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纯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曾和生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5):55-57,54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施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不同立地条件下红豆树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容器苗与裸根苗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树在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在成活率和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差异,随着立地条件变差,容器苗与裸根苗之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距逐渐拉大,对造林成效的影响依次为:胸径成活率树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和苗木类型对红松林分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和裸根苗成活率、保存率、10年生树高和蓄积差异显著,容器苗优于裸根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10年生树高和胸径、蓄积差异显著,立地条件优立地条件良立地条件差。容器苗林分的病虫害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例题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切根多次切根处理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启远 《绿色科技》2019,(11):175-177
在马尾松间伐林地采用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不同类型的枫香苗木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3种枫香苗木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年生容器苗造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最大,造林保存率达91.75%,树高达9.7m,胸径达8.48cm,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9.75m3/hm2,这说明容器苗造林保存率高,2年生苗恢复生长快,可在生产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佛山方竹母竹分株单株蔸苗、1年生营养袋实生苗、1年生实生裸根苗造林,对造林后竹苗的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笋)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木对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新发苗(笋)数量的影响为: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母竹分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8.
木荷营养泥团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瑞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73-76,85
以木荷半年生、1年生大田实生裸根苗为试验对象,采用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裸根苗秋植3种不同定植方式进行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裸根苗秋植;平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大小顺序为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裸根苗秋植,营养泥团苗秋植平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极显著高于裸根苗春植、秋植.营养泥团苗秋植造林的成本虽略有增加,经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多目标综合评价,营养泥团苗造林是较佳的定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相似文献   

10.
进行样地调查与树干解析,以研究米槠生长过程。采用米槠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比较造林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等指标,以了解两种苗木的幼林生长效应,并比较天然林与人工林米槠的早期生长。研究表明,米槠在10-20 a,树高、胸径生长较快;14-30 a,材积生长较快;树龄33 a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阶段。米槠容器苗造林的保存率、胸径、树高值均大于裸根苗,其中保存率比裸根苗高9.5%,胸径值大11.3%,树高值大4.6%。比较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早期生长,人工林树高和胸径值均大于天然林。米槠容器苗造林,可以促进米槠生长,取得较好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麻栎幼林开展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对麻栎树高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施用微生物有机菌肥2kg·株^-1+尿素2kg·株^-1对麻栎树高增长效果最好,施肥1年3个月后树高增长量为2.31m;微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施肥量配比对麻栎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施用微生物有机菌肥1kg·株^-1+复合肥2kg·株^-1和微生物有机菌肥2kg·株^-1+复合肥2kg·株^-11年3个月后,胸径增长量分别为0.99cm和0.89cm,均显著高于施用其它配比肥的。增施复合肥更有利于麻栎的均衡生长,而微生物有机菌肥是缓效性肥料,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活性有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复合肥(包括缓释肥)和磷肥配施对12a生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施肥后1a时的短期生长效应,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试验实施。施肥后1a时,处理组合林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长率分别达4.29%~12.37%,7.96%~22.58%和20.13%~38.39%,对照则是3.80%,10.21%和15.76%,处理组合间此3项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胸径增长率的主导因子是肥料种类,树高和材积的是磷肥施肥量。随着磷肥施肥量的增加,树高增长率随之提高,胸径则相反。肥料种类和磷肥施肥量的交互作用对胸径和树高增长率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的差异影响。云南松幼林胸径和树高生长对养分种类及其数量的需求具有差异,施肥以促进胸径生长为主。适宜的复合肥种类和磷施肥量配施可极显著促进林木生长。每5cm胸径作为计算施肥单位可实现精准施肥。综合理论与实际的最优处理组合,考虑到复合肥种类和磷施肥量交互作用结果,以及影响林木材积的主要因子,0.75和0.50kg/5cm的9个月缓释肥和磷肥配施可于1a的短期内促进云南松人工林幼林生长,提高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4.
以杂交马褂木幼林为供试对象,进行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追肥1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施洞氮复合肥0.25kg/株和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追肥3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以施尿素0.25kg/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09em和1.85m,比对照分别提高72%和111%。综合成本效益考虑,适合推广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依次为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1ks/株、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和尿素0.25kg/株。  相似文献   

15.
对定植3年的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进行5个处理和1个对照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15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75.4%,胸径生长量增加43.15%,最差的施肥配方是:50g尿素+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12.3%,胸径生长量增加8.12%。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安溪虎邱官埔林场对4a生光皮桦林分进行施肥试验。1a后,调查光皮桦的胸径和树高,计算不同施肥试验对光皮桦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4a生光皮桦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光皮桦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未施肥)相比,胸径增幅为21.07%~32.23%,树高增幅为19.78%~32.23%,单株材积增幅达86.58%~115.72%,本试验以尿素(N含量46%)和洋丰复合肥(N:P:K=15:15:15)各75g混合施肥方式效果最好,单株材积平均增幅达115.72%。  相似文献   

17.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以林木生长所需的3种N、P、K大量元素作为肥料养分组成,设计5种不同施肥处理(含对照)对柳窿桉(Eucalyptus saligna×E.exserta)无性系进行施肥试验。通过对试验林8、21、30个月生时的林木生长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可显著促进柳窿桉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但不同施肥量处理的树高生长没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的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明显,即施肥量大的处理的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效果要显著优于施肥量小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复混肥对湿地松中龄林的施肥效应,以8年生湿地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施用2种普通复混肥和自制松树专用复混肥为施肥处理,各处理的施肥量均为700 g·株-1;同时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自制松树专用复混肥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施肥3年后林分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较对照增长3.1%、4.7%、10.0%;施肥3年后自制松树专用复混肥处理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与2种普通复混肥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均有显著差异;施用有长效作用并具针对性的松树专用复混肥能获得较高的木材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杨树速生丰产林施肥技术试验研究Ⅰ.基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沙荒地进行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栽培,由于土壤瘠薄,一般情况下在种植前都必须施基肥,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追肥,改善林分的生长条件,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1~6]。因此,作者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对杨树速生丰产林进行了基肥施肥技术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宁夏中卫县赛金塘治沙林场,地处黄灌区与北部沙漠交接的地区,105 18°E,37 51°N,海拔1211 4~1221 6m,北干渠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5km,提水灌溉,控制高程1211 6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个别起伏较大的地区地面坡降达1/100~1/300。由于受北部沙漠的影响,有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