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玲  王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61-5462,546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了羽衣甘蓝强自交不亲和系、弱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亲和系的柱头和花粉蛋白质谱带,并进行自交,以考察亲和指数。结果表明:强自交不亲和系的成熟柱头(S)和弱自交不亲和系的成熟柱头的蛋白谱带有明显差异;强自交不亲和系有特异谱带的出现,而弱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柱头上没有特异谱带。对比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前2~3 d的柱头(S′)与成熟柱头(S)的蛋白质谱带发现了S特异蛋白质的准确位置,其等电点为8.5~9.1。此法可用于鉴定羽衣甘蓝的自交不亲和性。用同种方法处理花粉,没有发现自交不亲和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遇到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现象的发生。[方法]对11份不同芸芥材料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交研究。[结果]7-5-1-1、7-5-1-2、芸芥SI-1、和田芸芥I、87-86I、定西芸芥I、渭芸-7I、87-85I、9421I这9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自交的亲和指数均小于1,表现为不亲和,说明它们为S等位基因纯合、自交不亲和性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这9份材料中存在6种S等位基因型;06武芸3和马厂芸芥I这2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结论]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3.
水师营10号是由97—3.8—10和97—6-12—29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97—3—8.10是以小型城阳青为材料,通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叶色淡绿,球叶合抱,叶球炮弹型,单株重1.5kg左右,生育期短,包心速度快。较抗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97—6—12—29是以北京新三号为材料,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植株为细高直筒型,株高46cm,开展度25cm,叶色绿,叶球叠抱,单株重2kg左右,生长期75d左右,结球紧实,配合力强。高抗霜霉病、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了甘蓝(BrasicaOleraceaL.)自交不亲和系与亲和系的柱头和花粉蛋白质谱带,并进行自交,以考察其亲和指数。结果表明,自交不亲和系与亲和系的柱头蛋白质谱带有明显差异:6条带只出现于自交不亲和系中;亲和系柱头没有特异带。对比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前2~3天的柱头与成熟柱头的蛋白质谱带,发现了S特异蛋白质的准确位置,其等电点约为8.3~8.5。此法可用于鉴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以双蒸水和疏基乙醇作为提取液处理花粉,均未发现自交不亲和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5.
采用秋水仙素诱变二倍体青梗白菜早油冬,获得四倍体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将其与另两个四倍体苏州青和热优2号的亲本R1杂交,从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明显的株系,分别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用这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成F1代杂交种,即获得青梗、优质、抗热的同源四倍体白菜杂交新品种--暑优1号。  相似文献   

6.
孙加顺 《北京农业》2004,(10):39-39
山东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种苗研究所以国内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农业生产急需为选题方向,走“育、繁、推”科技经济一体化路子,利用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综合选育技术,育成了抗病性等重要经济性状与高配合力有机结合的石特79-3和京90-1自交不亲和系,实现了我国大白菜自交不亲和  相似文献   

7.
自1972年以后,我们开展了甘兰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的选育工作。先后育成211、219、271等自交不亲和系。为了解决自交不亲和系需要剥芮繁殖的困难,1978年开始了自交不亲和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选育工作。到1980年,在选育保持系的研究中,共测交了244个组合,其中有52个组合(占21.3%),能保持自交不亲和。证明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自1948年开始在疏菜上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以来,目前国内外十字花科疏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自交不亲和系杂种。日本学者治田辰夫(1958)分析了甘兰和大白菜一些品种中一对不亲和基因问的四种遗传类型,进一步推动了自交不亲和性遗传的研究。饲用甘兰型油菜(B.napus·L·)自交不亲和性对自交亲和性通常是显性(Mackay,1976、1977)。在油用甘兰型油菜中,瑞典Olsson(1960),从欧洲油菜(B.napus,L.)分离出自交不亲和后代。在籽用油菜中,要育成隐性的自交不亲和系以及解决剥蕾繁殖自交不亲和系费工较多的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对甘兰型自交不亲和系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甘兰利用杂种一代优势,目前主要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种子。因此,选育出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是利用甘兰一代杂种优势的基础,我们从1974年开始甘兰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工作,至1978年选育出781、782、783、784、785五个株系的自交不亲和系。  相似文献   

10.
温州各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花椰菜品种提纯复壮和繁种技术、品种间人工杂交和选育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等研究。温州花椰菜种子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该文介绍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不亲和性的测定方法,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繁殖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根外追肥对甘蓝结实率及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的障碍,繁种十分困难。我们曾利用5%的食盐溶液[1]和钾、钼、硼、锌等肥料[2]对甘蓝进行根外喷施,对改善和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率有一定效果,但因各种肥料处理组合较多,对各肥料尚未  相似文献   

12.
金来秋白2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京16和自交不亲和系汉28-8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抗病、优质、耐贮、适应性广等特点,适播期长,山东省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3.
晋白菜7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2002-14-15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02-13-5-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5~90 d。植株长势强,株高65~70 cm,开展度60~65 cm,球形指数3.5左右;外叶深绿,叶柄浅绿,叶球直筒舒心,结球紧实,单株质量3.4~4.0 kg,净菜产量115.5~120.75 t/hm2;对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太原二青,品质优,耐贮运,适宜山西及周边地区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以萝卜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花期和蕾期自花授粉的柱头与花柱,结果发现自交不亲和与自交亲和材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自交不亲和材料花期授粉后柱头上出现严重的胼胝质反应,花粉很少萌发,即使萌发也不能正常生长,出现弯曲或背向生长,花粉管顶端膨大不能穿越柱头乳突细胞;自交亲和系萝卜单株花期、蕾期以及自交不亲和系单株蕾期授粉后花粉多数能够正常萌发并穿越柱头进入子房.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交亲和指数测定,结果与荧光显微镜测定法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因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可以准确快速鉴定萝卜的自交不亲和性,从而提高优良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5.
萝卜自交不亲和特性的荧光快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萝卜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花期和蕾期自花授粉的柱头与花柱,结果发现自交不亲和与自交亲和材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自交不亲和材料花期授粉后柱头上出现严重的胼胝质反应,花粉很少萌发,即使萌发也不能正常生长,出现弯曲或背向生长,花粉管顶端膨大不能穿越柱头乳突细胞;自交亲和系萝卜单株花期、蕾期以及自交不亲和系单株蕾期授粉后花粉多数能够正常萌发并穿越柱头进入子房.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交亲和指数测定,结果与荧光显微镜测定法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因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可以准确快速鉴定萝卜的自交不亲和性,从而提高优良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6.
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白菜型油菜不亲和性以及授粉方式的研究表明:①白菜型油菜的亲和性因品种(系)而异,不同品种(系)的亲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可根据其亲和程度采用不同的繁种方式。②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品种(系),其自交不亲和性表现在特定的时期,说明控制自交不亲和的基因只在特定时期表达。③具有自交亲和性的品种其自交后代的亲和性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④自交亲和性品种(系)的雌蕊发育较自交不亲和品种(系)晚,蕾期授粉能力弱。  相似文献   

17.
宁夏枸杞自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枸杞的11个品种和3个新优系去雄套袋、同株同花自交、同株异花自交、异品系异交,初步判定:宁夏枸杞的自交亲和指数为2;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只有在有种子的情况下才能坐果;自交亲和性在种内存在较大变幅。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宁夏枸杞已由自交不亲和向自交亲和演变,麻叶系单花自交与株内自交结果有较大差异,是一种“部分自交亲和”的变异,宁杞1号是典型的高度“部分自交亲和”的材料;青果坐果率、红熟果实收获率与亲和指数之间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但不宜作为亲和指数使用;单果重与种子数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异交有助于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增加坐果率与单果重。自交不亲和是诸多材料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宁杞1号得益于其极高的部分自交亲和水平,新品系0207同株自花异花自交指数均高,从丰产、稳产角度看,在新优系中最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 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的现象,本试验对10份芸芥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 交,同时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表达器官进行了DDRT-PCR扩增研究。结果表明,芸芥1、芸芥3 、芸芥5、芸芥6、芸芥8、芸芥9和芸芥13这7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的亲和指数均 小于1,即表现为不亲和性,说明这些材料属于S等位基因纯合的不亲和系;而芸芥2、芸芥4 和芸芥10这三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套袋自交时,呈现出不亲和性不稳定的现象,即一部分 杂交表现为亲和,另一部分杂交表现为不亲和,说明这3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D DRT-PCR扩增结果表明,芸芥自交不亲和S基因只在柱头组织中表达,其属于组织特异性表达 。因此,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 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 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结球甘蓝为材料,调查了晨光平头、四月慢及丰田等3个品种自然群体中自交不亲和株的分布;探讨了晨光平头父代亲和指数的不同选择强度对子代亲和指数的影响;分析了丰5、四2、晨27等3个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各代亲和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的选择强度越大,选择效果越大;连续选择自交亲和指数低的单株自交4~5代,是选育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保持系的选育及其利用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有望解决大量繁自交不亲和系的困难。通过对国外和国内50份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271”,“SI1300”恢复性或保持性的研究。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中找到了SI系的保持系,并得到4个保持效果好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材料,大部分材料能恢复自交不亲和特性,历而易于选育到优良杂交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保持系配制的单交和三交杂种都有一定的产量潜力,通过筛选适当的恢复系有望得到优良的自交不亲和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