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讨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荆门区域的应用效果,2021-2022年在早春西瓜种植上开展了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试验,验证早春西瓜移栽覆膜后的应用特性、耕作层地温、大棚内湿度和西瓜产量,并对西瓜品质开展糖度监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全降解地膜覆盖下西瓜栽培的生育期差异不大;全生物降解白色地膜的增温效果略高于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PE白色地膜的增温效果略高于全降解白色地膜;不同处理覆盖地膜处理的西瓜产量差异不明显;拉伸负荷值PE白色地膜最高,全生物降解白色地膜次之,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最低;断裂伸长率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最高,全生物降解白色地膜次之,PE白色地膜最低;全生物降解地膜前期温度低裂解速度慢,后期温度高裂解速度快。全生物降解地膜自然裂解不需要回收,可以直接旋耕整地,不产生白色污染。本试验结果说明全生物降解白色地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但黑色地膜在西瓜栽培上应用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2.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鲜食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降解地膜在露地玉米种植使用中的具体降解情况,进行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鲜食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应用国产7.5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在植株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性状上均高于裸地无膜、常规PE膜、进口8.5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华盛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叶片数上表现差异不大;7.5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鲜食玉米产量上较裸地无膜、常规PE膜、进口8.5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华盛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分别高83.47%、6.58%、26.04%、23.88%;在降解速度上华盛降解地膜表现降解最快,其次是进口8.5全生物降解地膜、国产7.5全生物降解地膜,常规PE膜未出现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3.
新疆加工番茄应用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在新疆加工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设置3种PBAT生物降解地膜、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和露地种植(不覆膜)共5个处理,在新疆昌吉市加工番茄主要种植区开展生物降解膜应用试验,系统分析了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加工番茄土壤温湿度、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天野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50 d左右开始降解,山东清田和蓝山屯河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65 d左右开始降解,在加工番茄收获期降解面积达到60%,收获后的10月上旬埋土部分基本降解。蓝山屯河、山东天野和山东清田3种生物降解地膜在机械覆膜过程中未出现断裂和粘连,能够满足新疆加工番茄生产过程中机械覆膜要求。与传统PE地膜相比,PBAT地膜开始破裂之前日平均土壤温度比PE膜处理低0.81℃,但两者比露地处理分别高1.13℃和1.94℃,说明PBAT地膜在开裂之前土壤保温性能较好,与PE地膜保温效果相当。山东清田生物降解地膜透湿率为210 g·m-2·24 h-1,高于蓝山屯河和山东天野生物降解地膜的透湿率,远低于全生物降解地膜国家标准。与PE地膜处理相比,山东清田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增产6.0%,蓝山屯河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增产2.4%,二者加工番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山东天野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加工番茄减产13.3%。蓝山屯河和山东清田2种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番茄产量、产值和纯利润与PE地膜持平,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新疆加工番茄生产中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在马铃薯生产中的试验表明,与普通白色PE地膜相比,不同品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等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8 μm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商品薯667 m2产量比普通白色PE地膜下降26 kg,收益减少143元。综合考虑普通地膜残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农膜回收处理成本等因素,认为8 μm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7 μm普通PE白色地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测试及对旱地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旱地马铃薯绿色覆盖栽培需求,引进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其抑蒸效果、田间降解特性及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抑蒸效果显著低于对照PE黑膜,140 d内抑蒸率较对照PE黑膜低41.73%,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1抑蒸效果最佳,达到61.32%。供试的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田间埋设180 d的降解率为4.77%~28.79%,平均为13.18%,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10降解率最高,达到28.79%;田间起垄覆盖174 d后,供试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膜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破裂,其中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2的破裂程度最严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4、DX7、DX10膜面完整性较好。供试的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平均较对照PE黑膜覆盖减产3.18%,WUE较对照PE黑膜覆盖降低了6.69%。综合考虑认为,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1、DX7综合表现优良,可在定西市旱地马铃薯全膜(黑膜)覆盖大垄双行栽培中进行生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PE地膜(CK1)和裸地(CK2)为对照,研究了全生物降解地膜(A、B、C、D、E、F)在豇豆栽培中的降解过程,分析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豇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豇豆生长的影响与普通地膜相当;全生物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覆盖豇豆的产量高,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地膜覆盖豇豆的产量均高于裸地处理,其中D处理显著高于裸地处理。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覆盖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当,本研究认为在海南以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常规PE地膜的可行性。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常规PE膜为对照,比较了2个厂家3种不同厚度的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各裂解期的表土温度差异及其对荔浦芋桂芋1号产量品质等的影响。春季降解膜在处于完整阶段和出现小裂缝的诱导期均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厚度4 μm的降解膜裂解较快、抑制杂草和保湿效果较差,致使荔浦芋产量较低,厚度8和10 μm的降解膜覆盖的荔浦芋产量与PE地膜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可以替代PE黑色地膜用于荔浦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在玉米上使用全生物降解膜及普通地膜的效应,开展了不同地膜覆盖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地膜(PE膜)覆盖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与无地膜覆盖相比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对杂草抑制效果极显著,普通地膜(PE膜)与全生物降解膜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3种地膜在设施甘蓝栽培上的田间增产效应及自净能力,以期为全生物降解膜在结球甘蓝上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苏甘35甘蓝为试验对象,全生物降解地膜、强化耐候地膜和普通PE地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3种地膜对设施栽培结球甘蓝产量及环境的影响试验,以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对设施甘蓝产量、土壤性状及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甘蓝产量、土壤性状影响不显著,但使用全生物降解膜栽培可降低30%的生产成本,使用强化耐候地膜可显著提高地膜回收性。  相似文献   

10.
以“五星大苠茄”茄子品种为试材,采用普通PE地膜与5种可降解地膜对栽培茄子生长及土壤水分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水分、茄子生长的影响,分析茄子生育期全生物降解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显著高于普通地膜,其中:白色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快于黑色全生物降解膜。土壤含水量在茄子生长前期与普通地膜无差异,茄子产量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但全生物降解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茄子生育期显著低于普通地膜。全生物降解膜对茄子的株高、茎粗、含水量,以及产量的影响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但对环境的友好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试验区域以购于浙江家乐蜜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黑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是具有可行性的,但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生物降解膜和PE地膜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增产效果,解决PE地膜在土壤中残留带来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使用,以大西洋3号为供试品种,试验了生物降解地膜和2种PE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生物降解膜处理的马铃薯产量高于覆盖PE地膜处理的产量,处理4(覆盖生物降解膜)马铃薯亩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分别为2 824.5 kg和79.8%,不覆盖地膜的处理1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最低。在马铃薯生长前期生物降解膜的增温保墒性能优于PE地膜。覆盖生物降解膜与PE地膜相比,土壤脲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微生物碳氮含量以生物降解地膜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覆膜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土壤温度及含水量,进而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12.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烤烟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烤烟覆盖栽培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m×0.010mm白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烤烟覆盖栽培的效果最好,产量和产值分别达2 162.70kg/hm~2和50 426.70元/hm~2,分别比PE膜覆盖栽培(2 098.20kg/hm~2和4 8651.90元/hm~2)增加64.50kg/hm~2和1 774.80元/hm~2,增长3.07%和3.65%;上中等烟率增加3.58百分点,节约成本199.20元/hm~2,且烟叶的物理结构适中、化学成分协调;在覆膜135d时,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率达63%,比PE膜(3.5%)增加59.5百分点,有效解决了环境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省佳县进行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旱地覆盖高粱试验。结果表明,1 300 mm×0.007 mm 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与1 300 mm×0.007 mm PE渗水地膜覆盖之间产量水平相当,比无覆盖对照明显增产35.06%;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65 d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与PE渗水地膜相近,覆盖65 d到收获前均低于PE渗水地膜;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50 d开始破裂,地面膜呈现网状裂解,收获时膜的残留率为30.81%;地面膜网状裂解形成的近地面微生态环境,可能更利于作物后期的生长。PPC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全生物降解膜替代传统PE地膜是解决农业废旧农膜污染问题的重要创新举措。本文分别选用厚度为0.01mm和0.008 mm的PBAT材质及PLA+PBAT混合材质共4种类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厚度为0.01 mm的普通PE膜为试验材料,并设置未使用和上年度使用过的相同类型新旧地膜进行填埋试验,比较不同类型地膜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相同填埋条件下,较之PE地膜,新的4种全生物降解膜均发生不同程度降解,随时间推移全生物降解膜降解加剧,12个月后,厚度为0.01 mm和0.008 mm PBAT处理分别降解为碎裂模块,失重率分别为66.67%和67.75%,厚度为0.01 mm和0.008 mm PLA+PBAT处理降解为微小碎片,失重率分别为71.88%和73.43%。已使用过但未降解的4种全生物降解膜亦均发生类似降解趋势,12个月后,较新生物降解膜失重率分别高5.53%、15.23%、10.82%和11.40%。结合本试验结果,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向农户推荐适宜类型的全生物降解膜。  相似文献   

15.
试验主要是为了比较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使用全生物降解、强化耐候地膜、普通地膜(PE)三类地膜的生物效应,验证地膜保温降湿效果、对作物生长发育、土壤地膜残留量的影响,为我市地膜减量替代提供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系统分析了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为先出现裂纹,然后出现孔洞,最后破碎成小块,中间伴随着地膜变薄、变脆。巴州棉花降解地膜出现碎裂期的时间较阿克苏提前4 d,喀什玉米出现大裂期的时间较和田地区提前7 d;但同一作物不同地区之间降解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处于诱导期之前,除巴州棉花降解地膜膜下5 cm的平均土温低于PE地膜外,四地州棉花和玉米降解地膜膜下5 cm和10 cm的土壤温湿度均高于PE地膜,但两种地膜的土壤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作物收获期和播种前土壤养分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巴州和阿克苏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的棉花产量分别较PE地膜提高8.33%和6.48%,喀什与和田地区玉米分别较PE地膜提高3.67%和14.97%,但两种地膜的作物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良好,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与PE地膜相当,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PE地膜应用于南疆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对作物和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生物降解地膜在鲜食玉米和甘薯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以BF_1(国内PBAT材料)、BF_2(进口PBAT材料为主)和BF_3(国内PPC材料)3种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以PE(普通聚乙烯)和LD(裸地)作对照,系统分析生物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降解情况以及对农田土壤温度、土壤墒情、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性能不及PE地膜,但均优于LD,可使鲜食玉米和甘薯提早成熟,产量和外观品质提升。其中,BF_1和BF_3处理的鲜食玉米产量分别为18 652.66和18 125.73kg/hm~2,与PE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BF_2和LD处理;BF_1和BF_3处理的甘薯产量分别为31 586.16和29 933.48kg/hm~2,与PE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LD处理。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在鲜食玉米和甘薯上的经济效益均高于LD,不及PE地膜,其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BF_1BF_3BF_2。综合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在北京的鲜食玉米和甘薯生产上应优先选用BF_1,通过应用生物降解地膜逐渐替代PE地膜,实现地膜应用的无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降解地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试验以番茄(甜脆脆)为材料,以聚乙烯地膜(PE)为对照,研究PBAT/PLA木质素生物降解地膜(MZS)、PBAT/PLA腐殖酸生物降解地膜(FZS)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酶活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下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有所差异,覆盖MZS地膜后土壤真菌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高于覆盖PE和FZS地膜,覆盖FZS地膜后土壤真菌Ascomycota和细菌Verrucomicrobiota、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高于覆盖PE和MZS地膜;覆盖FZS和MZS地膜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覆盖PE地膜;相较于覆盖PE和MZS地膜,覆盖FZS地膜番茄茎粗分别显著增加5.99%和3.14%。以上表明,不同地膜覆盖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酶活性及番茄生长,其中覆盖FZS地膜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山西旱作区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影响及其降解性能,在山西省朔州市布置地膜覆盖试验,设4个处理[普通地膜(PE)、PLA/PBAT复合型降解地膜(PP)、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PB)、不覆膜(LD)]。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相比,地膜覆盖使谷子产量平均增长32.6%,但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覆盖时间的增加,2种可降解地膜水蒸气透过量显著增加,表现为PB膜>PP膜>PE膜。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显著下降,表现为PE膜>PP膜>PB膜,微观形态和化学结构变化显著,普通地膜变化不明显,微观表面粗糙度表现为PB膜>PP膜>PE膜。PB膜在保障谷子产量的同时降解效果最佳,农田残留最少,覆膜150 d后降解率达到74.8%,降解残片以<2 cm2和2~5 cm2的中小规格为主。从谷子产量、地膜物理性能、化学结构和降解残留度等方面综合评价,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确保谷子产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PE膜的替代品应用于晋北地区旱地谷子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全生物降解地膜可改善农田土壤的透气性,提升和保护耕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本试验通过在甘谷县早春地膜马铃薯上应用全生物降解膜,掌握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性、保墒性、降解情况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春地膜马铃薯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膜增温保温保墒效果差异不明显;全生物降解地膜从覆盖到出现裂纹需要70 d,在7月上旬马铃薯成熟时,该膜只是裂口伸长,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降解;覆盖普通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时,起垄时垄面一定要平整,不能有凸起的土块,否则造成降解地膜裂纹提早出现,影响增温、保温、保墒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