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发酵泌乳母猪全价料,根据发酵前后饲料的pH值、活菌数、粗蛋白、总酸含量和酸溶蛋白含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母乳母猪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利用正交试验筛选了最优混菌发酵组合,并从混菌比例、水分、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关键因素研究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混菌发酵的最优工艺。结果发现:适宜泌乳母猪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为BLCC2-0015,在发酵48 h时,pH值达到4.12,活菌数为60×10~8CFU/g,总酸含量高达22.56 mg/g;酵母菌为BLCC4-0021,在发酵48 h时活菌数为44.50×10~8CFU/g,粗蛋白含量高出对照组40.69%;两者复配发酵最佳工艺为接种比例为BLCC2-0015:BLCC4-0021=1.5%∶1.0%、料水比为1∶0.6、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乳酸杆菌活菌数为74.53×10~8CFU/g,酵母菌活菌数为12.04×10~8cfu/g,总酸含量为18.65 mg/g,酸溶蛋白含量为17.32%。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发酵饲料p H值、活菌数、粗蛋白质和总酸含量,筛选出适宜妊娠母猪配合饲料发酵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BLCC2-0038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BLCC4-0021,并对筛选出的鼠李糖乳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复配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LCC2-0038单独发酵48 h时p H值降至3.88,活菌数为69.5×108cfu/g,总酸含量高达27.38 mg/g;BLCC4-0021单独发酵48 h时活菌数为544.0×107 cfu/g,粗蛋白质含量高出对照11.32%。最佳的混菌接种组合为BLCC2-0038∶BLCC4-0021=1.5%∶0.5%。使用最佳的菌种组合发酵妊娠母猪配合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0.6、温度28℃、发酵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乳酸杆菌活菌数为109.0×108cfu/g,酵母菌活菌数为46×106 cfu/g和总酸含量为14.71 mg/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适宜哺乳母猪配合饲料发酵的乳酸菌进行了筛选,并对最适发酵菌种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哺乳母猪配合饲料发酵的乳酸菌为BLCC2-0015和BLCC2-0092,发酵48 h时,p H最低分别达到4.12和4.25,活菌数分别达到60×108和81×108,总酸含量分别为22.56 mg/g和23.50 mg/g;适宜乳酸菌BLCC2-0015生料发酵的条件为:温度28~42℃,料水比5∶2、5∶3或5∶4;其中最优的条件为:温度28~32℃,料水比5∶3或5∶4,活菌数最高达96×108,p H最低为3.92。适宜乳酸菌BLCC2-0092生料发酵的条件为:温度28~32℃,料水比5∶2、5∶3或5∶4;其中最优的条件为:温度28℃,料水比5∶4和温度32℃、料水比5∶3或5∶4,活菌数可达到109CFU/g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处理甘蔗渣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方法]试验选择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未发酵甘蔗渣、发酵甘蔗渣1(添加0.3%乳酸杆菌(含量≥10×108CFU/g)青贮发酵甘蔗渣)和发酵甘蔗2(添加0.3%菌种组合(菌种组合以酿酒酵母菌(含量≥4×108CFU/g)、黑曲霉菌(含量≥2×108CFU/g)、米曲霉菌(含量≥2×108CFU/g)、乳酸杆菌(含量≥2×108CFU/g)按2:1:1:1配制)和0.1%纤维素酶(酶活≥2万IU/g)进行菌酶协同发酵甘蔗渣)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内的降解率。[结果]结果表明:1)干物质基础上,未发酵甘蔗渣和两种发酵甘蔗渣在DM和粗脂肪(EE)水平上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酵甘蔗渣2的粗纤维(CF)、NDF、ADF和酸性木质素(ADL)水平显著低于未发酵甘蔗渣和发酵甘蔗渣1(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对动物饲料中添加的蜡样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正交试验对两种杆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1.5%、蔗糖1.5%、淀粉0.5%、牛肉粉0.5%、蛋白胨1.5%、酵母粉1%、硫酸铵0.5%、培养时间18~20 h,活菌数可达1.3×1012CFU/mL,较优化之前的8×1011CFU/mL提高了62.5%。嗜酸乳杆菌最佳生长条件为MRS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大豆蛋白胨、2%葡萄糖、20%番茄汁、发酵时间22 h,最大活菌数达1.9×1011CFU/mL,较优化之前的1.3×1011CFU/mL提高了46.15%。使用优化的条件进行蜡样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可以极大地提高发酵水平和活菌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热带假丝酵母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包括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水比、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因素,最终确定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条件:在自然pH值条件下,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11%、料水比1∶0.75。培养基成分:麸皮与甘油8.5∶1.5 (g/g)、尿素0.5%、磷酸二氢钾0。依照此工艺进行发酵,热带假丝酵母菌活菌数最高可达32.94×108个/g。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氢氧化钠流加浓度、发酵时间、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预冻温度、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并对冻干菌粉进行了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5吨生产罐发酵控制参数为:发酵温度37℃,培养基初始pH值为6.40,氢氧化钠的流加浓度为25%,发酵时间为16 h,发酵液最终pH值范围在4.20~4.80之间,OD600 nm值在6.00以上,发酵液的活菌数为6.80×109CFU/mL。离心时的流量设定值以216L/h为优。确定预冻温度为-45℃~-50℃最佳,冷冻干燥中物料仓的真空度设定以50 Pa较为适宜。优化后猪源嗜酸乳杆菌La-0231菌粉生产工艺,冻干菌粉活菌数含量为4.56×1011CFU/g,水分含量3.19%;经耐酸、耐胆盐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应用高活性的屎肠球菌菌粉制作畜禽饲料添加剂,试验对屎肠球菌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时间、喷粉载体等发酵和制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选用32.50 g/L低蛋白乳清粉、30.00 g/L葡萄糖、2.00 g/L酵母提取物、5.00 g/L蛋白胨、0.15 g/L硫酸镁、0.03 g/L硫酸锰、2.00 g/L磷酸氢二钾,发酵时间为15 h,喷粉载体选用13%扶态粉、2%白炭黑作为保护剂制备菌粉。该方法制备的屎肠球菌菌粉中活菌数约3.46×108CFU/g,可添加于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通过乳酸杆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配合发酵筛选出三种菌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最好的发酵豆粕制作效果。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按正交L_(16)(4~3)设计试验发酵豆粕,通过前期探索试验得出适宜的发酵参数为:温度28℃、水分35.3%、厌氧条件、时间2 d。通过测定发酵后豆粕的p H值、酸溶蛋白的量、蛋白酶酶活,从中选出最优组合及其最佳比例。发酵后结果表明,当3种菌的添加量为乳酸杆菌44×10~9U/kg、酵母菌80×10~9U/kg、枯草芽孢杆菌260×10~9U/kg时,发酵豆粕的粗蛋白、酸溶性蛋白的含量最高,蛋白酶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人工饲料育家蚕,对家蚕生长发育及养蚕成绩的影响,以普通的家蚕人工饲料为对照,参照畜禽添加量,分别添加4×104CFU/g、4×105CFU/g、4×106CFU/g、4×107CFU/g、4×108CFU/g、4×109CFU/g凝结芽孢杆菌,分别开展小蚕(1龄期添饲)和大蚕(5龄期添饲)饲育试验。小蚕饲育结果显示,除4×104CFU/g和4×105CFU/g试验组,各试验组家蚕的24h疏毛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107CFU/g试验组的72h就眠率和2龄起蚕率高于其他组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1龄眠蚕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养蚕成绩显示,添饲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人工饲料育家蚕的虫蛹率(P<0.05),降低家蚕死笼率(P<0.05);添饲4×104CFU/g和...  相似文献   

11.
棉籽粕中因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成本低、效果好、较安全的脱毒方法。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用菌株芽孢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棉籽粕,研究其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棉籽粕的营养指标如活菌数、酸溶蛋白、中性蛋白酶活性、pH和游离棉酚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降解棉籽粕中游离棉酚效果的菌株排序为芽孢杆菌优于酵母菌优于乳酸菌,其中芽孢杆菌BLCC1-0039组发酵棉籽粕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93.89%(P0.05),酵母菌BLCC4-0327组发酵棉籽粕发酵24 h时,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72.72%(P0.05),本研究的5株乳酸菌几乎都没有降解游离棉酚的能力。芽孢杆菌各菌株发酵棉籽粕均可以提高酸溶蛋白含量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发酵24 h时,芽孢杆菌BLCC1-0039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54.80%(P0.05),中性蛋白酶活性达到4111.40U/g(P0.05);发酵24 h时,酵母菌BLCC4-0327组的酸溶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出23.20%(P0.05);乳酸菌发酵可有效改善发酵风味,发酵24 h时,乳酸菌BLCC2-0092组发酵料的p H降至5.47(P0.05)。这说明,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影响棉籽粕脱毒效果和饲料营养品质的首要条件,这为下一步棉籽粕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混菌发酵制备菌制剂的最佳适宜条件,试验采用麸皮、玉米皮、豆粕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技术,以植物乳杆菌L.casei Zhang p8和酵母菌S1为发酵菌种,以发酵后的活菌数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对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34℃、接种量12%、乳酸菌和酵母菌接种比例3∶7、含水量50%、料量50 g条件下发酵60 h,植物乳杆菌L.casei Zhang p8菌数可以达到39.8×108cfu/g,酵母菌S1菌数可以达到17.1×108cfu/g。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复合益生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观察发酵前后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 H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和酵母菌活菌数提高3~4个数量级,其中乳酸菌为1.78×10~9cfu/g,酵母菌为2.75×10~8cfu/g;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6.07%(P0.05),酸溶蛋白含量和总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87倍和5.23倍。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剂、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新鲜金针菇菌糠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参数为发酵剂A1(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发酵时间7 d、发酵温度30℃;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后的金针菇菌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低12.79%(P<0.05)和16.88%(P<0.05),乳酸含量6.03 g/kg,pH 4.52,活菌数达到1.68×109CFU/g;常温密闭可保存1周以上。该发酵工艺简便实用,能够显著改善金针菇菌糠的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处理对杂交构树青贮营养品质、发酵特性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杂交构树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分为7个处理,CK处理添加10 mL/kg去离子水,LP处理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LB处理添加5×106CFU/g FM短乳杆菌,EF处理添加5×106CFU/g FM屎肠球菌,LP+EF处理复合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1∶1),LP+LB处理复合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1∶1),LP+LB+EF处理复合添加5×106CFU/g FM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屎肠球菌(1∶1∶1),每个处理5个重复,发酵60 d。结果表明:1)LP和LP+LB+EF处理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LP、LB、EF、LP+LB和LP+LB+EF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处理(P<0.05)。EF和LP+LB+EF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芽孢杆菌发酵哺乳母猪全价料,结果表明:8株芽孢杆菌发酵哺乳母猪全价料产中性蛋白酶活性均逐渐升高,其中BLCC1-0039最优,在48h时中性蛋白酶活性已达到1,047U/g,64h最高达到1,818U/g;料水比1∶0.4、1∶0.6、1∶0.8和1∶1时均可发酵成功,以1∶0.4最优,48h时中性蛋白酶活性已达到1,076U/g;较适宜温度为32~42℃,以32℃最优,48h时中性蛋白酶活性已达到1,002U/g。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1种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活菌计数方法,并探讨MTT-分光光度法用于活菌计数的可行性。试验筛选显色反应终止液最适浓度、最适反应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菌液浓度等,考察不同培养基、培养液保存后和其他干扰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比MTT-分光光度法与稀释平板法测定发酵菌液中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最大吸收波长550 nm处测定OD值,反应时间为1 h,反应终止液为1.0 mol/L盐酸,MTT添加量为0.2 mL,新鲜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OD值>0.04。菌液浓度为108~109 CFU/m L时,OD550 nm值与稀释平板法得到的活菌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当菌液浓度<108 CFU/mL时对应关系不再成立。研究表明,活菌量>108 CFU/mL时,MTT-分光光度法不受地衣芽孢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可准确计量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量相对应的吸光度,从而快速、准确地检测活菌数。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制一种肉羊微生物发酵饲料,并确定其固态翻料工艺。以酿酒酵母菌BC、XR4与枯草芽孢杆菌A15为协同发酵菌株;选取麦麸、米糠、枣渣等为发酵饲料原辅料,采用DPS软件对原料进行均匀混料试验设计,选取8个组方进行固态发酵试验,通过测定发酵料中的活菌数,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等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来筛选最优的组方。同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翻料工艺的研究,其中,对照组不翻料,试验1组翻料1次,试验2组翻料2次,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料温变化、发酵料活菌数及3种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来确定翻料工艺参数。结果显示,8个试验组中的活菌数均呈现先上升然后快速下降的趋势,3种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组方7的综合指标最优,其活菌数最高达到了37.30×105 CFU/g,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含量分别为97.41 mg/100 mg、37.66 mg/100 mg、20.17 μg/100 mg;翻料工艺试验中,发酵结束时2个试验组的活菌数和3种营养活性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的活菌数最高值、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1%、7.5%、7.6%、3.0%。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对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大豆皮和菜籽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黑曲霉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温度、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934)正交试验探究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对黑曲霉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黑曲霉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为指标,探究乳酸杆菌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934)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对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0∶2.8 g/mL,发酵时间60 h,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2∶1,接种量5×107 CFU/g。乳酸杆菌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5×106 CFU/g,尿素添加量1.0%。经黑曲霉和乳酸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后,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增加(P<0.05),粗纤维、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硫代葡萄糖苷和单宁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可提高大豆皮和菜籽饼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云南具有丰富的益生菌资源,前期从云南牛奶样品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3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产黏、产香)和产共轭亚油酸性能,具有较好的发酵乳加工潜力。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3为发酵乳菌株,优化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参数,研究产品的质量指标和贮藏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优化,确定的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最佳工艺为:菌株添加量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0h。发酵乳产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无乳清析出,酸奶味纯正,酸甜适口;脂肪含量为(3.42±0.36)%、蛋白质含量为(3.24±0.42)%、共轭亚油酸含量为(131.53±4.7)μg/g;乳酸菌活菌数(1.72×1010±0.36)CFU/g;共轭亚油酸含量和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商业发酵剂发酵乳。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在4℃下贮藏21d时,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国标规定的106CFU/g,酸度均在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本试验对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优化和品质分析,为植物乳杆菌L3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