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冠状病毒科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对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PEDV与宿主之间的致病机制和免疫调节相互作用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可以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并且与病毒的复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病毒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虽然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广泛,但细胞自噬在PEDV感染中的作用报道较少。研究PEDV与细胞自噬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速对PEDV感染入侵机制的理解,为未来研究病毒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是一种猪肠道病原性腹泻病毒.其感染猪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CE)十分相似.虽然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进行病毒分离、诊断PEDV感染,但是PEDV只能在Vero细胞中繁殖,而且通常需要胰蛋白酶参与的情况下盲传数代,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病原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PEDV的S蛋白同时具有受体结合和膜融合功能。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细胞蛋白酶对S蛋白的水解激活,病毒膜融合的方式对PEDV的组织嗜性、宿主范围,发病机制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从PEDV的组织和细胞嗜性、细胞受体、入胞方式、细胞蛋白酶等方面着手,研究病毒的入胞机制对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及PEDV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es(PED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PED)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主要原因就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传播途径多样化。文章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空气、运输车辆、饲料生产设备、精液的传播途径和经鼻黏膜感染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胃肠道疾病,可导致哺乳仔猪产生急性水样腹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调查抗菌肽Dermcidin(DCD)对PED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RT-qPCR)以及测定病毒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等方法,通过检测在DCD的作用下PEDV在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病毒滴度的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水平,探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DCD能够参与PEDV感染;DCD过表达促进了PEDV在Vero细胞和LLC-PK1细胞中的复制,而敲低DCD抑制了PEDV复制;DCD通过诱导PTEN表达来抑制Akt-mTOR-p70S6K通路相关蛋白位点的磷酸化,从而介导自噬促进PEDV复制。研究DCD对PEDV复制的作用机制,对今后PEDV防治工作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家族成员,是近年来引起新生仔猪水样腹泻致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威胁。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促进I型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抑制病毒的增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EDV能够通过其编码蛋白对宿主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进行调节,成功逃避免疫识别或拮抗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为自身的快速复制和增殖创造条件。本文结合目前关于PED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PEDV编码的各种蛋白在感染过程中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旨在为进一步认识PEDV乃至其他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也为探索新的抗病毒药物靶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拮抗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PED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成员,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可感染各年龄阶段的猪,主要引起初生仔猪严重腹泻、呕吐、脱水,严重者可导致仔猪死亡。近40年里,PEDV已经对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亚洲和北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对猪群的灾难性危害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欧洲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最近暴发表现出了低破坏力。从全球范围看,各地区PEDV的发展是怎样相互联系到一起的呢?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严重的猪肠道疾病,其由冠状病毒引起,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冠状病毒可以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4种类型。甲型冠状病毒属主要危害猪,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9.
青海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地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料进行了细菌学和轮状病毒核酸电泳的诊断。试验结果:排除了致病菌和轮状病毒的病原感染;乳猪回归试验,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病料经处理后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凝集;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荧光抗体染色呈阴性反应;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免疫血清进行间接荧光染色时,在细胞浆内见到了特异性荧光;电镜观察到冠状病毒科的病毒颗粒。从而确诊青海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代号为PEDV—青毒1株。  相似文献   

10.
敖翔  赖守勋  周建川  李元凤  何健 《养猪》2020,(1):121-128
中国近几年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影响较大,而最近,PEDV进入北美猪群,再次增加了养猪从业者对猪冠状病毒有效疫苗的需求。虽然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已经可以生产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疫苗,但是专门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啄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只是最近才开发出来或者仍然在开发中。因此,我们总结了现有的国内外猪冠状病毒疫苗技术,并重点介绍有前景的技术,这些技术将来可能有助于控制这些重要的病毒。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猪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感染PEDV的猪群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厌食、脱水等临床症状。PEDV可感染各个阶段的猪群,临床上PEDV主要造成7日龄以内的仔猪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可达100%)。PEDV的迅速传播给养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PEDV的病原学、病毒编码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感染细胞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PEDV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种单股正链有囊膜RNA病毒。PEDV在临床上可以引起猪流行性腹泻(PED),此病以各阶段猪群发生腹泻、呕吐、脱水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可达100%。1976年中国首次报道PED,2010年  相似文献   

13.
<正>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100%。其特征为呕吐,腹泻。(一)流行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是由病毒经口和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由于病毒增值而造成细胞器的损伤,继而出现细胞功能障碍,绒毛萎缩,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造成腹泻,属于渗透性腹泻,是引起腹泻的主  相似文献   

14.
猪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感染猪群的冠状病毒有6种,分别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在冠状病毒科α、β、γ、δ等4个属中,PEDV、TGEV、PRCV、SADS-CoV均为α冠状病毒,PHEV为β冠状病毒,PDCoV为δ冠状病毒。PRCV在临床上引发仔猪呼吸道症状,PHEV感染会造成仔猪呕吐和神经症状,其他4种病毒均可引起猪群腹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2011年以来收集自全国16个省份的2 915份临床腹泻猪群样品(肠道、粪便等)进行了PEDV、TGEV检测,检出PEDV阳性1 223份、TGEV阳性109份,PEDV、TGEV检出率分别为41.96%、3.74%;对2014年以来收集自14个省份的12 430份临床健康猪组织样品(淋巴结、扁桃体等)进行了PEDV检测,检出阳性325份,检出率为2.61%。针对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2018—2019年收集自15个省份的2 658份生猪组织样品开展了追溯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2019-nCoV与猪源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019-nCoV与同为β冠状病毒属的PHEV核苷酸同源性仅为54%,与α、δ属猪源冠状病毒亲缘关系更远。基于以上数据与分析,可初步排除2019-nCoV来源于已知猪源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PEDV可感染不同阶段猪,临床表现为腹泻、脱水、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见死亡,尤以低日龄哺乳仔猪为甚。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广泛流行,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16.
<正>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m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PEDV的感染可引起腹泻、呕吐、脱水以及哺乳仔猪的高死亡率。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基因组为线形单股正链RNA病毒。PEDV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S蛋白、E蛋白、M蛋白和N蛋白,ORF3编码一个未知功能且具有多态性的  相似文献   

17.
1流行性腹泻1.1病原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猪的肠道传染病,以排水样稀粪、呕吐、脱水为特征。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乙醚、氯仿等敏感,一般消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rrhee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以喷射状水泻、呕吐及脱水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细胞的机制,本研究利用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VOPBA)和质谱(MS)技术筛选细胞内与PEDV相互作用的蛋白,初步鉴定细胞内源性蛋白甘露糖-6-磷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受体(M6P/IGF2R)为候选蛋白。结果证实M6P/IGF2R蛋白与PEDV S2蛋白相互作用且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现象,过表达M6P/IGF2R能够促进PEDV增殖,干扰M6P/IGF2R能够抑制PEDV增殖。PEDV S2蛋白通过与宿主细胞M6P/IGF2R蛋白互作促进PEDV侵入细胞,该结论为进一步开展PEDV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多边形,倾向球形,直径约95~190 nm,外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突起,为RNA型病毒。主要探讨了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