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刘小刚 《水产学报》2002,26(5):448-452
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0.4%芽孢杆菌,0.3%、0.6%、1.2%硒酵母,混合添加0.2%芽孢杆菌和0.3%、0.6%、1.2%硒酵母,制成9种微生态制剂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水泥地中饲养异育银鲫60d。然后,对异育银鲫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添加0.2%芽孢杆菌,异育银鲫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66.2%和85.4%,添加0.1%芽孢杆菌,肠道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7%和129.5%;添加硒酵母对肠道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添加0.6%硒酵母能使肝胰脏蛋白酶性比对照组提高43.7%,添加0.3%硒酵母能使肠道、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2%和163.9%;同时添加0.2%芽孢杆菌和0.3%硒酵母能使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95.5%和95.4%,同时添加0.2%芽孢杆菌和0.3%、0.6%、1.2%硒酵母对肠、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与单独添加0.2%芽孢杆菌相比,同时添加0.2%芽孢杆菌和硒酵母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随硒酵母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淀粉酶活性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单独添加硒酵母相比,0.2%芽孢杆菌和硒酵母同时添加对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彭泽鲫生长、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最适添加量,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饲养试验,以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和分别添加0.06 %、0.12 %、0.18 %和0.24 %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饲喂彭泽鲫。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当添加量达0.12 %时,试验鱼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继续增大添加量,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的变化不显著;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24 %的试验组,试验鱼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肝胰脏和肠道内蛋白酶的含量,但对肝胰脏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试验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强其消化酶的活性和抗氧化功能,其最适添加量为0.12 %。  相似文献   

3.
翘嘴红鲔胃、肠道及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翘嘴红舶胃肠道及肝胰脏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3种主要消化酶活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肠道、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6.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8.0、7.5;胃蛋白酶最适pH为2.0,肠道、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7.5。同时研究了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翘嘴红刍白淀粉酶在肝胰脏、肠道、胃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25℃;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适反应温度下翘嘴红自自脂肪酶与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均呈现肝胰脏〉肠道〉胃,蛋白酶活力肠道与胃接近,大于肝胰脏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兴凯湖定点同日随机采集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比较2龄鱼和≥3龄鱼两实验组样本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四种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胰脏;蒙古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其他三种鲌类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肝胰脏(P0.05)。2龄和≥3龄鱼蒙古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翘嘴鲌和兴凯鲌分别次之(P0.05);2龄鱼兴凯鲌、蒙古鲌、翘嘴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高,≥3龄鱼蒙古鲌和红鳍原鲌显著高于兴凯鲌、翘嘴鲌(P0.05)。2龄组和≥3龄鱼翘嘴鲌肠道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均较高,≥3龄蒙古鲌和兴凯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翘嘴鲌和红鳍原鲌(P0.05)。本研究结果对科学保护与利用相关鱼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对翘嘴红鱼白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翘嘴红鱼白淀粉酶在肝胰脏、肠道、胃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25℃;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30~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适反应温度下翘嘴红鱼白脂肪酶与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均呈现肝胰脏>肠道>胃,蛋白酶活力在肠道和胃接近,并大于肝胰脏。  相似文献   

6.
通过给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 Perry)初生幼体口服卤虫包膜的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探讨其对海马幼体生长、成活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共计3批初生的灰海马幼体(3对亲本一次产出的全部幼体),每批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批幼体作为3个重复组,以排除初生幼体质量不同引起的差异。试验组投喂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处理过的卤虫幼体,对照组投喂未经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处理的卤虫幼体,试验时间为25 d。试验结束时,试验组灰海马幼体体长和体长增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方面,仅第3批中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两批无显著差异;3批次试验组灰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酶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间除第3批试验灰海马幼体的脂肪酶活力及第1批试验灰海马幼体的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批次中试验组灰海马肠道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口服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人工养殖灰海马幼体的成活率及肠道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胃、肠道及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翘嘴红鲌胃肠道及肝胰脏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3种主要消化酶活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肠道、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6.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8.0、7.5;胃蛋白酶最适pH为2.0,肠道、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7.0、7.5。同时研究了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翘嘴红鲌淀粉酶在肝胰脏、肠道、胃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25℃;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适反应温度下翘嘴红鲌脂肪酶与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均呈现肝胰脏>肠道>胃,蛋白酶活力肠道与胃接近,大于肝胰脏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枯草芽孢杆菌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消化酶活性及体成分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25.74±0.51)mg的拟穴青蟹Ⅰ期仔蟹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和0.5%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3种试验饲料,饲喂幼蟹3周。试验结果: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组,拟穴青蟹幼蟹的终末平均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个不同添加量试验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显著增强了幼蟹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对幼蟹的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组,幼蟹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拟穴青蟹幼蟹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体粗脂肪含量也有显著影响,添加0.1%~0.5%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拟穴青蟹幼蟹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杂交鲟(Acipenser baeri ♂×Acipenserschrenkii♀)幼鱼日粮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5%、0.5%)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粉剂,分别在培育实验的第15天和第30天采集样本,分析其对幼鱼摄食、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饲料中添加0.25%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时,杂交鲟生长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4.31%(P<0.05)和28.61%(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36.02%(P<o.05),也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第15天时各种消化酶活性均大于第30天,其中第15天添加0.25%组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实验组的血清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杂交鲟幼鱼的生长性能、肠道的消化酶活性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适宜添加水平为0.25%,添加的适宜持续时间为15d左右.  相似文献   

10.
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在水产上应用的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在水体和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可起到有效抑制或杀灭水体中或养殖水生动物体内的某些有害菌或致病菌的作用,并能增强有益菌的群落,从而达到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作用。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促进养殖水生动物的生长等。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B2的生长及其对仿刺参的益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连湾地区健康的仿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芽孢杆菌菌株B2,经16SrDNA鉴定以及形态学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生长适宜温度为15~35℃,适宜pH为6~8,适宜盐度为30~50。电镜观察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2周围有明显可见的芽孢。枯草芽孢杆菌B2可产淀粉酶和蛋白酶,但不具有产脂肪酶的能力。将枯草芽孢杆菌B2按照仿刺参体质量的0.1%、0.2%和0.3%配成不同密度的菌液,添加至饲料中,投喂7d后发现,该菌株可有效提高仿刺参肠道内的消化酶以及体腔液中多种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2可作为益生菌剂的基础菌株添加至仿刺参饲料中。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配伍的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活菌(1.0×108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作为实验饲料,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实验所用凡纳滨对虾初始质量为3.2±0.26 g,投喂15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并继续观察14d。实验期间定期取样测定对虾肠道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并分析可培养肠道细菌总数和优势菌数量。结果表明,实验组对虾肠道中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整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其中,坚强芽孢杆菌与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复合菌组具有最高的淀粉酶活性,坚强芽孢杆菌与溶藻弧菌灭活菌复合组具有最高的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而坚强芽孢杆菌单一组具有最大的肠道细菌总数和优势菌数。本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潜在益生菌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消化酶活性并调节肠道菌群变化,利于养分的消化吸收。其中以坚强芽孢杆菌与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复合组的整体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15.8~18.6℃下,研究了EM菌液对体质量(13.85±1.44)g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室内直径1m、高0.7m的圆形玻纤缸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含EM菌(5.0×10^9 CFU·kg-1饲料)的试验饲料。90d的饲养表明,试验组中华鲟的生长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增重率及特定增重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鱼淀粉酶、脂肪酶及胃蛋白酶活性均大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肝、胃中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高46%和79%、脂肪酶活性高52%和246%,肠、胃中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高54%和48%,均呈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鱼肝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29%、33%和34%,脾中除POD外,其他酶活性与肝中相同,但试验组鱼肝、脾中MDA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小了47%和44%,呈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EM菌液可提高子中华鲟的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化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水质、刺参的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可达42.28%和22.33%,对水体中氨氮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影响不显著;实验组刺参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6×10–6时,SGR提高40.74%,添加量为6×10–6时,淀粉酶活性提高30.27%,添加量为5×10–6时,蛋白酶活性提高53.93%,达到显著水平差异,但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6×10–6效果最好,分别提高135%、27%、396%、192%。本研究表明,添加适当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改善刺参养殖水体水质,提高机体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从而促进刺参生长。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化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水质、刺参的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可达42.28%和22.33%,对水体中氨氮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影响不显著;实验组刺参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6×10–6时,SGR提高40.74%,添加量为6×10–6时,淀粉酶活性提高30.27%,添加量为5×10–6时,蛋白酶活性提高53.93%,达到显著水平差异,但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6×10–6效果最好,分别提高135%、27%、396%、192%。本研究表明,添加适当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改善刺参养殖水体水质,提高机体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从而促进刺参生长。  相似文献   

16.
用含复合芽孢杆菌(105cfu/g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以1∶1比例混合)的基础日粮,按体重3%的日投饵量,饲喂体重(51.37±0.5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养实验4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肠道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提高了79.46%(P<0.01);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提高了16.82%(P<0.01),肝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肠道菌群数量分析显示,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1),弧菌和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饵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草鱼肠道菌群组成,并提高消化道特定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TC019)对草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46.23±14.56)g的健康草鱼,对照组(A组)只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B、C、D组)分别投喂含106、107、108CFU/g B.subtilis WTC019的基础饲料,试验6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草鱼肠道中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D组的草鱼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C组的草鱼胰蛋白酶活性最高。添加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不显著。由此得出,B.subtilis WTC019可提高草鱼的消化酶的活力和抗氧化功能,进而可促进草鱼生长。  相似文献   

18.
草鱼和银鲫肠道产消化酶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检测了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的180株细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内可分泌胞外消化酶的细菌包括Aero-monas(气单胞菌属,Aer.)、Vibrio(弧菌属,Vib.)、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Pse.)四个种属的细菌,Aer.在其中占主要优势,45.71%的Aer.可分泌胞外消化酶。草鱼可分泌上述四种胞外消化酶的菌株共有33株,占肠道菌总数的36.67%;银鲫43株,占47.78%。产酶菌的分布上,草鱼中肠内产消化酶细菌数量显著多于前肠和后肠(P<0.05),前、中、后肠分别是6株、20株和7株;银鲫中肠和后肠数量差异不显著,前肠分布最少。草鱼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分别有21株(23.33%)、10株(11.11%)、30株(33.33%)和16株(17.78%)。银鲫肠道内未检测到可分泌纤维素酶的细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菌株的数量分别是21株、37株和17株。可见鱼类肠道细菌对食饵消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低鱼粉饲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以720尾初始均重为(7.00±0.02)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设计1个正常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35%),1个低鱼粉对照组(鱼粉含量15%)。投喂不同添加比例0(正常鱼粉对照组)、0(低鱼粉对照组)、0.10%、0.25%、0.50%、0.75%、1.00%和1.2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养殖期8周。结果显示,低鱼粉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枯草芽孢杆菌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低鱼粉对照组,低于正常鱼粉对照组;当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时,饲料系数最低,其他各组显著低于低鱼粉组,高于正常鱼粉组,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规律则与饲料系数相反。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添加0.75%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组达到最大值。肝脏过氧化氢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添加量为0.50%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在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75%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7 d,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随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以增重率为判断依据,根据折线模型得出,低鱼粉条件下(豆粕替代配方中20%鱼粉),饲料中添加0.63%枯草芽孢杆菌(1.0×108 cfu/mL)可显著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病力、消化酶、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选用初始质量为(10.29±0.70) g的中华鳖稚鳖30只,随机分成5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g/kg)和低聚木糖分别为:对照组(0,0)、I组(1,100)、Ⅱ组(1,200)、Ⅲ组(2,100)和Ⅳ组(2,200).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投喂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Ⅱ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各试验组肠道消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Ⅱ组和Ⅲ组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除饲料Ⅳ组外,其余试验组血清葡萄糖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的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料I组、Ⅱ组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枯草芽孢杆菌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推荐添加量为 1 g/kg,低聚木糖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