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塘角鱼粥治小儿疳积。取塘角鱼(正式名称胡子鲶)250克,粳米90克。先将鱼用花生油煎煮熟透并去刺,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2次内服,对小儿疳积、纳呆、体瘦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儿疳积,症见体质虚弱,纳差,盗汗,消瘦,面色淡白,精神不振,神倦懒动,鸡胸,腹部膨大,舌淡苔薄,指纹紫红等.  相似文献   

3.
正独脚金是一味性味平和的清热类中药,同时也是煲汤常用的食材之一,具有清肝、健脾、消食、消疳积的功效,能治疗热病伤津、消渴羸瘦,多用于小儿疳积、食欲不振、脾虚肝热、脾气暴躁、睡眠不安等症。材料(两小儿分量):猪横脷(猪脾)1条、麦芽25克、谷芽25克、蜜枣2颗、独脚金15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临床上小儿疳积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机理,笔者对百例零至八岁的独生子女做了饮食方面的调查,并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进行了辩证施治,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银柴胡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rar 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积发热,饮食积滞或肠内虫积日久、损伤脾胃所致的疳积发热等症.主产于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多为野生或少量栽培,山东习惯以同科植物霞草(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的根作银柴胡入药,没有银柴胡的栽培记载,我们从甘肃引种栽培成功,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鹧鸪是集肉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野味珍禽.素有“山珍”的美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动物。鹧鸪肉厚骨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用来治疗小儿厌食、消瘦、发育不良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青天葵又名天葵、独脚天葵、马蹄草等,为兰科植物毛唇芋兰的全草,具有清肺止咳、健脾清积、镇静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主治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肺炎、精神病、跌打肿痛、口腔炎、急性喉头炎、疮毒等症,为市场紧俏的贵重中药材。  相似文献   

8.
正疳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胃肠机能障碍和营养紊乱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脾胃受损,日久累及诸脏。其病症表现主要是形体消瘦、腹部膨胀、青筋暴露、皮毛憔悴、生长发育迟缓等。偏方一:取葡萄糖粉9克、白胡椒1克(研末),混合拌匀。1岁以下小儿每次服0.3~0.5克;1~3岁小儿每次服0.5~1.5克,最多不超过2克。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连服1~3天为1疗程,1~2个疗程后可愈。如脱水严重者,可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为两栖纲蟾蜍科(Bufonldae)动物.其药用价值最早于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就有记载.<中药大辞典>记载蟾蜍全身均供药用,如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中药干蟾皮,性寒味苦,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相似文献   

10.
鹌鹑有"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消结热、止痢疾、除小儿疳积"等滋补食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鹌鹑的肉具有较高的滋补作用。鹌鹑蛋含有高钙、高铁、高卵磷脂和多种激素,被誉为"动物人参"。它对脑、神经系统和精液生成等均有特殊作用,对体弱、哮喘、精神衰弱、性功能衰弱及孕妇产前后病症有特殊疗效,对幼儿发育不良、年老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人有壮补食疗作用。所以鹌鹑蛋特别适  相似文献   

11.
鲻鱼属鲻形目鲻科(Mugil cepjalus),俗称白眼、乌头.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各地温暖海域,我国沿海均产之,尤以南方沿海较多.主要渔场在沿海各大江河口区,产季全年都有,汛期自10月至翌年12月,尤以冬季产卵期鱼体较大.鲻鱼多供鲜食,其肉细嫩,味鲜美,是优质、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之一.鱼卵可制做鱼子酱.此外,鲻鱼肉性味甘平,对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辅助疗效.是沿海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20,(2)
正南天竹全身都是宝,根、叶、花、果均可入药。根具有治疗风热头痛、坐骨神经、肺热咳嗽、风湿等功能;叶具有强筋活络、解热止咳、消炎解毒等功能;花具有杀灭病菌、预防感冒、预防呼吸系统疾病、镇静安神等功能;果具有治疗血尿、阳痿、小儿疳积、百日咳等功能。同时,南天竹是优美的观叶、观果植物,常绿羽状复叶、茎干直立丛生、红枝、红叶、红果是主要观赏特色,常作为园林植物配置,在3月下旬可播种育苗,苗木可作庭栽、地栽、盆栽、盆景,栽植范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对小儿疳积的治疗,主张以调理脾胃为主.药粥疗法既能补脾益胃,又香甜可口,易为病儿接受,为治疗小儿疳积的良法.   (1)山楂20克切成细片,煎取浓汁,与粳米50克同煮成粥,加糖适量食之,适用于食肉积滞患儿.   (2)麦芽10克,猪瘦肉10克,粳米50克,煮粥,空腹食之,适用于米、面、薯、芋积食患儿.   (3)鸡肉金5克,用文火炒至褐色后研为细末,加粳火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伤食积滞患儿.   (4)黄芪10克,党参5克,煎取浓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脾虚气弱患儿.   (5)人参末3克,山药5克,加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气虚倦怠乏力患儿.   (6)熟地10克,纱布包好,用火煎至药汁成棕黄色,加入粳米50克煮粥,煮熟后去熟地,空腹食之,适用于脾胃气血虚弱患儿.   (7)白术10克,煎汤取汁,加枸杞5克、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气血两亏患儿.   (8)茯苓5克、谷芽5克,煎汤取汁,加粳米50克,煮粥食之,适用于脾虚积滞患儿.   ……  相似文献   

14.
胡子鲇亦称塘角鱼,是我国南方水域的野生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有药用功效,与鸡内金一起清蒸可治小儿疳积和消化不良;与黑豆炖食,有补血功能,对产妇和贫血病人有滋补作用。故发展人工养殖胡子鲇对满足人民生活和出口的需要很有意义。胡子鲇的外形很象鲇鱼,全身无鳞,体背黑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全身有许多成行的小白点。最大个体0.5公斤左右。它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河川、湖泊、池沼、沟渠、水坑、稻田,且都能很好的生长。喜群生,怕强烈阳光照晒,常躲在阴暗的地方,如成群地在水体的岸边水草茂盛的地方挖洞,营穴  相似文献   

15.
叶下株(phyllanthusuyinayia L.)为大戟科植物。别名珍珠草、叶后株、水橄榄(傣名)。具有泻火明目、利尿、消疳病积、解毒的功能。主治小儿疳积、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目赤肿痛、毒蛇咬伤等症。经过多年开发研究,以叶下株为原料生产出“叶下珠片”、“珠子肝”、“肝保宁”、“黑母诺片”等对保肝、护肝疗效显著。由于其原料以野生采集为主,经过多年采挖,致使该物种处于濒危和绝灭状态,为抢救、保护好这一稀缺名贵的生物药材,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引种、驯化,变野生为家种,其野生变家种工作势在必行。为此,临沧市生物资源创新技术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地顶草、地朝阳、双葵花、东葡,因花朵形似寺庙灯盏而得名,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是传统医药中的药材。灯盏花味辛、甘、温,具有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牙痛,疔毒,疔疮。灯盏花含有植物甾醇、糖甙型树脂、焦性儿茶酚等多种成分,具有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血压,减低血管阻力的作用。临床报道,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的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灯盏花生于向…  相似文献   

17.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罗鳝、田鳗、无鳞公主等。黄鳝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除食用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黄鳝性味甘温无毒,人肝脾肾三经,能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亦有鳝能“补五脏、逐风邪、疗湿风恶气”之说。它对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小儿疳积、中耳炎、鼻衄、痢疾、黄肿、产后淋沥、子宫脱垂、气虚脱肛、肉痔出血以及痘毒、顽癣、痨疹等疾病有特殊功效。对腹中冷气、肠鸣、湿痹气有显效或补助疗效。  相似文献   

18.
金钱草又名铜钱草、落地铜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治肝炎、胆囊结石、尿路结石、肾炎肿浮等症,有去疳积的作用,也可作日常清凉茶.其栽培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销路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种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金钱草又名铜钱草、落地铜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治肝炎、胆囊结石、尿路结石、肾炎肿浮等症,有去疳积的作用,也可作日常清凉茶。其栽培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销路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种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黄鳝的经济价值黄鳝又叫鳝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鳝肉中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还含有多种重要维生素。黄鳝的可食部分达65%以上,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如红烧鳝片、油溜鳝片、油卤鳝松和鳝鱼火锅等,深受群众欢迎。黄鳝的头、尾、骨等是加工鱼粉的原料。黄鳝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补血、补气、除风湿等,是著名的滋补水产品,还可治疗虚劳咳嗽、小儿疳积、颜面神经麻痹、中耳炎、黄肿等多种疾病。黄鳝不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而且是外贸出口的畅销商品,冻鳝丝已畅销日本、美国和香港。由于黄鳝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