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李属品种资源对细菌性穿孔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4年在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对我国李属8个种31个品种或类型,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人工接种,进行抗细菌性穿孔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在12个中国李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其中绥李3号和早红李属于抗病品种;在5个欧洲李的品种中,大玫瑰和爱琴属于中抗品种;供试的6个美洲李、杏李、加拿大李的品种均属于感病或中感品种;乌苏里李、黑刺李、樱桃李的红叶李变种是免疫品种;4个属于杂种李类型的品种中,三塔玫瑰、阿伯特属于中抗品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云和县从国外引进了20余个李品种。其中有不少品种易感李细菌性穿孔病,对李树生产影响较大。本文结合云和县重河湾74hm2李基地8年的引种试验,总结了李细菌性穿孔病在云和县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的经验。(1)试验园概况试验园位于云和县城西郊的重河湾,海  相似文献   

3.
黑李避雨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在灌阳县新圩乡对黑李进行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对细菌性穿孔病防控效果明显,病叶率平均只有8.68%~11.75%,比未避雨对照处理低13.77~20.46个百分点;病果率平均为2.9%,比对照(10%)低7.1个百分点。开花前盖膜避雨处理对防控黑李细菌性穿孔病效果最好。同时,避雨可以延长花期3~5天,落叶推迟15~20天。  相似文献   

4.
浦江桃形李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江桃形李从80年代开始推广发展,目前已形成面积超1333hm2,果品超万t的我国桃形李主产地。从1995年开始,由于布郎李品种的大量引进,细菌性穿孔病开始蔓延,1996年又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造成桃形李大面积减产,果农对李树放松管理,果园荒芜,树势衰弱,导致90%以上的桃形李果园发生细菌性穿孔病,严重影响桃形李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对桃形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1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该病是由一种黄单胞属细菌[Xanthomonaspruni(smith)Dowson]侵染引起。病原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枝条…  相似文献   

5.
红晶李果实 5月中下旬成熟 ,果实近圆形 ,色泽艳红 ,有水晶感 ,外形美观 ,平均单果重 71 .1 g ,抗细菌性穿孔病和耐瘠薄能力较强 ,但红晶李系异花授粉品种。而“黑宝石李”等授粉品种经济价值较低 ,易感染细菌性穿孔病。因此在保证红晶李的授粉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授粉树的比例是提高红晶李果园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 ,我们开展了红晶李果园水插花枝授粉技术的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地位于丽水城园艺场三岩寺背 1 996年栽植的红晶李基地 ,面积共 4hm2 ,其中 3.33hm2按 2 0 %配制 ,“黑宝石李”的授粉品种 (CK )0 .67hm2 纯红晶李果园与…  相似文献   

6.
引起桃树(包括毛桃、黄桃、蟠桃、油桃、油蟠桃)叶片穿孔的病害主要有三种,即桃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霉斑穿孔病,其中褐斑穿孔病和霉斑穿孔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这三种病害分布于全国各桃区,危害后均引起桃树叶片早期脱落、枝梢枯死.同时这三种穿孔病还危害杏、李、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三种穿孔病在桃叶片上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  相似文献   

7.
<正>李树穿孔病、流胶病、红点病、褐腐病是生产中的常发多发病害。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病害及其药剂防控技术。1李穿孔病1.1症状表现李穿孔病为李树第一大病害,一点不能马虎。该病不但危害叶片和幼果,还危害主干和枝条。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量落果落叶,严重时还会出现干枝、死树现象。按照不同的症状以及致病机理,李穿孔病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类型。1.1.1细菌性穿孔病属于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8.
<正>‘特早红’李是从20世纪90年代由引自北美的18份种质资源中选出的早熟新品种。1997年引入,高接保存并繁育苗木;1998年建立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园;2001年初选为优系,对细菌性穿孔病、早期落叶病有较强抗性。2012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比较喷雾法、涂抹法、叶腋针刺法、茎上针刺法和灌根法5种接种方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法是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最佳接种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性鉴定。采用喷雾接种法鉴定209份醋栗番茄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其中22份为中抗品种,57份为感病品种,130份为高感品种,未发现抗病或免疫品种。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23种微生物菌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剂2种,分别为芽孢IVF 018号、芽孢IVF 021号,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82.50%和71.25%、61.67%,预防效果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说明田间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0.
富新华 《北方园艺》2010,(13):187-189
选用10种杀菌剂,研究其对李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抑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防治效果依次为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8%宁南霉素水剂。不同厂家生产的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抑菌和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韩本荣,尹素娟,王民才,刘国师(辽宁省锦县金城原种场,121203)(辽宁省黑山县八道壕乡果树站)(锦县果树局)金城原种场万株李园始建于1984年,李苗来源于瓦房店市祝华村,主栽品种为香蕉李,授粉品种有绥棱1号、3号等。定...  相似文献   

12.
李细菌性穿孔病在枝干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细菌性穿孔病在枝干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王润珍费显伟富新华(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15214)李细菌性穿孔病是李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自80年代以来,此病在我省李产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已成为当前影响李树生产的主要问题。关于该病的病原菌、病症和发生规...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穿孔病,又叫李黑斑病,我国各桃、李产区均有发生,是桃、李主要病害之一.病原菌为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致病型细菌.在多雨年份或台风暴雨发生频繁地区,本病常引起枯枝、落叶、烂果.主要危害桃、李、杏、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14.
司春爱  王长柱  王志龙 《中国果树》2006,(5):8-10,I0001
金皇后杏李1968年发现于陕西省乾县临平镇曲家村,起源不详。果实圆形或长圆形,平均单果重81.0g,最大单果重150.0g,果皮阳面着红色晕斑,果皮似李;果肉金黄色,肉质细而致密,汁液多,风味甜,兼有杏、李风味,鲜食品质中上等;采收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9%,总酸含量1.76%;宜加工杏汁、杏脯、杏罐头等;在陕西省乾县,果实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抗细菌性穿孔病和褐腐病。2005年4月通过陕西省第二次果树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并命名为金皇后杏李。  相似文献   

15.
桃穿孔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桃穿孔病是桃树上发生最为普遍的叶部病害,在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易发生,尤其沿海地区在多雨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桃树早期落叶、叶芽萌发、花芽二次开花、枝梢枯死、果面密布疤痕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树势、果实品质和产量,而且致使花芽难以形成,对翌年产量造成较大影响。桃穿孔病包括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3种~([1])。1病原1.1细菌性穿孔病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李致病型(Smith)Dowson。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8份不同西瓜品种开展苗期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探明不同西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差异,通过室内人工喷雾接种法,筛选出了黑丽人、领秀一号等29份为中抗品种,农人西瓜5号、抗裂花红玉等12个为中感品种,鄂西瓜、精选华蜜冠龙等7个为感病品种,没有高抗和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对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750倍液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是供试药剂中最好的,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种。1细菌性穿孔病1.1病原物(细菌)核果黄单胞杆菌。1.2发病症状1)叶。先出现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溢出黏性菌  相似文献   

19.
以田间常用药剂(叶枯唑+中生菌素)和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倍数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和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作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建议稀释2 000倍,发病初期开始使用,不少于3次,防效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优良早熟李品种海湾红宝石和李86-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红宝石 (Gulfruby) ,为中国李的优良实生变异。李 86 7,是以中国李实生优株作母本 ,欧洲李Beauty作父本 ,杂交培育而成。华中农业大学 1993年 7月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引进接穗 ,当年高接并嫁接育苗 ,然后定植于校内果树试验园 ,1996年开始结果。通过 1996~ 1998年连续 3年的观察 ,两个品种表现早果丰产 ,果实较大 ,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 ;适宜于南方气候条件下栽培 ,耐早春 (花期 )低温阴雨 ,稳产性好 ,无裂果现象 ,特别是未发现枝感细菌性穿孔病 (近年来部分引进李品种在南方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下栽培 ,严重为害的病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