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虹鳟海水驯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鳟鱼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鱼经半咸水过渡,甚至可适应海水中生活。有关淡水虹鳟进行海水驯养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若干报道。据马尚助等(2000)报道,经海水养殖的虹鳟鱼不仅生长速度快(为淡水的3倍),抗病力强,而且其品质、口味也远优于淡水虹鳟鱼。通过海水驯化不仅可使虹鳟鱼在海水或半咸水中养殖,拓宽了虹鳟鱼养殖区域,同时通过海水养殖,显著提高了虹鳟鱼品质。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鱼从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玉渡山冷水鱼养殖基地购进虹鳟,规格为400克/尾。2.试验材料规格为长2米、宽1米、高1.5米的玻璃钢池18个;规格为长7米、宽1米、高1…  相似文献   

2.
<正>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其正常生长水温为1~24℃,最适水温为14~16℃,虹鳟鱼对盐度变化有较高的耐受能力,经过驯化,可以在咸水、半咸水中养殖。有报道表明,虹鳟鱼经过海水驯化后,其肌肉品质提高,口味也更受消费者青睐,其市场价格较淡水养殖的虹鳟鱼相比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三倍体虹鳟鱼体内有三套染色体,与普通二倍体虹鳟鱼相比,具有不育、生长快、个体大、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肉质更鲜嫩等优点。为了培育肉质好、味道更鲜美、经济价值更高的三倍体虹鳟鱼,提高养殖效益,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科学  相似文献   

3.
虹鳟鱼(salmo irideus)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性鱼类.虹鳟鱼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夏思塔山的山涧溪流中,为陆封性的淡水鱼类.自1874年经人工移植驯化,现在已在世界各地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4.
一些广盐性海洋鱼类经过适当淡化可存淡水池塘中养成.并且比存高盐度海水中生长得快。如七星鲈.经淡化后在淡水池塘养成商品鱼的速度比存盐度为20以上的海水池塘中快四分之一。近些年来存一些河口、内陆地区用盐度很低、甚至是淡水的池塘成功地养同海水鱼类,  相似文献   

5.
经过去冬今春的积极筹建施工,北京市在密云水库白河大坝下游兴建了一座虹鳟鱼养殖场,利用水库底层自流低温水源饲养虹鳟鱼.四月初从山西朔县调运了一批鱼种放养,目前生长良好.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适宜水温在15℃.它的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刺少,含蛋白质较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北方低温地区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北京地区饲养虹鳟鱼的历史较长.1964  相似文献   

6.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西部的渤海湾,有258km的海岸线,地下海水丰富,资源沿海岸线长达.50km。从2000年开始我市打井取地下海水(称为“井盐水”)进行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本地区的地下“井盐水”温度常年在14℃=-20℃,盐度在25‰左右,适宜海水低温鱼类的养殖。“井盐水”的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目前我市的井盐水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的面积已达到3万m2。工厂化养殖管理比较复杂,投资较大,生产成本高,因此,必须考虑技术配套和经济效益问题。我们在实施应用技术方面,在山东省一些专家的指导下,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技术要点,逐步完善其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淡水黑鲷(Hiphaestus fuliginosus)学名厚唇弱棘鯻,隶属于鲈形目,是澳大利亚特有鱼类,也是世界少有的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该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杂食性,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易于捕捞,较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同时淡水黑鲷形态与我国海水鲷相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8.
虹鳟鱼     
虹鳟鱼虹鳟鱼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优质高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虹鳟鱼肉质鲜美,富养丰富,在国际上一向列为高档鱼。虹鳟又是适应性很强的冷水性鱼类.不但适应池塘养殖,也适合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一般每亩水面可产1万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因此发展虹鳟养殖...  相似文献   

9.
鲈鱼又名花鲈、寨花、鲈板,是一种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具有较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鲈鱼生活的适宜水温为3℃~29℃,最适生长水温为16℃~17℃。水温在3℃以下停止生长。鲈鱼亦属于广盐性鱼类,在海水和淡水中均可正常生长,因此,为淡水养殖提供了养殖新品种。 一、养殖水域和网箱的制做 网销养殖选择在没有工业污  相似文献   

10.
鲈鱼在海水网箱中的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鲈鱼Lateolabrax japanics属浅海内湾性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也可在纯淡水中生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鲈鱼性凶猛,主要摄食鱼类和甲壳类,生长迅速,为港养的主要品种。然而鲈鱼作为海水网箱养殖品种,国内报道较少。1986~1987年我们在浙江省普陀县六横岛进行了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的试验,以摸索在混水海区网箱养殖的可能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七星鲈、花鲈,为广盐性海水鱼类,成熟亲鱼在盐度25以上的海水产卵,幼鱼回到近岸河口水域生长。为了区别加州鲈、桂花鲈等淡水繁育的鲈鱼,沿海养殖者称鲈为"海鲈"。生产实践表明,海鲈在幼苗阶段经过淡化,可在接近0盐度的淡水池塘生长,并  相似文献   

12.
何辉成 《淡水渔业》1995,25(1):23-24
淡水鱼塘混养鲈鱼试验报告何辉成(福建省宁德地区水产局)鲈鱼是在海水中繁殖,海、淡水中生长的优质鱼类。为了提高淡水池塘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内陆地区市场提供新鲜的鲈鱼产品。我们在工992年进行回50亩淡水鱼塘中混养护鱼的试验。当年抽样干塘验收一口20亩塘...  相似文献   

13.
七星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是广盐性海水鱼类,成熟的亲鱼在25‰盐度以上的海水产卵,幼鱼回到近岸河口水域生长。为了区别加州鲈、鳜鱼等淡水鲈鱼,沿海养殖者称之为“海鲈”。生产实践表明,海鲈在幼苗阶段经过淡化,可在接近0‰盐度的淡水池塘生长,并且长速比在高盐度水域的快得多,  相似文献   

14.
鱼类有海水鱼和淡水鱼之分,它们只能分别栖息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之中,但有些“两栖”鱼类如鲈鱼、鳗鲡、鳆鱼(鲍鱼)、马哈鱼等都可生活在淡水中,又可邀游在海水里。  相似文献   

15.
硬骨鱼类渗透压的内分泌激素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400多科20 000多种海淡水硬骨鱼类中,有些鱼类只能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有些鱼类则能自由出入海淡水。这些鱼类能够在盐度变化很大的环境中生存主要依靠鳃等渗透调节器官对盐分的调节。鱼类的鳃上皮组织绝大部分为扁平细胞,但具有离子调节功能的细胞却是那些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6.
<正>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其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或纯淡水均能存活,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生长适温范围为1~30℃,最适温度为12~25℃。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梭鱼既可以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产鱼类有二千余种,其中可供水族馆饲养的种类多为沿海性鱼类,约200种。青岛水族馆虽有较大的展出饲养池(水槽),有大量循环式的海水,几乎和自然海水差别不大;但是,用海水养鱼类与淡水不同:在淡水中由于水草的作用,可使鱼类的呼吸生理作用得到平衡;在水族馆中用海水养鱼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就必须选择沿岸性或对外界条件适应能力较强的鱼类来进行饲养。  相似文献   

18.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澈、水量充足的水域.在12℃~18℃范围内虹鳟鱼机体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摄食旺盛,生长迅速,低于8℃或高于20℃,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病害高发,养殖成活率下降,超过22℃,虹鳟鱼基本停止摄食,甚至有死亡的危险.虹鳟鱼为喜氧鱼类,适宜的溶解氧在6mg/L以上,最适溶解氧含量为8m...  相似文献   

19.
一、梭鱼生物学梭鱼(mugisoiuy),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梭鱼属。该鱼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和纯淡水均能生活生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适温1~30℃,最适温度为12~25℃。该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  相似文献   

20.
枝角类又称水潘,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是水体中最重要的浮游生物组成之一,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中。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淡水枝角类有136种,海水枝角类有5种,内陆咸水种有23种。枝角类不仅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40%~60%),含有鱼类生长所必需各种均衡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质,是饲养鱼类虾蟹幼体等理想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