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手术切开胆总管后,采用边夹、边切、边缝、边牵引方法逐渐向上显露和切开肝内1~3级胆管,取净结石,解除肝胆管狭窄,修整肝胆管成一个宽大、平整光滑的肝胆管盆;然后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并建立一个联合的抗返流装置,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约达94%。92例术后均行胆道引流管造影,发现9例肝内胆管终末支有残石,残石率为9.8%。讨论了不横断胆总管的肝胆管盆Roux-y定向引流术的优越性,认为该术式既能取净结石及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又能抗食糜逆流和可避免术后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术后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留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碎石、表麻胆管松动结石、水压冲击和结石表面注入H202后经胆道镜取石的方法治疗136例胆道难取性残留结石。结果:136例中,用活检钳碎石83例;用1%利多卡因注入含残石胆管、胆管壁松驰,结石松动套入取石网篮碎石18例;用生理盐水加压冲击胆管使结石松动,再用网蓝碎石19例;注入H202至残石表面,使之腐蚀碎石16例。结论:活检钳碎石,表麻后松驰胆管壁,生理盐水加压冲洗胆管和注入H202至残石表面腐蚀变小,再套入取石网蓝勒夹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术后残留难取性结石的较为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自Phlip1991年行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以来,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逐渐受到肝胆外科医生的青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5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MPCNL治疗33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5例术后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MPCN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84.8%(28/3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3/33)。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清除率,联合体外冲击碎石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B组30例,采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7.2% vs 63.3%,P<0.01)。A、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单孔多通道装置,经后腹腔入路,在气腹完全腹腔镜下分离出输尿管结石嵌顿段,撤除单孔多通道装置在无气腹直视腹腔镜辅助下切开行输尿管取石、安置双J管、缝合,手术35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9例,输尿管中段结石6例.结果 所有手术都取得成功,手术时间40~68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15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无结石遗留.结论 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随临床实践、机械改进,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将得到更完善和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方法有多种,例如T管引流、肝肠吻合术以及胆管探查取石等。但根据相关临床资料数据显示,肝肠吻合术能够比较彻底的解除胆管梗阻,将结石取干净,并且能够比较彻底的消除患者肝胆管结石病灶[1],较其他肝胆管结石治疗方法效果要好,值得继续研究与推广应用。我们对8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肠吻合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91年至今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胆管结石267例作分析。治疗途径分别有术中胆镜取石、左肝小切口、皮下盲襻和术后瘘道取石;取石方法包括吸引法、钳夹法、蚕食碎石、超声碎石、胆镜扩张和扩张于扩张法。结果:按照纤维胆镜取石的治疗标准成功262例。失败5例。术中胆镜取石成功率为99.2%(124/125例),术后瘘道取石成功率97.7%(83/85例),经皮下盲襻取石成功率97.1%(34/35例),经左肝小切口取石成功率95.5%(21/22例),无严重并发证。结论: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结石疗效满意,强调手术、内镜、碎石、术中B超、术中造影等相互配合方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胆道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经T管胆道造影和B超检出残余结石53例(93.0%,53/57),35例(85.4%,35/41)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5例(5/6)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尽结石,仅6例(10.5%)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及术中的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 5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困难原因分别为 Calot三角区粘连 89例 (占 84 .6 % ,与以下各原因比较 P<0 .0 5 ) ,胆囊与邻近脏器粘连 2 7例 (占 2 5 .7% ) ,胆囊颈部嵌顿结石 2 0例 (占 1 9.1 % ) ,胆囊肿大 2 3例 (占 2 1 .9% ) ,胆囊炎症充血、水肿、壁增厚≥ 0 .6 cm 1 8例 (占 1 7.1 % ) ,胆囊萎缩 34例 (占 32 .4 % ) ,肝外胆管变异 2 1例 (占 2 0 % ) ,血管变异 2 6例 (占2 4 .8% ) ;其中有 86 .7%的病例合并两种以上的困难原因。成功 1 0 1例 ,成功率 96 .2 % ,无胆管损伤、死亡病例。结论 :Calot三角区粘连为常见困难原因 ;Calot三角区粘连处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县医疗中心于2004年5月至2006年8月共完成胆囊管嵌顿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3例,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术后胆道镜进行临床应用性研究并探讨提高残石取净率的方法.方法: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结果:应用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石925例,成功率96.11%,结石取净率83.09%.结论: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石的解决起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的765例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其中单通道取石679例(88.8%),双或多通道取石86例(11.2%);一期取石731例(95.6%),二期取石34例(4.4%);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65.6±22.7)min。总结石取净率为88.0%(673/765)。术后出现动静脉瘘出血12例,冲洗液外渗3例,其余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一种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有症状,如异常出血、下腹痛、白带异常、带环受孕等,临床医生高度怀疑节育器异常的75例患者,先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再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观察节育器形状,位置及其与子宫腔,子宫内膜、肌层、浆膜层的关系,储存图像,并与宫腔镜、腹腔镜或破腹取器术等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5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节育器异位至腹腔1例;节育器形状正常但位置下移21例;节育器位置下移(或变形)合并肌层嵌顿为32例,其中浅嵌顿22例,深嵌顿10例;节育器在宫腔内不同角度旋转19例;取环后残端嵌顿2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节育器异常准确率100.0%,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节育器异常准确率74.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节育器在宫腔内肌层浅嵌顿,不同角度旋转的诊断,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节育器异常图像清晰,准确率高,明显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及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mini-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结果:37例47侧肾结石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属一期取净结石6例,二期取净结石24侧、三期取净结石9侧.结石总取净率83.0%(39/47);37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ini-PCNL联合URS治疗中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具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微创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8年至2003年对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的病人进行了肝叶切除,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基层医院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期间应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7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性鹿角形结石8例,不完全性鹿角形结石19例。结果 27例患者中,所有患者一期手术均采用单通道取石,8例需行二期手术,其中经原通道取石4例,另4例建立新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66.7%(18/27),总体结石清除率88.9%(24/27)。1例患者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余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具有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一期肾穿刺微造瘘后取净结石,2例经二期取净结石。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穿剌通道细小,创伤小,痛苦轻。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及结石清除较彻底等优点,其可替代经皮肾镜取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肝内胆和细胞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加做CT延迟扫描,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均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例CT表面低密度,伴肝内胆管扩张6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例;增强扫描呈线样强化5例,网络样强化4例,结节状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