松无亲缘关系。因此,研究认为杨梅果实的松香味可能是杨梅在进化过程中的特征表现形式,与杨梅的遗传演化和选育结果有关,与马尾松树无关。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杨梅抑制癌细胞生长、降血糖、抗炎和抗氧化等主要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同时简要概述了杨梅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的开发应用现状,以期为杨梅生物功能的开发、杨梅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以‘丁岙’杨梅(cv. ‘Dingao’)为试材,于2011年5月(杨梅果实发育期)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大棚内外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eaf)、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同时对大棚内外‘丁岙’杨梅的叶片光响应、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棚内外杨梅Pn日变化都为双峰型曲线,大棚杨梅的CO2补偿点、饱和点以及净光合速率要大于大棚外杨梅;Pn与PAR、CO2浓度呈双曲线关系,与RH呈二次曲线关系,与Tleaf呈三次曲线关系。杨梅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设施杨梅环境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杨梅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没有果皮包裹,无保护层,若无法实现无公害培植,则很容易伤害人们的身体。在新世纪对食物质量要求愈加严格的背景下,杨梅必须坚持无公害栽培,完善管理技术,并加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2009年杨梅总产量达到4.9×104t。介绍了仙居市场上杨梅鲜果低温贮藏保鲜技术及目前仙居杨梅产品的开发情况,同时建议加大杨梅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取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提高杨梅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汇川区2011年以来杨梅产业发展情况、取得成效、以及杨梅产业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汇川去杨梅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 杨梅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且是优良的常绿观叶及观果树种。据统计,目前我国杨梅栽培总面积已超过21.3万公顷。然而,在大面积种植的同时,由于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使杨梅遭受到多种害虫的为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主要害虫种类1.刺吸式。①柏牡蛎蚧。以若蚧及雌成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主脉的两侧及1年生或2年生嫩枝上刺吸为害,使叶片失去光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杨梅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杨梅成为浙江省第二大水果产业。由于气候的多变,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制约杨梅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浙江省多年的气候资料和杨梅灾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低温冻害、高温热害、干旱、大风等杨梅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措施,减轻灾害损失,确保杨梅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