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娜娜  姜博  邢奕  连路宁  陈亚婷 《土壤》2018,50(4):645-655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之一,严重污染环境和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微生物降解技术具有降解效率高、代谢途径多、无二次污染的优势,是目前清除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手段,能有效降低有机磷农药的危害。目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微生物主要是通过实验室纯培养方法获得,与自然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降解功能性微生物信息差异较大,而利用不可培养方法识别功能性微生物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引发的环境问题出发,概述了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稳定同位素探测技术和磁性纳米材料等不可培养方法对有机磷农药降解功能性微生物的识别,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功能基因、降解途径及降解机理;探讨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在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及农药自身性质对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微生物降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数量;制定和完善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标准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推广;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体系;依靠法制,强化对农药使用过程的管理;能有效解决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尹晓明  李学林 《土壤》2020,52(5):901-910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型杀虫剂,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无论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还是仪器检测方法都有待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开发理想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更加有效的仪器分析方法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查阅了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61篇的基础上,就环境样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离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做分析,同时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做总结,以期为研究环境样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分析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药雾滴飘移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2,他引:15  
农药雾滴飘移是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流失、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影响雾滴飘移的主要因素,研究农药雾滴飘移机理,不仅可以为控制雾滴飘移的喷雾部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农药的施药效果,减少农药飘失,增强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当前国外控制农药雾滴飘移的先进技术及喷雾部件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中国农药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中国要有效控制雾滴飘移,除了采取合适的施药方法,还应进一步加强农药雾滴飘移控制技术及喷雾部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机氯农药场地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赵玲  滕应  骆永明 《土壤》2018,50(3):435-445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毒性大、残留期长,较难处理的一类化学品。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的污染场地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中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残留特征,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应用于此类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着重评述了我国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情况,并就今后该类场地修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1农药使用问题 当前农药使用主要问题就是农药的不当使用。农药不当使用包括农药违禁使用、滥用、无效使用等情况。违禁使用就是在农作物上违反规定使用高毒高残留等禁用限用农药;滥用就是超过规定剂量、超过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浅析农药使用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药一直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确保农业高产、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其原因,提出农药使用和环境管理中应该考虑的问题,重新建立起对农药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8.
农业环境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是当今环境科学的热点和重点.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编写而成。全书主要介绍了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农产品和环境中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色谱-质谱联崩仪农药多残留快速扫描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有机农药的自然降解行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桂宁  陶雪琴  杨琛  易筱筠  党志 《土壤》2006,38(2):130-135
有机农药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自然降解是其在土壤中消除的主要过程。本文阐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和化学氧化等自然降解机制,综述了土壤中有机农药自然降解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自然降解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农药使用情况,制定玉米病虫害防治规范。采用定点调查方法,对陇西县玉米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县玉米主要病害有茎基腐病、锈病、大斑病和小斑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蓟马、黏虫和地下害虫等。将农药使用情况录入全国农药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按其类型,除草剂用量最大,其次为杀虫剂和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用量最小;按毒性,低毒农药用量最大,其次为中毒农药,微毒农药用量最小;按种类,以化学农药为主、生物农药为辅;按农药成分,辛硫磷、莠去津用量较大。  相似文献   

1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果蔬生产中,随着农药的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发展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全球的焦点。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近中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详细介绍了上述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研发难点,并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浅谈农药的科学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有的农民常常抱怨药不好、防效差,甚至还产生药害。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3种原因:(1)购买和使用了假冒伪劣产品;(2)农民不懂科学使用农药;(3)农药经营队伍中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营销商只为卖药不懂用药。  相似文献   

13.
土壤含水量和胡敏酸对有机氯农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丽亚  章钢娅  靳伟 《土壤学报》2006,43(2):332-336
尽管我国从1983年就开始禁用有机氯农药,但环境中仍有大量残留存在。土壤中污染物的残留是吸附、降解和迁移等各种理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降解是制约其残留量的关键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土壤中农药降解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土壤pH和土壤含水量等,因为这些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微生物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有一部分来自农药和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微生物对其降解起着重要作用。胡敏酸(HA)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因此以HA代表土壤有机质对农药降解的影响是合理的,也有很多关于HA对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等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甲氰菊酯在苹果园使用后的生态环境行为和效应,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甲氰菊酯在3种苹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所占比例较小,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25℃时降解半衰期为27.5~30.4d;甲氰菊酯在苹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呈显著高度负相关,常温下相关系数为0.9;综合微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因素,苹果园土壤中甲氰菊酯降解的适宜温度是30—35℃。  相似文献   

15.
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农药的广泛使用需要可靠的工具对其进行监测,从而保护人类和环境安全。传统的分析方法由于繁琐耗时或仪器的昂贵有其局限性。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生物活性单元为敏感元件,结合化学、物理转换元件,对被分析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仪器,可以用来检测农药残留等污染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食品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三唑类农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原菌的细胞壁形成,从而起到防治作物病害的作用,也能抑制植物赤霉素合成延缓植物生长;但因大范围应用及其难以降解的特性,污染环境和影响人类健康。为给三唑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提供参考,基于文献研究,梳理总结了三唑类农药降解菌的种类、影响降解的环境因素和降解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能有效降解三唑类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有望应用于治理三唑类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云南省38种蔬菜1779个蔬菜样品中甲胺磷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结果显示,云南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超标率为7.76%,绿叶类蔬菜和白菜类蔬菜是云南省蔬菜超标的主要蔬菜类别,而根菜类蔬菜和薯芋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未超标。不同取样场所类型中,蔬菜生产基地和超市的蔬菜超标率较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超标率较高。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种类来看,中度毒性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在云南省蔬菜生产中使用最广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氧化乐果、甲胺磷、对硫磷在云南省蔬菜中残留情况严重;甲拌磷未检出,甲基对硫磷未超标。  相似文献   

18.
果蔬农药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施药后,农药分布于其表皮和内部组织,果蔬表面农药绝对残留量低、不均匀,直接光谱检测表征难,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具有分子级检测精度,可以有效扩增信号,在实现微量物质检测方面优势明显。为此,论文综述了国内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研究现状,特别是详细介绍了通过设计合理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结构,实现农药残留信号增强的主要技术手段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农药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技术研究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探讨并展望了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农药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表征技术,将在农药违禁使用和农药残留超标监管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王兆守  李顺鹏 《土壤》2005,37(6):577-58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杀虫剂中的第三大类,这类农药残留已成为目前农产品中的主要农药残留类型之一。而微生物在降解农药残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现象,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酶学,不同光学异构体的降解、降解途径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回顾,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消毒剂在灾区防治疫情工作中应用广泛,但也对农业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本文主要针对杀菌类和杀虫类2类消毒剂,介绍了其主要成分过氧化物和含氯化合物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主要危害以及防治手段,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推荐使用效果较好、毒性较小的氯氰菊酯与氟氯氰菊酯作为杀虫类消毒剂,以减轻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