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村落建设原则,探讨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爽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89-197
以浙江省63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浙江省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北冷南热"的态势.整体分散,局部聚集,形成了四个聚集中心:丽水市南部、丽水市北部、台州市西部、金华市西部.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形因素、区位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海拔...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历史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从有形建筑向无形文化方向发展,从物质遗产保护向文化传承转变,从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转变。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拓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符号,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改善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徽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且各有特色,但各村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各不相同。为了解徽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建议,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而后筛选出6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保护和发展方式,并基于此提出保护发展建议,同时也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其适当的开展对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新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莱芜市卧云铺村为例,从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卧云铺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乡土文化、基础设施、行业管理、特色品牌和传统工艺几个方面总结出提升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路径,以期对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来,我国对村落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加之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传统村落的愿望日益强烈,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打造具有自然和谐、舒适闲散、文化传承等特点的村落植物景观.在未来的传统村落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将植物群落为纽带,力求延续村落乡土地域价值,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该文从植物景观的作用与价值方面,对苏州传统村落建设提出适合当地环境、充分体现特色并尊重历史文化的植物种类和景观配置模式,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植物景观营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成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150份游客调查问卷分析了旅游市场需求。探讨了成都市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定位及深度开发的策略,以期为成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52-2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遭到破坏,文化遗产逐渐丢失,人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这些传统村落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地域特色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乡村文脉、民俗风情延续的关键载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激发传统村落的新活力,同时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前,福建各地积极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在复兴文脉、旅游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但部分传统村落仍面临保护主体匮乏、产业发展单一、文化创新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通过对福建省传统村落活化现状进行解读,进而提出对传统村落活化的策略,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村落保护日益受到关注。浙江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面临着风貌亟待改善、经济发展不成熟、旅游产品单一等现实困境,要通过挖掘与重构民俗文化、融合与创新乡村产业、引导村民深入参与与监督、着力改善与美化村域环境等措施,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星辰 《农技服务》2022,(9):104-107
为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模式探索提供参考与依据,介绍贵州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保护的背景,对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数字乡村等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贵州省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保护模式单一、平台建设不完善、数字化成果活态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贵州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豫中地区3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从传统村落景观变化驱动力角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景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评选到缺乏社会经济因素的考量是影响和制约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村落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基于和谐度方程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研究传统村落评选不同社会经济系数的权重值,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的合理评选与有效保护,实现传统村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东阳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可以实现富农增收,文化传承,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东阳古村落旅游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理念是一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统合的发展新模式,能够推动传统村落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以云龙县诺邓村为例,以生态博物馆理论为切入点,探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村落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村落正遭受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自然性破坏、自主自建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因此,现阶段探讨"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城市为重心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转为城乡二元并重的全面发展时期,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点关注领域,鄂西地区地形多样、生态敏感,有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特征,研究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以鄂西大量的山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传统村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振兴传统村落、实现活化保护的重要途经。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传统村落旅游者的基本特点,分析其旅游偏好与需求,提出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民宿,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宣传,从而打造知名的传统村落旅游品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视域下传统村落景观改造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迎来发展新机遇,景观改造是改善农村风貌的关键步骤,是农村新业态形成的基础.目前,现有传统村落的景观改造出现了乡土历史建筑毁损失修、风格混乱不一、丧失地域原真性、艺术介入成分较少等问题.本文以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和美丽乡村实地项目为依托,总结出在传统村落景观改造中应遵循保护为主、整体协调、提升色彩、空间美学等原则范式.结合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和成功案例,提出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理念的传统村落景观改造策略.对历史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延续传统文脉,系统规划各期改造项目保持风格协调,融合历史性和艺术性地域符号以保护原真性,增强村民村落保护开发参与能力以及改造中注重艺术体验和审美追求等,在改善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环境的同时留住乡愁,实现传统村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精神情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推动河南传统村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从政策环境、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河南传统村落的基本概况,有针对性地调查调研了当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以文旅融合理论为指导,在今后的传统村落开发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发和挖掘现有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开发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提升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构建文旅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河南传统村落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