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达86.5%,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为77.2%。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防治区高,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和增产效果等因素,生产中推荐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虫网防治黄曲条跳甲,经济允许条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曲条跳甲的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现状调查表明,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虫态选择、防治适期、药剂种类和防治方法等4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化学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化学杀虫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80%敌敌畏EC、20%好年冬EC、24%灭多威SP、18%杀虫双SL等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较好的室内毒杀效果和田间药效,48 h内均能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的为害。  相似文献   

3.
2018 年在宁波市镇海区开展溴氰虫酰胺等4种低毒安全农药防治小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和60%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均达80%;怀农特助剂增效显著,10%溴氰虫酰胺分散油悬浮剂+怀农特 1 000倍处理防效达90%。供试药剂可在宁波小青菜等叶菜种植基地推广应用,建议与怀农特助剂结合使用并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防治菜心苗期黄曲条跳甲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衣剂拌种防治菜心苗期黄曲条跳甲的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对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和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菜心生长具有促进的作用。用5%锐劲特种衣剂与47%苗盛种衣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针对性更强、诱杀效果更佳、对环境更友好、更符合蔬菜生产需求的黄板品种,特进行了全降解黄板和非降解黄板等4种黄板诱杀黄曲条跳甲效果比较试验及全降解黄板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全降解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效果最佳,与其他供试黄板间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全降解黄板在自然条件下,采用深埋或发酵处理,经过3个月均可降解,且不影响田间农事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黄曲条跳甲的防治药剂。[方法]于2015和2016年采用小区试验研究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5%啶虫脒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 d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持效期较长,药后7 d防治效果仍超过60%;45%马拉硫磷乳油和90%敌敌畏可溶液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粘虫黄板不同放置高度对黄曲条跳甲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具有正趋性的特点,进行了粘虫黄板不同放置高度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诱杀黄曲条跳甲的粘虫黄板的最佳放置高度为8~24cm,这个高度恰好是试验时迟熟菜心分布有绿叶和嫩芽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黄曲条跳甲的杀虫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80亿个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0%阿维菌素悬浮剂、2.5%鱼藤酮乳油和0.3%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无效。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毯式覆盖防虫网对菜心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菜心植物学特性、产量、农药残留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喷药为对照,比较地毯式覆盖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在菜心播种后10,20和30 d分别统计不同处理的叶片虫孔个数、株被害率、百株成虫数量,计算防虫网阻隔作用,并于采收时记录菜心植物学特性及产量,检测农药残留情况。结果显示菜心叶片的虫孔个数在生长期中减少98%以上,株被害率下降77.33%~100%,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达到90%以上,播种后的前20 d防虫网的阻隔作用达100%,与常规栽培相比减产5.08%,地毯式覆盖防虫网的菜心未检测出农药残留。因此,地毯式覆盖防虫网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好,菜心品质高,食用安全,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蓝的安全性,于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0.56%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说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有效控制甘蓝黄曲条跳甲对甘蓝的危害,建议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施药,用药量为250.5~300.0 m L/hm~2,兑水后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的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 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新型颗粒杀虫剂,进行0.5%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噻虫胺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幼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0.47%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曲条跳甲在蔬菜上,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黄板+信息素组合技术诱捕黄曲跳甲成虫和采用昆虫病原线虫"奈马"等防治黄曲跳甲幼虫的试验,结果显示:在菜心、小白菜和上海青3种十字花科蔬菜上,信息素+黄板组合技术7d平均每板诱捕黄曲条跳甲成虫数为91~384头,比同棚对照黄板诱捕黄曲条跳甲的数量增加44.44~124.56%,差异极为显著;采用昆虫病原线虫"奈马"制剂和昆虫病原线虫新品系制剂100倍液,灌根处理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处理后6d两种病原线虫制剂寄生黄曲跳甲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依次为80.95%和100%。可见,采用信息素+黄板组合技术诱捕黄曲条跳甲成虫,与昆虫病原线虫"奈马"等制剂液灌根处理杀灭黄曲条跳甲幼虫相结合的非药剂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危害严重的黄曲条跳甲。  相似文献   

14.
应用LAI-2000植物冠层仪对一2 000 m2上海青菜田10个样方的节肢动物群落和菜心小气候、植株冠层数据进行了调查,在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的典范对应分析基础上应用R软件建立黄曲条跳甲发生量与环境因子的随机森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上海青植株黄曲条跳甲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排序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植株冠层信息、小气候信息与各种节肢动物的分布关联性明显,9个自变量均方残差仅为19.698 22。叶心温湿度、叶面积指数与平均叶倾角是影响该虫发生的最重要环境因子,这些因子加上天敌龟纹瓢虫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累计百分率达91.474 5%。因此,黄曲条跳甲在上海青植株的分布受外界风速气温和作物长势所引起的叶心温湿度和叶片遮阴程度影响极大,在该害虫综合治理中要重视气象因素与作物生长指标对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1.56%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  相似文献   

19.
孙雪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79-179,183
不同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600倍液及5%氟虫腈悬浮剂1 500倍液对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可较好地控制其危害;5%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5%氟虫腈悬浮剂1 500倍液对猿叶虫的效果较为理想。生产上对于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的防治,建议在青梗菜出苗后3~5 d防治1次,以后每隔7 d防治1次,收获前14 d停药,共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虫剂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0%汇丰杀乐WP、90%杀虫单WP、98%巴丹SP、52%跳甲立克EC进行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几种药剂田间防效都较高 ,施药后1天防效在80%以上 ,施药后3天防效均在92%以上。其中52%跳甲立克EC对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 ,速效性好,持效期为7天左右,田间最好使用800倍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