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1~2月广东粤北地区遭受冰雪灾害的袭击,导致杉木林产生了大量的林冠残体。作者对2008年林冠残体各组分和2008-2011年各年的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灾后杉木林凋落物的涵养水源特点和为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08年,各组分最大持水量为叶(10.9 t/hm2)凋落物(8.22 t/hm2)枝(8.13 t/hm2)干(6.25 t/hm2)皮(2.72 t/hm2),各组分最大持水率呈现叶(320%)干(296%)皮(280%)凋落物(227%)枝(214%);各年度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呈现2008年(27.25t/hm2)2011年(19.68 t/hm2)2010年(22.71 t/hm2)2009年(24.06 t/hm2)。2008年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为268%,2009—2011年在194%~200%之间。林冠残体或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持水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按照自然对数方程变化,而各组分和各年度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按负指数方程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取样法与浸泡法,对湖南会同不同林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凋落物(叶和枝)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成熟林(2.72 t/hm~2)近熟林(2.36 t/hm~2)中龄林(1.26 t/hm~2)。叶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成熟林(5.50 t/hm~2)近熟林(4.49 t/hm~2)中龄林(2.20 t/hm~2);枝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表现为近熟林(1.20 t/hm~2)成熟林(1.09 t/hm~2)中龄林(0.27 t/hm~2)。叶凋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中龄林(241.37%)近熟林(224.80%)成熟林(208.17%);枝凋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成熟林(148.63%)近熟林(107.37%)中龄林(81.80%)。叶凋落物最大吸水速率表现为中龄林(3.54 g·g~(-1)·h~(-1))近熟林(3.06 g·g~(-1)·h~(-1))成熟林(2.79 g·g~(-1)·h~(-1));枝凋落物最大吸水速率表现为近熟林(1.92 g·g~(-1)·h~(-1))成熟林(1.74 g·g~(-1)·h~(-1))中龄林(1.44 g·g~(-1)·h~(-1))。叶、枝凋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叶凋落物的持水量与持水率均明显高于枝凋落物,其在持水能力方面起主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杉木等几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粤西、粤北杉木、马尾松、湿地松、马占相思、尾叶桉、黎蒴和毛竹等7种主要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尾叶桉、黎蒴、湿地松、毛竹、马尾松和杉木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84.74%、253.36%、236.47%、226.06%、212.06%、187.68%和181.16%,树种间差异较大。凋落物持水量和持水率均随浸泡时间增加呈对数方程W=a+blnt增加。7种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在浸泡0.5-1.5 h时均为马占相思〉尾叶桉〉湿地松〉毛竹〉黎蒴〉马尾松〉杉木,各林分凋落物吸水速率WA随浸泡时间t的延长呈方程WA=a.t^-b下降。马占相思凋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杉木最弱,阔叶树大于针叶树。  相似文献   

4.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猫儿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的干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02、1.07、2.28 t/hm2。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在整个浸泡试验过程中均表现为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全分解层。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分解层的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鼎湖山3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处于演替前期的马尾松针叶林(PF)、处于演替中期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MF)和处于演替顶极阶段的季风常绿阔叶林(M EBF)3种群落的凋落物及其不同分解层的现存量、持水量、持水速率和持水率.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PF(21.96 t·hm-2)>MF(14.59 t·hm-2)>MEBF(10.40 t·hm-2),顶极群落MEBF凋落物现存量最小;3种群落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3.68 ~ 50.10 t·hm-2,持水深表现为PF(5.0mm)>MF(2.8 mm)>MEBF(1.4 mm);PF凋落物已分解层持水量占凋落物持水总量比重大(44.3%),而MEBF已分解层的贡献仅为16.7%;凋落物及其各分解层的持水量均随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增加,其截持水过程主要发生在0.5~2 h内,0.5h内平均持水速率表现为PF(4.35 mm·h-1) >MF(2.22 mm·h-1) >MEBF(1.19 mm·h-1),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按幂函数方程降低;凋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PF(306.3%)>MF(289.0%)>MEBF(239.3%),且伴随PF→MF→MEBF的演替,半分解层及已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率即持水能力明显降低;演替早期PF凋落物具有较高的降水截留能力,尤其是其凋落物的已分解层,而后期MEBF凋落物未分解层对整体截留能力贡献大.  相似文献   

6.
北京西山主要造林树种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北京西山森林健康试验示范区内,刺槐、侧柏、元宝枫、黄栌、油松、栓皮栎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个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分别为油松26.01 t·hm-2,元宝枫10.95 t·hm2,栓皮栎10.82 t·hm-2,刺槐8.96 t·hm-2,黄栌8.90 t·hm-2,侧柏4.52 t·hm-2,其大小顺序为油松>元宝枫>栓皮栎>刺槐>黄栌>侧柏;2)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大于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枯落物在水中浸泡8 h时.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在0~2 h最快,在4~6 hA逐渐减缓,6 h后明显减缓,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基本趋向一致;3)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范围为75.44%~278.65%,针叶树种的最大持水率均低于阏叶树种,但由于油松林下枯落物的蓄积量明显大于其他阔叶树种,故研究区内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油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黄栌>侧柏;4)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有效拦蓄深分别为栓皮栎2.33 mm,油松2.12 mm,元宝枫2.00 mm,刺槐1.19 mm,黄栌0.89 mm,侧柏0.23 mm.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山区4种密度毛竹纯林枯落物层的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有效拦蓄量等水文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储量、厚度及自然含水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为3.98 6.00 t·hm-2,其中,以3 0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储量最高。(2)4种密度毛竹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17.09%347.58%,密度为3 000株·hm-2时,毛竹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达到20.70 t·hm-2。(3)4种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量(S)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S=alnt+b(a为方程系数,b为方程常数项),其吸水速率(V)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V=ctd(c为方程系数,d为方程指数);在0 4 h内枯落物吸水速率急剧下降,4 h后明显减缓。(4)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水文特性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营林密度对于提高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种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木荷等4种人工林的枯落物水文特性,在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以木荷、杉木、藜蒴和火力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枯落物储存量调查和浸泡实验,分析枯落物持水特性,建立了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林分枯落物总储存量介于2.82~10.92t/hm2,杉木林最大(10.92t/hm2),火力楠林最小(2.82t/hm2);最大持水量依次为:杉木林〉藜蒴林〉木荷林〉火力楠林;最大拦蓄量介于4.16—12.93t/hm2;有效拦蓄量介于2.46~8.92t/hm2,依次是杉木林〉藜蒴林〉火力楠林〉木荷林。枯落物浸泡实验表明: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对数曲线关系,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则是幂函数关系。4种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率和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枯落物持水率呈增加趋势,在浸泡10—12h后,持水率增幅趋于平缓;枯落物吸水速率在前2h内变化最快,之后逐渐变缓,24h时吸水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东莞大屏障森林公园7种林分凋落物储量和持水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呈幂函数曲线降低,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厚度为2.2~8.1cm,现存量4.42~9.31t·hm^-2,最大持水量介于4.52~14.23t·hm^-2,7种林分凋落物现存量和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荷木〉杉木〉马占相思〉藜蒴〉鸭脚木〉粉丹竹〉马尾松,其中荷木林最大,水文生态效益显著,而马尾松林则最低。  相似文献   

10.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2008年冰雪灾害后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九峰山不同海拔受损阔叶林枯落物量、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枯枝落叶层总量为25.34 t·hm-2,其中叶、枝、干分别为8.84、6.01、10.49 t·hm-2;枯落物量及各组分的比例与样地植株受损形式、受损比例之间...  相似文献   

11.
对龙陵县三江口国有林场中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的凋落物贮备量有所差异,难被微生物降解的云南松林凋落物贮备量最大(2.66 kg/m2),其次是西南桦林(2.03 kg/m2)、旱冬瓜林(1.97 kg/m2),最小的是栎类林(1.81kg/m2)。旱冬瓜林(落叶阔叶林)的最大持水率最高,其次是西南桦林(落叶阔叶林)和栎类林(落叶阔叶林),云南松林(常绿针叶林)最低。  相似文献   

12.
六盘山不同森林群落地被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地被物由林下枯落物、苔藓层以及表层土壤的根系组成(Kosugi et al.,2001;程金花等,2003).  相似文献   

13.
佛山市五种林分改造树种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樟树、黧蒴、假苹婆、米老排和高山榕等5种林分改造树种凋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树、黧蒴、假苹婆、米老排和高山榕凋落物鲜重分别为7.63,6.90,6.38,13.95和7.55 t/hm^2。各树种凋落物干重为米老排〉樟树〉高山榕〉黧蒴〉假苹婆。5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最大,分别达23.81 t/hm^2和338.89%;高山榕最小,分别仅为11.35 t/hm^2和167.11%。各树种凋落物的最大拦蓄量与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顺序都是米老排〉黧蒴〉假苹婆〉樟树〉高山榕。在不同浸泡时间段,各树种凋落物持水量均呈现米老排〉黧蒴〉假苹婆〉樟树〉高山榕。0.5 h内,凋落物吸水速率为米老排〉假苹婆〉黧蒴〉樟树〉高山榕。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樟(Cinnamomum camphor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4种林分改造树种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桃花心木、南酸枣和乐昌含笑枯落物鲜重分别为7.74,8.94,10.38,6.87 t/hm2;各树种枯落物干重为南酸枣(7.89 t/hm2)>桃花心木(6.55 t/hm2)>樟(5.44 t/hm2)>乐昌含笑(4.66 t/hm2);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顺序都为南酸枣>桃花心木>樟>乐昌含笑,而4个树种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和有效拦蓄率排序相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不同浸泡时间段,4种改造树种枯落物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均为南酸枣>桃花心木>樟>乐昌含笑,而其持水率呈现相反顺序.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对樟树、黧蒴、假苹婆、米老排和高山榕等5种林分改造树种凋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树、黧蒴、假苹婆、米老排和高山榕凋落物鲜重分别为7.63 t/hm2、6.90 t/hm2、6.38 t/hm2、13.95 t/hm2和7.55 t/hm2。各树种凋落物干重为米老排>樟树>高山榕>黧蒴>假苹婆。5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最大,分别达23.81 t/hm2和338.89 %;高山榕最小,分别仅为11.35 t/hm2和167.11 %。各树种凋落物的最大拦蓄量与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顺序都是米老排>黧蒴>假苹婆>樟树>高山榕。在不同浸泡时间段,各树种凋落物持水量均呈现米老排>黧蒴>假苹婆>樟树>高山榕。0.5h内,凋落物吸水速率为米老排>假苹婆>黧蒴>樟树>高山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冀北山地油松林枯落物的持水规律,对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有效拦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枯落物的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蓄积量分别为2.95t/hm2和11.58t/hm2。油松林枯落物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持水量在浸泡6h和4h时基本达到饱和;吸水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油松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28t/hm2、14.23t/hm2,而有效拦蓄量分别为1.69t/hm2和10.77t/hm2。  相似文献   

17.
中山市7种林分类型土壤涵养水源效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湿地松、大叶相思、竹林、杉木、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等7种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山市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贮水能力和土壤渗透性能。结果如下:7种林分类型0~10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平均值为562.7 mm,以大叶相思和阔叶林这两种阔叶林分为最大、在600 mm以上,而杉木、湿地松和马尾松等针叶林较小、在510~536 mm之间;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居中。土壤的初渗速度15.78~39.50 mm/min,稳渗速度2.08~4.40 mm/min;土壤入渗过程的回归方程表现为幂函数形式,回归系数R值均大于0.95,方程拟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10年生的3个密度邓恩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林分密度林下凋落物和土壤及持水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密度林分的林下凋落物贮量为18.5~19.6 t·hm-2,最大持水量为31.5~ 40.7 t·hm-2,均是高密度的最小;3个密度邓恩桉林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是高密度最大,土壤容重是高密度最小,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中密度最大,低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
立体绿化采用轻型基质能够减少一定的荷载,基质持水性良好则有利于植物生长和降低管养成本。配制 5 种立体绿化轻型基质,通过蓄水盆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对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生长的影响;在获得最优基质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 AX、ZK、HS、QK、MH 保水剂对基质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以广州市南方都市报南都楼和生活楼楼顶立体绿化为例,探讨轻型基质应用技术。结果表明:供试 5 种基质对垂盆草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园林废弃物堆肥、泥炭土、陶粒按照体积比4 ∶ 3 ∶ 3 混匀配制的轻型基质栽培效果最优,最快 120 d 达到 100% 覆盖,且叶绿素含量高和肉质化程度均高于其它处理。从添加保水剂处理来看,添加 ZK 的基质初始含水率较 CK 处理高出 14.67%,第 12天时含水率仍维持在 62.90%,保水效果较优。此外,将研究获得的轻型基质应用在广州市南方都市报南都楼和生活楼楼顶绿化中,佛甲草(Sedum lineare)、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Variegat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等植物表现出良好的长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