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25℃条件下,储藏密闭环境内N2、O2和CO2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无差异,偏高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在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并且这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其中储藏环境中CO2浓度在各时间段的大小为:偏低水分玉米安全水分玉米偏高水分玉米,且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安全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偏低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CO2的累积量在有氧呼吸阶段随耗O2量增加而增加,在无氧呼吸阶段CO2累积量和耗O2量无关。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25℃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4种不同温度(15℃、20℃、25℃和30℃)条件下,自身呼吸消耗O2的百分含量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呼吸速率随储藏时间和氧浓度变化均呈非线性变化,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含水量越高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越快,对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温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快。1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047~0.431mL·g·d-1、安全水分0.059~0.574mL·g·d-1、偏高水分0.071~0.707mL·g·d-1;2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43~0.520mL·g·d-1、安全水分0.183~0.734mL·g·d-1、偏高水分0.173~0.707mL·g·d-1;2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9~0.910mL·g·d-1、安全水分0.192~1.170 mL·g·d-1、偏高水分0.241~1.197mL·g·d-1;3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4~1.360mL·g·d-1、安全水分0.203~1.541mL·g·d-1、偏高水分0.256~1.964mL·g·d-1;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氧浓度的降低而减弱。通过对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和氧浓度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呼吸速率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密闭环境条件下储藏玉米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3.
CO2气调储粮技术对粮食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进行了粮食在不同CO2气体浓度、不同粮食水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储藏后的粮食真菌区系变化情况、尤其是在粮食水分较高、储藏温度较高的条件下CO2对粮食真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绵阳CO2气调库粮食真菌的区系变化实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2气调储粮方法对水分在15%以内的各种粮食上着生的粮食真菌于15~35℃的温度范围内在较长时间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低水分粮的长期储藏;60%高浓度的CO2对水分在15%~16%的高水分粮于15~25℃温度范围短时间内(品质较差的粮食15天、品质较好的粮食140天左右)有较好的防霉作用,但粮食感官品质有所下降;35%以下浓度的CO2对高水分粮在15~35℃温度范围内均不能较好地抑制粮食真菌的生长,粮食储藏一段时间后就发生霉变;CO2不适宜于高水分粮在常温下的长期储藏,即使是60%以上浓度的CO2也不能很好地抑制高水分粮上着生的引起粮食霉变的储藏性真菌。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菜花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浓度的O2和不同浓度的CO2气体配比混合对菜花气调贮藏的影响。贮藏期间通过对新鲜菜花失质量率、VC、可滴定酸、呼吸强度、PPO酶活的测定,确定最佳贮藏条件。试验表明,菜花在4℃,O2体积分数为5%和CO2体积分数为3%的气体配比混合条件下,贮藏时间为17 d。菜花贮藏环境中的最大可耐受CO2体积分数为6%。  相似文献   

5.
CO2气调储粮启封后品质变化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CO2气调储藏后的不同水分、不同品质的籼米和粳米,在粮温30℃左右和20℃左右等不同条件启封进行室内试验和实仓试验。启封后不同时间分别取样进行品质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大米品质是启封后品质变化的关键。而大米的水分含量和启封时的温度是CO2气调储藏启封后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巴西研究者最近报道了对不同水分的玉米在不同储藏温度、不同的储藏条件(如施用菌剂,或采用气调储藏、机械通风储藏)下,储藏在钢板仓内,检测其28d中黄曲霉素素生成的情况。试验结果,储藏在18℃~20℃温度下,水分偏低而未采用机械通风的玉米.黄曲霉毒素生成量低,以Ipro  相似文献   

7.
蓝莓塑料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4种调气嘴调控的塑料气调箱进行箱内气体成分变化规律及贮藏蓝莓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0±0.5)℃条件下,装有蓝莓果实的4种调气嘴调控的塑料气调箱内有相似的气体变化规律,即CO2含量不断上升,O2含量不断下降,均在22天时出现CO2明显增加现象。蓝莓贮藏75天结果表明.各处理气调箱内的气体环境均可显著地控制果实腐烂率与软果率.其中调气嘴B处理气调箱内的蓝莓果实保鲜效果最好.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达到91.23%。塑料箱式气调保鲜技术贮藏蓝莓适宜的气体浓度为:CO2 10%~12%,O2 6%~9%。应用该技术贮藏蓝莓可比现有其它贮藏方法延长保鲜期30~40天.  相似文献   

8.
以自然带菌稻谷和玉米为材料,通过测定粮食在密闭环境中释放CO2的量,研究不同水分粮食(稻谷13.4%、14.5%和18.5%,玉米13.7%、15.3%和16.5%)在不同温度(20℃、25℃和30℃)和不同氧浓度(0、2%、5%、10%和21%)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以研究所得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温度、粮食水分和氧气浓度3个自变量因素的呼吸速率数学模型,用以预测不同储藏条件下自然带菌稻谷和玉米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9.
在适宜的条件下,花生可以长期储藏而品质不受影响。花生通常都是储藏在低温库中的。但是,由于低温储藏的费用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而就需要一些花费较少的方法来取代低温储藏,以保藏高质量的花生。由于不施用杀虫药剂就可以控制住害虫和微生物的危害,所以,采用气调储藏的方法来保藏粮食时很有吸引力的。低于1%的低氧空气已经用于储藏以控制害虫和真菌。在储藏中,可通过使用氮气(N_2)或脱水的丙烷气及天然气的燃烧气(BG)产生低氧气体,或者也可以把二氧化碳(CO_2)冲灌进储藏库中。水分是真菌生长繁殖的关键因素。当用气调方法储藏水分为12—15%的玉米时,玉米品质及其微生物区系均不发生变化。但是,倘若在环境温度下采用60%的 CO_2,BG 气或 N_2的气调法储藏高水分玉米或花生一个月,其微生物区系将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3种气调保鲜箱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变化及对杨梅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0℃冷藏条件下,使用气调保鲜箱杨梅适宜贮藏时间为20天,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气调箱-2效果最好.气调箱-2在贮藏6天时O2、CO2含量达到平衡;在贮藏12~15天时CO2含量达到峰值20.65%,O2含量接近2%,该环境条件有利于杨梅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作为天然保鲜剂,O2、N:、CO2作为气调包装的气体成分,对冷却羊肉进行保鲜处理,以感官评分、TVB—N值、pH值、菌落总数和色差光学指标L值、a值为考察指标,研究天然保鲜剂和气调包装在冷却羊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O.03%的茶多酚单独与气调配合使用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茶多酚与维生素C、维生素E组成复合保鲜剂配合气调包装使用效果更佳。最佳的保鲜条件为0.02%茶多酚与0.03%维生素C、0.03%维生素E结合50%O2+25%N2+25%CO2气调包装协同处理,可使冷却羊肉保鲜25d。  相似文献   

12.
杨梅自发气调保鲜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3种气调保鲜箱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变化及对杨梅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0℃冷藏条件下,使用气调保鲜箱杨梅适宜贮藏时间为20天,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气调箱-2效果最好。气调箱-2在贮藏6天时O2、CO2含量达到平衡;在贮藏12~15天时CO2含量达到峰值20.65%,O2含量接近2%,该环境条件有利于杨梅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3.
将寒富苹果分别置于10组不同比例O2和CO2的气调装置中(对照是流动的空气),在0℃条件下贮藏60d.研究不同气调参数对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果实的硬度虽然保持较好,但是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CO2伤害,当环境中的CO2浓度〉1%时,果实NCO2伤害而产生褐变。VC含量减少,电导率上升。总体品质下降,然而对照果实始终未发生褐变的现象。说明寒富苹果是不耐CO2气体的苹果品种,贮藏期出现的果实褐变是由CO2伤害造成的。因此,寒富苹果在贮藏时.应及时通风换气.如在贮藏中采用塑料袋包装,应避免扎口,防止果实产生CO2伤害。  相似文献   

14.
在实仓应用中,对CO2气调储藏启封后籼稻谷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储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O2气调储粮启封后籼稻谷的品质没有明显的变化。CO2气调储藏启封后与常规储藏的籼稻谷品质变化速度都很慢,没有明显的差异。CO2气调储藏启封后品质变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稻谷的品质好和稻谷的水分低。  相似文献   

15.
以常温下已储藏1年的3种不同水分(12.6%、16.3%和18.1%)的自然带菌冬小麦为材料,测定3种不同温度(20℃、25℃和30℃)条件下密闭储藏空间内小麦呼吸时释放CO_2的量,研究储藏环境中不同氧浓度(0、2%、5%、10%和21%)对自然带菌小麦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速率随氧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安全水分小麦的呼吸速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受氧浓度变化影响不显著,高水分小麦的呼吸速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受氧浓度变化影响差异显著。在本研究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氧气浓度变化的呼吸速率数学模型,用以预测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自然带菌小麦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6.
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情况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接种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调Ⅰ(3%~4% O2+1%~2% CO2)、气调Ⅱ(3%~4% O2+3%~4%CO2)、气调Ⅲ(3%~4% O2+5%~6% CO2)3种气体环境中,粉红单端孢霉均能生长,在贮藏的中后期,气调Ⅱ环境中苹果的腐烂直径显著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P<0.05)。气调Ⅱ环境中接种苹果的毒素含量始终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在3种气调环境下贮藏25 d时,气调Ⅲ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气调Ⅱ环境下的苹果中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高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可以推迟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综上所述,适当提高CO2体积分数可以影响接种苹果中毒素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7.
蒜薹贮藏需要管理与技术紧密配合。从收购到出库长达 7~ 9个月贮藏期,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要严格管理,才能确保蒜薹的贮藏质量。作者针对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以下几点。    1温度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射阳蒜薹适宜低温管理,一般贮藏温度在 0~— 0.8℃之间,温差越小越好。    2气体成分   调节好蒜薹袋内 O2和 CO2浓度是保证蒜薹保鲜质量的关键。低 O2、高 CO2、配合低温能更有效地抑制蒜薹的呼吸代谢。 2.1 O2的作用   O2是供蒜薹呼吸的,贮藏环境中 O2偏高或偏低都对蒜薹贮藏不利。低 O2能抑制蒜薹呼吸…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水分的玉米(13.2%和14.0%)在3种不同温度(20℃、25℃和30℃)条件下,进行持续充氮气调储藏、交替充氮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18个月,研究不同氮气气调浓度(90%、95%和98%)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30℃的条件下,维持90%以上或交替充氮的氮气气调方式都可以延缓玉米脂肪酸的增加;交替充氮延缓玉米脂肪酸增加的效果没有连续维持的效果好;氮气气调储藏启封后,玉米的脂肪酸值不会发生影响。可为粮库根据不同水分的玉米,需要控制的脂肪酸值增加值来选择合适的储藏方式(控温、充氮方式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南方长期安全储藏高水分玉米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水分玉米储藏过程中,采用高密闭、长时间保持粮堆内PH3有效浓度,能较好地抑制粮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地抑制粮食呼吸,控制粮温上升。试验证明:在南方全年较长时间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半安全粮、危险粮也可以度夏,同时也能进行较长时期(2年以上)安全保管,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CO2气调储藏对大米食用品质调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45号大米为试材,定量控制储藏环境中的O2和CO2浓度,研究10℃和30℃条件下,高浓度CO2储藏6个月对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及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10℃、O2浓度8%条件下,高浓度CO2可有效抑制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CO2浓度作用效果20%10%2%,其中20%CO2气调储藏大米的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与初始值相比仅增加了9.39%,显著低于对照(不充气处理);在高温30℃、O2浓度8%条件下,高浓度CO2调控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的效应不显著;在10℃、30℃温度储藏条件下,高CO2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抑制大米的加热吸水率,增加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O2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其中20%CO2处理在10℃条件下加热吸水率比对照下降了12.71%,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