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尾菜厌氧消化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对于尾菜的资源化利用越来越重视,综述尾菜厌氧消化处理技术,讨论应用厌氧消化处理尾菜的酸化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研究共消化技术、不同反应器的有效性以及预处理的效果,提出了尾菜厌氧消化处理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初步探索形成了"以田间堆肥、半堆半沤、直接还田、工厂化生产有机肥等肥料化利用及青贮饲料化利用为主,以田间沤肥、黄粉虫/蚯蚓过腹利用、沼气化利用为辅"的尾菜资源化利用模式,组织制定了尾菜堆肥、沤肥、直接还田3个技术规程,使全省尾菜处理利用率由2012年的20.6%提高到了2015年的31.3%,有效遏制了尾菜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了尾  相似文献   

3.
浅谈尾菜加工饲料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大文 《科学种养》2014,(11):46-46
<正>尾菜是指新鲜蔬菜在采收、加工、运输、售卖过程中遗弃的残叶、残帮,以及净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根、茎、果实和大量残次蔬菜。与新鲜蔬菜一样,尾菜也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膳食纤维、有机酸和芳香物质等营养成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用途径,尾菜大都作为垃圾处理,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对蔬菜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来说也是一笔损  相似文献   

4.
尾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景学  孙桂波  王为  姚方杰  张广臣 《种子》2006,25(11):75-77
研究温度、光照、贮藏时间及GA3处理对尾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叶香茶菜种子存在休眠期,度过休眠期后发芽率迅速增加,到达峰值后如果不采取科学的贮藏手段,发芽率将迅速下降;GA3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适宜的浸种浓度为50mg/L;光线对尾叶香茶菜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其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南农业大省,农业废弃物种类多,量大面广的问题,本研究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业废弃物资源与有机肥产品特点设计了5种处理利用模式:(1)鸡粪+秸秆制成有机肥用于果蔬茶;(2)牛粪+烟末制作有机肥用于粮食与经济作物;(3)蘑菇渣等废弃物制作有机肥;(4)尾菜+饼粕制作有机肥用于蔬菜基地;(5)鸡粪+返料制作有机肥用于经济作物。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降低废弃物消纳和企业生产的时空成本,避免二次污染,获得了更多的有机肥料资源。这些技术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废弃物、不同规模企业提供了借鉴,解决了农业污染物就地处理的技术难题,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清水县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既可作为粮食食用,也可作为菜品。另外,马铃薯还是饲料生产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种植效益可观,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清水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病虫害问题发生严重,对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形成很大阻碍。为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是确保当地马铃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主要针对清水县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稻菜模式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种"稻—菜"不同耕作模式进行试验,采用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和对比分析,得出"稻—菜"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高的结论。在经济发达资金富裕而劳动力短缺地区,可采用处理①稻—秧草(经济绿肥)模式;在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而劳动力富裕地区,则可应用处理②稻—菜—菜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尾叶紫薇的成熟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和分析EMS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尾叶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MS处理能够抑制尾叶紫薇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4%浓度处理8 h和12 h后全部致死.2%浓度处理4 h的相对致死率为48.18%,接近半致死浓度.利用matlab建...  相似文献   

9.
高原夏菜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的战略主导产业。围绕高原夏菜采后处理、贮运保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预冷技术、气体变化规律,以及控制技术、保鲜剂研制等方面的研究,为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春季清园是花椒树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有效做好春季花椒树清园管理工作,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将石硫合剂在清水县花椒树春季清园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处理养殖尾水成为了近年来要着重研究的内容。目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主要包含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常常组合使用。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未来中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提供一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1.菜籽饼粕的利用技术 (1)双低菜粕高效饲用技术双低菜籽加工后的菜粕硫苷含量大幅降低至40μmol/g以下,克服了常规油菜饼粕硫苷含量高而难以直接饲用的弊端。但是,在硫苷含量降低之后,由于纤维对单胃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利用率的显著影响,纤维成为双低菜粕中最重要的抗营养因子,而且菜粕的品质还与菜籽的加工工艺和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加工是生产优质双低菜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富贵菜种苗为实验材料,以富贵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富贵菜离体快繁体系,对富贵菜再生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4%Na Cl O处理外植体3 min可取得最佳消毒效果,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提高植株成活率和生根率;富贵菜无菌苗在MS培养基上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在1/2MS培养基上有利于根部的生长;NAA诱导富贵菜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0.05 mg/L左右;富贵菜无菌苗经移栽后,成活率可达到90%左右。富贵菜的叶片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2.0 mg/L 6-BA+0.5 mg/L NAA中获得愈伤组织后,再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2.0 mg/L 6-BA+0.2 mg/L NAA+0.4 mg/L KT中获得再生芽。  相似文献   

14.
中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菜用大豆属豆科,大豆属,栽培大豆种,通常是指R6期~R7期籽粒饱满,荚色翠绿时采青食用大豆的总称。简述了菜用大豆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品种选择标准;对近年来菜用大豆的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和种子处理与贮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条锈病作为清水县冬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影响着小麦的生产安全。笔者对清水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为期5年的调查研究,在充分分析发病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当地小麦条锈病发生的规律,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农业防治及药剂防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介于34°32′~34°58′N、105°45′~106°30′E之间,属陇中南部半湿润区,年降水量662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55%.清水县城关川区中晚成熟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是从4月下旬后期到9月下旬后期,大致148d左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清水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生树木较多、品质较差等突出问题,通过高接换优的方式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适合核桃低产园改造提升的技术措施,为核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促进核桃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18.
垄稻沟鱼以稻田进水口挖10-20m^2的鱼坑,坑深1.5m以上,冬季存水养萍放养种鱼6-8条,鱼苗500-600尾,稻田1m宽起垄,宽窄行插植水 稻,能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实现晚稻和冬菜免耕栽培,节约人工,便于稻、鱼、菜(绿肥)管理、改善稻、鱼、菜(绿肥)生长环境,夺取稻、鱼、菜(绿肥)高产稳产,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瓜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水平的提高,瓜菜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瓜菜的品质与产量。因此,做好瓜菜播种期种子消毒与土壤处理是保证瓜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姚代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296-300
通过建立天水市农村信息化系统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以天水市5 县2 区作为评价单元对其信息化效率进行测度分析,获得投入产出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麦积区、秦州区、秦安县和甘谷县农村信息化效率为DEA有效,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县农村信息化效率为非DEA有效;(2)麦积区、秦州区、秦安县和甘谷县为规模收益不变,武山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县为规模收益递增;(3)非DEA有效的武山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县通过模型修正得知,减少一定量的投入,可以有相应比例的产出,以达到相对平衡的最佳效益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