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玉米套香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禹  韩伟 《辽宁农业科学》2002,(2):54-54,F003
玉米套香菇高效栽培技术是省重点课题“立体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研究与推广”的一部份内容。本研究于 1 996~ 1 998年在灯塔、抚顺、台安等地进行 ,经过三年研究和示范应用 ,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玉米套香菇高效栽培技术 ,累计应用了 42 3hm2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每hm2 纯效益可达到 75 0 0 0元 ,甚至更高。玉米套种香菇操作简便 ,效益高 ,提高土地产出率 ,增加农民收入。玉米套香菇是众多立体模式中效益高 ,用地养地效果好的模式之一。1 种植形式种植比例为 40cm∶60cm ,即一垄玉米占 60cm ,一床香菇占 40cm。玉米实行大垄密植 …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具有 “一种、两收、三高、四省”等优点。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经济效益好且人工培育成本大为降低,可稳定实现水稻高产目标。为了使本县再生稻生产规模和质量稳步发展,笔者专门就再生稻规范栽培技术展开详细论述,对各个种植要点进行详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留茬免耕栽培技术对夏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高留茬免耕栽培技术不仅省工省时,它的保墒作用非常明显,在0~40cm耕层的土壤内,可以提高土壤水分11.2%~20.9%;亩产可以提高11.4‰~19.8%.以高留茬加麦草覆盖免耕栽培的保墒和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2)
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是主要采用优质、高产、耐密品种,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的一种增产技术。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可平均增加160~500kg,同时玉米含水量可降低4~5个百分点,可以较好地提升玉米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5.
一、栽培技术 1、"两垄一平台"栽培技术模式.具体做法是:把原65cm或70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其单行小行距为35~45cm,种植密度较常规栽培每公顷可增加4500~6000株.  相似文献   

6.
"撒直播"就是直接把浸种消毒催好芽的水稻种子撒播在大田里,不用育秧和插秧移栽,省工、省力、省本.此项轻型栽培技术前几年主要应用于早稻生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双季稻种植模式减少,单季稻为主的种植模式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7.
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稻覆膜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水、节支、省工、省投、增产的高效技术,也是一项减少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的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显著特点,其突出效果在于提早成熟期10d左右,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节省用工105个/hm2、节水70%以上、节省育秧物资(膜、种、肥、管等)投入600元/hm2,比常规栽培增产30%以上,比覆膜插秧稻增产5%~10%,增收节支5100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栽培即是一项省工栽培技术。又是一项综合性的早熟高产栽培新技术,通过推广实践证明。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湿、保墒、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最突出的效应是可弥补温、光、水资源的不足,增强玉米耐霜冻的能力,使无霜期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9.
散尾葵盆栽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小苗培育、盆栽培养、种植培养、遮荫转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散尾葵盆栽标准化栽培技术,可快速培养散尾葵盆栽美观株型,省肥、省工、省时、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是在常规玉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两增三改一提早"。"两增"一增加密度,有效解决了以往种植模式中密度低的问题,二增加地膜覆盖率,改善了玉米生长的水肥气热等条件,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三改"一改品种,引进紧凑型品种,加大密度、合理密植,二改地膜,采用了幅宽170厘米的地膜,地膜覆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了80%,增加了一倍,三改播种机具,由原来的一膜两行改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即是一项省工栽培技术又是一项综合性的早熟高产栽培新技术,通过推广实践证明,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湿、保墒、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最突出的效益是可弥补温、光、水资源的不足,增强玉米耐霜冻的能力,使无霜期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2.
<正>我县玉米多为铁茬抢种,它既可为玉米生长争取到所需要的积温,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还可省种省工,节约成本;同时改良土壤,增加肥效,提高地力,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显著方法。一、选种。杂交种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极具增产潜力,少则可增产25-30%,多则可增产50-60%,适合我县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主要有郑单958、浚单20、中科4号,浚单22、鲁单981等,这些品种在我县多年种植,丰产稳产,是我县  相似文献   

13.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简称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同,玉米宽窄行栽培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改半精量播种为精量播种、改浅耕为深松、改低留茬为高留茬还田,隔年轮换休耕。因此这项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二是苗带平作轮换休闲与根茬还田相结合,既能防止风包地和雨水侵蚀,又能有效地保护土壤的有机质;三是田间管理由传统的三铲三趟一次追肥为一次深松追肥,减少了作业环节和减少作业面积,降低作业成本30%以上,即省工省时又节生产成本;四是蓄水能力增加、保墒能力增强。比常规垄作栽培土壤含水量提高1.8-3.2个百分点;五是可适当增加密度,实现以密增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和水稻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稻直播的优势:省工、省秧田、大田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中嘉8号在南湖区的直播实际情况,总结了中嘉8号直播田的栽培技术要点来减少成本、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溧阳市杂交籼稻再生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再生稻在江苏省溧阳市种植的适宜性及群体特征特性,以"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杂交籼稻再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再生稻每667 m2产量合计可达854.3 kg,较大面积种植一季稻增产30%以上。同时,再生稻头茬收获早,大米上市日期提前,填补了市场空白。此外,与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相比,种植再生稻具有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药、养地、增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革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提升农业种植水平,提出以下玉米与豆类间套种的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玉米选择株型紧凑、半紧凑,穗大、双穗率高的杂交中熟品种。大豆选用中早熟、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节数和荚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一、地膜覆盖、合理中耕节水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温度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露地玉米往往因底墒不足出苗迟,生长缓慢。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地温增高,促进玉米苗发育生长。地膜覆盖较露地种植,一般株高增加20厘米以上,抽雄  相似文献   

18.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是一项基于优良种子基础上的玉米种植新技术,此项技术省种、省时、省工、节本、增产,是实现玉米集约化种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出的绿色高粱产量高、品质好、管理容易、省工、投入少、效益高,可减少残毒危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高产栽培技术种植高粱的最突出优势是即具有高度的丰产潜力,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稳产性,对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生态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已经越来越成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荠菜是十字花科荠菜属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荠菜生长周期短,栽培技术简单,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年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由于荠菜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且种植起来省工省本,经济效益高,成为邵武市近郊菜农首选的名特优蔬菜之一。经过多年的种植,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