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济南市主要城市绿地的彩色园林植物资源种类和不同季节景观效果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常用的彩色园林植物资源有49科69属111种(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常色叶类有32种,春色叶类和新叶有色类16种,秋色叶类54种,斑色叶类12种,彩枝类16种。同时,总结了济南市彩色植物景观设计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规划应用策略,以期服务于今后城乡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2.
彩叶树种是指在整个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某一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较稳定地呈现非绿色的木本植物,一般分为春色叶类、春秋色叶类、秋色叶类、常色叶类、双色叶类和斑色叶类等。彩叶树种的应用增加了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色彩,极大地丰富了园林季相变化,提高了城市园林观赏性。为使赤峰市园林绿化在彩叶树种造景方面得到发展,须调查摸清现有彩叶树种资源及其应用状况,并提出利用和扩大现有彩叶树种资源的可行性方案与建议,为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保护林下植物资源,以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5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丰富度、重要值、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其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53±7.000)高于针叶林(34±7.071)。草本植物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蒙古栎林中最高、白杄林中最低,分别为0.88、2.58及0.62、1.41;木本植物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山杨林中最高、蒙古栎林中最低,分别为0.52、0.97和0.12、0.20。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树种组成、经营方式和林分密度有关;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的不同森林类型木本植物多样性低于草本植物,森林群落多样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草本植物决定。建议对保护区内人工针叶林采取合理修枝和定期抚育;对天然阔叶林加强保护,保持群落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4.
为清楚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情况,并妥善加以利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小五台山内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物种在不同生长季的树叶、树干、花及果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部分果实还具有可食性;保护区常见的有色木本植物共116种,隶属于33科67属,以蔷薇科、桦木科、榆科、卫矛科、忍冬科为主,其中观叶植物64种、观枝观干植物12种、观果植物37种;观叶树种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部分树种可应用于防护林建设;因此,应加强野生有色木本植物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彩色植物园,加快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建设,丰富彩色木本植物资源,实现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彩叶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地区园林绿地中彩叶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彩叶植物在上海地区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彩叶植物以落叶乔木品种最多,其次是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运用的最少;彩叶落叶乔木中,槭树科、蔷薇科、壳斗科植物比较丰富,这些植物绝大多数属于阶段性呈彩色叶类;常彩色叶类的彩叶乔木品种有限,冬季缺乏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彩叶乔木;并提出丰富植物品种的构想,可为上海地区彩叶植物引种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明确公园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对塞罕坝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塞罕坝旅游资源特征,对旅游景区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类别,提出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7.
该文论述了塞罕坝林场的基本情况,并以塞罕坝林场现有天然次生林为基础,通过对塞罕坝林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为塞罕坝林场天然次生林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发布塞罕坝林场的先进事迹。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学习塞罕坝精神也非常重视,专门向全省发出了向塞罕坝林场学习的决定。认真学习塞罕坝精神,必须紧密联系省林业厅及全省林业系统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着力推进林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为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叙述了塞罕坝林区的自然概况和历史沿革。接着把塞罕坝林区的风景资源分为8类作了介绍。在对塞罕坝林区风景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同时,并对所划分的10个风景区,分别予以详细评述。为开发利用塞罕坝林区风景资源,提出了5条对策。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野生农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塞罕坝野生农药植物资源 ,根据 1989~ 1994年塞罕坝植物资源调查结果 ,对塞罕坝野生农药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 ,共记录野生农药植物 4 9种 ,为塞罕坝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种多样的特色苗圃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彩叶植物苗圃植物叶色变化之丰富难以用笔墨形容,虽为高超的画家亦难调配出它所具有的色调,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向来为景观设计师所青睐,常能形成神来之笔,甚至成为胜景。如北京香山深秋的红叶蜚声中外。彩叶植物的叶色一般可分为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秋色叶类、常色叶类、双色叶类、斑色叶类等。近年来,彩叶树种以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12.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动能。文中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出发,梳理塞罕坝精神的生成与演进逻辑,进而发掘塞罕坝精神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并从拓展塞罕坝精神内涵、提升塞罕坝生态质量、打造塞罕坝生态品牌、融合生态文化宣传教育4个方面尝试提出新时代推进塞罕坝精神传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分析塞罕坝湿地资源状况和塞罕坝湿地文化对于塞罕坝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加快塞罕坝湿地文化建设与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因为工作需要,20多年来,我曾94次采访过塞罕坝,作为一个国有林场绿色成就的见证者和宣传使者,我对我钟爱的塞罕坝这样说:塞罕坝这五十年,健康成长,充满希望。塞罕坝的山川大地是有情怀的,它记载了塞罕坝人50多年来奋斗的历史;塞罕坝的空气和沙尘是有记忆的,不毛之地上生长的丛丛野花和万顷森林让他们改变了容颜;塞罕坝人是有奉献的,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百万亩森林,成为华北地区人工林规模最大、长势最好、生态环境最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密度与各测树因子之间的研究,编制了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此图的研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经营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哉,塞罕坝     
孙阁 《广西林业》2011,(6):46-48
"我最想去塞罕坝。从国内任何一家中文网站搜索‘塞罕坝’三个字,无论是新闻还是图片,有上万条之多。摄影家拍塞罕坝,诗人、作家写塞罕坝,旅行家推荐塞罕坝。这个地方究竟有何等魅力竟然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推崇,我一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种方法研制地位指数表的比较研究认为,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用解析木资料,标准差调整法编制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最为适宜,并用该方法编制了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特点与立地关系的调查与研究,研制了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此表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的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苑短波     
<正>塞罕坝系列图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8月24日上午,以弘扬塞罕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纪实文学—《中国塞罕坝》及大型画册《碧海丹心—记塞罕坝机械林场》新书发布会,在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中国塞罕坝》由河北美术出版社策划,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编写。该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真实生动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塞罕坝保护区植物优势科、属的统计,并与《河北省植物志》等权威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塞罕坝植物种类、优势科、优势属的数量、比例和结构组成,论证了塞罕坝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塞罕坝保护区所处区位、气候带和植物区系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