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铃虫在鲁西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在小麦上发生为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0.1—1.0头,形不成明显的为害,1992年大暴发,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多的50头以上,小麦受害减产5%左右。二代主要在春棉上,百株累计落卵6000—10000粒,(往年500—700粒),多的达15000粒以上,寄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害程度之重,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枣、梧桐、西瓜等均受为害,棉花顶心受害率86%-95%,有的拔了棉苗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玉米受害株率95.6%,大豆受害株率92.3%;苹果顶梢受害率90.2%;枣果受害率20%左右,造  相似文献   

2.
油桐尺蠖为害柑桔,但过去从未暴发成灾。1984年以来在我省大田等县发现此虫危害柑桔严重。1987、1988年本所柑桔园和邻近乡果园相继暴发。1987年9月本所受害较重的北乾果园受害株率达80%;较轻的后山、下洋片株受害株率也达10—20%。虫口密度每株20—100头,1988年6月初北乾果园受害株率达100%,每株有虫300—500头,个别株达1000多头。  相似文献   

3.
1992年棉铃虫在我市大发生,一类棉田一般百株累计卵、虫量1500—2000粒(头),高的达5000粒(头)以上,不仅为害棉花而且为害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笔者7月1-3日在丰县、铜山县等县调查,玉米百株平均有虫98.5头,受害株率90.4%。大豆百株平均有虫95.6头,受害株率88.7%。受害严重田  相似文献   

4.
在我市危害夏高粱的穗部害虫有高梁条螟Proceras venosatu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ralis、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高梁穗虫(隐斑螟)Cryptoblabes gnidiella Miler、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等。高粱条螟在我市一年发生2代,8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一般每穗有虫2—3头,长势好的可达10头左右;桃蛀螟一年发生4代,在10月中下旬以第四代幼虫为害夏高粱穗部,一般百株有虫15头左右,最高单穗有虫12头;玉米螟常年发生3代,以第二、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害夏高粱,一般每株有虫1—4头,最高8头;高粱穗虫一年发生2代,第二代于8月中旬末开始进入穗部为害,9月初进入为害盛期,一般每穗有虫1—2头,单株最高8头。此4种害虫为害夏高粱主要是蛀茎、食粒、造成断茎、破粒,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经1987年以来对防治适期、防治指标、防治用药试验,提出了心叶期适时用药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5.
小长蝽的生物学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长蝽(谷子小长蝽)Nysius ericae (Schilling)是我省长蝽科昆虫的常见种类,主要为害高粱、粟、芝麻等。为弄清其生物学特性,1978—1980年我们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为害情况成虫和若虫喜群集为害寄主植物的蕾、花和幼果(穗),亦可为害嫩头、嫩叶、花(穗)梗和嫩枝。花萼受害初期出现褐色小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Opnimyia shbatsuji)又名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是我区近几年新发现的,为害大豆幼苗。 一、为害损失的调查: 1973年以来,据146个点的调查,我区6个县普遍发生,严重地块苗期被害株率达60—80%,百株虫数一般在45—66头,受害地块减产20—  相似文献   

7.
薏苡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勇  郑茂源 《植物保护》1964,2(6):265-265
薏苡(Coix lachryma jobi L.)在安徽省泾县、太平、宁国、桐城、凤阳、宿县等地均有种植。据1957、1958年调查,发现薏苡受黑穗病菌(Ustilago coicis Bref.)为害,十分严重。例如1957年9—11月于桐城县文昌社、宿县红光社及合肥西郊“五一”社等地调查,大田平均病株率达80-100%,病瘿率达50%以上。 一、症状 此病症状出现较晚,一般在抽穗以后,才在被害株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症状。 1.穗部:病症主要表现在穗部,有时全穗或部分小穗受害。受害种子变形,细长或椭圆,有的肿大,种  相似文献   

8.
胶东半岛绿盲蝽为害果树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盲蝽(Lygus lucorum)是山东棉区重要害虫之一,非棉区也常见于田间、路边、沟旁。近年来,严重为害果树,并逐年加重,尤其是胶东沿海某些果园,1991年5月下旬在乳山、文登、海阳、莱阳等地调查:苹果新梢受害率达84.5%、巴梨幼果受害率达80.2%、桃幼果受害率达63.3%。 该虫在胶东年发生4—5代,以卵在果树的顶芽鳞片内越冬,果树花序分离期越冬卵  相似文献   

9.
玉米球跳甲 Sphaeroderma apicale Baly 国内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和台湾省。国外分布于日本及越南北部。该虫在甘肃省首次发现。玉米球跳甲主要为害玉米,其次还为害高梁。成虫为害玉米叶片。在成县,玉米受害株率达100%;高粱受害株率也达80%以上。该虫通过玉米秸秆长距离传播,玉米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应注意该害虫的传播蔓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在安阳市果树上属于偶发性次要害虫。然而近年来对局部苹果的为害趋于严重。 1995年在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调查,幼果受害率高达 32%; 1998年在滑县四间房乡南湖村调查,幼果平均受害率为 12.7%,最高达到 35%,平均每株有虫 32头,单株最高达 127头。年均为害面积 3 500 hm2以上,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 10%左右。1为害习性  棉铃虫在本市 1 a发生 4代,个别年份有少量的第五代发生。 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苹果的幼果, 6~ 8月进入为害盛期,主害代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据调查,棉铃虫在苹果树上的为害有趋幼嫩组织的习…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以前,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H.Adams,为害稻苗,仅个别田块零星发生,1992年扩散到9个大队,发生面积达7010亩,占水稻面积的53.9%,直播稻田发生面积大,受害重,一般每亩7300—14000头,高的达到25000—48000头;工厂小苗和地膜育秧的受害次之,一般每亩4000—8500头,大苗移栽几乎不发生。  相似文献   

12.
榆林市是马铃薯的最适宜生长区,常年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近年来二十八星瓢虫的猖獗发生,直接威胁着马铃薯的安全生产。据榆林市植保站 1992~ 1993年在绥德、佳县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达 120~ 396头,卵量为 1 300粒左右,严重地块单株虫口超过 300头,被害株率达 100%,有些马铃薯整株死亡,个别地块造成绝收,为害损失率达 45%左右。 1994~ 1995年在米脂县、榆林区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平均达 940头,卵量 4 541粒,被害株率 100%,严重地块已全部死亡,为害损失率达 20%~ 50%。秋薯受害也严重。本市各县植保站 1992~ 1994…  相似文献   

13.
2000年 7月中旬,河南省叶县田庄乡玉米苗受到粟缘蝽 [Liorchyssus hyalinus(Fabricius)]的严重为害,死苗严重。发生面积达 33 hm2,玉米苗株受害率 10%~ 15%,严重的达 85%以上,个别地块已毁种。  粟缘蝽又名粟小缘蝽,俗称天狗蝇。据文献介绍,主要分布在谷子、高粱产区,为害谷子、高粱、烟草、向日葵等作物。未见为害玉米的报道。  据观察,粟缘蝽主要为害刚出土的玉米幼苗。喜群集于心叶和叶片上吸取汁液,并分泌大量褐色琥珀状粘液,使玉米叶片皱缩、扭曲、失水枯死。主要分布在铁茬直播、田内麦糠较多的地块。密度一般为 …  相似文献   

14.
在夏玉米穗期,对16个不同品种雌穗上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馆陶夏玉米穗部害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混合发生,不同品种间虫量水平差异显著。各品种平均百株虫量,以桃蛀螟最高,达38.7头/百株;玉米螟次之,为16.0头/百株;棉铃虫最低,为5.6头/百株。各品种平均百株总虫量60.3头/百株。其中,总虫量最高的品种为北承190,高达195.6头/百株;同时,万盛69、郑单958、登海710品种的平均百株总虫量低于13.3头/百株,存在某种程度的抗虫性。不同品种受害穗率和粒腐穗率不同,平均受害穗率83.3%,最高100%,,平均粒腐穗率33.7%,最高74.4%;受害穗率与粒腐穗率变化趋势一致,较高的受害穗率引起玉米粒腐、穗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文摘     
玉米田 3种螟虫转移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吴立民…(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局  2 2 1 40 0 )∥昆虫知识 .— 1 999,3 6( 5) .— 2 60~ 2 63桃蛀螟、玉米螟、高粱条螟是我国春夏玉米田的主要害虫。玉米心叶期的幼虫集中为害心叶 ,至心叶末期 ,转移为害雄穗 ,破口露穗期心叶不再受害 ,集中为害雄穗 ,抽雄开花期 ,叶鞘内侧的虫量增加 ,部分幼虫开始蛀茎为害 ,开花结束 ,幼虫大量转向雌穗顶端 ,取食花丝、穗轴及幼嫩籽粒。 3种螟虫的低龄幼虫都趋幼嫩且营养丰富的心叶、雄穗、雌穗和叶鞘为害 ,三龄以后才逐步转移为害茎秆。 3种螟虫的混合种群在玉米…  相似文献   

16.
柑桔蚁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富明 《植物保护》1989,15(6):53-53
息烽县是贵州省重要水果基地县之一,近年已种植柑桔苗100多万株。由于栽培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柑桔苗遭受白蚁及黄蚂蚁严重危害,柑桔幼树根颈及土层杂物覆盖的主干皮层被啃食,轻者长势削弱,重者叶片发黄,以至全株枯死。柑桔蚁害的发生期主要在5—9月,以7—8月为害最重,8—9月枯死现象严重。据调查,以定植过深,土面高过嫁接部位的幼树受害最严重;定植深度合理,植株露根亮颈者不遭蚁害。定植后1—3年的幼树受害株率一般达5—10%左右,枯死率达3—5%,严重者受害株率高达15—20%,枯死率达5—10%。定植后5—6年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田调查时发现了为害马铃薯的1种新发害虫——豆长刺萤叶甲(Atrachya menetriesi Faldermann).该虫对青海省马铃薯的为害期在7~8月份,马铃薯株受害率40%左右,虫口最高达18头/株,平均11头/株.介绍了该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和为害症状,并提出应采取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方法加强对该虫的监测.为控制其为害,在成虫盛发期应喷洒50%辛硫磷EC或5%氯氰菊酯EC、2.5%三氟氯氰菊酯EC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1998年长江汛情大,人民大垸农场陈州分场堤外的芦苇全部被江水淹顶。高粱狭长蝽于6月底、7月初迁至该场甘蔗上大面积为害,发生面积高达133hm2。7月15日调查:有虫株率87%,为害株率76%,百株虫量1924头。高粱狭长蝽[Dimorpnopter...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翅潜蝇Agromyza albippenisMeigen,(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以往在新疆未见报道,1980年在库尔勒麦田偶尔见到,近年来逐渐严重,成为当地小麦主要害虫之一。1982年库尔勒县、市受害面积近2万亩,严重条因为害率高达90—100%,有的全株叶片受害,多的一片叶内竟有12头幼虫或蛹。被害叶片呈不规则坏死斑,有时连成大片,占全叶片的3/5或更多,致使麦粒干瘪。根据库尔勒县农技站小麦品种千粒重测定,“558”品种重年(1982)较轻年(1981)减产3%,“7163—6”品系减产达11.56%。  相似文献   

20.
高粱蚜虫是淮阴市夏高粱主要害虫之一,是一种突发性猖獗为害的害虫,以口针刺入高粱叶片内吸取汁液,轻者使叶片发黄,重时叶片干枯,同时排出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形成“油叶”,受害严重的植株,穗粒不实或不能抽穗,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一、发生规律及为害1.高粱蚜虫在我市发生种类据泗洪县于1990年9月15日在高粱重点产区车门等乡采集5000个标本送请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李佑文教师鉴定,其学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